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历程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完“粪土”说“屎尿”,越说越下道。屎尿是下三路的东西,出乎口且形于笔,难免不被人视为下三烂。自古文人雅士避之唯恐不及;闺阁名媛一说阴阳就脸红,香耳岂能被“屎尿”污染!但事情也不尽然,就屎尿而言,我读书有限,所见不多,但也知道一些典故。最牛的是庄子,有人问“道”在哪里?回答曰:“道在屎溺!”“屎溺”就是屎尿,一下子就把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给弄到这里,使得屎尿也带上了几分玄气。古人也有以屎入诗的。宋梅尧臣《宣州杂诗》之五中就写过“鸟屎”。上大学时读过一部小册子《何典》,怎么俗就怎么写,没有最俗,只有更俗,描写到了屙屎,很恶心。后来又从莫言小说中读到雪地拉屎的图景,热气腾腾。莫言获诺贝尔奖了,当然不是因为描写了拉屎,但描写拉屎不影响获诺贝尔奖。哲人、文豪导夫先路,后继者应当蜂拥而出,事实上却并没有这种局面。人们向往美好,从这屎尿里发掘出美好来实在是太难。以俗入雅可比以雅入雅难多了,想追攀庄子、莫言也够不到,一不小心就成了《何典》之恶俗了。文学上的屎尿就不说了,还是说说汉字里这两个字的曲折历程吧。
  读过《说文》的人都知道其中没有“屎”字,古书记载中就没有屎吗?当然不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记载说:吃是能吃,但不长的时间就“三遗矢矣”。也就是一顿饭跑了三次厕所,“遗矢”就是我们今天的拉屎,假借了“矢”来表达“屎”,这可能是战国时期传下来的写法。
  《说文》里有个字,文献里很少使用。“,粪也。从艸,胃省。”后人加上去的读音与“屎”完全相同,这里的“粪”当然就是专指粪便了。什么是“胃省”?就是“胃”字的省略。“胃”小篆作,上部的“”就是胃的象形,里面装着似米而非米者,屎也。不论是假借还是弄出半个胃字来,曲径通幽,都在绕弯子。其实甲骨文中就有“屎”:
  一个人蹲着,身后那些小点就是屎,这正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屎“字的来源,甲骨文的“屎田”就是给田施肥。难道就这么简单吗?简直让学者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的原因有二:第一,“屎”字在字書中出现晚,《玉篇》《广韵》才有。第二,西周金文中,这个字都当继承的意思讲,例如禹鼎说:“命禹屎朕祖考政于邢邦”,意思就是命令禹在继承我先祖和父亲在邢邦的政权。文辞典雅,找不到和“屎”之间的关系。就我个人的理解,我相信这就是同一个屎字。那甲骨文之后这么长时间“屎”字为什么和粪便这个意义脱节了呢?口语中很多常用词和常用义是上不了台面的。在口语中“卧槽”之声不绝于耳,在各类政府文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您见过吗?“茄子”“辣椒”口语中很常用,根据三大报五大刊之类的出版物统计,肯定算不上是常用词。铜器铭文何等庄重,哪里有屎的空间。关于屎字,我有专文讨论,还有一些学术问题大家还在讨论,这里就不展开了。
  甲骨文中的“屎”字何其直白!后来的演变和使用何其曲折!至于“尿”的演变就更曲折了。
  这是一个人站着撒尿,很形象。学者们也不敢轻易相信,原因是辞例落实不了。
  王孙钟里有一个字作:
  右上方就是甲骨文中的这个尿。左侧加了“尸”,为什么?因为尸就是蹲踞的人形,突出臀部,所以,臀、尻、居(踞的本字)、屎等字都从尸。在上加一个尸表意合理。下部是一个“水”旁,尿就是广义的水,也合理。
  这个字变化多端。
  一是人们已经不认识那个站着撒尿的“尿”字了,把它和尸合在一起,误以为是“尾”,这就是《说文》的“尿”:
  ,人小便也。从尾从水。
  尾巴下出水那是猫狗撒尿,怎么是人小便呢?
  第二种变化就是把水旁移位:
  这就是溺,溺就是尿,《庄子》中的屎溺已经说过了,直到《红楼梦》溺还是尿:“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焦大喝马尿的功劳人们还记得。
  第三种变化就是把站着撒尿的人形给省略了:
  这就和我们今天尿字的结构完全一样了,尿也终于从站着撒尿变成了蹲着撒,独特的直线状的液体也变成了普通的“水”了。
  至于“弱”字,也是从尿中化出来的。《说文》说:
  ,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弱物并,故从二。
  读懂了吗?没读懂说明智力正常,因为许慎本来就没弄懂。至于变化过程就更复杂一些。关于“尿”字我也有专文讨论,复杂得很,这里也不展开了。
  上初中的时候正赶上农业学大寨,学校有农场,每个学期都得进行一定量的农业劳动。那年冬天积肥,需要我们跳到茅坑把冰冻的屎尿挖出来。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哪里见过这个阵势,不知如何是好,班主任张俊英是文雅的女老师,也不知如何是好。我当时是团支部书记,市级优秀学雷锋小组组长,那个年代是很光荣的角色,得以身作则呀,率先跳进了茅坑,带领大家顺利完成了任务。事后写作文,记得结尾处写了“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张老师画圈儿点赞,课堂上宣读,很是荣光。荒诞岁月给我留下了别样财富——对屎尿没有了原先一提及就恶心的畏惧!
