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教学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线性代数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启发式教学,介绍了针对线性代数的主线式教学思路,同时论述了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认知特征 启发式教学 主线式教学思路
  一、引言
  线性代数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代数课程,它为讨论矩阵计算、代数特征值等问题奠定基础,也为计算机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网络开发等等工程领域的研发工作提供有力的工具,更是理工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如电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图形学、信号与系统、测量数据处理、误差理论、系统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机械振动、仿真等的先导课程,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一般30-50学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行列式、矩阵、向量(组)及其数值计算并对线性空间有基本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并非易事。因此,需要对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本身的特殊性有足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机的整合,才能快速而高效完成教学工作。
  二、大学生的认知特征
  从教育心理已经得知,人的学习能力是具有年龄特征的。比如粗略地讲,人从6、7岁到14岁左右是记忆的最佳期,这时的记忆力常常表现为善于死记,过目不忘。读过的知识能记住在哪一页哪个位置,这种能力在15岁以后逐渐衰退。15岁以后的记忆越来越依赖于理解性记忆。18、19岁的大学生正处在由死记硬背的记忆向理解性记忆的过渡中,有学习热情但学过之后如不加深理解记忆则遗忘较快,如果这时不能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会严重影响以后的学习,甚至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进而给社会和学生的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线性代数课程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刚适应大学生活,正处在由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向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指导学生怎样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在理解的过程中进行记忆,从而减弱时常遗忘带来的困惑。这一阶段经常有学生会问学習线性代数有什么用处?有的老师回答:“现在把基础打好,将来自然有用”或者说:“既然各个大学都在开设这门课程,说明它的用处肯定很大”。这样就错失了一次让学生理解线性代数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方方面面的例子来给学生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在测量及其数据的处理中会用到矩阵方面的一些简单例子,可以介绍给测绘专业的学生;再比如微软新开发的Bing搜索引擎就用到了大量的转移矩阵,这可以介绍给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我们要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增加学生对线性代数的了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及授课策略
  纵观线性代数的各类教辅书籍以及历年考研辅导资料,无不提及:线性代数概念多、定理多、符号多、运算规律多、内容相互纵横交错,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对于抽象性与逻辑性的要求高。事实也是如此,但这能为我们学习线性代数不可逾越的障碍吗?当然不是!我们一直坚持以学生“理解”为最基本的原则,为此,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授课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个问题,三把工具,多种用途”的主线式课堂教学思路。
  线性代数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代数课程。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开堂第一节,我们明确提出线性代数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解线性方程组。对于线性方程组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对于解线性方程组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经过思考、回顾发现:第一种是当方程中未知数个数较多时,我们不易求解;第二种是当方程中未知数个数和方程个数不相等时,解不易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无法直接入手,因此,从我们最熟悉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开始进行讨论,从而引出二阶行列式的概念,进而介绍三阶行列式,直至n阶行列式。利用Cramer法则,可以解一部分线性方程组,但学生会感觉用行列式计算并不简单,这时,我们适时的给他们介绍相应的数学软件,如Matlab等来降低计算复杂度,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畏惧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Cramer法则的讨论,学生会发现Cramer法则用于解线性方程组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怎么办呢?这时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学生介绍一种新的工具:矩阵。带着些许疑惑,对矩阵的基本运算进行讨论,当清楚了矩阵乘法和线性方程组之间的关系后,学生的心中隐隐感到了一丝光亮,当学习了逆矩阵之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但紧接着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事实上,它只能解决和用行列式时同样的问题,作了原地踏步。重新开始吧,回到消元法,我们发现线性方程组的初等变换和增广矩阵的行初等变换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由此找到了利用增广矩阵的行初等变换解一般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意向学生渗透:由消元法开始最后又回到消元法的整个研究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回归原点,而是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就是辨证法中关于“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基本观点。到此,仿佛关于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是不是这样呢?可以提示学生,从解的角度来考虑。出于对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的研究,又引入了第三种工具:向量(组)。进而讨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空间,以及将它应用于讨论二次型。
  通过解线性方程组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把行列式、矩阵、向量(组)三种工具介绍给学生,最后介绍它们在其它领域中的广泛用途,既为进一步学习矩阵理论等理论课程奠定基础,也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四、线性代数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我们以解线性方程组为依托,将行列式、矩阵、向量(组)、特征值、特征向量、初等变换、线性空间、线性变换以及相似矩阵和二次型等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从理论上进行理解性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有意识地把数学软件引入线性代数教学,使之与线性代数的有关理论、方法相结合,可以增强线性代数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讲授Matlab的一般知识之外,还开设了《工程数学》在计算机上的实现(Matlab版),通过切身体会,学生对线性代数中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学生对线性代数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清楚,增强了学习动力;通过Matlab应用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总之,通过实践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隆昌.数学及其认识[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2] 马建荣,刘三阳,高淑萍等.用Matlab增强线性代数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8.
  [3] 李国重,顾勇为,归庆明,杜院录. Matlab《工程数学》教学腾飞的翅膀[J].教学与研究,2006,4:76-79.
  
  基金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编号:08230041024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新体制的改革,师生角色以及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使学生在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方法,已成为人们备受瞩目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学习组模式;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模式已在多个课程、多个层次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1][2]。对
目前,职业中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受到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职业中学教育逐步向普通高中教育靠拢,出现了办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忽视了职业中学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把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放在了同一个平台,盲目追求升学率,致使厌学、逃学、流失等现象频频发生。因此,办出职业中学的特色,走出职业中学的“路”,是当前职业中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就本人在职中从事语文
【摘要】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拓展语文课堂的内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辅助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应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我们上高中音乐欣赏指明了力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丽首先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  我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做
摘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关键词: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 创设生活情境 组织动手操作     “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领域,它以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职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能力模块分层级教学和提高教师自身应用文写作水平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应用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生 应用文 兴趣    应用文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实用性很强,并具有固定格式的文体。平时联系事情,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经常要用到它。因此,应用文写作已成为中职教材中很重要的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中小学各学科面临着全面整合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怎样应对信息技术课的教育,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克服“纯技术化”倾向, 淡化“学科本位”;二、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关键词:课程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
摘要:本文从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运用数学解决问题三方面阐述了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能力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
小鑫是我班一个极其普通的小男孩,有着和其他男孩一样的调皮、贪玩,但一直以来还算比较听话。可最近的一次广播操训练,让我见识了他从未表现过的犟脾气。  事情是这样的:学校第四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即将召开。按照惯例,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全校各个班级都将参加入场列阵及大会操比赛,比赛得分将纳入精神文明运动中队的评比中。为了在这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中争取精神文明运动中队的荣誉,各个班级都在加紧训练着。体育课、出操时间
【摘要】本论文对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家园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能很好的进行相互合作、交流,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教育真正服务于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家园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也日益突显。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