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创作漫谈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是我个人的修行方式,早晨起来,头脑清醒,常有诸多感受涌上心头,因而诉诸纸素,就成了我的精神突破口。这时我只有直奔画室铺开纸笔,将所思所感幻化成山山水水,一口气画了下来,才觉得心情舒坦,竟不知是我代山川而言还是山川代我而言。在这种精神趋动下画画,除了快乐,常常伴随着有很多的想法,促使我去探索,去体悟,因而画画成了我最本质、最直接的悟道方式。
  我算是在美院里浸泡了两年的人,深知传统的厉害,自觉下了一些功夫,但凡见到功夫下得深的人就对其心生佩服和由衷的赞美。现在画国画的人那么多,举凡刚拿起毛笔准备画国画的人大多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画山水,似乎山水画是最有魅力和最好学的一个画种。殊不知,有多少人熬到了白头,每日仗剑挥毫,终究还是一个门外汉。于是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日推开画室门,环视自己留在墙上的画作,一张张检视,对比,放下……很难有满意的时候。
  那么,标准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眼界,因此,眼界的提高至关重要,眼界怎么提高呢?每日读画、读书、思考、与隐形高手交流等,我身边没有可交流的人群,听不到阿谀奉承的声音,也听不到批评的声音,没有老师,凡遇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在这场孤独的行旅中,我享受着探险乐趣。我自觉能打通荆浩、范宽的那扇门,窥视到他们二人在对弈时的乐趣,我作画没有那种无病呻吟,兴致上来,一挥而就。古人有“一笔书”,我喜欢“一笔画”,甚至“一批画”也是“一笔画”,兴尽方休,痛快淋漓。没有人可交流,只能说没有俗人的交流,更好,不妨摆上三五个茶杯,沏好茶,邀请你喜欢的画家上座(古人),然后放音樂,你开始进入冥想的状态,对着你的画反复观察,直到你看出点什么就开始下笔,这时候,你喜欢的“老师”就有可能在你旁边指指点点,他们的画、话,你都记得……什么叫“入定”,什么叫“鬼使神差”……浑浑噩噩间,我就是这样完成了所谓的创作。
  古代大画家中有迂者、痴者、疯者、癫者,但无一不是智者,无一不是性情中人,情性中人怎样进入性情中去?即进入到挥洒性情的状态中去,至关重要。因为当下性情中人很多,但大都没有性情的状态……徐渭、八大、石涛等都有状态,而且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画为心迹,天然去雕饰,为上品上。
  现代大画家傅抱石好酒使性,是为了有一种一任性格挥洒的状态,酒后才能放开种种约束,进入到创作的最佳状态,所以精品往往是醉后所得。
  故作画的状态有被逼出来的,有自修出来的。当代人怎样调理出一种最佳的作画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传统的传承,我们的古人自不必说,到了近现代,西学东渐,我们可以从前辈大师那里找到借鉴。
  李可染、傅抱石两位大师对传统的态度是参照式的、感悟式的,因而创立的自家山水风貌迥异于前人,成为时代高峰。
  陆俨少、张大千为代表的大家则对传统的浸淫很深,皆能脱胎而出,自创面貌,自创新法,皆能彪炳千古。
  黄宾虹大师一生都在研究传统,研究写生,其画像一本词典,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中国画发展到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各种讯息每天都充斥着你的大脑,各种观念、样式五花八门,评价体系松松垮垮,乱象丛生,严重地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的心灵蒙尘,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是对中国画生成发展的脉胳的再认识。
  其次是对传统经典山水,特别是宋元山水的再挖掘。
  再就是对传统经典画论的再研究。
  最后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再审识。
  对传统的临摹、研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深入都可以用到创作中来。如何在山水画发展的链条上找到自我才是关键。当你找到一个点以后,这个点也许是一张古画,也许是一种皴法,也许……总之,它是一个兴奋点。当然,在写生中,你也能找到兴奋点,我的体会是,当你临摹完了再去写生,更容易找到兴奋点,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创作了。当然,这种创作只是契入创作,还谈不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真正创作出有你个人风格的作品又是另外一码事,你必须要做的是转换,把眼前的美景或心里的一个念想转换成一幅画,一幅有独特笔法、造型、意境的画面,形式语言、笔墨技巧随之而生,随着这些越来越成熟,你的风格也就越来越凸显。规模化生产的问题、结壳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为了避开这些问题,我现在的创作可以说是一个痛苦的生产状态,既不作草图,也没有任何预期,往往什么想法也没有就匆匆下了笔,然后才开始放音乐(顺便说一句,音乐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是听什么音乐就画什么画)。泡茶、看书或冥想进入状态,然后拿起笔挥洒,画出我的情感、我的理想、我的喜怒哀乐。一任灵魂的趋使,什么树呀、事呀、云烟呀,都会幻化成形,承载了我的生命体验,脱离了物质层面的面相,直奔精神层面的诉求,自然而然……似得天助,最后达到的它已经不是一幅画了,观者可尽情畅游,达到理想的彼岸,帮助我们超凡脱俗,引渡到如来境界。
  以上所述,是我个人对山水画创作的一点心得体会,也是我毕生的追求,所幸部分已经达到,未达到的我亦付诸努力,继续前行。
其他文献
