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大爱中升华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n85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世界,音乐界许多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以各种不同方式的实际行动投入到这场充满爱心的抗灾斗争活动中去。6月15日晚,在山东剧院举行的“于红梅师生赈灾义演音乐会”给予了笔者很大震撼。这场由《齐鲁晚报》和民建济南市委主办的音乐会的门票在短短几天中被抢购一空,乃至不得不出售站票,收入则全部捐献给地震灾区人民。作曲家、指挥家刘文金先生特地从北京赶来排练并指挥他的最新作品参加义演活动;音乐评论家刘再生教授应邀担任特约主持人,对每一个节目进行介绍与点评;青年二胡演奏家于红梅带领中央音乐学院由她亲自培养的从附小、附中直到大学本科、研究生的18位学生(其中许多曾在全国或国际民族器乐大奖赛上获奖)参加了演出,她本人演奏了两首大型二胡协奏曲。这场音乐会精彩纷呈、激动人心,以艺术所特有的感染力为抗震救灾活动奉献出一颗颗爱心,将艺术的人文关怀精神置于首要地位,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反响与关注。笔者现将对这次音乐会的艺术特色以及聆听后的感受进行几点思考与归纳。
  
  一、展示二胡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
  
  这场音乐会的节目安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创作层面来看,既有刘天华《光明行》,华彦钧《听松》等传统乐曲;也有鲁日融的《秦腔主题随想曲》、《郿鄂调》,张式业《一枝花》,关迪忠《追梦京华》等地域色彩浓郁的风格性作品;还有王建民《第二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狂想曲》等富于现代气派的二胡乐曲以及移植的小提琴名作《流浪者之歌》;直至被音乐界誉为“二胡音乐第二个里程碑作曲家”刘文金最新创作的军旅题材作品——《雪山魂塑》。不同时代的二胡音乐创作有着不同的时代特色。在一场音乐会上展示如此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实际上可以说是浓缩了一部二胡音乐发展史。听众在高度享受音乐美感同时,也了解到中国二胡音乐走过的“国乐改进”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二胡艺术的长足发展。从二胡演奏层面来说,不妨用“今非昔比”、“日新月异”加以形容概括。刘天华创作于1931年的《光明行》,是他“十大名曲”中技巧难度最大的作品之一,直至上世纪50年代依然是二胡演奏家展现技巧的重要曲目。但是,这次音乐会最后一个节目,在山东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队伴奏下,于红梅的母校济南胜利大街小学有30余位小学生(其中最小的仅6岁)与于红梅师生一起齐奏《光明行》,驾驭技巧轻松自如,得心应手,博得听众热烈掌声,展示了二胡音乐发展的时代性飞跃。音乐会上,由刘笑含、王楚婷两位附小同学演奏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以快速、密集的半音阶上下行进行表现大自然中群蜂嗡鸣飞舞的动人景象,音准及快弓颗粒性十分清晰。自刘文金于上世纪60年代左右创作《三门峡畅想曲》、《豫北叙事曲》,开辟了二胡快弓时代之后,二胡演奏技巧有了一个质变。因此,作曲家与演奏家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作曲家创作的二胡名作为演奏家施展抱负留下了无限空间;演奏家出类拔萃的技能又使作曲家创作更有激情与胆魄。这些二胡学生的表演虽然还难以完全用演奏家的尺度去衡量,但是,用技巧精湛加以评价,应该说是毫不夸张的。从广义上说,他们的艺术素质与潜能也象征着中国二胡发展的前景与未来。
  
