科学研判 主动作为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为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之后,第四个在新时代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科学研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现实特征,主动作为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研判:三个方面客观认识
  第一,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特征来看,要客观认识成渝地区的“内陆区位”“内陆开放”和“内需潜力”。
  一是成渝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从区位上看,成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东西结合、南北交汇处,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有利于在更大范围上配置市场要素。具体而言,成渝地区以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为中心,沿长江可与长三角地区直接联系,往西南方向可连接东南亚、南亚,是连接中欧、打通孟中印缅通道的重要支撑区域,这些区位优势有利于在更大空间范围上配置资源要素和开拓市场。
  二是成渝地区是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成渝地区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南向,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距离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最近的最大经济体,通过深化与滇中区域合作,可以积极打造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经济走廊,最终抵达孟加拉湾,打通我国又一个出海国际大通道。北向西向,可以依托中欧班列通道,推进成渝城市群与中亚、欧洲等地的经济联系,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
  三是成渝地区极具内需扩大的潜力。成都与重庆的关系是互相辐射、互为市场,重庆也会影响成都,成都也会影响重庆,二者合起来会影响更多的城市,成渝地区拥有将近1亿人口,对应6万亿元的GDP,这样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能辐射范围包括云、贵、川、藏等省份的各大城市,所能影响的人口规模更大,其中的市场空间潜力无限。
  第二,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竞合关系来看,要客观认识成渝合作中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机社会”。
  一是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经贸往来密切。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腹地和战略后方,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3%的经济总量。统计显示,近年来川企入渝投资、渝企入川投资分别占两省市引进国内省外资金总额的16%和19%。
  二是成渝之间明确了统筹协调重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即完成“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七项重点任务,明确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整体政策框架和战略安排。
  三是成渝民间交往频繁、文化认同度高。成渝同属巴蜀文化,文化习俗相似,语言接近,民间血缘相通,成渝合作有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
  第三,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来看,要客观认识成渝“双城”的“城市同级”“功能同构”和“产业同质”。
  一是成渝“双城”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处于同一层级。《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将成渝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将重庆定位为“西部开放开发重要支撑”,将成都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二是成渝“双城”具有类似的城市功能结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于成都和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明确功能定位。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层次;重庆要围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的作用,加快两江新区建设,全面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三是成渝“双城”产业同质化程度较高。目前,成渝两地在电子信息、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业等产业领域存在趋同现象,一方面会造成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但另一方面也为形成大的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共享公共资源,吸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超级产业集群。
  建议: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成渝两地可考虑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着眼良序竞合发展,进一步构建双城良序竞合关系。
  一是强化城际间产业链分工。整合成渝共有优势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资源,深化产业链、产品链合作,形成水平型的产业分工格局。发挥重庆配套产业体系全的优势,打造成渝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体系;发挥成都研发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打造成渝汽车产业研发中心,构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城际产业链。推进联合研发和配套协作,提升信息设备终端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地位,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着眼于大区域发展,合力打造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集群、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体现国家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共同构建大产业集群优势。   二是建立城市群国际分工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建设,面向整个长江流域优化产业格局、产业链延伸和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外向化发展,形成长江经济带构建世界级现代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型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电子核心部件、新材料、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打造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渝新欧、蓉欧快铁、中欧班列,培育内陆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整体参与全球产业合作与竞争。
  第二,着眼成渝相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双城经济圈的整体效率。
  一是强化核心城市的引擎作用。进一步提升双核城市经济规模和质量,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加快国家级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成渝两地建成若干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空间,提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层次,增强双核城市的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
