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凯先院士:中国制药要努力迈向原始创新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院土陈凯先

  2020年,是“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下称“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收官之年。专项于2008年启动,实施期限为2008年到2020年。
  截至2019年7月,专项累计139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1类新药44个,数量是重大专项实施前20年的8倍;截至2018年底,累计超过280个通用名药物通过欧美注册。
  “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是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目标之一。专项实施12年后,中国医药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如何?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都缺乏抗病毒特效药,这对于中国制药行业有哪些警醒与提示?
  近日,《财经》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他是中国药物分子设计前沿领域的重要开创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新药发现和药物研究开发,曾担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巿科协主席等职。
  《财经》:中国医药创新目前整体处于哪个阶段?
  陈凯先: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药物研究和医药工业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基本处于“跟踪仿制”阶段;从90年代至今,总体上处于“模仿创新”(Me-too, Me-better, Fast follow)为主的阶段。2008年以来获批的50多个一类新药,大多属于模仿创新,比如我国研发的抗肿瘤靶向药、PD-1/PD-L1抗体等。
  我们今后要努力迈向“原始创新”,加强“First-in-class”创新药的研发。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后就不需要重视“模仿式创新”的药物研发了,国际上不断有新的前沿出现,有新的靶点、新的机制发现,我们也要跟上去,继续开展Me-too、Me-better类新药的研发。
  我们要把过去欠缺的原始创新薄弱环节加强起来,努力率先发现药物作用新靶点、新机制,缩小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差距,能够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创新成果涌现。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花15年的时间,这个目标应该能做到。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从中国科技发展的态势看,15年内实现医药领域原始创新成果涌现,应该是可能的。
  《财经》:基础研究对于产业创新至关重要,你提到过“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主要定位于药物创新中下游,这是否意味着未来专项会更加关注药物基础研究?
  陈凯先:我相信会的。已经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点放在新药研发的中下游,强调创制出新药,以满足临床需求、支撑产业发展。这方面,已经有显著的进展,上了一个大台阶。
  新时期要取得更大发展,加强基础研究非常有必要。这并非说重大专项实施以来我们的布局有疏忽,并非没有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同阶段的重点有所不同。饭要一口一口吃,登高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第一步,先把模仿创新加强,到一定阶段后,自然會更多关注基础研究。
  迄今为止,我们的布局,大部分是在别人发现的新靶点、新机制基础上,建立筛选模型来筛选药物,进行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今后,我们会把相当一部分力量和研究布局,以及国家的支持,放在更加上游。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发达国家,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大多属于更加早期的工作,它们不一定直接做药,而是更关注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研究,为企业进一步开发新药提供了重要的导向。
  创新药的研发,越到后期需要的费用越多;相比之下,前期基础研究、药物发现所需要的费用相对少一些。因此,倡导和加强以高校、研究机构为主的基础性的原始创新研究,并不等于重大专项的大部分经费用于基础研究,企业仍将是重大专项技术创新的主体。
  《财经》:你提到过,国内新药研发,“部分平台尚未充分发挥技术服务和开放共享作用”,具体是指什么?
  陈凯先:中国建设了十多个综合性的新药创制大平台,将药物筛选、化学合成、临床安全性评价、药物代谢研究等几个环节都衔接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技术链。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建这样的大平台,是希望发挥共享作用,让药企等其他单位也能利用平台开展新药研发。
  这些平台体系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在对外服务、开放共享上还有欠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技术支撑作用不足。
  另外,技术平台体系建设中也还有一些短板,比如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我国人口基数大,患者绝对人数多,疾病种类也多,这是中国开展临床研究的一个突出优势。但目前这种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很多医院主要任务是看病,缺乏能开展临床研究的研究型医院。要为新药研发开展高水平、规范化的临床研究,在人员、体制、管理等多方面还有待改进。
  这也导致我们临床研究的规模和水平不足:一些临床研究机构难以制定高水平临床方案,对候选药进行精准权威评价;不少临床研究排不上队,医院常常说“忙不过来”。
  《财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新药研发有哪些警示与提醒?
