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完“粪土”说“屎尿”,越说越下道。屎尿是下三路的东西,出乎口且形于笔,难免不被人视为下三烂。自古文人雅士避之唯恐不及;闺阁名媛一说阴阳就脸红,香耳岂能被“屎尿”污染!但事情也不尽然,就屎尿而言,我读书有限,所见不多,但也知道一些典故。最牛的是庄子,有人问“道”在哪里?回答曰:“道在屎溺!”“屎溺”就是屎尿,一下子就把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给弄到这里,使得屎尿也带上了几分玄气。古人也有以屎入诗的。宋梅尧臣《宣州杂诗》之五中就写过“鸟屎”。上大学时读过一部小册子《何典》,怎么俗就怎么写,没有最俗,只有更俗,描写到了屙屎,很恶心。后来又从莫言小说中读到雪地拉屎的图景,热气腾腾。莫言获诺贝尔奖了,当然不是因为描写了拉屎,但描写拉屎不影响获诺贝尔奖。哲人、文豪导夫先路,后继者应当蜂拥而出,事实上却并没有这种局面。人们向往美好,从这屎尿里发掘出美好来实在是太难。以俗入雅可比以雅入雅难多了,想追攀庄子、莫言也够不到,一不小心就成了《何典》之恶俗了。文学上的屎尿就不说了,还是说说汉字里这两个字的曲折历程吧。
读过《说文》的人都知道其中没有“屎”字,古书记载中就没有屎吗?当然不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记载说:吃是能吃,但不长的时间就“三遗矢矣”。也就是一顿饭跑了三次厕所,“遗矢”就是我们今天的拉屎,假借了“矢”来表达“屎”,这可能是战国时期传下来的写法。
《说文》里有个字,文献里很少使用。“,粪也。从艸,胃省。”后人加上去的读音与“屎”完全相同,这里的“粪”当然就是专指粪便了。什么是“胃省”?就是“胃”字的省略。“胃”小篆作,上部的“”就是胃的象形,里面装着似米而非米者,屎也。不论是假借还是弄出半个胃字来,曲径通幽,都在绕弯子。其实甲骨文中就有“屎”:
一个人蹲着,身后那些小点就是屎,这正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屎“字的来源,甲骨文的“屎田”就是给田施肥。难道就这么简单吗?简直让学者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的原因有二:第一,“屎”字在字書中出现晚,《玉篇》《广韵》才有。第二,西周金文中,这个字都当继承的意思讲,例如禹鼎说:“命禹屎朕祖考政于邢邦”,意思就是命令禹在继承我先祖和父亲在邢邦的政权。文辞典雅,找不到和“屎”之间的关系。就我个人的理解,我相信这就是同一个屎字。那甲骨文之后这么长时间“屎”字为什么和粪便这个意义脱节了呢?口语中很多常用词和常用义是上不了台面的。在口语中“卧槽”之声不绝于耳,在各类政府文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您见过吗?“茄子”“辣椒”口语中很常用,根据三大报五大刊之类的出版物统计,肯定算不上是常用词。铜器铭文何等庄重,哪里有屎的空间。关于屎字,我有专文讨论,还有一些学术问题大家还在讨论,这里就不展开了。
甲骨文中的“屎”字何其直白!后来的演变和使用何其曲折!至于“尿”的演变就更曲折了。
这是一个人站着撒尿,很形象。学者们也不敢轻易相信,原因是辞例落实不了。
王孙钟里有一个字作:
右上方就是甲骨文中的这个尿。左侧加了“尸”,为什么?因为尸就是蹲踞的人形,突出臀部,所以,臀、尻、居(踞的本字)、屎等字都从尸。在上加一个尸表意合理。下部是一个“水”旁,尿就是广义的水,也合理。
这个字变化多端。
一是人们已经不认识那个站着撒尿的“尿”字了,把它和尸合在一起,误以为是“尾”,这就是《说文》的“尿”:
,人小便也。从尾从水。
尾巴下出水那是猫狗撒尿,怎么是人小便呢?
第二种变化就是把水旁移位:
这就是溺,溺就是尿,《庄子》中的屎溺已经说过了,直到《红楼梦》溺还是尿:“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焦大喝马尿的功劳人们还记得。
第三种变化就是把站着撒尿的人形给省略了:
这就和我们今天尿字的结构完全一样了,尿也终于从站着撒尿变成了蹲着撒,独特的直线状的液体也变成了普通的“水”了。
至于“弱”字,也是从尿中化出来的。《说文》说:
,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弱物并,故从二。
读懂了吗?没读懂说明智力正常,因为许慎本来就没弄懂。至于变化过程就更复杂一些。关于“尿”字我也有专文讨论,复杂得很,这里也不展开了。
上初中的时候正赶上农业学大寨,学校有农场,每个学期都得进行一定量的农业劳动。那年冬天积肥,需要我们跳到茅坑把冰冻的屎尿挖出来。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哪里见过这个阵势,不知如何是好,班主任张俊英是文雅的女老师,也不知如何是好。我当时是团支部书记,市级优秀学雷锋小组组长,那个年代是很光荣的角色,得以身作则呀,率先跳进了茅坑,带领大家顺利完成了任务。事后写作文,记得结尾处写了“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张老师画圈儿点赞,课堂上宣读,很是荣光。荒诞岁月给我留下了别样财富——对屎尿没有了原先一提及就恶心的畏惧!
