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境中推理“真相”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鸿门宴”中,曹无伤可以说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本想投靠项羽却被项羽所卖,身首异处。项羽“出卖”曹无伤这个逻辑矛盾点,给文本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解读并还原这个逻辑矛盾点的“真相”,唯有潜入文本语境,借助文本所提供的知识存档展开知性推理,依托文本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形式意义来理解人物的行为意图与心理特征,把脉作品人物在特定语境中的瞬时情感。
  关键词:《鸿门宴》;文本细读;语用;语境;推理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章节,也是刘邦与项羽攻守异势的关键节点。但导致刘、项二人争斗的却是文中只出现一次的“小人物”——曹无伤,他串起了“鸿门宴”整个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局。但吊诡的是,曹无伤告密项羽,本应得到项羽的感谢,可项羽在接受刘邦谢罪时居然把曹无伤给“出卖”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一逻辑矛盾点无疑给文本理解带来困难,值得去追问,去探究。
  对于项羽为何要出卖曹无伤,历来说法不一。有观点认为,项羽出卖曹无伤反映其性格上的“寡谋轻信”“委过于人”“保全面子”等。《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是:“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李知文、刘永章在《〈鸿门宴〉评析》一文中这样论述:“(项羽)第二天见到刘邦谢罪,却洋洋自得,并脱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此文联系项羽得知刘邦欲王时的大怒、得知刘邦宴中逃走后的泰然,认为项羽是“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王连龙《项羽为什么要“出卖”曹无伤》则给出与上文相反的看法,认为项羽出卖曹无伤,只是“装傻充愣”,实际上项羽是个心机颇深、“奋智滑贼”的人。
  笔者在初次教学《鸿門宴》时,就对项羽出卖曹无伤的吊诡行为感到困惑,一直留心探究。多年来,数次阅读《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及相关研究论文,发现司马迁给项羽这位他倾心的英雄蒙了层层面纱,后人唯有细读文本去层层揭开,方能感悟到他写项羽的“别有用心”。我们知道,文本细读离不开语言功能的运用,而语言功能的运用又要和文本语境相结合。从交际主体来讲,说话人希望通过话语传递的信息或意图,往往受交际对象、时间、地点、事态等语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所以,要想解读项羽“出卖”曹无伤这个逻辑矛盾点,唯有潜入文本语境,把脉作品人物在特定语境中的瞬时情感,完成对文本合乎语用功能的理解、对人物行为与人物关系的客观解读。
  一、项羽是有意出卖曹无伤吗?
  对于项羽有意“卖”无伤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至于项羽为何一见前来谢罪的刘邦就脱口说出告密的曹无伤,窃以为,这是项羽的无意之举——对自己勇猛的自信,对军力弱小的刘邦的轻视。
  秦二世元年九月,会稽守殷通自己想发兵起义,可项梁心里不同意,假意让殷通“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得到项梁授意的项羽见到会稽守殷通后,“遂拔剑斩守头”。会稽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这是项羽战斗力的首秀,一出场就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勇猛果敢。
  最让项羽名声大震的当属巨鹿之战——战前诛杀宋义,战时解巨鹿之围,战后慑服诸将。楚怀王派宋义带兵去救援被秦军围于巨鹿的赵王,可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被封为次将的项羽前去劝谏宋义进军攻击,并献计说可速带兵渡过黄河在外面攻打秦军,赵兵在里面攻打秦军,这样秦军必败。可宋义不听:“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然而,宋义在送儿子去辅佐齐国时,到了无盐这个地方,摆酒设筵,大会宾客,全然不顾及风雨中冻饿交加的士兵。年轻气盛、果敢坚决的项羽义愤难平,趁早上参见宋义时,在帷幕中砍下了他的脑袋,随后对军中人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宋义手下诸将得知后竟没有人敢抗拒,“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其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的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更是勇冠诸侯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接着,司马迁用衬托手法描写项羽的勇猛无敌:“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这些“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诸侯将”里应该有刘邦。虽然司马迁“为尊者讳”没有明说,但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还是有交代的:“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这表明刘邦封侯的事情是发生在巨鹿之战前,他也应是带兵前去攻打秦军,欲解巨鹿之围的诸将之一。
  司马迁用大量笔墨如此刻画项羽应有其意图:愈把项羽描写得英勇无敌,愈能衬托出刘邦的弱小。项羽坚信,就算刘邦占据了咸阳,他也能不费吹灰之力把咸阳夺过来。加之,刘邦攻入咸阳,随即还军霸上,也是示弱于项羽。这更让项羽对刘邦放松戒备,不把他放在心上。
  相比“泗县亭长”出身、遇事常言“为之奈何”的年长者刘邦,“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世世为楚将”的青年项羽无疑在军事上占据优势,在心理上存在轻视,在外交上难免忽视。再者,鸿门宴之前项羽拥兵四十万,号称百万;而刘邦的兵才十万,号称二十万。此时的刘邦哪能敌得过如狼似虎的项羽大军?此时的项羽哪里会看得起刘邦?因此,项羽直接告诉前来赔罪的刘邦,是他的左司马曹无伤告的密,应是无意之举,提醒刘邦好自为之,不要妄想和自己争战功。
  二、项羽和刘邦的兄弟情义是曹无伤能破坏的吗?
