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梦鹭的神韵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武,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近年来专注拍摄白鹭,作品在专业摄影杂志、报刊上屡屡发表,在国内外大型比赛和影展中也屡获殊荣,在第十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获得优秀自然摄影师称号。
   王武大胆地选取最为寻常的白鹭作为主拍对象,却能通过不寻常的视角,展现鸟儿情感世界和鸟类的瞬间美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用潜心的钻研,发现并捕捉到弥足珍贵的鸟类生态行为活动,把艺术的鸟类摄影和科学的鸟类摄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当许多摄影师仍陶醉于捕捉鸟类唯美姿态的时候,王武早已用深邃的观察找到自己的艺术创作方法,这种不止步于形式的艺术创作,这种内容与形式高度结合的创作方式,赋予了王武作品更高层次的艺术性。同时,电视台的工作经历,让他能娴熟地运用视频语言结合静态图片等多种艺术语言来表现鸟儿的美,更丰富了他的作品的表现形式。
   在技术难度较大的鸟类摄影界,王武可谓独树一帜,成就凸显。
  
  二十年摄影路
  
  王武对摄影的追求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80年代在学校初接触摄影,1990年到电视报做摄影记者和编辑,在那个摄影热情高涨的年代,王武也曾经经历过创作的“新浪潮”,河南电视台1991年拍摄《焦裕禄》,在全国刮起一阵流行风,王武在一次采访中拍摄了影片的主要演员,没有想到的是,他为演员拍摄的照片被大量发表,其中包括新华社,这为他的摄影岁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007年,王武开始有目的地去实现自己的摄影理想,他潜心研习摄影技术,2009年出了第一本画册《梦鹭——行为•情感》。他说,画册中收录的每一幅作品不仅仅只是唯美的图片,更代表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此态度,使他的作品显现出深厚的内涵与思想,作品被刊登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等媒体上。王武用短短的时间,取得了许多人花很长时间也难得到的成绩。
  
  寄情于景
  
  王武对于艺术创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视角。
  同样是拍风景,大多数人或许会选择日出日落的一瞬间,王武却会选择最能体现他的心情与意境的那个匆匆而过的过程来记录,“试想蓝天白云下,历史远去,沧海桑田。几千年的历史,同一处风景历经无数人穿过,有英雄也有草芥,有失败者也有成功者,当摄影人作为一个行人来穿过,不免能体会到一种时空转换的感觉。”王武的摄影心情,具有诗意的风格,这为他的作品添加了一种空灵的美。
  在王武的眼里,风景的美常常因情景交融而得到更美的表现。在天地人的世界里,人类总是显得那么渺小,不免心生苍凉之感;在落寞的小镇,看到狗都慵懒了,不免感到历史远去;当飞机准备起飞穿入云霄时,又难免自问人生的起点在哪;一场风暴或许能成就一张美丽的照片,我们看的时候是风景,却鲜有人想到风暴里的人很痛苦。王武带着种种思考去拍风光,把自己敏感而又柔软的情绪融入到对世界的记录中。
  拍摄翱翔在天空中的鸟儿时,王武也并不止于记录唯美的光影,在他眼里,每一只翩翩展翅的鸟儿都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具有感情的生命之美超过了形式之美。
  
