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隽,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史与文化哲学博士生导师。曾在英、法、德等国学术机构做研究。专著有《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德国学理论初探》《异文化博弈》《主体的迁变》《另一种西学》《歌德思想之形成》《歌德学术史研究》等;学术随笔集有《大学的精神尺度》《时代的精神忧患》《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等;主编有《中德文化丛书》《民国学术丛刊》《留学史丛书》等;合译有《教育与未来》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古典文学、知识史与侨易学等。
祖父的去世,曾让我突然感觉到生死之事竟然已并不遥远。蓦然回首,外公远行也已二十年了。我的外公,是典型的农民出身,但后来却代表了工人阶级。他去世时是1995年,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从南京分到北京。家中为了怕影响我最初的工作状态,并没有将消息及时通知我。待到日后去坟茔上看一看,一派苍凉,望着林立如小山丘的墓碑,我才想到每个人的命运原来都终结在此处。这一次得到消息,我决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哪怕只是为了在遗体前肃立片刻。
当我颠簸着仆仆尘埃,在草长莺飞的五月赶往江南时,感觉到的不是英萃葱葱的仲春季节的生意盎然,而是亲情涌来的伤思满怀。与外婆相处的日夜,如淡淡的流水般映入了脑海。从幼小的时候起,我就是由外婆带大的。最初的幼年记忆,都是后来听长辈们说起的,初时父母还两地分居,母亲一个人在江都工作,多亏了外婆带我。长到三四岁时外婆将我带到南京,离开了母亲,进入了外公外婆的大家庭。大概是从五六岁开始逐渐有些记忆了的,外婆的形象,大约就是从那个时候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记忆。
外婆的名字叫作刘素珍(1922—2006),享年八十四岁,算来也是高寿了。然而,我觉得外婆“吃的是草,吐出的是奶”,这一辈子都是在奉献,而能够享受到的实在太少了。她总是劳碌的身影,在家务活中从来不知休息的态度,我永远铭刻在脑海中。
当默默站立在外婆遗像之前时,将身体鞠躬,静默无言的那片刻,我的心底蓦然涌上一股酸楚的情绪。说不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或许是血缘相连,或许是日久亲情,或许是天性之中柔弱的感情作用……人活到这个年纪辞世,原也是常理,可我仍然感到伤感,“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最遗憾的了。后代不肖,无所成就,也就谈不上“扬名声,显父母”的古贤教训。然而,亲人终究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无论是你名满天下,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悄然归来,还是衣锦还乡,在亲人的眼中,你还是你,你还是那个他们一手拉扯大的黄童幼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那幽咽的哭泣声,将我拉回到二十多年前的记忆。
八岁之前,我是在南京长大的。幼时当然不知道老人是如何含辛茹苦操持这样一个大家庭的,后来回头看时才体念他们是多么的不易。老人膝下共六个子女,他们都是老观念,要扶持孩子成家结婚才算完事。那时还是“文革”后不久,还有一半的子女需要成家。他们的精力,都全盘地放在了孩子们的身上。
说到外婆,当然免不了勾起对外公的记忆。外公严格说来是一个工人。他喜欢喝酒,也喜欢骂人。脾气暴躁,但天性善良。有小市民的习气,但还是非常正直的人。他的名字是梁万民(1915—1995),生于辛亥革命之后,解放时不过三十四岁,还在壮年。我曾听他讲起过从苏北农村到南京打拼的点滴,他是很以为荣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以近耄耋之龄而辞世,想来也可算是高寿了。
我想起的,是外公与我相处的日子。真的很遗憾,那时没有日记留下来,但记忆里温馨的岁月却并不能抹去。我十岁的那年吧,父亲出国留学,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母亲查出了脑肿瘤,要去南京的大医院住院治疗。那时的我,年龄很小,尚不懂事。记得陪母亲一起去南京检查,还缠着她带我去书店买书,真是“慈母情、幼子稚”了。为了不干扰父亲的学业,他们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当母家的亲戚承担起照顾手术中的母亲的重任的时候,外公担当起在镇江照料我的责任。我那时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欢欢快快地照样上学、读书、玩耍。