  二、传统与现代风格交织的光彩
  
  传统乐曲与现代作品始终是一组相对性的概念,二胡音乐也不例外。两者之间,既有不同时代文化产物的区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各自特有的音乐美学内涵;同时,两者又不存在“汉界楚河”,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一时期的“现代作品”往往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传统”范畴。在二胡音乐中,传统乐曲在旋律音调、作曲手法、技巧运用上更多地带有中国音乐元素的特点,更加强调音乐的“韵味”,刘天华、华彦钧的作品无疑已经纳入传统乐曲的范畴,张式业根据唢呐曲牌《一枝花》改编的同名乐曲充分发挥二胡的性能、特色,也应属传统乐曲;王建民创作的“一狂”、“二狂”、“三狂”,则借鉴西方“狂想曲”的体裁,既运用中国民间音调,用以展示二胡艰难的演奏技巧,民间音调则在乐曲中若隐若现,具有一定“炫技”成分,可以视为现代作品之力作。诚然,当代作曲家创作的二胡乐曲,通常说来,均可命之为“现代作品”,而且,更多作曲家选择的创作手法是“韵味”与“技巧”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因此,目前的二胡音乐从音乐审美角度来听赏,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场音乐会恰恰将传统与现代风格的交织呈示得光彩夺目,让人领略二胡音乐发展至今所具有的多元化美感特征。
  音乐会曲目安排几乎是传统乐曲和现代作品交叉进行的,每一支曲目又各有个性。传统乐曲部分,如初三同学李晴演奏《秦腔主题随想曲》,高三同学王轶群演奏《听松》,初一同学李仓枭演奏《一枝花》,本科一年级石亚军演奏《郿(雩阝)调》,她们都能够较好地把握乐曲的风格特色,力求将浓郁的地方色彩、或则粗犷或则细腻的音乐气质表现到位;在现代作品部分,附小五年级同学高白演奏《第三二胡狂想曲》,高中二年级阎国威演奏《第二二胡狂想曲》,附小四年级王梓同学演奏移植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创作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则展示了二胡演奏技巧的新发展,其中两位附小学生能够流畅地驾驭二胡的高难度技巧是不容易的。上面这些同学都曾获得国际性或全国以及省市民族器乐比赛名列前茅的奖项,在舞台上的演奏能够不失常态,已经是非常成功。“小荷才露尖尖叶”,引起听众情绪的强烈共鸣,使音乐会气氛十分活跃。更为值得欣赏的是两位高年级同学的演奏光彩。本科三年级同学李哈曾荣获2004年“中国青年新人选拔赛”二胡青年专业组金奖;2004年香港政府举办的首届“汤良德杯”二胡大赛专业青年组冠军;2005年“中录杯”中国国际二胡邀请赛专业青年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她演奏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第四乐章“除夕”,抒情气息浓郁,音乐素材采用京剧二簧音调,表现紫禁城在冰天雪地寒夜中人们围聚在火炉边辞旧迎新的温馨气氛。李晗的演奏丝丝入扣,把握了清新优美的内在风格。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卢珊珊是于红梅学生中学历最高的同学,曾荣获第一届中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比赛二胡专业组金奖。今年6月1日,在参加美国旧金山举行的“飞扬世界杯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中荣获“总冠军”,刚归国不久,便立即赶到济南参加义演音乐会。她演奏刘文金于1990年创作的《秋韵》,这首乐曲是刘文金继《豫北叙事曲》(1959)、《三门峡畅想曲》(1960)、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1982)之后的又一二胡名作。又名《太行山歌谣主题的回旋与交奏》,将山西音调的神韵通过一次次变奏展开抒发了对人生中年意蕴的感怀。卢珊珊的演奏以她特有的领悟能力将乐曲的韵味与技巧交织于一体,赋予作品一种不断饱和的张力感。因此,从学生的演奏角度来看,这已经是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传统乐曲与现代作品各显光彩,不同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与特色展露无遗,使听众在音乐会上都感受到“80后”乃至“90后”一 代青少年一股充满青春活力之艺术才华的陶醉与享受。
  