  让摄影更有科学价值
  
  2007年,王武开始拍摄鸟类。这源于他年轻时到江南工作,举目无亲,看着一行行白鹭,体会诗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怀,他被深深地打动了。虽然在20年前他就关注过鸟类摄影,可是真正决定拿起相机创作,还是近年的事。
  白鹭洁白无瑕、姿态优雅,在鸟类摄影中是最常见的题材,被许多摄影家有过各个角度、各个层次的诠释。
  一开始,王武也和许多拍摄鸟类的人一样,跟着感觉拍,并无固定章法。在创作初期,王武收获的大多是唯美的作品,当白鹭迎着朝阳、落日、晚霞的光飞过来,捕获唯美的瞬间。王武在拍了几次之后,觉得应该有更深的突破才有意思,这时,一个小小的发现打开了他的思路。
  有一年春天,王武到江西象山拍鸟。日近傍晚,鸟儿正值孵化期,按照常理,白鹭会轮换着照看小鸟,有一个窝却一直没有鸟来换班,这引起了王武的注意。隔了一个晚上,王武发现窝里只剩小白鹭,他把目光停留在这个有些异样的白鹭窝上,想了解其中的故事。不到半小时,一只白鹭飞到窝中,显然这并不是真正的白鹭妈妈,因为小白鹭的眼神很恐慌。接下来,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白鹭杀死了小白鹭,抢走了筑巢的树枝,而周围的白鹭也赶来凑热闹,争抢剩余的巢材。待小白鹭的母亲归来,发现窝里的孩子们不见了,伤心地在半空盘旋,久久不愿离去。亲历这一白鹭的杀戮过程,让王武感到很震惊,原来,人们心中纯白圣洁的白鹭,人们印象中美艳无比的天使,也会干出令人发指的强盗行径。王武抢拍下许多镜头,记录下“鹭匪”的真实形象,让我们领悟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善良和凶恶、亲切和狠毒、美丽和丑恶,都可以共生共存,都可以相互转换。
  这是王武鸟类摄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除了艺术性的摄影之外,他开始在拍摄中更多体现对鸟类生态的观察,这种科学性的记录让他的作品更具实用价值,使他的作品得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效结合,是意义非凡的大突破。
  
  白鹭的“爱情”
  
  王武在发现了白鹭与人类相通的情感世界之后,认为鸟类还有很多题材没有被人挖掘出来,一种求知欲促使他对探索、拍摄白鹭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大的热情。
  到了白鹭发情、求偶的季节,一对对白鹭在空中追逐嬉闹,很多人都以为是鸟类的打斗,王武却带着思考,通过细致的比对,从白鹭的眼神中区分了鸟儿是在打斗还是在试交配,通过跟踪鸟儿的行踪,他发现白鹭的情感世界和人类有惊人的相似。白鹭的窝总是集中在一起,可是每只鸟都不会走错,通过拍摄前长时间的思考与观察,他发现白鹭也有“偷情”的行为。有的鸟趁别的鸟“老公”不在时会对其他雌鸟“非礼”,有的雌鸟拒绝,有的雌鸟半推半就,而外出的“老公”飞回来“捉奸”时,行为不轨的白鹭再强壮,也会“理亏”地赶紧溜号,原来动物世界的情感如此丰富,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王武把他观察到的这些现象拍摄下来,成为生动的系列影像资料,可谓弥足珍贵。
  有人问王武,为何大家都是拍白鹭,你的作品却总是很特别呢?王武的答案是,用心去记录。
  例如,王武在拍摄中非常注重鸟类摄影与摄像科学价值的研究,他认为白鹭的“偷情”行为,应该会对白鹭种群的繁衍是有促进作用。他还观察到白鹭孵化数量与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当白鹭产五六枚卵再孵化时,当年多风调雨顺,收成较好;当产卵不足4枚就孵化时,当年多气候恶劣,自然灾害多,收成不太好。
  王武在鸟类摄影时研究到如此深入的程度,非常难得,而就是这份认真与用心,让他的作品也非同凡响,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平凡的题材 不凡的发现
  
  中国拍白鹭的人很多,有许多摄影家已经创作出了以白鹭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我们不免发出疑问,再去拍摄白鹭,会不会面临太多挑战?如何能突破呢?
  
