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6)7-02-01
  近期,我们教研组探讨了有关历史复习课中的困惑。提到了提升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一些原则,觉得很受启发。结合这级学生的情况,我谈谈一些想法。
  一、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历史知识太多、太细,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整合具体史实形成一个系统。但是就目前学生学情而言,其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只能是专题内容的整合。
  2.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认知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似乎大部分学生对很多知识只停留在识记的程度,很多概念根本不理解,于是导致复习速度实在太慢。
  3.新课改以来一直倡导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知是因为复习中实在是太多的需要解释和补充,还是我不够放心与大胆,结果导致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主动性不够。
  二、思考的对策
  1.阅读历史书籍,加深学科功底
  在过去,课本教好、学生考好,就被认为是“有效的教学”。但是,用今天的标准看,如果一个教师只理会他教的课本,教学生应付考试,而不谙熟学科的精髓,势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因此,学科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就历史教学而言,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个视角:一是与学习视野密切关系的史论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是”。二是与历史知识密切关系的史实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实”。三是与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考密切关系的史料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真”。
  2.紧扣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细化、具体化,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既有指导教学实践的导向功能,又是教学评价的客观依据。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体现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教学的成败。所以备课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活动设计要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3.合理利用教材
  合理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料回放”“历史纵横”等内容。这样做,一方面轻松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还减轻了教师负担,省去了教师费尽心思地到处找材料的痛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书上的材料往往在很多考试题中就有出现,这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也有很大帮助。如何利用呢?我认为可以将课本知识问题化。即老师根据课本知识的重要线索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把教材内容当成教学材料自行阅读并进行探究分析。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解救了学生,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的思维含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一种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利津街道中心学校 257400)
其他文献
编号:G40(2016)5-01-02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把课上得精彩,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近年来,我作过一些尝试。  一、诱导教学法  诱导教学法即是教师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进入畅游知识王国、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方法。譬如,在七年级学生刚入校的第一堂历史课中,我上的是一堂综合课,用大量史实说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当我问学生:“为什么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时,同学们踊跃发言
期刊
编号:H1(2016)5-03-02  新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两股汹涌澎湃的巨浪,强有力地推动着素质教育向前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目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学科教学,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
期刊
编号:G40(2016)5-02-01  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学习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学习小组建立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学习小组、与全班学生的纽
期刊
编号:G40(2016)5-04-01  佛语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班主任工作是繁杂的,面对学生的问题又是琐碎的,但同时这工作又是幸福、快乐的,因此我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尝尽酸甜苦辣的工作,而我将它视为“心灵的滋润”!  冰心说:“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彤彤在六(3)班是个“另类”:年龄偏大,成绩偏低。她的妈妈也不止一次的告诉我,只要她混完小学就行了
期刊
编号:G40(2016)5-04-02  阅读了《班主任最关键的管理细节》一书,我又一次深深领悟到“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艺术性的育人工作,可谓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必须在细节上下苦工,其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育细节的把握。  虽说已经做了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但在班级管理中,总觉得有很多欠缺、很多遗憾。现在看来,就是对教育细节的处理不当。《班主任最关键的管理细节》一书从班
期刊
编号:O1(2016)7-01-01  生活是数学的来源,数学的学习也与生活的有着方方面面的联系,在教学中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能够使得学生对数学有新的认识,了解数学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引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使用简单的教学语言、利用生活情境的方法来实现,通过这些方法的实行,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营造学习氛围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落实。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来体现。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自主、主动、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当“听众”和“观众”,而是要他们知道怎么“
期刊
编号:G40(2016)5-02-02  与时俱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当然也需要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步伐。需要反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育就是培养教育习惯。教育习惯是教育观念乃至教师综合素质最持久最顽固的表现,反思教育习惯就要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恨铁不成钢”  常听老师和父母抱怨:一代不如一代
期刊
编号:H1(2016)7-02-03  在新课程改革之际,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势在必行。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启发、熏陶,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在饱含情感的文章之中,接受道德情操的陶冶,美好心灵的净化,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课前,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品味文章的情感,自己先去触摸文章的灵魂,感受文章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情景,提取文章的情感因素,以备
期刊
编号:O1(2016)7-01-02  作者: 龚素梅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语言素质呢?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素质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它包括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深度,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