  三、演奏与教学的双向性渗透
  
  这场音乐会的高潮无疑是人们期待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红梅分别在上、下半场的压轴节目——两部大型二胡作品的演奏。笔者注意到,2007年10月教师节时,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曾举办“于红梅师生音乐会”,于红梅演奏了《第一二胡狂想曲》、《一枝花》、《江河水》等曲。这次赈灾义演音乐会她奉献给家乡父老的则是两部二胡协奏曲,分量显然有着明显的不同。由山东省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协奏,青年指挥家马海龙指挥的《红梅随想曲》(吴厚元作曲)也是于红梅的成名作之一。她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史学家、二胡教育家、书法家蓝玉崧先生(1925—1995)早就为她题写了“红梅花开”的珍贵墨宝。2004年秋,于红梅曾赴乌克兰演出《红梅随想曲》,由“国交”指挥李心草指挥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协奏,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长时间鼓掌,惊叹中国弓弦乐器竟有如此动人心弦的魅力!于红梅返场谢幕达14次之多,为我国二胡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音乐会上,这首乐曲被诠释得刚柔并济、深情完美,将二胡善于“歌唱性”的特色以及与乐队竞相追逐的快速技巧发挥得酣畅淋漓,使观众如痴如醉。刘文金新创作的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作于2006年,原名《雪山情怀》,2007年修改并改名)是一部带有音诗和音画性质的单乐章二胡协奏曲,也是一部献给红军长征将士的颂歌。这是刘文金二胡创作中第一次反映军旅生活题材的作品。既描绘长征途中风雪交加、坚苦卓绝的悲壮画面,又表现对战友深情怀念、迎接胜利曙光的动人景象,并且注入难度极高的二胡技巧。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与有着重大突破的大型二胡作品,对所有二胡演奏家的领悟能力与演奏功力是一个新的挑战与考验,被规定为2007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决赛的指定曲目。《雪山魂塑》在这次音乐会上由于红梅首次公开演出。作曲家刘文金在百忙中推辞了许多重要工作,特地从北京赶到济南,不计报酬参加赈灾义演,亲自担任这一曲目的指挥。这样一种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一出场就赢得观众的强烈反响与热情欢迎。于红梅的演奏格外投入,每个乐段处理十分到位,和指挥与乐队的呼应形成交响性的“立体化”效果,许多观众听后潸然泪下,将整场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于红梅师生赈灾义演音乐会”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作为一位演奏家,于红梅是我国目前二胡界最有“状态”的青年二胡演奏家之一。这种“舞台状态”就是投入感,全身心地投入于音乐之中。演奏家在舞台上能够完全进入状态是艺术表演一种最高境界,使她成为音乐的化身,“琴人台一”或许是对于红梅演奏艺术的高度评价。作为一位二胡教育家,音乐会上学生们个个精彩演出就是她的教学成果的充分体现。“名师出高徒”是一种教育规律性现象,其中老师所付出的心血与代价,化为一个个音符从学生的琴中飞入听众的心中,让人无比振奋。于红梅经常有频繁的国际性和国内各地的演出活动,但她从来不耽误学生的授课,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她曾说过:“教学是个理论的东西,需要实践的东西来支撑。而实践对我来说就是演出,这其中的经验又可以充实教学”。“我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他们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我积累的这些经验刚好可以帮助他们”。因此,于红梅的二胡演奏与教学形成了一种双向性的“互动”渗透关系。有学者评价她的二胡演奏特色是“游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这样的特色也融化在她的教学之中。于红梅在二胡演奏与教学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也构成这场音乐会一个十分重要的“亮点”。
  “梅花香自苦寒来”。于红梅出身于济南一个普通职工的“寒门”家庭,从小就养成善良朴实的性格。自学习二胡以来,直至成为著名二胡演奏家,刻苦练琴,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程。笔者2007年10月赴北京参加学术会议时,曾有幸随导师去她家中作客,临进门时还听到她练琴的声音,至为感动。本来,于红梅准备在济南举办一场旨在救助贫困音乐学子的义演,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在北京和刘文金先生商议后决定改变演出方案,在山东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促成了这场赈灾义演音乐会的成功演出。2008年的抗震救灾活动是我国音乐界各项成绩的一个不可分割组成部分,“于红梅师生赈灾义演音乐会”既是于红梅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真情汇报与回报,也是她和全体演出人员对地震灾区人民奉献的颗颗爱心。
  
