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机统一。那么,新课程历史到底该怎样教?如何最优化地实现这三维目标,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历史教师的困惑。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都在不懈探索着。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认为要从“六化”入手。
一、抓住“情感点”,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是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之一,素质教育也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努力追求的目标。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认识和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历史教学也同样要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或奔腾似江水,或舒缓如小溪的课堂教学情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关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适时抓住“情感点”,去了解、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长期以来,历史课的育人功能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课程与教学片面强调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从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念出发,重认知、轻情感,重理论、轻行为,重思想品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养,将历史教学变为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知识灌输,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真是得不偿失。
二、找准“兴奋点”,促使学生学史兴趣化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上课缺乏趣味性,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以致产生厌学情绪。只有做到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将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找准“兴奋点”。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入细致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又要有目的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搜集、积累可供教学用的各种资料,像一些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及能开阔学生视野的丰富知识等;还可搜集一些剪报,加以分门别类地整理;或上网查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例如,在讲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①》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时,我就运用热点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学习的兴趣。因为这部分内容中“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发展与东盟的关系“、“与欧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参加APEC”等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时事政治,又是学生很感兴趣的热点和焦点。由于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我采用了最新、最形象生动的录像画面制作了课件,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时事政治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学生仿佛自己置身于外交舞台,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在轻松中掌握了知识。
当然,教学的“趣味性”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使“趣味”附着在教学内容之上,游离在科学知识之外,为了趣味而强做“趣味”,这样绝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也不会有什么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探索历史课的教学规律,寻找恰当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
三、寻找“结合点”,体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为现实服务,学历史为生活服务。”这是人们对历史学科价值功能的普遍认同。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受各种条件所限,我们不可能还原真实历史的情境,要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历史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找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要使历史教学生活化,科学地寻找“结合点”至关重要。我认为,选择的“点”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社会事件,是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并有目的、有重点的鉴别分析,这样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时,我就开门见山地讲: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人人都应该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接着设计了一些问题让他们解决,①案例:某小型私营企业老板见利忘义,不顾周围居民的反对,将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小河,致使矛盾激化。如果你是当地群众中的一员,你如何解决?②你知道吗?与我们青少年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有哪些?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看书、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都被调动起来参与了这种“生活化”的学习活动,问题自然很快得到解决。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现实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将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加以记住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
四、重视“生命点”,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化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学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比如,在教学中可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设置,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与互相交流,让教学成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最优化结合的过程。“读”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指导他们读书,读标题、读子目、读重点段落,从而理清知识结构,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议”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教材重点、难点,设计成问题让他们讨论。“讲”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对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对学生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重点难点进行剖析。这是在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更加明确、系统。“练”就是在自学、讨论、讲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习题进行练习,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练习,可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漏洞和教师教学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得到弥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教师要处理好“放”与“收”。所谓“放”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学,自己则充当“旁观者”。所谓“收”就是在让学生“读”、“议”的时候,要明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讨论,就像高飞的风筝始终有一根线拴在你手里一样,要收的时候能收得住,否则,“放”得过度,就成了放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改变“说教者”的形象和“灌输者”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作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五、发现“闪光点”,凸显教学方法科学化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错误,如果教师处置得当,引导有方,错误也能闪现亮点。常言道:“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赞扬可以迁移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情境中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能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老师的赞扬恰恰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品质、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不仅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尽情发挥,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使学生在主体性的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克服甚至避免自己的短处,形成自觉、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要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思维发生偏差的时候,及时扭转,将学生的错误作为跳板,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分析探究,就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更何况,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汹涌而来的新知识、新信息,教师的权威性已经受到极大的冲击。面对“错误”,如果我们只是喋喋不休地埋怨、指责,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对立情绪;或者使学生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或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少生机活力,更不用说创新了。
六、立足“知识点”,促使学生能力创新化
内在动机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启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内部需要,自觉主动地学习。教无定法,但学可择法。教师要勇于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立足“知识点”,大胆选用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教法,如历史辩论会、课堂分组讨论、情感体验活动等。如在讲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我就采用课堂辩论会来教学。将全班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和裁判方,以“新中国成立后立即解决台湾问题是容易还是不容易”为题,让学生课前各自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辩论。因为台湾问题始终是热点问题,学生很是关注。我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和提供资料支持,并对辩论活动进行评析。辩论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用真正的‘人’的眼光相互看对方”,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和互相尊重的。正是这样,多数学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能言之有理,而且还引用了大量的课外资料。通过辩论,学生各自暴露了自己的认知、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并相互沟通、交互反思、协商,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拓展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学习想信心,在情感上也有了一次关心国家命运的体验。同时通过辩论,也促进了师生交流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历史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现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落实。作为历史教师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多钻研,勤思考,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索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新课程理念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
