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8年全国II卷理科数学12题的“一题多解”探究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题多解”是克服学生思维定式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方法.通过长期“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并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选择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本文以一道高考试题为载体浅谈“一题多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高考试题;一题多解;必要性;重要性
  2018年全国Ⅱ卷理科数学第12题,题目虽不新颖,但是内涵丰富,解法丰富多彩,这类题型的练习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性,引起了笔者的深入探索和思考.
  一、题目呈现
  已知F1,F2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A是C的左顶点,点P在过A且斜率为36的直线上,△PF1F2为等腰三角形,∠F1F2P=120°,则C的离心率为().
  A.23B.12
  C.13D.14
  二、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传统题,以椭圆的离心率为载体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也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
  三、解法探究
  本题的多种解法主要是以圆锥曲线的代数与几何双重特征为切入点,寻求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不同的解法体现不同的思维层次和思考角度,学生较容易入手,同时也要求学生要有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下:
  解法1:直接法
  由A是C的左顶点知A(-a,0).
  因为△PF1F2为等腰三角形,所以PF2=F1F2=2c.
  由∠F1F2P=120°知P(2c,3c).
  又因为点P在过A且斜率为36的直线上,所以kAP=3c-02c+a=36,
  即a=4c,所以e=14,选D.
  解法2:联立方程组
  由条件可知直线PA的方程为y=36(x+a),直线PF2的方程为y=3(x-c),
  联立两条直线方程y=36(x+a),y=3(x-c),解得xP=a+6c5,yP=35(a+c).
  由条件知F1(-c,0),kPF1=33,即35(a+c)a+6c5+c=33,
  解得a=4c,所以e=14,选D.
  解法3:利用余弦定理
  在△AF2P中,PF2=F1F2=2c.
  由余弦定理可知:
  PA=(a+c)2+(2c)2+2c(a+c)=7c2+a2+4ac.
  因为tan∠PAF2=36,所以sin∠PAF2=113.
  在△APF2,△PF1F2中利用高相等有7c2+a2+4ac×113=2c×32=3c,
  即32c2-4ac-a2=0,
  解得e=14(负值舍去),选D.
  解法4:利用正弦定理
  因为△PF1F2为等腰三角形,∠F1F2P=120°,所以PF2=F1F2=2c,PF1=23c.
  因为sin∠APF1=sin(∠PAF1+∠AF1P),tan∠PAF1=36,
  sin∠PAF1=113,cos∠PAF1=2313,∠AF1P=150°,
  所以sin∠APF1=3926.
  在△APF1中,由正弦定理有AF1sin∠APF1=PF1sin∠PAF1,即a-c3926=23c1313,
  所以a=4c,即e=14,選D.
  事实上,也可以由正弦定理得PF2AF2=sin∠PAF2sin∠APF2,
  即
  2ca+c=113sinπ3-∠PAF2=11332×1213-12×113
  =25,
  所以a=4c,即e=14,选D.
  【点评】我们教师在试题讲解过程中要向学生渗透从多角度深刻剖析问题的思想。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在“多角度”上下功夫,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展开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用规律解题,思维线路短,过程简洁,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触类旁通”的“巧思”也就一定会顺其自然产生。
  下面给出两道不错的一题多解练习题供读者参考: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文科第15题:
  当x=θ时,函数f(x)=sinx-2cosx取得最大值,则cosθ=.
  2015年重庆高考文科14题:
  若正数a,b满足a+b=5,则a+1+b+3的最大值是.
  四、解题反思
  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有效时机让学生试着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苗。对解法的探索是在践行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更广阔、思想更深刻。对试题本质的探源,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问题,将新旧解题经历跨时空贯通起来,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五、结束语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学会解题,而想要学会解题,好的数学题目是关键.一道好的试题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不是因为其独特的解题技巧,而是其中所蕴含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正如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教师能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
其他文献
摘 要: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不同,隐性课程指学校外在环境、文化等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的交际方式等诸多方面。本研究中的隐性课程,主要研究探讨校园文化氛围、师生交流方式和图书馆建设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师生交流;图书馆建设  隐性课程首先由布鲁姆(B.Bloom)于1972年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
期刊
摘 要: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也是高考备考的重点、热点。但这类问题中有一种非常规运动,无论是在常规教学中还是在教辅试题中都鲜有涉及,然而高考却没有因此而驻足。笔者希望通过对该类特殊问题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拓展,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为广大考生2019年的高考备考提供帮助。  关键词:叠加场;变速曲线运动;拓展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热点,也是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中力学占据了绝大部分,而摩擦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相对较难,特别是对静摩擦力的产生、大小以及最大静摩擦力的理解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材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自制探究摩擦力产生和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器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摩擦力,特别是利用触发器让蜂鸣器报警的方式使学生去观察恰好滑动,从而读出最大静摩擦力这是一个亮点,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静摩擦力何时达到最
期刊
摘要: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从“三基”方面——基本笔画、基本字、基本结构,给学生写好字找到突破路径,提高学生写好字的能力和效果。  关键词:写字教学;基本笔画;基本字;基本结构  小学低段学生初学写字,往往因笔画、结构把握不好,而对写字产生畏难情绪,以至于很长时间不能写出规范、工整、美观的汉字。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尝试,将指导学生写好字的经验概括为注重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基本字的“
期刊
摘要:考察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尚存在诸多问题,而课堂作业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一是作业设计缺乏学生主体意识;二是作业设计缺乏生活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作业设计结构不够完整。总的来说,美术课堂作业本应充满“大美”,现在却失去了“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策略的探究与实践。笔者仅就该问题,从“建立作业超市,丰富作业类型”“创新作业形式,定位生活视
期刊
摘要:随着新的高考模式的实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尤其重要,立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在认识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师需要阐释立体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針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实效性  一、引言  高
期刊
摘要:站在教学论层面,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学生获取信息,习得知识,传承文化,而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让学生学会阅读。但当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这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被架空,最后培养的是抽象的能力观。本文认为教师需要具备阅读能力的分层培养意识,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具体的言语环境和文体中,通过具体的文本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最为核心的内容当是文本品读,文本品读是一门细功夫,细研细磨,才能进入文本深处。在文本细读中,除了挖掘文章中的细节外,还可以通过对文章前后表述的细微变化处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入挖掘文本的价值,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好探究、喜思考的文本细读者。基于此,笔者拟从比较文本前后叙述细微变化的角度,围绕人称称谓的变换、似而不同的表述差异等方面做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细读;变化;人文深情;幽深
期刊
摘要: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中的UsingLanguage的阅读文章,是一篇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短文。这篇文章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文,还是写的样本。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将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避免了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分离、相割裂的问题。  关键词:“以读促写”;高中英语;Usinglanguage;读写结合  一、引言  人教版高中英语
期刊
2018年7月,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二中学组织了高一年级学生到丽江进行为期四天的“探寻东巴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主题研学旅行活动。丽江是文明于世界的旅游城市,绚丽清秀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茶马古道要冲束河古镇、古老独特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文化、朴实独特的纳西族民俗风情、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鼓镇长江第一湾、纳西神山玉龙雪山等高品质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