  曲文静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荫
其他文献
前不久,中國音协分党组决定由我来兼任《人民音乐》主编。这是一个重担子,但作为音协副主席兼理论委员会主任,我义不容辞。当然,也十分感谢音协党组对我的信任。按照交接的时间,从2008年第二期开始,我要在《人民音乐》上署名主编,并开始履行职责。但由于本职工作繁忙,我还没有完全进入主编角色,再加上08年第二期的稿件在交接前已定稿;因而,该期稿件未经我审阅按常规发稿。在全国十一届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期间,我收
20世纪初,中国传统音乐格局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民间与城市、流行与经典等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时期。随着对音乐传统内容的审视、音乐传统历史的梳理、传统音乐的分类及民间素材的研究与创作、音乐作品形态的分析的历史过程,传统音乐研究开始向纵横方向扩展。大量研究出现了一些希望不仅仅停留音乐形态现象的分析,而挖掘音乐与之相关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党员,武汉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第五、六届主席,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童忠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7月3日凌晨2时在武汉不幸逝世。尽管遵照童先生生前意愿:丧事从简,不发讣告,不举行任何形式的告别仪式。但先生火化的那一天,大家还是自发地早早来到武昌殡仪馆为他送行。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这是同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提携后辈、学贯中西、通今博古的一代
“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出现两种艺术家:一种是实验员,只注重事物新奇的一面,而真正的创造者会利用所有的素材赋予作品卓越的生命力。这也许使第一种艺术家诧异: 在现实中,他们利用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的虚荣心。而另一种艺术家也许默默无闻,精神世界中,他们带给那些追求更高境界的完美的人更多的激动与狂喜。就如我们在毕加索的戏剧性油画,韦伯让人无法喘息的作品中,卡姆斯执着而缠绕不休的气氛下所创作的看似杂乱的绘画中所
一    2005年11月1—4日,在我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的先驱者刘天华家乡——江苏省江阴市,举行了纪念刘天华诞辰110周年的系列活动。此次系列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江苏省文联、江苏省音协及江阴市人民政府主办。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2日上午的“开幕式”及“揭牌仪式”,2日晚上的“闵惠芬、吴玉霞二胡及琵琶演奏会”,2、3两日全天的“首届(江阴)全国‘刘天华研究’学术会议”。  2日上午9时,
黄冈市黄州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黄州一中)以“学承东坡,道臻至善”为核心理念,以东坡文化传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办学特色,通过构建具有东坡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营造了浓郁的东坡文化、诗书校园的育人环境,将东坡文化融入学校理念系统。  联合高校专家开发校本课程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与黄州一中联合建立了教研共同体,共同挖掘黄冈名人文化资源,建立了黄冈市名人文化资源库,合作开发了校本教材《世界文化名
10月11日至16日,由国际音乐理事会(International Music Council ,简称IMC)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国际音乐理事会第32届大会暨第2届世界音乐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有史以来中国主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音乐会议,有来自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六大洲38个国家、20个国际组织以及国内的专家学者共150余位代表共襄盛举。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国际音乐理事
日前,第30届荆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圆满落幕,监利县章华小学建校来首次参赛成绩斐然,喜获6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并有3件作品送省参赛的佳绩。  章华小学是监利县委、县政府斥巨资新建的一所优质公办小学, 2014年9月正式开学招生。建校以来,该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一是举行名家讲座,邀请湖北名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邓从新来校作科技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科技创新指导能力。二是开展主题班队会,将科技节与
自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把研学旅行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掀起一股浓厚的“研学热”。两年来,亿万中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走向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实践,为深化教育改革留下了精彩注脚。  研学旅行之所以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主要是因为它推开相对封闭的中小学校门,把学生带到更广阔、
“中央音乐学院姚恒璐教授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于2007年10月24日晚在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成功举办。音乐会给我们的印象是:别开生面、“乐”如其人,作品真实反映了作曲家成长道路及创作的心路历程,堪称是姚先生的“人生‘乐’历”。  姚恒璐教授早年曾在山西北岳恒山脚下的浑源县下乡插队,后于1973年考上山西大学艺术系作曲专业,1976年毕业分配到大同市雁北地区,先后在区文化局、艺术馆从事音乐创作和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