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质教育之朴素解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n1983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应从根本上走向返璞归真。架构“道德天理”是道德素质教育之起点;唤醒“人的良知”是道德素质教育之途径;激活“人的善根”是道德素质教育之终极目标。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很重视德的教育与传播,特别是几千年来,儒家道德伦理观以其稳定的形态积淀为公众的文化心理与个人信念。其“和、仁、礼、忠、孝”的理想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与认可,渐渐地也成为人们的一种道德规范而加以践行,所以多少年来,从家庭的朴素教育到学校的正规教育再到社会的世俗教育,无不以这种道德文化来进行传播。因此,并不是人们的头脑中没有道德认知体系,而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所引发的各种与他们的道德认知标准不相符合的社会现象渐渐使人们的道德情感出现了倾斜,在价值判断与情感认同上发生了变化,使得功利当先、拜金主义、唯我独尊的幼虫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寄生,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的淡化,对真、善、美的歪曲,对情与义的淡薄,这就是“不信其师难得信其道”的道德情感在作怪。可见,公民道德素质低下,不是缺失在道德认知上,而是缺失在道德情感上。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重新解读道德素质教育。
  
  一、对道德素质教育的朴素解读
  
  何谓道德素质教育,多少年来,人们对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看法,由于道德素质是由知、情、意、行构成的,所以,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是由提高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训练道德行为来构成的。这是对道德素质教育的普遍理解,这里,笔者想从通俗的角度对素质教育做出诠释。
  1.架构“道德天理”是道德素质教育之起点
  中国古话讲“天理人心”,其中的天理讲的是一种做人的规范与准则,它是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原则与做人处事准则,这种价值原则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得益于儒家经典文化的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儒家胸怀天下、积极入世的精神宣言,它奠定了“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学基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志当存高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下学而上达”,“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等是对个人自身修养之说,这种儒家伦理道德构架的合理性,生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理”之说。它也成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支点,失去天理就意味着人蜕变为禽兽,就意味着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体系的全面崩溃。所以道德素质教育应建构适合社会各系统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有现实意义的能够深入于人心的通俗的易于操作的规范,让人们的心目中留存一份作为文明人的安身、立命、生存的规则。
  2.唤醒人的良知是道德素质教育之途径
  老百姓爱讲一句话,“拍拍胸脯问问良心”,说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事要凭良心。何谓良心,良心就是在履行应尽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教育,从而在人们的灵魂深处积淀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养成了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了个人的道德认知体系,所以人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都在潜移默化地遵循着这样一种稳定的价值规范,如果这种价值体系是高尚的、合情理的,那么他们就是在按“天理”行事。如果一个人不能按照自己心中的合乎道德标准的规则行事,违背了自己的良心的话,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内疚感、惭愧感、负罪感,在生理上就会出现不愉快的体验;如果他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良心,便会产生一种崇高感,心怀会舒畅,这样的一种人便是有道德良知的人,是真正的具有人性的人。
  一个人的良知来自于丰富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是一种长期学习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是在这种良心的影响下,才必然派生出热心、责任心和专业心。大家知晓的老字号药店同仁堂有一句名言叫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就是一种良知。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在实施某项政策时遇到困难,他的秘书建议他更换另一种方案,他叹口气说:“我的上司不允许”,秘书大惊,说道,“美国总统还有上司?那你的上司是谁?”威尔逊答道“我的良心”。我们在实施道德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的不是说教、训导,而是要从灵魂深处激发他的情感,唤起他的良知,使他产生美好的道德体验,并付诸于道德实践。
  3.激活善根是道德素质教育之终极目标
  道德教育是以激发人性向善为目的的,它力图引导受教育者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光明、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导人的心灵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深切的体认,引导人生对世俗功利和有限物的超越,唤醒、弘扬和提升人性深处对正义与光明的期待。概而言之,就是要激活自身美好的“善根”,发掘人的潜能中积极美好的善良因素。常有善念,是使人们弃恶扬善的情感和善的意志变为行为的重要保障,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至高点。善念支配人们的行为,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善念也是善行的向导,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况,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情感与意识,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的内趋力。一个人或善或恶,都是不断积累和不断变化的,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就应是一项长期的、具体的、细致的工作,其本质在于使人“积善成德”。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信念对于人的思维趋向、人格追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善念也来源于“无邪”的心理自觉,只有善念生,才能德行正,一句问候、一个搀扶、一点理解均使人具有了人的品格而变得高贵而富有人格的魅力。
  
  二、道德素质教育应从文化伦理教育做起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以及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而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无论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还是世界文化,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质,尤其是民族经典文化,它是历经漫长的岁月和时光的淘洗,不断凝聚结晶而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命内核。经典文化对人的长期熏陶,最终会融入个体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正如植物必须扎根于土壤一样,人也必须扎根于文化。
  通过经典文化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吮吸传统精华,滋养心怀品德,形成他们独特的“天理”规范,使他们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心地趋善、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使生命渗透出某种深度,维护人之光辉、提升人之品质、造就人之才能。
  借鉴西方文化,迎接世界范围的八面来风,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与世界文化进行全面的交流,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吸纳融合到我们的道德规范中来,以形成更为完善和充实的道德价值体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素质教育必须将东方智慧与西方文化有机交融,形成丰厚的道德文化资源和伦理准则,为人之天理良心造就一片广阔的文化海洋。
  总之,道德素质教育的崇高使命在于塑造一种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而朴素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良知和人情味,让人们去感受、感觉、感悟高远的人生境界,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怀,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山西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哲先)
其他文献
在学到七年级数学上册“字母表示数”中合并同类项时,我自以为这部分内容已有以前学过的“有理数加减运算”做铺垫,学生应当能学得很好,备课时也没有做太多的准备,直接按照书
把上课称之为“舞”,源于我对课堂的理解.课堂不仅是师生声情并茂的演绎,更是心灵与思想的自由舞动.上学期我执教了“整理复习”第1课时:.三次教,三次不同的效果,我在思考中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特殊教育在政策、体系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新时期还需加快特殊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并采取相关措施,促进
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勋高黄蔡,千秋浩气壮名山.rn岳麓区最得山水之灵韵,人文之滋养.辖内小学79所,小学语文教师800余人.rn他们中有善思者,立志成为“会思考的芦苇”,成
思想是朵美丽的云.编织这朵云,我用三种素材:读书、思考、写作.rn读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师范毕业那年暑假,在家猛啃《许国璋英语》和《法律文书写作》.邻人不解地问:咋
摘要:作者结合科学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提出自己一些看法和做法,指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有明确指向性的探究情境,使学生能围绕情境产生强烈的疑问,从而去探究、去实践。我认为要保证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还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猜想、勇于创新;同时还指出加强小组合作,倡导交流氛围,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作为引路人、指导者,应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处境2006年以来,笔者走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的几十所农村中小学和许多村庄,访问了众多学生、教师和家长,发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成了当地
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已达2000万,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18%至22%。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既涉及这些儿童的权益保护,更牵动着千万家长的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安定。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入手,分析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文化宣扬“师道尊严”,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是“道”的化身,具有极高的权威。最早宣扬教师权威性的人莫过于荀子,他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不称师谓之倍(背)”。[1]《礼记学记》中也说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