  二是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万州、黔江、绵阳、泸州、宜宾等地级城市成为次级增长极,分担成渝双核的部分职能,发挥其在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做强中小城市,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建设一批重要节点城市,发挥其在城镇体系中的支撑和支点作用。此外,增强小城镇服务功能,发挥其在统筹城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承载作用。
  第三,着眼区域一体发展,进一步創新区域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是主动营造“蛋糕做大”的合作契机。在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信息互通、产业互补、生态共治、平台共建、市场共享等领域,共同策划区域合作重大项目库,并积极争取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化项目、生态环保项目纳入川渝省级和国家重点项目库。
  二是着力构建“各取所需”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平台和企业家联盟,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支持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促进跨区域项目联合推动,深化园区合作共建,鼓励飞地经济发展,研究建立“存量不动+增量分成”利益分享机制。
  三是加快完善“各得其所”的结果保障机制。建立清单化考核机制,将区域合作行动计划、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协议重点合作事项纳入成渝目标“总盘子”统一管理,开展绩效考评、阶段检查、专项督办。
其他文献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做出“利用蓉欧快铁这张名片,打造蓉欧枢纽”的重要指示。中央和省委、市委对青白江区发展高度关注。近年来,青白江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港,着力讲好成都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故事,展现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构建起集“报台网微端刊”于一体的全媒体矩阵,成功跻身中宣部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使得传播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具体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中央和省委、市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出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天府新区采用“空中+地面”“有声+无声”“固定+流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宣传,营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良好社会氛围。
期刊
《儒学小史》  作者 干春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诚如作者所言:“在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进行社会治理,有统一的价值观是必要的,但在制度设计上,则要允许各地有多元化的探索。”《儒学小史》以有限的篇幅,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儒学自先秦至现代的发展脉络,论述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发展的关键问题,着重阐述了现代新儒学。  《云游》  作者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四川人民出版社  虽说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
期刊
为持续巩固成都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城市的先发优势,抓住疫后新经济发展机遇窗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释放城市创新活力,成都市发布了《供场景给机会加快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措施》以“供场景、给机会”为逻辑主线,以市场化手段将城市的发展战略、公共资源与企业的市场机遇对接融合,强化新经济企业创新产品(服务)的应用推广,释放发展机会。《政策措施》共9条,按照夯实场景突破基础、创新场景供给方式
期刊
“援藏干部不仅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组织、行业、集体,我们的言行、理念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藏区人民。在工作中,以一颗平常心做事,不求做许许多多的大事,但求做好几件满意的实事。”在“高原明珠城”马尔康市,崇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杨波正用朴实的行动,体现着援藏干部的价值。  坚守  2018年10月,身为80后的杨波主动报名援藏。经过组织选拔后,她辞别家人和朋友,跟随四川省第五批、崇州市第
期刊
简阳市历经千年的岁月沉淀,作为“蜀都”历史已久的东大门,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中,聚焦传承城市精神、弘扬主流文化,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建设中,构建“一园两岸多组团”的文化场景空间布局,组织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新简阳”建设,促进核心价值观在市民生活中落小落实。  文化凝神,画好城市“自画像”  淬炼城市精神。启动“简阳文化挖掘及凝练”课题研究,在“创新创造、
期刊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23日上午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成都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历史机遇,胸怀“两个大局”,系统推动成渝合作,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努力为西部大开发发挥增长极和动力源作用。  范锐平说,李
期刊
2017年,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历经三年创新开拓,新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独角兽企业从0到6,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为成都连续12个季度保持8%左右经济增速提供了强劲动能。3月31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居民小区是城乡社区的基础单元,小区治理的基础越牢固,社区治理的基础就越坚固,国家治理的大厦才能更稳固。为了探寻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的有效路径,郫都区坚持党委领导、部门下沉、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四位一体”思路,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市“最基层”,把基层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
期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成都大都市区、重庆主城都市区以及受“双城”新极化与强辐射的轴带而集成的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凸显了新时代成都在全国区域发展版图的战略地位,强化了成都引领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赋予了成都做大做优做强内陆地区极核功能的时代机遇。成都要以更强烈的机遇意识、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科学的制度机制,主动在国家重大战略全局和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大局中善作为、强担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