一、抓住“情感点”,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是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之一,素质教育也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努力追求的目标。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认识和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历史教学也同样要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或奔腾似江水,或舒缓如小溪的课堂教学情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关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适时抓住“情感点”,去了解、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长期以来,历史课的育人功能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课程与教学片面强调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从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念出发,重认知、轻情感,重理论、轻行为,重思想品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养,将历史教学变为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知识灌输,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真是得不偿失。
二、找准“兴奋点”,促使学生学史兴趣化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上课缺乏趣味性,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以致产生厌学情绪。只有做到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将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找准“兴奋点”。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入细致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又要有目的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搜集、积累可供教学用的各种资料,像一些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及能开阔学生视野的丰富知识等;还可搜集一些剪报,加以分门别类地整理;或上网查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例如,在讲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①》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时,我就运用热点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学习的兴趣。因为这部分内容中“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发展与东盟的关系“、“与欧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参加APEC”等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时事政治,又是学生很感兴趣的热点和焦点。由于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我采用了最新、最形象生动的录像画面制作了课件,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时事政治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学生仿佛自己置身于外交舞台,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在轻松中掌握了知识。
当然,教学的“趣味性”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使“趣味”附着在教学内容之上,游离在科学知识之外,为了趣味而强做“趣味”,这样绝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也不会有什么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探索历史课的教学规律,寻找恰当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
三、寻找“结合点”,体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为现实服务,学历史为生活服务。”这是人们对历史学科价值功能的普遍认同。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受各种条件所限,我们不可能还原真实历史的情境,要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历史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找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要使历史教学生活化,科学地寻找“结合点”至关重要。我认为,选择的“点”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社会事件,是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并有目的、有重点的鉴别分析,这样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时,我就开门见山地讲: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人人都应该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接着设计了一些问题让他们解决,①案例:某小型私营企业老板见利忘义,不顾周围居民的反对,将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小河,致使矛盾激化。如果你是当地群众中的一员,你如何解决?②你知道吗?与我们青少年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有哪些?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看书、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都被调动起来参与了这种“生活化”的学习活动,问题自然很快得到解决。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现实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将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加以记住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
四、重视“生命点”,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化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学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比如,在教学中可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设置,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与互相交流,让教学成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最优化结合的过程。“读”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指导他们读书,读标题、读子目、读重点段落,从而理清知识结构,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议”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教材重点、难点,设计成问题让他们讨论。“讲”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对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对学生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重点难点进行剖析。这是在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更加明确、系统。“练”就是在自学、讨论、讲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习题进行练习,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练习,可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漏洞和教师教学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得到弥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教师要处理好“放”与“收”。所谓“放”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学,自己则充当“旁观者”。所谓“收”就是在让学生“读”、“议”的时候,要明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讨论,就像高飞的风筝始终有一根线拴在你手里一样,要收的时候能收得住,否则,“放”得过度,就成了放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改变“说教者”的形象和“灌输者”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作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五、发现“闪光点”,凸显教学方法科学化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错误,如果教师处置得当,引导有方,错误也能闪现亮点。常言道:“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赞扬可以迁移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情境中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能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老师的赞扬恰恰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品质、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不仅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尽情发挥,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使学生在主体性的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克服甚至避免自己的短处,形成自觉、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要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思维发生偏差的时候,及时扭转,将学生的错误作为跳板,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分析探究,就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更何况,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汹涌而来的新知识、新信息,教师的权威性已经受到极大的冲击。面对“错误”,如果我们只是喋喋不休地埋怨、指责,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对立情绪;或者使学生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或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少生机活力,更不用说创新了。
六、立足“知识点”,促使学生能力创新化
内在动机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启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内部需要,自觉主动地学习。教无定法,但学可择法。教师要勇于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立足“知识点”,大胆选用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教法,如历史辩论会、课堂分组讨论、情感体验活动等。如在讲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我就采用课堂辩论会来教学。将全班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和裁判方,以“新中国成立后立即解决台湾问题是容易还是不容易”为题,让学生课前各自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辩论。因为台湾问题始终是热点问题,学生很是关注。我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和提供资料支持,并对辩论活动进行评析。辩论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用真正的‘人’的眼光相互看对方”,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和互相尊重的。正是这样,多数学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能言之有理,而且还引用了大量的课外资料。通过辩论,学生各自暴露了自己的认知、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并相互沟通、交互反思、协商,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拓展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学习想信心,在情感上也有了一次关心国家命运的体验。同时通过辩论,也促进了师生交流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历史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现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落实。作为历史教师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多钻研,勤思考,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索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新课程理念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