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诗词臆说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早期勤于作诗依声,兼工词论。纵观其一生的诗词创作,数量虽不太多,却亦可观。王氏在世时梓行的《静庵文集》、《观堂集林》、《人间词甲稿》、《人间词乙稿》和身后出版的两种遗集《观堂外集》与《苕华词》,于诗于词虽有收录,但各本数量多寡有别,为数都不足。对王国维的词,后人作过辑录和编订,虽然有的收集较齐,但同样均不足数。如一九二三年陈乃文辑的《静安词》,收词一百一十阕;其后,相继出版了朱祖谋的《疆村遗书·静安长短句》和沈起无编订的《人间词及人间词话》。以沈本录词最富,并有所校订。然而王氏的诗词专集,则尚无所见。
  本书集王氏的诗和词于一编,共录诗一百九十二首,词一百一十五阕。其中有些诗词是从一些书刊中新搜集出来的;少数作品的归属,原有争议,此次经编者厘定后收入。可以说本书是迄今收录王氏诗词最多的一本。它以《静庵文集》和王氏手定的《观堂集林》为祖本,互勘于《观堂外集》、《苕华词》,参商于陈本、沈本和赵万里的《王静安先生年谱》,择善而从,力求追踪王氏诗词的原貌。
  笺校者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王国维研究工作者,撰有《王国维评传》和《王国维研究》等专著,熟悉王国维的生平、经历、思想、世界观和创作。他把作品同作家生活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考察,所以,对王氏诗词所作的笺说,不论是考定作年、作地,论定作品归属,还是发明诗意,介绍人物、地名,一般说来都是思辨缜密、驳论有据的。譬如他对《读史二十首》的笺说,首先介绍此诗首刊于一九二七年《学衡》第六十六期,接着征引该期编者的“附记”和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中的话,认为“此诗作于王国维到上海入《时务报》前后”。又据王国维《自序》中的自白:他十六岁始读《史记》、《汉书》,十八岁,“甲午之役,始知世尚有所谓新学”,进一步推定“此诗作于光绪二十年以后、二十四年以前,即是作者十七岁至二十一岁之间的作品”。然后指出:“此诗最大之价值,不仅说明王氏弱冠具有相当高度之文学、史学修养,更在于王氏从甲午中日之战后开始接触新学,初至上海即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之洗礼。”
  又如,《戏效季英作口号诗》(六首)的归属问题,尚有争论。编者根据此诗和《人间词话》同抄在“养正书塾札记簿”上,又为静安的手迹,并将此诗中的一些诗句与王氏某些词中的词句作了比较研究,从而确定此诗为王氏之作,收入本书。同时,认为它是辛亥革命后,王国维与刘季英跟随罗振玉东渡日本途中之作,“发抒去国之情”。
  在校订上,笺校者也用心甚苦,或勘误,或存疑,或品列各说,表现了严谨的治学作风。他尊重前人的校订成果,但不囿于成说,敢于表明自己的看法。如《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下片第四句:“恼一时心曲”,陈本作“恼乱一时心曲”。笺校者指出此调的这句“未有作五字者”,认为应以陈本为是。又如对《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一词,沈启无说:“此词前起一七一六,后起一六一七,似无此体,恐系排误,应前后起句相同,俱作一七一六。后起句疑是‘独立荒寒谁与语,回头宫阙峥嵘’之误。”笺校者不同意此说:“不似有排误疵病。……乃静安有意变动旧腔,学前人自度之类。”再如,《荷叶杯·戏效花间体》六阙词的末两句,有的本子将它们分别校点为问答句,笺校者以为作问句为好,因为这样“较有情致”,由是取问句者收入本书。
  总之,我认为《王国维诗词笺校》是收录王氏诗词最富、校订最详、笺说较为中肯的一本,为研究王国维的诗词提供了一部比较系统、完备和颇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王国维诗词笺校》,萧艾编,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六月第一版,0.70元)
其他文献
一  雾霭缥缈,如幻如梦,笼罩着三千巍峨雄峰,缠绕着浓郁茂密的森林。人在酣睡,山在酣睡,雾却醒着,缭绕弥漫于山峦之间,赶在太阳升起之前,迷蒙山之空灵,浸润林之苍翠,陡添峰之神秘。  曙色喷薄的朝晖,似万把利剑直戳雾的妖娆,雾知趣地隐藏起妩媚,收敛起缭绕,隐匿于山林。苍茫的山脉和层叠的群峰此刻便带着绿色的韵律,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开始抒写新一天的诗。  二  奇峰三千,保持着头角峥嵘的独立,瘦骨嶙峋,
理论文章不一定就枯燥无味,柳鸣九同志的法国文学评论集《采石集》证明了这一点。《采石集》共收论文二十篇,每篇都给人提出至少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雨果的脚步》中,作者在总结雨果随着时代而不断前进的步伐的基础上,阐明了要创作出真正属于时代的文学,首先要求创作者成为时代的先锋,以深刻表现自己的时代社会为己任,体验时代的人心,探索适应的新艺术形式,抵制因袭的惰性,抛弃传统的偏见,通过雨果的先例引出
