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从“曹州面塑” 到胶东剪纸再到高密泥塑,一直是饱蘸民俗的老手艺,如今,它们不仅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成为指尖上的艺术产业。
  曹州面塑的百年传奇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在城西20多里的万福河畔,是近年来兴起的唯一个旅游乡村。穆里村最出名的是面人儿,历史非常悠久,号称“中国面塑第一村”。1984年时,随着日本电视台拍摄的《丝绸之路》红遍海内外,菏泽的面塑名家李俊生、李芳清凭这门昔日走街串巷只为养家糊口的行当被授予了“工艺美术家”的称号,面塑艺术家史振山则走出国门传艺立业,拥有了美国“绿卡”。
  菏泽古称曹州。曹州面人是在古代祭天地、敬鬼神的“花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早在尧舜时代,地处黄河流域的菏泽就常因黄河决口,天灾人祸几乎不断。当时,当地人们为避灾祸、求平安,常捕杀猎物,敬天地、求神灵、祭奠列祖。后来为了节约,便使用面粉调和后捏成猪、羊,代替活物,即所谓的“花供”。这就是早期的菏泽面塑。
  “天下面塑出穆李。”数千年间,当地面塑历经沧桑变幻,几度沉浮兴衰。据碑文记载,1852年(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游艺菏泽,来到穆李村,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
  图腾崇拜、生命崇拜是曹州面塑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女娲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人类繁衍的始祖,人们便将“蛙”与“娲”进行谐音相连,是“蛙”的生命繁衍内涵更加突显出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海戏金蟾”、“枣山蛙(娃)”,通过精美的捏制艺术,反映出对粮米丰收、早生贵子的期望。
  此外,曹州面塑中也有许多以鸟类为主题的作品,如“凤凰戏牡丹”,和以锦瓜、桃子、葡萄、石榴、葫芦等植物为主题的面塑作品,实际上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民众的多福、多子、多寿的精神观念。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菏泽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生、李芳清、李金成、时振山、穆绪建、李双虎等。他们及其弟子,曾多次到国外表演展示面塑艺术,大量地吸收新鲜元素。
  2008年6月,曹州面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胶东剪纸:
  “伎俩人”的棂间文化
  “八个饽饽一只鸡,磕头作揖去求妻。光头磕了三千六,黄毛丫头世难求”。一首民谣,把山东烟台民间剪纸艺术娶亲的场面生动活泼,饶有情趣地展现。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
  胶东剪纸的流传时间,据史料《招远县志》、《莱阳县志》记载,从元末明初道教音乐剪纸,明代中期表现戚继光练兵的“盾牌舞”、“小刀舞”以及表现南音演奏的剪纸来看,明、清时期胶东各地的民间剪纸已经流行。
  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民俗节日中,用多种颜色的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等多种题材的内容,贴在窗户上(称“窗花”)、门楣上(称“门笺”),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
  清代胶东风俗,新婚人家往往根据新娘所剪的窗花来判断新娘的巧拙。因此,姑娘在出嫁前学剪纸也和学习缝纫和刺绣一样认真。所谓:“二八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故胶东妇女剪纸的技艺很精。剪细密窗花时除上面有一张熏样外,下面只垫二三层薄红红纸,因而剪的纹样细腻而不走样。
  民间艺人高友三的《胶州八景图》剪纸作品在上世纪20年代便被当时瑞典籍牧师以重金购买收藏。1957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山东,在参观工艺美术品时接见了高友三,并在其剪纸作品一侧题下一个“翼”字,以示鼓励。高友三堪称一代剪纸艺术大师,他剪的《冬景》精妙绝伦,被认为与《清明上河图》相比,毫不逊色。他的剪纸作品《高友三窗花集》20余卷迄今仅存两卷藏于胶州市博物馆。
  凭借这门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胶州被授予“中国剪纸之乡”,近年来,艺人们还将绘画中的山水、油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入剪纸,胶州剪纸界泰斗级人物郭维全的奥运长卷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典型。
  高密泥塑里的佛教心理学