外公是个蛮开朗的人,他刚退休不久,精神好得很,时常带着我出去逛街,吃小笼包、锅贴,有时还给我买连环画,他不怎么识字,就让我讲解给他听。小时候虽然怕外公,但真正与他朝夕相处时,觉得他是个很可爱的老人。后来有一段时间,外公外婆在一起夸我,说养个孙子还真管用。真的很高兴,想着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然而,当我走进大学殿堂,再一步步地由社会返回学术象牙塔的时候,却难以做到“略尽孝道”。甚至,连在一起略尽天伦之乐的机会也变得很少。
上大学时,虽然就在南京,但由于住校的缘故,去外公家的次数并不多。多数时候,也只是匆匆打个照面,说不了几句话,二十左右的年龄仍是青春的风风火火,那时好像不知为什么与家人很少沟通。外婆依然如她一生的劳作生活般在锅台边忙碌,外公的精神倒也还健铄,每次总是如此,便习以为常了。后来外公病时,母亲专程从外地到南京看望照顾,我也去医院看他。那时的外公,哮喘得厉害,但他身体素来强健,也就没把这宿疾太当回事。如此反反复复,大家都习惯了。我毕业离宁之前他还是蛮好的,真没想到,他最后匆匆就去了。隐约想起老人的话:“牛拴在树上也一辈子老,卖力干活也是一辈子老。”或许这就是外公一辈子的座右铭吧!
记得2000年时,外婆提前过八十大寿,一大家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妻和我也去了。在我的内心深处,也许隐隐有着一个念头,不想失去与老人团聚一次的机会。老人被一大家子众星捧月在中间,还是很高兴的。可幼时那种亲切感,却无论如何再也无法唤起。这是不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呢?
外公去后,外婆就和小舅一家过,那时她身体也明显不如前了,干了一辈子的家务事也因为危险性的增加(如烧水会忘记关火)而被迫“下岗”。子女们都让她“享享清福”,然而在她,这福又该如何享呢?离开了借以为生的“战场”,又可以做些什么呢?外婆一辈子没有文化,不识字,到晚年时忽然信起“基督”来,又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终究是无法搞清这基督是怎么回事的。最后的岁月里,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很难有什么反应,在敬老院溟然而去。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呆了一下,竟是如此得巧合,本是计划四月南行,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看外婆,结果单位另有“重任相委”,不让我此时动身,这一拖就耽搁下了。想不到五月份外婆就去了。
十年之后,外婆终于接着外公的步子去了,也许,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又可以相濡以沫,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恩爱历程。可在生者,在我们这些不肖的后代,又能做些什么呢?当他们的骨灰终合葬在一处时,或许我们这些“不肖子孙”能够稍觉平静。
想起自己幼时与外婆、外公在一起的日子,竟恍如隔世。转眼我自己的孩子都已经三岁了。如今轮到自己带孩子,才感受到这种亲情的意味是如何的浓重与珍贵。
每个个体,都难免其在时代下挣扎的命运。祖父如此,外公亦复如此。他们的生命历程,都是渺小的,在大时代的衬托下,显得那般微不足道。我常在想,如果没有记录和思考,他们的生命史是否就如同秋日里凋零落下的一片孤叶,孑然而来,寂寞而去,不会在大历史中留下任何星点的丹青痕迹?当听到这样的生命史阐述时,我怦然心动,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同情心与感伤怀,也还有史家意识的自觉和触动。
给我這份发自内心冲动的,是与自己相关的八位老人的生命故事,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妻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他们的经验让我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悲凉。这就是普通人是如何伴随着经历了20世纪中国历程的“年谱”,他们以他们的平凡,亲历了历史的伟大。这些,与从书本里读来的伟人传记、名人历程很有些不一样,因为由他们口中相传的,是一份极普通、极真实而极亲近的“历史”。相比较其他老人都与“革命”有“亲密接触”的经历,那么我的外公、外婆可能更是如此,他们是再简单不过,再普通不过的农民或者工人,虽然也同样经历过历史的惊涛骇浪,但体验的却仅仅是风平浪静的平民生活。我相信,他们的生命,不仅孕育了后代的躯体与灵魂,也同样是这历史浪涛前进中的一束波环。
我们也会沧桑老去,我们也会看云观雨,可我们,是否也能以这样的平凡,走过历史的波澜?
