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说明文可以这样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说明文怎样上才能够有趣味、有智慧、有深度,让孩子们喜欢,小学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教学问题如何设置,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做到教学评的有机融合。本文从趣、知、能等三个方面入手,以课例为依托,展示了教学评统一下的阅读课堂教学问题设置策略。
  关键词:说明文;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设置;深度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说明事物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一直以来,老师们都觉得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说明文最不好上,因为文字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觉得说明文无非就是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就那么几个考核点,没什么好教;赛课的老师鲜少会选择说明文去参加赛课。但我们细细思考,学生学习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通过了解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运用其精妙、理性的一面,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品质。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鲸》这节说明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说明文的问题设置出发,从教学评统一的角度出发,让说明文上得有趣,有智慧,有深度!
  一、 原来说明文可以上得这么有趣!
  在教学《鲸》这篇说明文时,笔者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围绕教师创设的情境《海洋日报》的三则消息开展。
  【海洋日报讯】一年一度的海洋哺乳动物运动会就要开幕了。今年比赛,鲸妈妈带着几头小鲸浩浩荡荡来参加比赛。可是,运动会的检验员海豹却认为,鲸长得像鱼,属于鱼类,不属于哺乳动物,于是,拒绝让鲸入场。鲸一气之下把海豹告上了海洋法庭。
  【海洋日报讯】鲸控诉海豚的官司获得胜诉,海洋运动会组委会同意让鲸参加本次海洋哺乳动物运动会,但据最新消息,鲸仍然无法参加本次运动会。原因是:鲸的体型庞大,目前实在找不到适合鲸比赛的场所。
  【海洋日报讯】一年一度海洋运动会又将来临,今年鲸将和其他哺乳动物一起参加此次运动会,相信有了鲸的参加,此次运动会一定精彩纷呈。
  今年的运动会,组委会要求每位哺乳动物要做一些相应的准备。每位哺乳动物为自己做一张精美的名片,并结合其他哺乳动物的特点和组委会提供的资料袋的内容,写一份保护海洋哺乳动物的倡议书。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这位老师的真面目却很少有人去揭开它。兴趣产生的最基础的动力不是感知,不是实践,也不是教育,而是需要。这节课,郭老师设置了三则信息,把孩子带入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当然,这只是开始,这只是激发外在兴趣的基本手段,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学生的兴趣会随着情境在语言学习环境中的退出而消失,达不到持久的学习动力。所以,信息阅读之后,教师让孩子们作为鲸的辩护律师,为鲸是哺乳动物进行辩护,把学生带入课文阅读,从课文中寻找证据。这种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融入其中,化身在情境中的人设,同时把这种因情境产生的外在兴趣,转化为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力,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这一情境以各种场景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巧妙地运用在各种各样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鲸到底有多大?为何说没有场地可以供它参加运动会,如果要让鲸参加运动会,组委会要做哪些准备,可以结合阅读的信息和课后资料袋的内容为鲸做一张名片、写一份倡议书等,这些都是可触摸的生活中的情境角色。情境难题的创设,学生化身为各种不同身份的人设,需要通过不断地语言实践探索来解决这种情境难题,这样的情境创设一次又一次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兴趣盎然,不知疲倦。这种因需而设的情境,满足了学习持续动力的两个要求:有趣、有用。
  二、 原来说明文可以上得这么有智慧!
  我们知道,兴趣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却不一定有利于提高学习或者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在三则《海洋日报》的信息创设下,学生被点燃学习的火花之下,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学习,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非常注重问题的设置与提出。
  例如,第一则信息提出:你从以上材料中获取了哪些信息?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鲸到底是不是哺乳动物?请你们借助课文《鲸》,在文中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鲸是哺乳动物,为鲸作辩护律师。这个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快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是思维培养中的第一个层级——检索。当然,我们并不能把检索看作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强加于学生,而是通过具体的要求和引导,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如在阅读《海洋日报》第一则信息时,给学生限定了30秒的阅读时间,给学生一个阅读时间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资料的能力。信息交流时,并不仅仅停留在“从这则报告中,你知道了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辨别“哪个信息才是最重要的?”从中,把检索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用学生实践的过程代替教师教学信息整理的说教,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鲸的进化过程,引导学生“能用‘先……然后……接着……最后……’加上关键词的形式概括段落的要义。”问题设置十分具有操作性,融入了教给学生概括一件事,一个过程的基本方法,又培养了学生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有序、有质,思维品质也从中得到培养。又如教学打比方句子时,通过让学生阅读句子,引导学生“对比两句话的不同,说说哪句更好?为什么?”引出打比方的好处,通过求同法,认识了打比方的妙用,加深了对打比方写出特点、形象生动、富有美感的作用的认识。同时,又通过创设:“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远远望去,就像。”的习题,让学生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实际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最后让学生“你能根据刚才大家习得的打比方的句子,写出特点、形象生动、富有美感來评价同学的句子吗?”引导学生有根据的评价……
  第二个情境中,通过分辨列数据中的确数与约数,体会“约”的用法,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第三个情境中,“你能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和课后资料为鲸做名片,写倡议书吗?”问题设置有趣,生动,又富有现实意义,同时让学生将所学得的知识与能力进行重新建构,进行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新奇有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则信息所提出的问题,分别引导孩子从检索、理解、运用、评鉴、创新等不同层面去学习说明文,一步一个层次,充满智慧,充满语文味。
  三、 原来说明文可以上得这么有深度!