  东汉永平年间,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在武则天及永乐皇帝的大力提倡下,佛寺庙宇一度遍及全国各地。在明清时期,僧、道、儒融为一体。伴随着2000多年庙宇文化的兴衰跌落以及高密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民俗特点,逐渐形成了庙宇泥塑和聂家庄泥塑两大派别。
  当年,高密准庭庵香火最旺,庵中神像很多,尤其是40厘米以下的小型泥娃特别多。此庵有拴孩风俗,每逢吉日,成群的大闺女、小媳妇云集准庭庵。她们根据自己的理想,定下意中的孩子,婚后择日抱回家,天天侍奉,直到怀孕生子后将泥娃密封墙皮中。这泥娃也就完成了“替身引子”的使命。
  此庙中,大批拴孩用的泥娃,均出自庞来如为代表的庞派体系,该庵尼姑讲,庞师傅塑的泥娃相当漂亮,形态各异,活泼可爱,色彩艳丽。不孕女子看好哪个泥娃,就在他脖上拴一根红绒线,绒线上串有三个铜钱,付三块大洋就可抱走。有歌谣咏之:“正月十五四月八,娘娘庙里把香插,人家烧香求儿女(即拴孩),小女家烧香求丈夫”。
  庞来如是高密清末民初的泥塑宗师,基本包揽了东至崂山西至泰山铁路沿线的所有庙宇的泥塑绘画,著名的高密三阁(毗卢阁、白衣阁、凤凰阁)每次重修,别派都插不进来。
  到了清末,庙宇泥塑日益衰落,并于1946年彻底绝迹,而聂家庄泥塑却逐步完善日臻成熟,特别是它借鉴了扑灰年画的色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现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聂氏家谱记载,在明朝隆庆年间,聂成富自蒲台流落到姜庄,并长期居住聂家庄。当时这里地薄欠收,仅靠地里收的粮食难以维持生计。他发现聂家庄有种土和成泥不裂且坚硬结实不易破碎,于是试着用这种泥巴做成外壳,里面装上土火药,顶部留有小孔,制成一种叫“锅子花”的东西供节日燃放。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最后泥塑的品种逐渐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
  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了。
  聂家庄泥塑几百年来久销不衰,尤其近几年大有复兴的势头,它和年画的作用一样,供家堂为了追祭自己的祖先,供财神为了发家致富,贴门神为了镇邪驱妖,供菩萨为了保家平安。聂家庄人牢牢地把握住了民众的心理,也就把握住了市场。
其他文献
包装是药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选择恰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和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加入WTO,我国药品市场和药品法规管理,都对药品包装提出
说起防抖功能,想必很多网友对这个词既陌生又熟悉,之所以陌生,是因为对于防抖没有什么形象的概念,无论是媒体还是厂商对于防抖功能的技术原理介绍少之又少,之所以熟悉,是因为近期,国内数码相机市场上推出了多款数码相机,其中就有像索尼刚、佳能S21S、松下FX8等机型具有了防抖功能。那么防抖功能到底是什么原理,它真的像厂商在宣传中说的那么神奇吗?  很多入门级用户相信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天气不好,光线并不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简易的模具成型制备含阿托品及氯霉素的 EVA 软接触镜的方法,并进行了软镜的体内外释药试验,观察了对家兔眼角膜的影响与对人工创伤眼角膜的疗效。实验证明
治疗学的一较合理的途径是利用天然内源性化合物治疗疾病。但许多重要的内源性蛋白质和肽及其它内源性化合物由于普遍存在药理上独特的副作用,以及药物动力学不理想,致使临
一种新型超高效杀虫剂─—吡虫啉吡虫琳(通用名lmidaclorld)是一种含吡啶环的新型超高效内吸性杀虫剂,1991年在英国布莱顿作物保护会议上,德国l3ayer公司首次介绍。吡虫琳的杀虫作用方式,表现为极高的触
抗高血压药发展迅速,多种类型新药及新制剂相继问世。随着高特异性,高灵敏性检测手段的发展,对它们药学过程的了解愈来愈深入。本文拟就目前常用的几种肽抗高血压药物药动学
作者用显微分光光度扫描法测定大鼠肝细胞和白细胞核内Feulgen-DNA含量,发现肝印片内大鼠白细胞的测定值变异较小,可作为相互比较的2C值标准。2例鼠龄为1个月的大鼠肝细胞核D
能够产生耳毒性的药物很多。从国内调查结果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近年来产生耳毒性最主要的一类药物。有关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发生的机理,临床表现,相互作用,耳毒性的预
<正> 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遥远的年代,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学。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就要一代一代地传授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知识、技能、技巧。所以我认为教学是培
高师钢琴共修课的改革探索●李红高师钢琴共修课的教学尽管已逐步系统化、规范化,但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中城市都有了相当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