祖父的去世,曾让我突然感觉到生死之事竟然已并不遥远。蓦然回首,外公远行也已二十年了。我的外公,是典型的农民出身,但后来却代表了工人阶级。他去世时是1995年,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从南京分到北京。家中为了怕影响我最初的工作状态,并没有将消息及时通知我。待到日后去坟茔上看一看,一派苍凉,望着林立如小山丘的墓碑,我才想到每个人的命运原来都终结在此处。这一次得到消息,我决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哪怕只是为了在遗体前肃立片刻。
当我颠簸着仆仆尘埃,在草长莺飞的五月赶往江南时,感觉到的不是英萃葱葱的仲春季节的生意盎然,而是亲情涌来的伤思满怀。与外婆相处的日夜,如淡淡的流水般映入了脑海。从幼小的时候起,我就是由外婆带大的。最初的幼年记忆,都是后来听长辈们说起的,初时父母还两地分居,母亲一个人在江都工作,多亏了外婆带我。长到三四岁时外婆将我带到南京,离开了母亲,进入了外公外婆的大家庭。大概是从五六岁开始逐渐有些记忆了的,外婆的形象,大约就是从那个时候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记忆。
外婆的名字叫作刘素珍(1922—2006),享年八十四岁,算来也是高寿了。然而,我觉得外婆“吃的是草,吐出的是奶”,这一辈子都是在奉献,而能够享受到的实在太少了。她总是劳碌的身影,在家务活中从来不知休息的态度,我永远铭刻在脑海中。
当默默站立在外婆遗像之前时,将身体鞠躬,静默无言的那片刻,我的心底蓦然涌上一股酸楚的情绪。说不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或许是血缘相连,或许是日久亲情,或许是天性之中柔弱的感情作用……人活到这个年纪辞世,原也是常理,可我仍然感到伤感,“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最遗憾的了。后代不肖,无所成就,也就谈不上“扬名声,显父母”的古贤教训。然而,亲人终究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无论是你名满天下,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悄然归来,还是衣锦还乡,在亲人的眼中,你还是你,你还是那个他们一手拉扯大的黄童幼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那幽咽的哭泣声,将我拉回到二十多年前的记忆。
八岁之前,我是在南京长大的。幼时当然不知道老人是如何含辛茹苦操持这样一个大家庭的,后来回头看时才体念他们是多么的不易。老人膝下共六个子女,他们都是老观念,要扶持孩子成家结婚才算完事。那时还是“文革”后不久,还有一半的子女需要成家。他们的精力,都全盘地放在了孩子们的身上。
说到外婆,当然免不了勾起对外公的记忆。外公严格说来是一个工人。他喜欢喝酒,也喜欢骂人。脾气暴躁,但天性善良。有小市民的习气,但还是非常正直的人。他的名字是梁万民(1915—1995),生于辛亥革命之后,解放时不过三十四岁,还在壮年。我曾听他讲起过从苏北农村到南京打拼的点滴,他是很以为荣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以近耄耋之龄而辞世,想来也可算是高寿了。
我想起的,是外公与我相处的日子。真的很遗憾,那时没有日记留下来,但记忆里温馨的岁月却并不能抹去。我十岁的那年吧,父亲出国留学,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母亲查出了脑肿瘤,要去南京的大医院住院治疗。那时的我,年龄很小,尚不懂事。记得陪母亲一起去南京检查,还缠着她带我去书店买书,真是“慈母情、幼子稚”了。为了不干扰父亲的学业,他们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当母家的亲戚承担起照顾手术中的母亲的重任的时候,外公担当起在镇江照料我的责任。我那时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欢欢快快地照样上学、读书、玩耍。
外公是个蛮开朗的人,他刚退休不久,精神好得很,时常带着我出去逛街,吃小笼包、锅贴,有时还给我买连环画,他不怎么识字,就让我讲解给他听。小时候虽然怕外公,但真正与他朝夕相处时,觉得他是个很可爱的老人。后来有一段时间,外公外婆在一起夸我,说养个孙子还真管用。真的很高兴,想着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然而,当我走进大学殿堂,再一步步地由社会返回学术象牙塔的时候,却难以做到“略尽孝道”。甚至,连在一起略尽天伦之乐的机会也变得很少。
上大学时,虽然就在南京,但由于住校的缘故,去外公家的次数并不多。多数时候,也只是匆匆打个照面,说不了几句话,二十左右的年龄仍是青春的风风火火,那时好像不知为什么与家人很少沟通。外婆依然如她一生的劳作生活般在锅台边忙碌,外公的精神倒也还健铄,每次总是如此,便习以为常了。后来外公病时,母亲专程从外地到南京看望照顾,我也去医院看他。那时的外公,哮喘得厉害,但他身体素来强健,也就没把这宿疾太当回事。如此反反复复,大家都习惯了。我毕业离宁之前他还是蛮好的,真没想到,他最后匆匆就去了。隐约想起老人的话:“牛拴在树上也一辈子老,卖力干活也是一辈子老。”或许这就是外公一辈子的座右铭吧!