  就刘邦能从鸿门宴上逃脱这个细节来看,项羽还是念及和他的兄弟情义的。实际上,鸿门宴之前刘、项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不是势不两立的仇家。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多次写到二人共同作战、并肩杀敌的情景。秦二世二年,项梁收编了刘邦的队伍后,又给刘邦增加兵力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随后,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看来屠城并不仅是项羽一人的爱好,刘邦也好此口。在接下来楚军进攻定陶的战争中,“沛公与项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与秦军战,大破之,斩李由”。在共同作战期间,刘、项二人的情感应该十分深厚,“约为兄弟”。斩了秦将李由后,项梁有了骄色,而被秦将章邯攻下定陶时击杀。此时,“沛公与项羽方攻陈留,闻项梁死,引兵与吕将军俱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这时刘、项二人的军队才分在两处,但二人仍同属楚军,相互呼应,同声共气。   刘、项在战斗中建立的信任在重情重义的项羽那里可谓颇有分量。秦二世三年,楚怀王拒绝项羽而派遣刘邦西攻咸阳,这给了刘邦先机攻占咸阳的机会。可项羽怨恨的人并不是刘邦,而是楚怀王。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并屠城,杀死秦降王子婴,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归,还没忘记让楚怀王改变之前派兵攻取咸阳时的约定。遗憾的是,怀王却回答“如约”。这让项羽十分恼火,干脆自立为王,并向诸将显功说:“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项羽对楚怀王的恨并非到此为止,随后,他又想方设法把楚怀王杀了。“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项羽用借刀杀人之术,让衡山王、临江王把义帝击杀在江中。由此可知,项羽是多么记恨楚怀王。
  项羽对刘邦的情义在项羽欲杀刘邦父亲时也能得到印证。“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項羽欲杀太公,不过是想吓唬刘邦一下,没想到刘邦用父子兄弟之情来拨动重情重义的项羽;再加上项伯的劝阻,项羽也就顺势放了刘邦的父亲。其实,如果倒过来想一下,就能理解项羽这种重情重义的做法了。项羽屠城无数,难道会无缘无故对一位老年人心慈手软吗?这只能表明项羽心里还是顾及和刘邦的兄弟情义的。
  刘、项之间深厚的情义,哪能仅凭曹无伤一句告密的话就给离间了呢?温诺雷德在《理解自然语言》中说:“当某人看到或听到一个句子时,他会利用他的全部知识和智力来达到理解这个句子的目的。”项羽尽管勃然大怒,但头脑清醒,明白曹无伤的目的无非是想在他打败刘邦后,能有个升官发财的机会。试想,在刘邦破咸阳这件事上,就算没有曹无伤来告密,还会有“李无伤”“张无伤”等来告密。当然,曹无伤作为刘邦的将领,居然在刘邦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卖主求荣,算不上君子之为。重情义的项羽哪能让如此见利忘义的曹无伤破坏他和刘邦的兄弟情义?所以,在刘邦前来谢罪时就随口说出告密者是曹无伤,这纯属下意识的无意(大意)行为。
  日本文化名人茂吕美耶在《历史是知识推理游戏》中说:“许多知名事件,交织其中的人物角色、来龙去脉,大家耳熟能详,却找不到掩埋在深处的‘真相’,结果早已凝冻,但其过程、因素却隐藏着无数种可能。”这“无数种可能”只能借助文本所提供的知识存档进行知性推理,依托文本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形式意义来理解人物的行为意图与心理特征,从而实现文本语用意义的解码。
  参考文献:
  [1] 李知文,刘永章.《鸿门宴》评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
  [2] 王连龙.项羽为什么要“出卖”曹无伤[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9).