  找到最佳的突破口
  王武最开始拍白鹭,只是因为兴趣,但是爱思考的他并不停留在浅层次的瞬间抓拍上,而是通过研究发现了白鹭丰富的感情世界。于是,他希望能从这种平凡的鸟类中找到不平凡的东西,找到自己的艺术创作突破口。他上网查询各种资料,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与白鹭有关的书籍他都购买回家学习借鉴。
  在王武看来,拍摄出优秀的作品并不一定需要开辟全新的领域,也不一定需要不远万里去追寻珍稀的鸟类拍摄题材。深入了解鸟类,拍出鸟类的灵魂所在才是最重要的。他选择平凡的白鹭,正是因为白鹭的平凡,因为它和人类最贴近,它的习性才最容易被人所了解,能更方便拍出佳作。另外,在中国白鹭拥有最广泛的拍摄者,从而有助于摄影技术交流,能促进自己的拍摄水平的提高。
  
  用心观察 思考在先
  要想拍好照片,必须要学会观察,只有看到才能拍到,这是拍摄者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白鹭有时会在天空中飞扑厮杀,很多人就当做美好的瞬间拍下,而忽略了其中的生态价值。多加观察让王武的拍摄主题更明确、更集中,也利于他有目的地寻找便于观察的拍摄地点,定点、定时、定窝、定对象地跟踪拍摄。
  由于对白鹭的行为了解深入,只要王武在现场,看到鸟儿有什么样的动作,就能预测到鸟儿下一步将要做什么,这种胸有成竹的本领让王武的拍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既拍照片也拍视频
  除了拍摄图片之外,王武也常常拍摄视频,记录白鹭的生活世界。
  在普通人都消费不起DV的时代,摄像只是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专属,广播电视部门出身的王武很早就接触DV拍摄。回忆起第一台摄像机,王武记忆深刻,那是一台使用磁带的松下M7。在用相机记录下许多动人瞬间之后,王武也用动态的视频记录下白鹭的行为过程,这些带有思考与创新的影像,为他的鸟类摄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更为人们鸟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有时,他还使用软件把静态照片配上视频做成流媒体的动态表现形式,用精彩的瞬间画面和翔实的视频影像的有机结合,使自己的作品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别有一番趣味。
  
