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行业报的五大难题——兼谈《山西物资报》的相应对策

来源 :新闻采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0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报刊林立、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要想办好一份报纸确实不易;而要办好一份活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报难度就更大了。结合《山西物资报》3年多的实践,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五难。 一、行业性与社会性 行业性既是行业报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它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一份省级行业报尤其如此。省级行业报面对全省的某一行业,读者范围相对狭小、报道内容相对贫乏,出版周期一般较长。要想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求得生存发展绝非易事。《山西物资报》自1992年5月创刊以来,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In today’s society wher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re bombarded and information exploded, it is indeed not easy to run a newspaper. However, it is even more difficult to handle an industry newspaper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scope of activities. Combined with “Shanxi Materials” more than 3 years of practice, I think, at least the following five difficulties. First, the industry and the social industry is not only the industry newspaper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life, but also i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a provincial industry newspaper, especially. Provincial industry coverage of an industry in the province, the readership is relatively narrow range of content is relatively poor, the publication cycle is generally longer. To survive in such a condition is not easy to find survival. Since its publication in May 1992, Shanxi Materials Newspaper has done some useful explorations.
其他文献
1.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为旅游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006年国家旅游局经确定的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游",2008年重庆的旅游主题为"乡村旅游"。远离城市的喧嚣,投入大
准确、鲜明、生动,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能否吸引读者,感化心灵,这三大要求之一的鲜明性是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给读者以一定的准确的信息外,还要以鲜明的情感
中职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满足酒店岗位实际所需,酒店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水平共同提升。目前,许多中职毕业生反映很难将课堂学习的管理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这表明中职酒店
目前,相当多的经济报道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时间、地点、单位、产品名称不同而已。报道没有独特之处,不能引人入胜。而真正需要报道的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方面的
服务是饭店的生命,是永恒的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饭店已经把服务质量管理看成是饭店的生命,这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因为对饭店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因此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目前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对机械自动化发展做出介绍的
1947年1月14日,正值农历隆冬腊月,作为新华社吕梁分社前线记者,我随陈赓、王震两将军率领的晋冀鲁豫、晋绥野战军的两个纵队,刚挺进到吕梁山靠近晋中平川的边山地区,就听到
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极世界,这是一个迅速变化的信息世界。为了适应世界的风云变幻,主要的大国都建立了快速反应部队,为了准确及时地反映这个世界的变化,为了在市场经济的
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也有变化性。对教育而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追求的宏观目标,以五年或十年为阶段,提出奋斗目标,这是办好教育的幸事;就学校来说,领导对老师提出教育目标,和老
据说,下意识流露出的行为更能反映人的真实心理,因为它是从人们有意识地掩饰之中逃脱的“漏网之鱼”。如果这种说法真的可靠的话,从一些报纸版面上拾取一些编辑的“下意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