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冷压对7050铝合金T形锻件残余应力的影响

来源 :热加工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分步冷压对7050铝合金T形锻件淬火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了冷压后锻件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摩擦系数对应力消减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T形锻件淬火残余应力呈“外压内拉”分布,筋条部位压应力达到-250 MPa,拉应力达到220 MPa,翼板部位压应力达到-250 MPa,拉应力达到210 MPa;冷压后,淬火残余应力大幅下降,锻件大部分区域残余应力分布在-50~50MPa范围.当摩擦系数为0.3时,锻件冷压后残余应力平均消减率最高,达到63%,T形锻件整体残余应力均值和方差最小,整体应力分布更为均匀.
其他文献
利用不同含量TiO2纳米颗粒掺杂的方法对SAC105焊膏进行改性,利用旋转流变仪、粘度仪等设备研究了改性焊膏的喷印流变特性,利用拉伸机、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了改性焊膏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 表明,TiO2纳米颗粒掺杂改性SAC105焊膏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最高达71.4MPa,比未掺杂的SAC105接头剪切强度提高65%,归因于TiO2纳米颗粒在焊点中的第二相强化作用.TiO2含量为1%的SAC105锡膏相比未掺杂SAC105锡膏的蠕变柔量曲线中普弹形变区减小约50%.加入1%~2%含量的TiO2
采用10 kW激光器对10mm厚低碳贝氏体钢进行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探究激光功率、送丝速度、焊接速度对成型的影响规律,优化焊接工艺,分析研究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各微区组织、硬度、拉伸、冲击性能.结果 表明,优化的工艺参数区间为:激光功率4.0~4.3 kW,送丝速度13~13.5 m/min,焊接速度14~15 mm/s;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和少量马氏体,热影响区组织以板条和粒状贝氏体为主,还有较少M-A组元、铁素体、马氏体;由于焊接热循环作用,硬度存在明显差异,热影响区硬度最高,其次是
将传统铸造工艺制备出的Zn-Mg-Zr-B中间合金加入到Mg-Y-Zn系长周期镁合金中,探究了Zn-Mg-Zr-B中间合金对铸态Mg94Zn2.5Y2.5Mn1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 表明,Zn-Mg-Zr-B中间合金可以有效细化铸态合金的晶粒尺寸,有效促进18R LPSO相的生成.当Zn-Mg-Zr-B中间合金加入量为2wt%时,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能够分别达到226 MPa和11.5%,性能最优.
材料的不均匀变形对机械零件的各种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为准确了解超细晶铜材料不均匀变形的演变情况,对称循环载荷下材料模型进行不均匀应变演化的研究:通过多晶voronoi集合体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图构建代表性的体积单元(RVE),并进行对称循环载荷加载;对RVE内所有单元的应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使用纵向应变的统计标准偏差来表征不均匀变形的情况.结果 表明:超细晶铜在循环中应变不均匀性随着加载和卸载而变化,随着循环周期的增加逐渐增加,拉伸峰值位置应变不均匀性逐渐大于压缩峰值位置.
喷射成形的过共晶Al-Si-Cu-Mg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密度以及较高的导热性.采用真空钎焊的方法以Zn为中间层钎料焊接Al-25Si-4Mg-1Cu合金,研究了不同的钎焊温度下Al-25Si-4Mg-1Cu接头的界面组织和剪切强度.结果 表明,Al-Si-Mg-Cu合金之间的冶金结合主要由大量的Zn-Al固溶体、初晶Si相和α-Al相来实现.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焊缝的宽度未发生较大变化,焊缝的组成有较大的改变.随温度从400℃升高到415℃,进入焊缝中的Al元素越来越多,焊缝中Zn-
研究了激光焊用于连接ITER包层结构候选材料钒合金的可行性.当激光功率为2000 W,焊接速度为10 mm/s,光斑直径为0.3 mm时可获得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的钒合金焊接接头,并进行了组织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钒合金的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焊缝的组织主要由焊缝中心细小的等轴晶区(尺寸约10 μm)以及靠近熔合区粗大的柱状晶组成.焊缝与母材之间有明显的熔合线,由于焊缝区的碳、氧含量明显升高,出现了板条状Ti(CO)析出物.焊缝的硬度约750.6 HV,与母材相比,出现明显的硬化现象.焊接接头的拉伸强
采用带材轧制法,用Ag30CuZnSn钎料带包裹硼酐、四氟硼酸钾、氟化钾构成的药芯粉末制备药芯银钎料,研究Ag30CuZnSn药芯钎料在T1紫铜表面的润湿铺展性能.利用Ag30CuZnSn药芯钎料火焰钎焊T1紫铜,观察钎缝的微观组织,测试的钎缝力学性能,并与Ag30CuZnSn钎料+FB102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Ag30CuZnSn药芯钎料在紫铜表面的铺展面积略高于Ag30CuZnSn钎料+FB102.采用Ag30CuZnSn药芯钎料火焰钎焊紫铜所得的钎焊接头力学性能能满足使用要求,剪切断裂位置均
采用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模拟软件模拟了高层建筑条形走廊内四种不同工况下的烟气蔓延扩散特征,对比分析烟气传播规律,通过比较关键位置处的温度和一氧化碳体积分数,评估气雾混流风幕的防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气雾混流风幕能够有效地阻隔高温有毒烟气蔓延,延长人员疏散时间且不影响人员的自由出入,从而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为探究Ti-5.5Al-3Nb-2Zr-lMo钛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855~1015℃、应变速率0.001~10 s-1、变形量60%),构建了 Arrhenius型热变形本构方程,并对热压缩后的微观组织和晶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在高温热压缩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动态软化特征,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合金在(α+β)相区的热变形激活能为541 kJ/mol,在β相区的热变形激活
目前传统制备泡沫铝复杂成型件的方法是在预制体发泡后再进行成型,由于预制体发泡后温度降低,会造成成型缺陷.先使用不同参数进行搅拌摩擦焊制备泡沫铝预制体,然后对预制体进行680℃不同保温时间的发泡试验,总结出工艺参数对搅拌摩擦焊制备泡沫铝的影响规律.对使用最佳焊接参数制备的预制体进行热拉伸试验以确定其最佳热成型参数.结果表明,焊缝间距3mm、焊速50 mm/min、转速2000 r/min为最佳的焊接参数,最佳发泡参数为680℃保温110s.450℃、2mm/min热拉伸时预制体有优良的热成型能力,伸长率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