  目前,王武正在同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频道合作,用电视的语言,探索中国的自然摄影及鸟类摄影之路,让国人欣赏到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翱翔在祖国蓝天的鸟儿们。拍摄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类,被认为是摄影中难度极高的一项技术。然而近年来爱鸟、观鸟、拍鸟潮流蔚然成风,不但照片非常出色,动态影像也极其精彩。有人说,中国鸟类摄影从20年前的寥寥无几已经发展到了井喷时代。在这阵潮流中,王武用短短的几年时间,走过了许多摄影师花多年也难以达到的高度,他用自己的理解,用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的表现方式开创了独特的鸟类摄影新天地。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王武取得的这些成绩绝不是偶然,专注、用心是王武的摄影态度,将平凡事物的美挖掘出来,并表现至极致,或许才是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真谛。
  [责任编辑:田萌]
其他文献
在《一个和八个》的演职员表中,与张艺谋名字并列的,是一个叫做肖风的人。当年肖风与张军钊、张艺谋、何群等同学一同被分配到了偏远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建立了“青年摄制组”,在获得独立拍摄影片的机会后,他们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传统电影美学观念的颠覆欲望。“四分之三”构图法通过《一个和八个》、《孩子王》、《黄土地》等一批作品,被广大电影观众所熟知。这种史无前例的影像美学风格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帮助张艺
期刊
春节来临,辞旧迎新,杂志社一年一度的影像点评又拉开了帷幕。在如今竞争激烈、不断推陈出新的数码影像器材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为您挑出其中的精华,带你把握市场的趋势动态,给您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和方向。  本次回顾分摄像和摄影两大部分,编辑部从各家知名专业影像器材厂商2011年度发布的新品中,经过精心的分析总结,汇集认为值得关注的本年度影像器材,希望无论是作为一份器材年度名录,还是作
期刊
2011年CCBN的前夕,索尼公司面向中国市场正式发布了PMW-F3 Super 35mm全画幅手持式小型摄像机、HXR-NX5C手持式存储卡数字全高清摄录一体机、HXR-MC1500C肩扛式存储卡数字全高清摄录一体机等三款新产品。  其中作为开创数字电影摄制新格局的利器,索尼PMW-F3令人瞩目,吸引了众多到场媒体的眼光。Super 35mm全画幅CMOS、索尼镜头、PL 镜头座、高灵敏度等关键
期刊
软件介绍  Particleillusion(官方简称为PIllusion;中文直译为粒子幻觉),是一个主要以Windows为平台独立运作的电脑动画软件。PIllusion的唯一主力范畴是以粒子系统的技术创作诸如火、爆炸、烟雾及烟花等动画效果。    软件介绍  PIllusion的前身为由Impulse Inc。 代理的illusion 2(1999—2001),由于主程序员与该公司意见不合而离
期刊
【编者的话】 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们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无形遗产,同时也留下许多各具特色的古建筑,如明珠般分布在中华大地。它们中有宏伟庄严、大气磅礴的城墙宫殿,有香烟缭绕、历史悠久的寺庙道观,有村民们依旧居住繁衍的古典村落民居……这些年代不同的古建筑,见证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留下祖辈和我们许许多多的回忆。  在我们走进古建筑群时,随行带上DV,记录一些游览过程,以及景物和人物留作
期刊
对于许多DV爱好者来说,给自己的视频作品加上优秀的配音,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很多年前,要完成专业的配音,必须要具备专业的配音棚,其成本动辄几十万元,甚至达到上百万元。这样的条件,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无法承担的。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专业配音设备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小巧,只要很小的操作空间,就能够建起一个专业的配音棚,于是,不少人在家中就可以从事配音工作,著名播音员侯波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他的家庭
期刊
广播级编码剑指高端    首先引人瞩目的是松下AG-HPX260的视频编码规格,在传统高端广播级摄像机中,高清系统采用的大多以100M压缩码率为标准,各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编码,而松下目前应用到高端影视拍摄的编码则为AVC-Intra,AG-HPX260毫不吝啬地使用了这一代表松下最高水平的编码器,支持AVC-Intra 100M/50M 压缩方式,用于高清和50M标清拍摄游刃有余,此编码器采用基于新
期刊
一直以来,中国国内的纪录片人想要找到钱拍片,通常有几种方法:电视台或媒体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或工作同时拍摄符合理想的纪录片;个人、工作室参加基金会或电视台征案活动;自己掏钱或找友人资助。但这三者都有不小弊端:传统媒体工作者很难跳出自己的框架;提案征集中仅有少数胜出者能获得奖金支持;而无论是花自己的钱还是友人的钱,没有回报的投入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在种种机缘下,国际化“联合制片”模式逐渐被导
期刊
2011年12月8日在北京盈科大厦橙影院举办的Sony PMW-F3艺术创作沙龙讨论热烈,来自业内的影视精英共同探讨使用索尼Super 35mm全画幅便携式数字摄影机PMW-F3应用并交流技术心得。北京星光影美影视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蔺文杰作为业内知名的器材服务提供商代表发言,已经用该款数字摄影机为多部电视剧提供拍摄服务。北京闻鸡起舞传媒机构技术总监陈华作为业内资深的数字技术专家发言,其多年来一直致
期刊
网络的蔓延催生了后电影时代,电影这门充满神秘奇异色彩的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爱情电影,是用拍电影的方式去记录一对恋人在相识、相知、相爱中的浪漫温馨的故事。导演将为新人量身编写剧本,浪漫的爱情让相爱的人自己演绎那段最美好的时光。从陌不相识到两情相悦,到历经考验,最终成为婚姻殿堂的主角,这是最珍贵的回忆,也是最浪漫的经历。每对恋人心中所想的童话故事,都可以成为现实,而爱情电影就是让梦想成为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