不畏惧的东西不等于是美好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有语言禁忌,实际上文字也有禁忌。甲骨文中直白的蹲着拉屎、站着撒尿,后来曲折变化,或用其他文字代替,就是想去除这种不美好的感觉。虽然避不开,但还是尽量隐晦一点。我这样赤裸裸地说“粪土”、论“屎尿”,实在有悖《美文》好美之道。知错就改,这样的话题在我的笔下就此了结。
读过《说文》的人都知道其中没有“屎”字,古书记载中就没有屎吗?当然不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记载说:吃是能吃,但不长的时间就“三遗矢矣”。也就是一顿饭跑了三次厕所,“遗矢”就是我们今天的拉屎,假借了“矢”来表达“屎”,这可能是战国时期传下来的写法。
《说文》里有个字,文献里很少使用。“,粪也。从艸,胃省。”后人加上去的读音与“屎”完全相同,这里的“粪”当然就是专指粪便了。什么是“胃省”?就是“胃”字的省略。“胃”小篆作,上部的“”就是胃的象形,里面装着似米而非米者,屎也。不论是假借还是弄出半个胃字来,曲径通幽,都在绕弯子。其实甲骨文中就有“屎”:
一个人蹲着,身后那些小点就是屎,这正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屎“字的来源,甲骨文的“屎田”就是给田施肥。难道就这么简单吗?简直让学者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的原因有二:第一,“屎”字在字書中出现晚,《玉篇》《广韵》才有。第二,西周金文中,这个字都当继承的意思讲,例如禹鼎说:“命禹屎朕祖考政于邢邦”,意思就是命令禹在继承我先祖和父亲在邢邦的政权。文辞典雅,找不到和“屎”之间的关系。就我个人的理解,我相信这就是同一个屎字。那甲骨文之后这么长时间“屎”字为什么和粪便这个意义脱节了呢?口语中很多常用词和常用义是上不了台面的。在口语中“卧槽”之声不绝于耳,在各类政府文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您见过吗?“茄子”“辣椒”口语中很常用,根据三大报五大刊之类的出版物统计,肯定算不上是常用词。铜器铭文何等庄重,哪里有屎的空间。关于屎字,我有专文讨论,还有一些学术问题大家还在讨论,这里就不展开了。
甲骨文中的“屎”字何其直白!后来的演变和使用何其曲折!至于“尿”的演变就更曲折了。
这是一个人站着撒尿,很形象。学者们也不敢轻易相信,原因是辞例落实不了。
王孙钟里有一个字作:
右上方就是甲骨文中的这个尿。左侧加了“尸”,为什么?因为尸就是蹲踞的人形,突出臀部,所以,臀、尻、居(踞的本字)、屎等字都从尸。在上加一个尸表意合理。下部是一个“水”旁,尿就是广义的水,也合理。
这个字变化多端。
一是人们已经不认识那个站着撒尿的“尿”字了,把它和尸合在一起,误以为是“尾”,这就是《说文》的“尿”:
,人小便也。从尾从水。
尾巴下出水那是猫狗撒尿,怎么是人小便呢?
第二种变化就是把水旁移位:
这就是溺,溺就是尿,《庄子》中的屎溺已经说过了,直到《红楼梦》溺还是尿:“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焦大喝马尿的功劳人们还记得。
第三种变化就是把站着撒尿的人形给省略了:
这就和我们今天尿字的结构完全一样了,尿也终于从站着撒尿变成了蹲着撒,独特的直线状的液体也变成了普通的“水”了。
至于“弱”字,也是从尿中化出来的。《说文》说:
,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弱物并,故从二。
读懂了吗?没读懂说明智力正常,因为许慎本来就没弄懂。至于变化过程就更复杂一些。关于“尿”字我也有专文讨论,复杂得很,这里也不展开了。
上初中的时候正赶上农业学大寨,学校有农场,每个学期都得进行一定量的农业劳动。那年冬天积肥,需要我们跳到茅坑把冰冻的屎尿挖出来。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哪里见过这个阵势,不知如何是好,班主任张俊英是文雅的女老师,也不知如何是好。我当时是团支部书记,市级优秀学雷锋小组组长,那个年代是很光荣的角色,得以身作则呀,率先跳进了茅坑,带领大家顺利完成了任务。事后写作文,记得结尾处写了“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张老师画圈儿点赞,课堂上宣读,很是荣光。荒诞岁月给我留下了别样财富——对屎尿没有了原先一提及就恶心的畏惧!
不畏惧的东西不等于是美好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有语言禁忌,实际上文字也有禁忌。甲骨文中直白的蹲着拉屎、站着撒尿,后来曲折变化,或用其他文字代替,就是想去除这种不美好的感觉。虽然避不开,但还是尽量隐晦一点。我这样赤裸裸地说“粪土”、论“屎尿”,实在有悖《美文》好美之道。知错就改,这样的话题在我的笔下就此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