  陈凯先:首先应该肯定: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药物研发方面是做得不错的,总体上处于国际的前列。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在药物研究方面行动很快,在“老药新用”、中医中药、中和抗体,以及抗新冠疫情新药等研究方面迅速开展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种新病原体、新疾病出现,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马上拿出一款新药,“老药新用”是最快的办法。我们的几款中药,在缓解病情,降低重症率、死亡率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治疗型的中和抗体的研发也有不错的进展。
  中国的科研团队,在疫情出现不久就测定了病毒的基因序列,这为快速开展新药、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很快测定了新冠病毒一些关键蛋白的三维结构,并发表在国际顶尖的刊物上;我国开展抗新冠肺炎新药的研究论文,6月份在《Science》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临床试验的申请已经获得了美国FDA的“有条件批准”。
  面对疫情的紧急需求,我们的药物研发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短板,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储备、技术储备方面,这是需要我们反思、改进与加强的。比如,国家药物研究、生物学研究的大计划,对于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药物、疫苗研究虽然有一定的支持,但是力度还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夠。还没有像重视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那样,重视重大突发传染病的防治药物研究;在病毒学、病原学等基础研究方面,组织的队伍规模比较小,给予的支持也显得不足。
  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够。现有的P3、P4实验室,主要集中在疾控系统,专用于药物研究的还没有,抗病毒药物的研究难以开展。疫情早期,上海科研团队有药物要进行筛选评价,必须送到武汉,但那的生物实验室太忙,很难排得上。这对于药物研究的国际竞争是不利的。
  此外,抗病毒药物的动物模型研究也需要加强。
  总之,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平战结合”的科技攻关长效机制,加强抗击突发重大传染病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其他文献
近日,四川成都都江堰人吴太勇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成都市看守所羁押41天后,突患重症肺炎、脓毒血症,不治身亡。继“躲猫猫”“睡觉死”“洗澡死”等一系列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被热炒后,这一事件再一次使公安监管场所的医疗卫生工作现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看守所生活条件有限,环境相对封闭,在押人员身体心理素质参差不齐,被关押人员是一个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兼之外界的“医改”难以撼动看守所的
期刊
目前我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较一季度前所未有的-6.8%改善显著,但其步伐一直极不均衡。公共部门和房地产行业出现复苏,但居民消费表现落后。新冠疫情对消费带来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因素:收入效应和行为效应。上半年消费大幅下降与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据估算,二者影响各占一半。  由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特别是由于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表现落后,只有出台更多针对民营企业的宽松
期刊
2021年1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全年GDP达到101.6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全年经济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同比下滑6.8%。  2020年世事多艰,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国际贸易受限,全球供应链断裂,逆全球化加剧,世界经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蝴蝶效应之下,地球上每个人的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药监战线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所需药品、疫苗、医疗器械等相关产品的应急审批工作中,涌现了一批砥砺奋进、担当作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发生了很多感人事迹。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下称“药审中心”)首席审评员兼化药临床二部部长王涛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六部
期刊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建立起来的县域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优势突出。  县域医共体的建立初衷,是通过整合资源、分级诊疗,解决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一个以县级公立医院为载体,紧密结合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期刊
对抗论与调和立国论,是民初温和派政治力量提出的两个重要思想主张。面对袁世凯为代表的官僚势力以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势力,彼此互不相容,政争走入极端的局面,温和派试图能引导政治走上轨道。张东荪阐述“政治上之对抗力”的价值,试图找出培养政治对抗力的途径。章士钊阐述为政之本在有容、调和立国的道理,希望各派明白此理,以使国家政治能上轨道。对抗论  对抗论的雏形最先是由梁启超提出的。1913年1月,梁启超在
期刊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波音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我的教父理查德·海特曼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当我和家人1999年搬来中国时,他对我说:“孩子,有些事你要记住。如果中国政府想让每个人每周多吃一个鸡蛋,到哪儿能弄来那么多下蛋的鸡呢?”他是想让我认识到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上所面临的艰巨挑战,这也是我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过去20年间,我很荣幸看到中国社会发生了彻底而根本性的转变,包括让8.5亿
期刊
未来,通过降低就业和居住的门槛,发挥城市众多的数量和低成本优势,结合中心城市的发展,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选项之一。图/IC  最近我们注意到,一些学者对2021年及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十分乐观。  得出这种判断大致有几个依据:一是中国已经顺利摆脱了疫情影响,目前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二是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处于疫情危机的困扰之中,一枝独秀的中国必然会带动强大的市场吸引力;三是中国自
期刊
用友网络董事长王文京  技术浪潮不断更迭,推动着接踵而至的产业变革与升级。“只有敏锐洞察并快速跟进每一次产业变革,才能历经跌宕而屹立不倒,并最终实现产业引领与超越。”近期,用友网络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用友”)董事长王文京接受专访时表示。  用友成立于1988年,32年來,用友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新,推出满足客户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其32年的发展轨迹,与时代特征相契合,见证了中国IT
期刊
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加深,药品集采工作从两年前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到“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再到2019年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不断深入推进。  而医疗器械的变革,也随着药品采购的推进提上日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体外诊断试剂、所需计算机软件等。其中,高值耗材成为医疗器械实行集采的抓手。  2020年9月14日晚,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天津组织召开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