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催开二月花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32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二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树开。3月23日上午,我在天福石雕园杜鹃花园偶遇漳浦县诗词学会会长何友麟先生,他问我,他下午要去山城村与村书记谈“邓子恢同志纪念馆”楹联雕刻宜事,同时也可以欣赏欣赏山上的野杜鹃花,要不要一起去?我欣然答应。下午,我们相约出发,同行的还有陈瑞芳校长、魏国章校长等人。
  杜鹃花也叫映山红,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李商隐有诗曰: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闽南气候温润,个别杜鹃花会开得略早些,但大部分杜鹃花会在清明节前后盛开。一路上下着细雨,这并不影响我们赏花。何会长七十出头了,但情致盎然,在漫山遍野的青草灌木中,他居然能发现一株株野杜鹃,尽管一个山坡也就那么一两株。“快看,那边有一株”,何老一喊,我们就赶紧下车。走近一看,那杜鹃花孤零零生长在草丛中,粉白的,开得娴静淡雅,玉容冰肌。在另一个山坡上,我们又发现两株相伴盛开的杜鹃花,红得似火,瞧,那殷红的花瓣薄如丝绢,艳如云霞,微风吹过,馨香扑鼻,沁人心扉。虽然独立开放,却不失风度,展现出特有的神韵。春风乍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绿意四溢。
  一路上,我们看到道路平坦,整洁有序。两旁电杆上设有党徽、国徽、红旗的标志,仿佛进入革命圣地井冈山一样。原来这是通往革命苏区车本村的道路上。现在,漳浦县已把车本苏区建设成为党建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了。
  大约一个小时,我们来到山城村,村支书吴书记已在这里等候了。山城是漳浦县石榴镇山城村,往山上行驶约十公里就是车本村了。山城与车本同属革命老区。山城村之所以值得一提,是因为它与红三团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并且,邓子恢同志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今天何会长带来了几位诗词爱好者撰写的楹联,准备雕刻在邓子恢同志纪念馆里。
  何会长与几位相关人员在商讨楹联事宜,我乘机翻阅了有关革命资料。邓子恢同志是福建龙岩人,早期参加工农红军,建国后任农业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他曾在漳州圆山一带和漳浦山城一带开展农运工作约半年时间,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工农红军“独立三团”。
  何会长他们把撰写的楹联摆放在木板上,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有陈衍宇先生撰写:信义高哉推贤让国传佳话,丰功伟矣革命救亡开壮篇。有翠兰女士撰写:举善延能高义相传流芳远,抗捐赴难初心不忘泽世长。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邓子恢同志的功绩。
  1931年12月14日,邓子恢同志受中国共产党厦门中心市委的委派,到漳州开展革命工作。他的任务是转变漳州游击队单纯军事观点,使游击队活动与群众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当时游击队长是王占春同志。这支队伍已有几年历史,共二十多人,都是驳壳枪,经常在漳州附近的九湖、石码一带活动。他们打仗很勇敢,很灵活,纪律也很好,与群众关系如父子兄弟一样,游击队员像《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很受群众欢迎。但由于单纯军事行动,不善于发动群众斗争,所以几年来游击队虽然打了很多仗,反革命也打死不少,但始终未建立游击根据地,游击队也没有什么大发展。