也许只是到近代,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机运的捕捉,对滞后的中国才是那样地契合:它怎样走向世界,它也怎样走向未来。在西方文明以最野蛮的方式震撼东方之后,希图自己民族继续体面存在的中国人,在历史给定的极有限的选择余地内,就自己民族命运问题投下无限思虑和才智。选择总是以比较为前提的,时代就这样把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这个在西方被更早注意的课题——提示给中国思想史。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在中国的发萌,或可上溯到西
忍一下吧    商品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往哪里去,固然已成为知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最终结论也可以象《读书》第十二期编后所说的那样,赞成一条:必须有思想的自由。  然而,自由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争取的或人家赏赐的?我的观点大致是:目前文化遇到的困境,大多是知识分子作茧自缚。如“以文养文”等口号的提出,文化界先是极不情愿地接受,直至后来发展到有过之而无不及。“印刷垃圾”从何而来?不是从工人中来,也不是从农
汉武帝时代,酷吏特别多,其中张汤最著名。司马迁笔下的张汤,有两个细节令人过目不忘。  一个是审讯老鼠。张汤小时候,家里的肉被老鼠偷了,连累他挨了父亲一顿打。张汤就挖老鼠洞,抓住老鼠审判。刚巧这时候,张汤的父亲回家,看见儿子走审讯流程、写判决书,简直是老狱吏的水平。  二是“腹诽”的罪名。有一天,一位客人对大农令颜异说起国家新政策的坏话,颜异嘴巴动了动,没有回应。张汤就向汉武帝举报:颜异嘴巴动了,自
〔关键词〕个案辅导;高中生;情感缺失;角色扮演  当我拥抱他时,他的眼泪告诉我,他花了多大勇气才让我走进他的“黑暗王国”。我静静地感受着他六年的情感缺失,试图在“诉与听”之间捕捉到一缕阳光。  一、咨询前奏  余飞(化名),是一个长相清秀白净,但眼神透出茫然和些许不安的男生。一走进心理咨询室,他便抛给我一个哲学问题:“老师,您相信这世间有永恒吗?”  听到这个问题,我的心头一紧,职业的敏感使得一个
〔关键词〕考前辅导;紧张情绪;意象对话    一、案例概况  周某,女,15岁,初三学生。中考前紧张情绪引起躯体化反应以及出现害怕面对中考的情况。采用放松、关注身体感觉以及意象对话咨询技巧进行心理咨询,有明显效果。来访者能够顺利参加中考,并且中考成绩比两次模拟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班主任陈述:该生成绩中等,在班级里排名前20名。中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458分,第二次模拟考试509分。  来访者自诉:
中国青年出版社版《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中说:“在太平天国占领地区,建立每二十五家为一个‘两司马’的基层组织,每一个‘两司马’设一圣库,……‘两司马’也就是太平天国理想的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单位。”(第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经济制度》中说:“太平天国对农村的社会组织,按照太平军编制进行了改组,即以军、师、旅、卒、两司马为编制。”(第63页)这两本书里提到的“两司马”,其实都应该
《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版)《内篇谏上第一·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觞三行,遂罢酒”的注文说:  ……孔《疏》又云:“言侍君小燕之礼,唯已止三爵,颜色和说而油然说敬,故《春秋左氏传》云,‘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疏》引《左氏传》者,宣公二年文。赵盾“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上册第9页)  按,据《左传》,“趋登曰”的是提弥明而不是赵盾。提弥明,赵盾车右。晋灵公
以程千帆先生为主编,周祖等先生为副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英华》,是第一部为来华留学生、海外学生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材(上海教育版)。此书在选题、编排等方面都别开生面,独出机杼。翻一下目录就马上可发现,有些篇章由于种种原因较少被时下一般选本所垂青,而在这本篇幅并不算大的选本里则得到了公正的对待,如鲁褒《钱神论》、陶渊明《闲情赋》、吴从先《倪云林画论》、谢翱《登西台恸哭记》、祁彪佳《寓山注》等;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