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考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初中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期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不仅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以后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还在某些方面左右着学生文学素养的积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寻找新的途径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的语文教学。本文从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的角度出发,谈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教学整合 途径
  
   语文作为初中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部分,对于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低下将直接导致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及成长中的缺陷。因此,相关教育人员以及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不利探寻新的适合的语文教学途径,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的语文教育。而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便是现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语文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水平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本文就从这种整合的角度出发,谈论了初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推动其有效整合的相关途径。
   一、初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必要性
   当今时期,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一个人才的涵养已经成为人才立足社会比不可少的条件。而语文作为培养人才的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近年来更是成为教学的重点。初中时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系统基础的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在这个阶段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的语文教学,力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涵养。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科目,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禁锢下,逐渐成为了死板僵硬毫无美感的理论性教育,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在初中时期,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将学生在小学时期积累起来的文学兴趣消磨殆尽,使得学生逐渐厌倦了语文学习。语文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无法起到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此外,初中时期,学生刚开始系统地接受语文知识,对于语文的兴趣爱好将在这个阶段产生定型。而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形象化感性生动的科目,语文教师就必须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地将其形象性挖掘出来,使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课堂,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的语文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性质本身也需要其探寻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
   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是当今时代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的一个部分,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本质需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极其必要的。
   二、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的策略
   在现代社会信息时代以及知识时代的大环境下,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必须实现的任务。本文接下来就简单谈论几点推动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的途径:
   1、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整合
   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阅读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情境,并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语文阅读教学资源,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生动性和情感性,同时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学习需求。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对自身阅读视野的拓展,还可以真正地将自己渗入到阅读的情境中去。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实现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2、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实现整合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写博客、微博、日志、空间心情等方式,记录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东西,及时地留住学生的文学灵感,使学生在长时期的自觉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与学生的潜在的沟通,使学生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实现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及指导。语文教师还可以应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新颖健康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经典文章的濡染下,实现对于自己文笔的提升。
   3、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交流的整合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还必须培养学生利用文学语言进行交际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思考事情,从而达到对于学生文学水平的提升。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口语交流创设一种活泼生动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觉改正自己不正确的用语习惯,并且通过积极地文学交流实现对于自己的文学素养的培育。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推动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是极其有利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针对自己语文教学的处境,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和自己教学的信息技术使用方式,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邵世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磨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 (10)
  [2]徐海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J].考试周刊,2010 (30)
  [3]郑亚红.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J].考试周刊,2011 (20)
其他文献
一、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求知激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作为好课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因为它关系到
一只巧克力熊,出生在冬天,他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谁,只知道自己是一只巧克力熊.整个冬天,他都在滑冰,他很快活.转眼到了春天,四周都是暖洋洋的,巧克力熊不太喜欢,最让他想不通的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为了认真贯彻新课改要求,教学也由传统的注重高分,开展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等.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存在着广
她积极践行课程标准,教学相长,形成了“朴实、大气”的教学风格,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江西省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并获奖。课堂中她游刃有余、潇洒自如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青蛙先生常常穿着笔挺的西服,带着白色的手套在午饭后看报,他还喜欢一边看报一边喝咖啡。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杯咖啡,冒着热气,飘着香味。青蛙先生正在看报纸中间的“沼泽地新闻”
通过考察加拿大新布尔维克省充满实验性质的"新乡村地区治理模式",归纳出乡村治理所要强调的落实地方分权、增加地方居民参与基层政策决策机制以及凝聚力、动员乡村社区资本等
概念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也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极其规律的起点。也许有人会说,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并不重视双基础教学,其实,这是对素质教学的误解。试想一下,没有任何化学基础知识的学生,它们如何胜任对未知的探究,又如何能在各种实际问题面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是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的。
现代课程理论十分强调学习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科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的作用,认为这些方面的培养比知识更重要。  中年级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教材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编排,如:写秋色、写家乡、写小鸟、写小动物、写石头等一系列的观察习作活动,旨在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和典型性,并通过有指导地素描训练,以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试图根据“阅读链接”的类型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分别从:适时,“阅读链接”的基础;得法,“阅读链接”的核心;多角度,“阅读链接”的演绎;延伸,“阅读链
英语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且应用广泛的语言,所以英语学习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单词的学习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言,他们面对这些难懂的英语符号很难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