  1932年春节前后,邓子恢以行医为名,居住在山城村,他的医术高明,又很会做群众思想工作,因此很受群众欢迎。有一天,一位群众对他说:“驻扎在漳浦的国民党师长张贞派‘飞机捐’600银元,我们都很着急,不知该怎么办?”邓子恢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发动群众与国民党做斗争。他与族长、个别群众秘密商量,由族长向县长提出要求减捐300银元。请求上报后,张贞不同意,并威吓要派兵镇压。群众义愤填膺,纷纷汇集到农会商量对策。邓子恢建议族长请王占春游击队入村保护,同时成立了农民自卫队,大家一致表示支持。周边村庄的群众也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果然,张贞派三个连兵力摸进山城村,自卫队高度警惕,及时发现敌情,游击队、自卫队与国民党正面交锋,打了一整天,打出了游击队、自卫队的气势,国民党只好撤退,“飞机捐”也不了了之。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取得了群众的信赖,革命根据地越来越大。正如陈瑞芳撰写的那样:苏维埃星火燃遍靖和浦,种德脉瓜瓞衍及闽粤台。
  1932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在这期间,成立了闽南革命委员会,邓子恢同志推荐王占春同志为主席,并把原来的游击队和新扩大的队伍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团,冯翼飞同志为团长,王占春同志兼政委。6月,毛主席要邓子恢同志跟随他回瑞金,任中央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虽然邓子恢同志调离了,但他的战略思想一直指导着闽南地区的革命事业。
  邓子恢同志在漳州在山城短短半年时间,为漳州的革命队伍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三团。这段历史值得总结,他的功勋值得缅怀。何友麟先生撰写道:泰季高风传九域,壬申烽火照千秋。扩武扩苏善断多谋一身是胆,名医名相济民扶国两角全能。这两副楹联正是邓子恢同志一生的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成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19年3月5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又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漳浦县委、老区促进会、山城村党支部筹建邓子恢同志纪念馆就是为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缅怀功勋,教育后人。正如徐杰先生撰写的楹联:初心已许高谊无背,烽火既燃勇往直前。
  回县城的路上,我们依然看到杜鹃花就停车观赏,但我此时看到的杜鹃花已不是来时的感受了。杜鹃花历经寒冬,顽强生长,积蓄能量,等待春风一来,它就能在寒风中细雨里绽放,每片叶子都是那么饱满、骄傲,并带着浓浓的深情。邓子恢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闽南带来革命的种子,也带来了革命春风,在闽南广大土地上生根发芽,犹如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在春风吹拂下,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的耳边响起了电影《闪闪红星》那首歌: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呦盼春风,若要盼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是的,党的春风吹开了革命根据地之花,革命胜利之花!苏区山城,祝愿您越来越好,人民幸福安康 !
其他文献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香与蛙声,都是诗做成的。诗人们只要拿过来便事半功倍。  这里蛙声出处显然是在田野,那里离自然最近,离人类相对较远,最适宜自由歌唱。而有一段时间,青蛙受到人类极不友好的对待,青蛙仙子和青蛙仙女这些可爱的精灵几乎绝迹,红尘之处,音讯全无,唯在穷乡僻壤,人迹罕见处偶有几声蛙鸣,也多是只言片语,那蛙声不仅战战兢兢,且多变调了,像第一次上台讲话,像第一次向情侣表白,也像在枪口
期刊
镜中  刀锋掠过疯长的麦田  收割了一大片日子  雨水冲刷被侵蚀的沟壑  山丘纵横  曾经翻越过的山顶  风吹草低  曾经一苇渡过的江河  半江瑟瑟  山海依旧  秋风劲吹  如今  是谁站在谁的面前  在悲欢离合之后  认不出自己  回乡偶书  管弦乐深入群山的腹地  红色黄色的柿子挂满枝头  等待飞鸟的侵袭  新时代的孩童对山果没有了欲望  他们喜爱的是一小块机器里预设的刺激程序  远山寂寂 
