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67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它能让符号活化、美化、性情化,它是魅力无穷的学科。文学作品是最能体现语言魅力的载体。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既是学生学习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目前,大量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重视并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更重视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忽视了它塑造心灵、建立人格以及培养审美趣味的功能,人文性和工具性总是未能很好地统一在一起;再加上中考这个指挥棒,致使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缺少真正的文学教育,学生难以从这种固定的、呆滞的模式中感受到语文之美,甚至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会学生用生命体验的审美眼光解读作品
  
  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刻而独特的体验,并以巧妙的手法用文字将之提炼和升华而形成的一种审美形式。因此,它凝聚着作者的辛勤与才智,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弥散着人文的光芒和魅力,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引领学生解读作品时,让学生学会用伴随强烈生命体验的审美眼光去感受作品,破解作品,领悟作品中蕴含的生活之美、生命之美,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
  要做到这样,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如默读、朗诵、对话、表演等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体验。其间,教师应依据作品特点引导学生在沉思默想中进入作品情境,任由其思想与心灵在作品所创设的艺术境界里自由驰骋,尽情领略审美活动中的种种乐趣,并在体验与欣赏中开阔视野、认识社会、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只有这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才会愈发浓厚,文学作品教学的目的才能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实现。
  
  二、精讲精练、多阅读多讨论,全面改革课堂结构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本身具有不定性和模糊性,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阅读和讨论中自己去领略、去感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
  阅读可以以某种方式为主,多种阅读方式交错使用。文学作品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以形象来感染人、教育人。优美的写景抒情文适宜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魅力,碰触作者心灵;大多数小说、戏剧适宜以分角色朗读为主,学生有板有眼的表演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可融入作品中,从而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体味作品所表达的社会意义;诗歌则适宜以自由诵读为主,学生放声的自我陶醉式的诵读,可以激发联想和想象,全面体会诗的意境,得到美的感受。当然,文学作品的阅读还应朗读、默读、单读、齐读等多种方式交错使用,才能把握作品丰富的蕴意、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思想,才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语感。
  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感受、抒发情感、阐述观点,并进行激烈的有针对性的讨论,教师要在讨论中起到统摄作用,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与高效。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强化学生在讨论中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敢说话、说真话,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另一方面,应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担负起讨论式教学中平等的、首席的职能,以其高超的技艺、丰富的阅读经验引导讨论教学的主流。
  
  三、课文内外、课堂内外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编选的文学作品只是大量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性的范例,而学生真正理解文学作品更广阔的内涵,需要接触更广泛的文学精品。可以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学朱自清的《春》,可指导学生阅读他的另一篇散文《匆匆》,也可以指导学生读郁达夫的同类作品《故都的秋》。教师还要精心挑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学精品,指导学生阅读。如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谌容的《人到中年》、贾平凹的《月迹》等,让学生在更丰富的艺术境界中品味到更多形式的美。
  教师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主体。当然,语文教学在重视文学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实用文体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写作实用文的能力,才能全面推进新课改,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大麻森大善彰中学)
其他文献
习惯上说的辛派词人是指活跃在12世纪下半叶词坛上,词风倾向豪放{1}一派的爱国词人其代表作家有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韩元吉陈亮刘过等历来人们提及辛派词,多以“豪放”一语概括之,事实上,辛派词人的词作不尽是“豪放”,还不乏幽愤悲凉及深婉纤丽之作  辛派词人所处时代的政治局势较此前安定,但靖康之耻及山河破碎的现状仍激发无数胸怀天下的文人“要补天西北”,“不斩楼兰心不平”这种强烈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便催生了大
期刊
散文是一种抒写主体感受的“言情”艺术,是主体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重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坦诚流泻,并抒写作家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切感悟;言我之情,弹拨“自己”的心声,从而去表现自己,也表现、批判现实世界的各方面,揭示创作主体的个性与人格,传达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真知灼见。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散文就是要“表现自己”;郁达夫先生也曾说过:散文就是要“表现作家的个性”。因此,散文是有“个性”的,阅读散文就应
期刊
案例背景说明:    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教版必修)选入了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说理散文《花未眠》这篇小品不事铺张,意随笔到,引人深思  高中阅读与鉴赏的目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6条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体系。它把读者作为文学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把文学的观念由作家——作品转到了文本—
期刊
鲁迅先生的小说,历来在塑造人物方面非常成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人物如果离开了小说中非常独到和精妙的典型环境,则无疑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可见,读鲁迅的小说,不可遗忘的是他的典型环境的开拓。下面笔者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鲁迅小说中的典型环境描写。  一般来讲,自然环境常常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出现在作品之中,体现出某种地方色彩,同时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情的作用,而细细品味鲁迅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却
期刊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的充满纯真的童年,以及“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中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少女生活,随着宋代社会的动荡而成为美好的往昔。处于两宋之际,士大夫沉溺之时的李清照常有众浊我清,众醉我醒之感。她在《夏日绝句》中喊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不
期刊
乐府诗歌《陌上桑》和《木兰诗》历来很受读者青睐,流传千古,至今仍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它们深刻、丰厚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使得千百年来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秦罗敷也由此成为中国美女的通称。两首诗歌虽然形成的时间不同,但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人物的独立人格都全方位呈现出“至美”,这种超越现实的“至美”贯穿始终,使得两首诗歌在诸多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与命运抗争的主题    《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聆听了九节以科普说明文《神奇的极光》与《这个世界的音乐》为课题,充分调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优质课。在一饱变幻莫测的美丽极光的眼福和美妙动听的各式音乐的耳福之后,心中有些许遗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强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给予学生更鲜明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时,我们丢失了语文的原汁原味。  这让笔者记起一则
期刊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相反,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永远不会有创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倡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而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见到学生主动提问,即使是所谓启发式教学,也一般是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虽然也去思考了问题,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设置的问题,其实学
期刊
人们常常把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过分地斟酌词句称之为“咬文嚼字”。然而,在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过程中,有些题目中的字眼儿一经“死抠”“咬”“嚼”,考生便会顿觉眼前一亮,原本闭塞的解题思路之门便一下子被打开,显得豁然开朗。如果在日常备考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这种做法加以强化训练以形成习惯,那么,考场上的解题速度以及表述语言的准确性便可大大提高。    一、“咬文嚼字”审清题目暗示的答题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