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启蒙与热情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讲演录》是山东大学法学院谢晖教授的讲课实录,读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全然不像充满程式化语言的教科书那样枯燥单调,在密织的法律思维、生动的教学语言和兴之所至的思想探寻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法学家的思辨力量和法治热情。
  谢晖的法治理想是建立在“法治不是万能的”这一论断之下的。他将社会治理的模式分为自治、互治和他治。由于理性的局限,自律、自控的不足,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的秩序无法依赖于个人的完全自治。而互治的困难则在于公共生活和道德机制的不完善,特别是社会契约意识的淡薄。他治其实就是人治,人类历史表明,把社会治理的希望寄托于圣人、贤人是一种冒险的选择,由于英明统治者出现的几率较低,造成了这种选择的不明智。谢晖认为,国家的现实统治只能三治并用。三种治理方式共同作用不但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缺陷,而且也使得秩序的生成经过充分博弈的过程,从而获得深厚的社会基础。这就意味着国家对社会的进入,也必须建立在尊重契约和社会自治的基础之上。所以,这种进入是有限度的,无论是行政力量的主动进入,还是司法权的被动进入,都需要以控制权力扩张为保证。
  我认为,谢晖的这种分类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在提醒人们法治不是十全十美的治理模式,法治的推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行法治是人类反复试错之后的一种无奈选择。“法治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是最理想的统治方式,它只是人类在寻找秩序过程中反复权衡的一个结果。同时,人们尽管可以寻求比法治更美好的秩序实现方式,但是,这种寻求,也许永远是一种无比美好的心灵冲动,它可能伴随着人类未来进化的整个历程”。在人们对法治怀有巨大期望的今天,谢晖的这种低调意在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对法律的盲目热情之中。泛化的法治口号只能堵塞人们从内心里真正接受法律的通道。谢晖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法治”,对于这种价值选择的追问是必要的,因为法治注定不能靠不容置疑的话语霸权的推行,一旦拒绝了意见参与,也就走到了专制的老路上了。法治启蒙是一种自我拯救而非来自别人的允诺或恩赐。选择法治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话语方式,选择了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
  由于受人治文化的影响,我们对法治的选择其实还存有一种犹豫,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对法治的赞美只停留在想象状态。没有体制改革和文化嬗变的伴随,法治的呈现只是表面化的。而可怕的是,人们对这种表层的法治情有独钟,甚至不再想深入下去。因为借助于“法治”的名义或旗号,人们已经体会到了某种现实的甜头。观念、思维和心态依旧停留在非法治阶段,而口头上已经信誓旦旦了,无论是在政治语境、学术语境,还是在司法实践语境之中,“法律至上”、“公平正义”等语词已经到了近乎滥用的地步。这其实是一种放弃选择的选择,是一种随波逐流的法律喧嚣。无论是围绕立法的争论,还是案件引发的反思,都会造成阶段性的法律话语膨胀,这样反复下去,就会形成一种法治幻觉。人们争先标榜自己具有“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其举动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殊不知,中国的法治建设缺少的不是法治口号和法治表演者,缺少的是扎实的法律思想家和务实的法治实践者。
  谢晖着意区分了权力中心主义和权利中心主义两个立场上的“依法治理”,对庸俗的法律工具观进行了批判。他注意到,人们是怀着各自的态度和功利来讨论法治的,这就造成了自说自话的各种“法治”形态。真正的法治是需要建立在价值共识和知识同质基础之上的。所以,有必要考究形形色色法治提倡者的心态。法治的本意是限制权力滥用,而一些掌握权力的人则习惯于用法律的形式来实施对公民的管制,谢晖认为,与法治相对称的是“权治”,他认为:“有法律不一定有法治,因为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很多法律并不是以控制权力为目的的,相反,它往往是人治之下的法律。”,“人治的法律”是对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的歪曲、漠视。在“法律之治优于一人之治”已经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对“人治的法律”进行批判似乎已无多少新意。然而,在我们这个法律至上传统缺失的文化背景下,人治与法治之争虽然在表面上以推行法治为结论,但人治作为潜规则,潜藏在观念、制度和行为的深层。许多人并没有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在别处,法治自然在别处。人们一方面寄希望于用法律规则约束别人的行为,一方面又想方设法使自己从中游离出来,以获得法外空间里的自由。这是根据人治社会的生活经验所获得的一种生存智慧,遵守规则只是一种演戏,背地里还是要搞一些玩弄权力的把戏。他们一面遵循着法定程序打官司,一面又四处托人情、走关系,寻求法律向人情的让步。骨子里透着对法律的不忠诚、不信任,在这样一种假惺惺的心态下,何以谈什么法律信仰呢?