在古代,“文”与“书”是以二维合一的状态呈现的,能文善书者比比皆是,大凡能举出名来的书法家,基本上都是一个文人身份。反之,“能文善书”亦成为一个中国式文人的“标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为直接的表现。对古人而言, “能文善书”是文人必备的素质,其文学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梳理出古代优秀的书法脉络,更可以更好地审视当下的书法艺术状态和预瞻未来书法发展形态。  知道军旅书画家崔勇波先生是十几年前读了他的
期刊
在一方不起眼的金文铜墨盒上,留有“宣圣二四五九年”落款,这引起我极大兴趣。因为这种纪年款在历史遗物上非常罕见。  宣圣,指的是孔子。孔圣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死后为中国历代王朝所尊,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西夏仁宗三年(1146)仁宗颁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故以后诗文中多尊称孔子为“宣圣”。  “宣圣二四五九年”,显然就是一个以伟人孔子为纪年的年款
期刊
在法国取得两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的陈淑华,是台湾师范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教授,更是有史以来进入罗浮宫修复油画的第一位华人。但她却选择回到台湾,一头栽进一般认为“冷门”的漆画创作中。到底“漆画”有什么样的魅力,她又是为什么放弃修复师的高薪而执意创作属于自己的新艺术呢?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热情健谈的陈淑华教授与我们分享她对于漆画的热爱,以及坚持创作之路的历程。  什么是“漆”?  大家较为熟悉的种类
期刊
艺术家的人文思想规定了他的作品和作品的美学主题。审视朱麟的国画作品,需从他的心灵或精神内在去思考。我们如果把艺术的成败归结为艺术技巧,就容易忽视视觉体验之于生命之内的重要意义。朱麟的作品,是立足于人生、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存在等内涵去追寻的笔墨探索与艺术创作。  “书画一体。本善积极的情怀与自然事物的寄托,是其作品表达的主题与内涵,并在物我感应中体现出一种互融、互解、互爱的明净与宽阔心怀”(北京国画
期刊
2007年仲夏,一次偶然的误入,犹如时空穿梭,我闯入一片旧工业时代的废墟。  跨过一扇变形的大铁门,上面歪着几个还可辨识的水泥大字: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一路往里走,到处是锈迹斑斑的机器、破败的廠房,杂草丛生,空无一人。被蛛网灰尘覆盖的残垣断壁中写满了醒目的标语和口号,仔细读来,依然有宣传和振奋人心的作用,感受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精神洗礼。  行
期刊
绘画之路  和绘画结下不解之缘的过程像小说像故事,不仅如梦,更是如幻。三十岁取得法国博士学位,在美术系当教授,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人肯定是天之骄子,一路顺遂。事实与常理时有出入,当我突然不再出现于原有大学课堂上时,同学们都在问:“这人跑哪儿去了?”大学前的师长朋友听说我从事绘画创作、在美术系教书,都狐疑地问:“什么时候开始学画?”  踏上绘画之路似乎缘于一切是命定。回想过程,与其说是我选择了绘画,
期刊
说到文房四宝,人们立马会想到“笔墨纸砚”。由于砚不易损耗且工艺性强,故砚的收藏成为文房之首,至今依然不衰。  然而,从晚清同治年间至新中国解放初期,曾经有一种器物成为砚的替代品盛行百余年,但今天无论广大百姓,还是书画界却识者甚微,这种器物叫“铜墨盒”。  铜墨盒最早起源于清同治时期,据齐如山的《北京三百六十行》中记载:“刻墨盒始于陈寅生”。文物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也记载:“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
期刊
一、元朱文印的审美特征  元明以降,数百年篆刻家的探索与积累,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也形成了元朱文印的审美体系,其审美特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篆法纯宗说文,布篆章法纯粹以平正为要,线条光洁华丽,以端庄工稳充满静气的特征征服人心,印面雍容优美,毫无瑕疵,让人望峰息心,叹为观止。汪关、林皋莫不如此,至陈巨来登峰造极。  另一类是在继承上述特征的基础上“略施技巧”:或在线条上更突出刀感与笔意
期刊
20世纪是一个变革开放的时代,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张仃就是这个历史时代脱颖而出,对中国现当代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的革命文艺家和艺术教育家。  张仃与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同行,亲历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经历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和中国现代美术重大事件的演进。他的艺术人生与祖国的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新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休戚相关。  张仃无论是在漫画
期刊
佛者,或曰浮屠,皆梵语也,汉言觉也。 释迦佛应众业所感,于贤劫示现人间成就,慈悲怜悯,三转法轮,弘法利生,开示世出世间之真实本源。于是古毗舍离国大善知识发心供养,于其林中施建道场,名曰“雁堂”,以形似雁故。每读乎此深心赞叹,遂以为吾号也,乃仰慕者云云。  畴昔始龀,常思生所从来,又喜闻鬼神佛道非常之事,异此种种,莫不夙缘者欤!且寻思六祖慧能大师虽不通文墨,仅凭《金刚经》一句偈便悟,逐智慧泉涌。慕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