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像“蜻蜓”的机器人可探测水中环境状况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克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完全柔软的机器人,形状像蜻蜓,旨在滑过水面并对环境条件做出反应。这款名为DraBot的机器人完全不需要电子装置,就可以对环境条件做出反应,比如pH值、温度或是否存在油污。研究人员认为,该原理验证示范装置可以成为更先进的自主和远程环境机器人,能够帮助水体监测工作解决一系列问题。
  该项目的研究人员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苍蝇的软机器人。经过数次迭代,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蜻蜓的形状,并设计了一个内部微通道网络,使其能够通过气压进行控制。机器人的身体长约2.25英寸,翼展1.4英寸。
  机器人的本体是通过将硅倒入铝制模具中烘烤而成。内部通道使用软光刻技术创建,并用柔性硅管连接。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是让DraBot在没有任何电子装置的情况下,使用自动执行装置对长距离的气压控制做出反应。
  DraBot通过控制进入其“翅膀”的气压来工作。微通道将空气挤压到前翼,在那里通过一系列指向后翼的孔逸出。当后翼向下时,气流被阻断,DraBot就会保持静止。当两翼向上时,DraBot就会向前移动。
  该团队还在每个后翼下设计了靠近机器人身体的“气球”驱动器。当这些气球充气时,会使翅膀向上移动,让控制器告诉机器人去哪里。翅膀上涂有自愈性水凝胶,使其对水的pH值变化做出反应。
  当水呈酸性时,一个前翼与后翼融合,使机器人旋转一圈而不是直线行驶。当pH值恢复正常时,融合的翅膀就会分开,机器人就会对指令做出反应。研究人员还在机器人上放置了海绵,这些海绵会吸收油污并改变颜色,表明其存在。如果水溫过高,DraBot的翅膀也会从红色变成黄色。
其他文献
日前,我国海上最大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2020年中国海油海上油气产量突破6500万吨油气当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40.3万吨,连续两年国内原油生产增量居“三大油”公司之首,其中2020年占总增量的80%以上。  过去的一年,对于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来说,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使复工复产变数增加,二是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海上油气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植物和动物传粉者之间强大的共同进化关系是现存27.5万种开花植物中高物种化率的潜在驱动力。大黄蜂、蜂鸟、天蛾和蝙蝠等传粉者之间的转变,往往与植物标本化事件同时发生。这些授粉者“公会”中的每一个都被一组不同的花卉性状所吸引,如颜色、图案、气味、形状和花蜜奖励等,统称为“授粉综合征”。到目前为止,除了在一些发展中的模型系统中,参与授粉者转变驱动的规格化的性状的详细遗传学仍然不清楚
期刊
日前,媒体报道了在早白垩世(1.25亿年前)的中国义县组地层发现的整株保存的單子叶植物——宁城中华草(Sinoherba ningchengensis)。这是截至目前全球最早的可靠单子叶植物化石记录。  “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义县组被子植物的多样性,而且在这么早的地层中发现人们以为较进化的单子叶植物,似乎再一次向人们暗示:义县组所处的早白垩世不太可能是被子植物真正的起源时代,也许被子植物的历史可以追
期刊
古人云,桃李满天下。桃起源于我国,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是研究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好模型。日前,国际期刊发表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团队领衔完成的多个环境因子对桃基因组影响的遗传分析,揭开了“桃李满天下”的基因组变化奥秘,有助于帮助育种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植物品种适应性改良的新模式。  该研究团队利用263份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数据,构建了桃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多类型变异组图谱。
期刊
人类能否依靠核能将净碳排放削减至零,即实现所谓的“净零排放”?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从切尔诺贝利到福岛,两次7级特大核电站事故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核能与核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1953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提议创建一个国际性的原子能机构。他表示,“仅仅从士兵手中拿走这种武器是不够的。必须把这种武器交到那些知道如何剥去其军事外壳,并使之用于和平事业的人手中。”到目前为止,世界
期刊
在我们的印象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传统化石能源燃煤发电相比,头顶着“循环利用”“低碳清洁”的光环,其烟囱排放更为洁净。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贺忠团队发表的论文显示,常规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烟囱排放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冰清玉洁”,部分污染物排放浓度甚至超过改造后的燃煤电厂。  此消彼长  2013年,我国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规定火电行业燃煤机组自2014年7月1日起
期刊
机器人组团海上出征,你见过吗?海面上,多个海洋机器人列队行进,它们通过组网通讯共享信息,随着作业局势的不断改变,快速变换队形,最终完成协同探测等任务。并且这些任务完全由机器人们自主作业,不需要人为干预。  据悉,日前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牵头的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项目群成功展示了机器人组团海上出征的场面,并顺利通过了海试验收。  本次团队协作演示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海洋机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19-20世纪之交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一款可以产生氢气的电池。而在120年后的今天,这款电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在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一条碎石路上,一辆电动汽车从行人身边飞驰而过。车子宽敞的内部空间显然令一些人惊诧不已。它的速度是当时传统车型的两倍,卷起的尘土高高扬起,使街上拉车的马匹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以上场景发生在20世纪初,而这辆车的主人便是托马斯·爱迪生。虽
期刊
“文明只能在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温暖的恒纪元里发展。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集体脱水贮存起来,当较长的恒纪元到来时,再集体浸泡复活,开始生产和建设。”这是小说《三体》中的一个片段。谁也不清楚,三体世界明日的天空中会有几颗太阳,迎来的是酷暑、严寒,还是期盼已久的暖风。3颗太阳让三体人活在无尽的恐惧当中。  然而,浩瀚宇宙中,如这般由3颗恒星组成的系统并不少见,人们还发现过恒星数量更多的系统。日前,据外媒报
期刊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极为艰深而复杂的技术,近年来引发了社会各类人群的围观,而相关的讨论却较少涉及其技术原理,较多涉及的则是其给人自身以及人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一时间,人工智能威胁论伴随着各色科幻剧上演,生动地演绎着人与技术之间的对峙。不管是辩护还是批判,恐慌一直都是社会讨论的主基调。然而人工智能“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却从未被这些讨论左右,它正变换成种种算法推送、虚拟社交、平台资本、比特币,改变着我们当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