  不畏惧的东西不等于是美好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有语言禁忌,实际上文字也有禁忌。甲骨文中直白的蹲着拉屎、站着撒尿,后来曲折变化,或用其他文字代替,就是想去除这种不美好的感觉。虽然避不开,但还是尽量隐晦一点。我这样赤裸裸地说“粪土”、论“屎尿”,实在有悖《美文》好美之道。知错就改,这样的话题在我的笔下就此了结。
其他文献
一  知青老费告别我们这个村庄的那天早晨,我仍然像没事人似的去上学。头天夜里,老费在我们家同我父母聊天聊得很晚。他走的时候,我只听见院里的大黄狗胡乱地叫了几声。  我们家正式成为知青的房东是1971年。那一年的深秋时节,有一天父亲从村上开完会,回家对母亲说,城里有一批知青要下乡插队了。公社来通知,咱村里要来十几个。队上暂时没有知青点,就考虑先安排在住户里。咱是干部,书记让带个头,给咱家三个名额,全
期刊
陈建功 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现任中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兼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出版作品《迷乱的星空》《陈建功小说选》《从实招来》 等。作品曾多次获全国重要的文学奖,部分作品译有捷克、韩、日、法、英文版本,在海外出版。  这几年常往北海跑。北部湾畔的那座小城,是我的家乡。记得1957年初到北京的时候,人问“哪里人”,一说“北海”,人皆茫然,闻所未闻的样子。有些牛哄哄的同学还装傻充愣,说:“
期刊
一  我剥开糖纸的时候,她吞下了一颗糖。  然后她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说,“都不如以前的酸了。”她说这话的时候,皱了皱眉头。  我咬下一口,感觉着酸酸的味道在舌尖绽开,一团黏糊糊的甜味腻在舌尖,好像真的没有原来的味道了。  吃得是三块钱一大包的话梅糖,黑袋,套在一个透明的小袋子里,卖糖的小铺子夹在城市的缝隙里,就像记忆夹缝里小学对面亘古不变的小卖部,永远混合着零食、小吃和各种各样的广告,混合着些许难
期刊
王 韵 在《人民文学》《文艺报》《散文选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曾获中国作家协会抗战征文奖、《人民文学》游记征文奖、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山东首届齐鲁散文奖等省级以上文学奖项20多次,多篇作品被转载或入选《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精短散文年选》等各种选刊、选本和年度精选。出版散文集《尘埃里的花》《低飞的诗意》。  琉璃,一个安静清澈的字眼。长一张清新的美人脸,轻轻一念,吐气如兰,如光滑的绸
期刊
二十三 读书兴趣和文学接受  陈忠实谈到自己的读書时说,他的“几乎所有阅读都不过是兴趣性的阅读而已,都只是为了增添知识,开阔视野,见识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陈忠实:《生命里的书缘》,《海燕》2008年第9期)。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阅读,既是一种如陈忠实所言的生活兴趣,同时也或隐或显地包含着某种程度的关于创作的准备。要完全弄清一个作家的阅读情况是困难的,因为他的一生阅读范围可能太广,根本无法准确把握。
期刊
走进被绿树环绕的大明宫,看着那微缩了的大明宫城,不是那雍容的建筑布局让人振奋,也没兴趣追寻哪座宫殿的坎坷,却不知怎么总会想起那位浪漫而又可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常常会随着诗人的吟诵而使历史在眼帘演绎开来。  那位天才的诗人是在天宝年间走进恢宏的大明宫的,是被唐玄宗一纸圣旨召进了宫内翰林院。当时的李白梦想入宫施展抱负的愿望十分强烈,当他接到进宫任职的诏书时,曾经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期刊
我是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依我的理解,中文就是中国人使用的文字。在更多情况下,这种语言有另一个称谓:汉语。这个词定义了这种语言属于一个特定的民族:汉族。如果这样定义,民族主义者自然会义正词严地责问,为什么不用母语写作?你不爱自己的民族?  中国地理版图内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国家宪法也认定,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果你要顺利完成与所有人的交流,你就必须使用一种公共语言。所以,我更愿意这样介绍自己,
期刊
千里江山圖
期刊
「传达出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孤独」 语出评家唐棣快评,谈及导演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作者并未对该片“120帧/4K/3D”的技术创新更多赞许,而是更为欣赏新片的故事和内涵:“电影借此传达出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孤独——在无数个人中,你只剩下自己,无人理解,无人问津。看似每个人都爱你,其实你深知他们爱的是幻想中的你”……近似的孤独怕不止是在战场?商场如是?政坛如是?人生如是?  「学术劳工」来
期刊
“道”的概念,在中国以及东亚文化圈中随处可见,道家以它为冠首之名,它是道家思想的源头和根本,但这并不意味着“道”仅为道家所独有。实际上,它不仅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话题,也是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以及随后传入中国的一些宗教在“本色化”之后,各自思想体系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儒释道,在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交叉交融的综合体,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博大精深。一部《论语》,除了“朝闻道,夕死可矣”人们耳熟能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