记得2000年时,外婆提前过八十大寿,一大家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妻和我也去了。在我的内心深处,也许隐隐有着一个念头,不想失去与老人团聚一次的机会。老人被一大家子众星捧月在中间,还是很高兴的。可幼时那种亲切感,却无论如何再也无法唤起。这是不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呢?
外公去后,外婆就和小舅一家过,那时她身体也明显不如前了,干了一辈子的家务事也因为危险性的增加(如烧水会忘记关火)而被迫“下岗”。子女们都让她“享享清福”,然而在她,这福又该如何享呢?离开了借以为生的“战场”,又可以做些什么呢?外婆一辈子没有文化,不识字,到晚年时忽然信起“基督”来,又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终究是无法搞清这基督是怎么回事的。最后的岁月里,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很难有什么反应,在敬老院溟然而去。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呆了一下,竟是如此得巧合,本是计划四月南行,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看外婆,结果单位另有“重任相委”,不让我此时动身,这一拖就耽搁下了。想不到五月份外婆就去了。
十年之后,外婆终于接着外公的步子去了,也许,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又可以相濡以沫,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恩爱历程。可在生者,在我们这些不肖的后代,又能做些什么呢?当他们的骨灰终合葬在一处时,或许我们这些“不肖子孙”能够稍觉平静。
想起自己幼时与外婆、外公在一起的日子,竟恍如隔世。转眼我自己的孩子都已经三岁了。如今轮到自己带孩子,才感受到这种亲情的意味是如何的浓重与珍贵。
每个个体,都难免其在时代下挣扎的命运。祖父如此,外公亦复如此。他们的生命历程,都是渺小的,在大时代的衬托下,显得那般微不足道。我常在想,如果没有记录和思考,他们的生命史是否就如同秋日里凋零落下的一片孤叶,孑然而来,寂寞而去,不会在大历史中留下任何星点的丹青痕迹?当听到这样的生命史阐述时,我怦然心动,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同情心与感伤怀,也还有史家意识的自觉和触动。
给我這份发自内心冲动的,是与自己相关的八位老人的生命故事,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妻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他们的经验让我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悲凉。这就是普通人是如何伴随着经历了20世纪中国历程的“年谱”,他们以他们的平凡,亲历了历史的伟大。这些,与从书本里读来的伟人传记、名人历程很有些不一样,因为由他们口中相传的,是一份极普通、极真实而极亲近的“历史”。相比较其他老人都与“革命”有“亲密接触”的经历,那么我的外公、外婆可能更是如此,他们是再简单不过,再普通不过的农民或者工人,虽然也同样经历过历史的惊涛骇浪,但体验的却仅仅是风平浪静的平民生活。我相信,他们的生命,不仅孕育了后代的躯体与灵魂,也同样是这历史浪涛前进中的一束波环。
我们也会沧桑老去,我们也会看云观雨,可我们,是否也能以这样的平凡,走过历史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