  [3] 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2020年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化学史料的甄选与呈现上令人耳目一新: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课堂上传递的是科学方法,彰显的是科学精神。  关键词:原子结构;化学史;重水  2020年10月21日—23日,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在江苏省清江中学举行。我校徐敏姬老师参加了比赛并荣获一等奖。徐老师执教的《人类对原子结构的
期刊
【编者按】作为教过数学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子阳老师的课自带“光芒”,备受学生喜欢和同行好评。他的课,如小火煨汤,讲求一个“慢”字,让营养一点一点地渗入;他的课,展现出开放的活力,为师生提供充分参与的空间与时间……2021年,让我们跟随《子阳聊课》栏目,透过高子阳老师的视线,一起来发现课堂教学中潜藏的问题,探求其解决之道。  有位年轻教师准备上公开课,请我听一听,提提意见。上课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的略
期刊
摘要:《家乡文化生活》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活动类单元的内容。教材仅提供了宏观的活动框架,教学操作难度较大。以方言这一学生感兴趣、教师教得清的角度为切口,设计一些具体而微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语言记忆入手,激发并建构学生的族群记忆、情感归属,唤醒学生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方言;文化认同;《家乡文化生活》;活动总结课  刘半农曾说,方言是一个地域的“神味”。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方言的传承与发展面临
期刊
摘要:基于文化视角探究《庄子·秋水》的审美元素,不仅关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关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亦关乎师生审美人生的展开。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丛林”,立足文化的视角,去探索、开发言语“地壳”下的审美矿藏,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过程中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庄子·秋水》;文化视角;审美发现  《庄子·秋水》作为中华文化源头的经典之作,是一座蕴含着丰富文化价
期刊
摘要:在课例研究中,常使用前测与后测的方法收集实证数据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获得,其作用是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获取学习资源和用数据评价教学的效果。通过《周长》课例研究中前后测的使用,明确前后测可以通过研究学生来设计和开展教学,从数据分析中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有助于丰富对学生学习的看法。而要准确知道每个学生或不同学力水平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将相应举措融入教学设计中,还需要结合质性资料的分析。  
期刊
【编者按】在今天的课堂里,评价是怎样实施的?这是课程视域下课堂变革的核心问题,因为评价在课程与教学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评价”不是一个概念,也不应止于理念,而是要在课堂上看得见。2021年,我们邀请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辟评价研究专栏,从评价模型的建构与运用、评价任务的呈现、评价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帮助学生学会评价以及课堂评价语的优化等方面,展开实证与反思。本期的两篇文章,一篇通过
期刊
摘要:文本解读的历程,其实就是探寻 “其中味”的过程。再次研读《范进中举》文本,发现要解文本荒唐之言,品其中辛酸之味:胡屠户对范进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众邻居送礼是一种朴素的做法,不宜片面解读为势利;联系吴敬梓的个人经历可知,胡屠户的“一巴掌”不光打在范进的脸上,也打在前恭后倨之人的脸上。  关键词:《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人物形象;情节;深意  《红楼梦》卷首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
期刊
摘要:“问学课堂”与《四季之美》相遇,以“问”导入,感知“动”“静”之美;以“问”启思,体会独到选材之美;以“问”总结,涵泳独特结构之美。“问学课堂”中渗透的聚焦主问题、提供“问”的支架、搭建问题链的做法,让学生在发现美、沉浸美、升华美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夯实欣赏“美”的能力。  关键词:问学课堂;《四季之美》;主问题;提问支架;问题链  《四季之美》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期刊
摘要:针对在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末)复习阶段,很多数学教师选取大量数轴综合题进行备考训练,其中包含不少难度颇大的问题这一现象,根据数轴的有关内容是简约而深刻的,教学应该基于学情螺旋上升这样的理解,开设《数轴的再认识》专题复习课,重点引导学生打通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中点公式、定比分点公式等的联系,为解决“双动点”等综合问题做好铺垫;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序”等思想
期刊
摘要:“学困生”一般有哪些课堂表现?教师该怎样帮助这些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选取班上一位学生做个案分析,展开精准帮扶:从拉家常开始,增进日常交流;个别精细指导,重树学生自信;利用家长力量,多方督促牵引。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潜能;精细指导;家校合力  在课堂教学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无法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久而久之,学习也暂时落后。这些学生通常被称为“学困生”。他们在课堂上一般有哪些表现?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