  谢晖教授是较早提出重视树立法律信仰的中国法学家之一。在《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一书中,谢晖提出:“塑造全民的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用如此宏大严肃的语态来描述这一论断,足以可见谢晖先生对法律信仰之耿耿于怀。近来,法学界有人撰文认为,提出法律信仰的价值取向是“错误地引进了一个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理念。”异议者认为,“在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法律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而不是妄谈法律信仰”。其实,两者并没有根本性的分歧。谢晖所提出的法律信仰问题,也并不是出于对西方宗教语境的误置,也不是为了体现什么超然气质,而是出于对玩法律于股掌之上的法律工具观的批判和对法律情感、法律理想、法律的人文关怀的深切召唤,这分明是一种现世关怀!法律信仰是一个神圣、庄严的词汇,之所以强调法律信仰,恐怕在很大程度是对传统的法律游戏心态的一种逆反。只有让法律精神浸润心灵,才能够走出法律的荒漠;只有用法律的怀疑精神来审视现实,才能不被迷雾所遮蔽。
  法律理性在讲究人情世故的世俗语境里,会被巧妙地替换为一种实用理性。在实用精神的左右下,人们往往对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抱的是一种阳奉阴违的态度。法律确实是好东西,但是,千万别成为自己的紧箍咒。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法治的推行是极为有害的。在泛神的文化背景下,拈出“法律信仰”这样一个生硬蹩脚的词汇,的确有些堂吉诃德色彩或西西弗斯精神。但愿我们不会让这样一位真诚而执著的法学家枉费一番苦心。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驶上“快车道”。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清晰可见。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四中全会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法治时刻”。如何经由形式法治实现实质法治?如何发
就在全国人民正在热烈关注近期的几起重大庭审案件时,律政题材电影《全民目击》的上映似乎有着某种未卜先知的市场触觉,不但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而且还以一个颇具神秘感的名字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全民到底目击了什么?又能真正目击到什么?这种“印象式”的片名玩味不禁让人想起陈凯歌去年的《搜索》。  事实上,影片与“全民”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而更像是一场关于命案的庭审。影片剧情很简单,富豪林泰的未婚妻被撞
编者按: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次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等重大而深远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迅速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散了知识分子心中的阴霾,全国人民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春天到了!  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社
摘 要:逻辑推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更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经历“联系”“类比”“归纳”“演绎”“预判”等思维过程,理顺数学逻辑,探索学习规律,形成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针对基于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展开研究与探索,力求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逻辑推理的机会,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
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已连续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在10%以上。  2007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基本形成。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国家对教育、医疗、社会保境的财政投入大幅增加,社会秩序总体稳定。  2007年,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仍未能扭转,群众反映较大的医疗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一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影响。    2007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为王选纪念陈列室“创新历程厅”揭幕并讲话  1月20日,位于北大方正大厦的王选纪念陈列室“创新历程厅”在京揭幕。韩启德强调,传承王选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九三学社中央领导班子2016年度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  1月31日至2月1日,九三学社中央领导班子2016年度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研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我社履行参政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工
20世纪60~70年代之前,实证主义科学观一直占据西方学界的主流。在实证主义哲学视野中,科学是脱离社会情境的、纯粹的、抽象的、价值中立的智力活动;科学知识是系统的、实证的、绝对正确和一元普适的知识;科学的历史是不断趋向真理和唯一能体现人类进步的历史。在这种哲学观和科学观的文化背景下,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的社会经济进步,进一步促使整个社会对科学充满了乐观和信赖的情绪。相比之下,20世纪初,西方近代科
历经十载,煌煌24卷的《竺可桢全集》终于在2013年底完满出齐,这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功德无量的好事,可喜可贺!  总计约2000万字的《竺可桢全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人们研究竺可桢,研究竺可桢所处的时代和20世纪的中国科学史、教育史、文化史、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永久性基础资料,它本身就是一座求真、求实、求是的历史丰碑。同时,它也为早在1980年代人们就呼吁应创立的“竺
198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小组和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先后派调查组到中国科学院进行调查。尤其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的调查,范围较广较深入,影响也较大。在这两次调查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确定了中国科学院新的办院方针,调整了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体制,改变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和学部委员的性质和职能,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本文则结合两次调查的前后史实,参考中国科学院有关资料和档案以及杨
1856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出版。他写信给英国的妻子说:“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只有自由的朋友们爱读这本书,但其人数屈指可数。”出乎他的意料,短短三年,这部著作就在法国重印了四版,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地也极为畅销。一百二十年后,法国另一位研究大革命的专家弗朗索瓦·傅勒指出,《旧制度与大革命》是近代民主政治史文献中的“可怜的长辈”,涉猎的人多,读懂的人少。又过了将近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