  当然,不少老师认为,说明文无非让学生读读文章,说说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谈不到有什么深度不深度。其实,说明文教学会让我们发现,其实文中暗藏着许多我们值得探究的话题,这些话题藏在朴实的语言中,不留心观察体会,是不能触及的,而这样的语言却彰显着作者的智慧。例如,在进行第一自然段作比较教学时,郭老师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拿牛、羊作比较,要拿象作比较?大家忽视这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大家在惯性思维的认识下,觉得作比较就是拿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作比较,但在如何选择事物作比较上,并没有做思考。學生通过教师的问题提示和对比,很快发现,原来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而牛羊比象来得小,因此,拿象与鲸作比较,突出了鲸的大,从而引出了作比较用法第一个要注意的事项:选择特点最相近的事物。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拿恐龙作比较,恐龙要比象来得大?这时,学生原有思维又得到进一步的冲击。是呀?为什么不拿恐龙作比较呢?通过静心思考,孩子们明白了,恐龙太陌生,只听说过,谁也没见过,因此做比较要拿人们熟悉的事物,才能够让人们具体可感,形象生动。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充分关注语言表达内在逻辑,又通过提供相应的参照物,提供了思考的着力点,降低了思考的难度,在促进学生思维培养和能力培养上,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上,有很大的帮助。
  说明文暗藏许多逻辑思维,这些语言表达的逻辑,并不是直接呈现在文字表面,也不能为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而立刻感知,同时,它也是对学生进行说明文创作能力培养的需要,是可教须教的内容。例如,在教学第一自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了鲸的体型庞大,开始了对学生固有思维进行了挑战:写鲸体型庞大,为何用了四种说明方法,介绍其中一样,可否?两样三样,行吗?为什么要加上最后一样?这一组问题群的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让学生通过对比,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一步步地去解读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用意,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冲击中获得新的思考动力。因此,学生通过阅读、辨析,明白了文章描写的顺序,整体介绍——具体说明——联系生活,强化了学生段的结构意识。引导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有了这样的探索与认识,教师再出示《猫》的段落,让学生进行组合,在实践中加深了说明文描写事物的逻辑与思维的认识,从实践走向了认知,又从认知回归了理论。有了这样扎实的培养,学生进行创作时思维的路线更为清晰,文章的架构更为合理,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练习与作业的题目设计,同样是本课教学设计中另一亮点,如通过为鲸设计一张名片,引导学生将本课所学的知识整理、分类,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升了作者的表达能力。又如,为保护我们的朋友鲸,为它写一份倡议书的方式,将应用文本的创作与本课学习相互交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形式上看,作业的布置最忌枯燥与乏味,用名片和倡议书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语文作业脱离了抄写或简单的命题写作,变得有意思。同时,这样的作业题目设计也是对学生本课所学知识的能力检验,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完成的难度,让学生在创作的乐趣中学习语文,寓教于乐,高质高效。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科学有效的教学问题,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做到教、学、评的有机融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有趣味、有智慧、有深度。
  作者简介:
  曹巧文,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生物学》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进行了宏观对比,同时为具体表现二者的区别,本文以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以期达到见微知著的目的。通过这一章的不同诠释可见新版教材的革新之处:科技前沿知识的引入、生物基础知识的深化、圖片的具象化呈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渗入等。本文探讨内容略显浅薄,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摘要:高中化学生态课堂的探索过程中,需要以问题情境为纽带,构建开放性试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具有验证性,还需要具有引导性。生态课堂中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问题串的设计来突破“导·学·展·评·练”互动教学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以“乙酸”的教学为例,探索了问题设计建构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力求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生态课堂效率。  关键词:问
摘 要: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从各个角度来说,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直接受到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做拓展阅读等工作来提升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方法,从多个角度来帮助学生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与意见。    关键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实际中,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课堂教学手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上。对此,下面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一、 前言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摘 要:古人学历史讲“左图右史”,图片在历史学习和教学中既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直观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历史图片资源,不仅可以辅助教师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理想象、历史解释等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图片;类型;意义;方法     翻开现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真是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共有12张图片,第二课
摘要:写作的命脉贯穿初中学生语文生涯的始终,面对当前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住校、家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学习现状,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农村初中生写作能力,真正触及到写作的灵魂?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和写作的结合,力争找到贴近课标的写作提升的结合点是当下写作教学讨论的核心。  关键词:研学旅行;初中写作;生活发现;体验思考  写作的命脉贯穿初中学生语文生涯始终,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头戏。关于写作教学,语文课标明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在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知识,内化知识,构建更全面、更深刻的知识体系。本文在分析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初中数学为研究方向,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养成教育;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发挥
摘要:分数乘除法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参差不齐,很难真正做到对分数乘除法规律的透彻理解,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算法训练,但是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推动作用有限。因此,在“理”清而“法”明的宗旨下,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经成为分数乘除法教学重要的突破口。文章
摘要: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學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在课外阅读中如果能积极采取合作学习,同样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热情,推进阅读理解,提高阅读效果。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行“小先生制”,鼓励孩子把自己知道的、学到的内容,教给别人,这就是以生为本、合作学
摘要:相对于其他类文本,文学作品(尤其小说)容量大,情节繁复,高中生解读这类文学文本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思维导图的应用则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思维导图在文学文本读写教学中不但让Envisionment Building文学文本解读模式更为直观,更具操作性,而且思维导图化的文本解读作品也为接下来的写作提供参考框架,从而有效地促进写作的顺利完成,实现以读促写的良好学习效应。本文介绍了在文学文本读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