期刊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蓦然又是一年槐花香。闻着提神醒目、沁人心脾的花香,耳边萦绕着那首歌曲:槐花飘香,勾起童年纯真的向往,儿时的玩伴杳无音信,让人不由得黯然神伤……  记忆中的故乡,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种着一棵或是几棵槐树。每当槐花绽放的时候,村庄上空弥漫甜甜的槐花香,那是一种令人沉迷和向往的味道,如今它已成为对故乡记忆里最深的念想。  我喜欢槐花,因为她天性淳朴,槐树的长相并不精致,粗糙的树皮
期刊
每年秋天,一群南迁的燕子筑巢在老家的屋檐下,洁白的墙壁上出现一个个泥土垒成的燕窝,实在有失雅观。让人更难堪的是每次进出家门,燕子的排泄物不偏不倚落在头上。许多亲朋好友来串门时,也经常遭此“厄运”,为此,大家颇有成见,认为这是倒霉的征兆,要求尽快处理它!在天怒人怨的情况下,终于忍无可忍,下定决心要铲平燕窝。  我找来木棍,捅向位于大门正上方的燕窝,巢穴里突然飞出两只燕子,叽叽喳喳鸣叫不停。一只燕子不
期刊
一  踏访平和土楼,黄田是绕不过去的一站。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四届蜜柚节评选出了平和县“十佳名楼”,其中“咏春楼”“龙见楼”均在黄田村,可见黄田土楼群在平和县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田是个拥有近4000常住人口的大村,村民一色曾姓。从地理位置上看,黄田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镇西南边,九峰自明正德十四年(1518)平和置县起即为县治所在地,至1949年7月县政府外迁小溪镇,长达四百余年的县治经历
期刊
亲爱的爸爸:  第一次当我的爸爸开心吗?很榮幸我也是第一次做您的小宝贝……  虽然我只有十个月这么大,可是我认得您是我的爸爸,也喜欢爸爸的抱抱,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玩耍。喜欢爸爸的臂膀,喜欢爸爸的肩头,也喜欢爸爸的举高高,更喜欢爸爸温柔的言语,我最近已经差不多学会如何叫爸爸了……  我现在是个小淘气了,有时候不听使唤地就想调调皮,在您身上咬一咬抓一抓,但是别生我的气,我是因为跟您亲近爱您的呀!  虽然
期刊
在城里,吃什么都没了胃口,一日三餐的饭香味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心中便惦念起家乡的地锅菜。我越想越觉得,都市生活万不可缺少這一口。第二天,就找人在院子里支起了地锅。  我买了一口铁锅,找了一些干柴,还在地锅旁放置了一口大水缸,连烧地锅坐的小马扎,也是请邻居新做的。一应俱全之后,妻子来了精神头,一大早就赶到集市,买了几条活鱼放进水缸。临近中午,妻子忙开了,她一边忙,一边唱着《我们的日子》,声调一会儿上扬
期刊
清 源 翠 色 吟  彩色的阳光在枝头笑  彩色的和风在叶间游  一树又一树的新芽争相萌发  一枝又一枝的花蕾竞相怒放  夏日的清源一派生机勃发  尽情地坦露内心的奇秀瑰丽  山是那样绿,天是这样蓝  每一片花瓣都在阳光下撒欢  每一片樹叶都在风中抖擞  枝枝相倚,叶叶相扶  都在各自位置上自由地成长  不同科目属却构成奇特的和睦世界  那么融洽,又是那么和谐  于是,清源风姿更拥有非凡气度  翠
期刊
约翰洛克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他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随身都会带上几本书。  有一次,约翰洛克去外地讲学,在路过一个黑人贫民窟的时候,他看到了那里的孩子都没有书读,全身又脏又臭。约翰洛克非常同情他们,就蹲下来用小木棍教他们写字,等他想要离开的时候,那些小孩子都非常舍不得,而且都想要他口袋里的书。约翰洛克并不是舍不得把书送给他们,只是他只有三本书,这里的孩子却有十几个,把书送给谁好呢?
期刊
闽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孕育的三角梅甚为出名。无论你在城里的街头巷尾,还是在乡村的房前屋后,總能见到她绰约多姿的身影。因其刚柔并济,朴实无华,花色丰富,早年被厦门确定为市花名副其实。  我2000年来到漳州,第一次见识三角梅。记得那个秋高气爽的清晨,跟友人一道去百花村赏花,一片争奇斗艳的三角梅花海着实令人倾倒。苍翠欲滴中红、橙、黄、白、紫等色泽妖姿艳丽,让人心花怒放。滑稽的是,当我津津乐道三角梅花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