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格德、男子气概与林纾的翻译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晚期英国作家莱德·哈格德以富于异国情调的非洲历险小说颂扬英国人的冒险精神和男子气概,受到读者的欢迎.同时期中国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林纾翻译了大量哈格德的作品.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林纾有感于中国积贫积弱、面临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试图借助翻译哈格德等人的作品来倡导尚武精神,希望以此来重塑荏弱的中国国民性,从而强国保种.为此林纾在翻译中刻意凸显哈格德小说中人物的男子气概,并将其改造为一种带有儒家伦理内涵的豪侠精神.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不仅在执政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回顾党在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办学历史,对今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坚定信念的优质师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取向,以及美好的理想塑造等合规律性的经验,启发着人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要重视教师信念与教育信仰的培养,坚持理论
通过对《新亚学规》的考察可知,该学规主要探讨了“职业”与“事业”、“知识”与“人格”、“课程”与“师长”、“求学”与“做人”、“专门”与“博通”这五对概念之间的
文章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模式相结合,构建了“网络+校本”研修模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远程建立连接,突破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难以
以《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为首的郭沫若旧体诗词笺注类著作中,有一些注释出现了舛误或失当,本文结合写作背景探寻诗的典故,纠正了几处误注,补正了一些疏漏.
清末民初,在中国诗歌自新的内在诉求中,作诗与译诗的中外合力,共同促成了新诗诗体的最终确立.作为五四诗国革命的重要阵地,《新青年》译诗由接续晚清到完成白话自由体转换的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二十世纪少有的从语言学转入文学领域的文学大家.认同危机是导致其角色转换的深层原因,而中西文化之争也是其产生认同危机的根
10卷本《陈荒煤文集》,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当代电影史和文艺管理体制的重要史料.其第10卷《日记·书信·自传卷》中的“书信”编,呈现诸多新史料,尤为研究者关注.本
为了有效发挥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功效,提升护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文化自信,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设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护理融合”的思政案例,实现在多
现代评论者往往在阅读或交游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红楼梦》话题的勾连创造,最终形成以内容的“《红楼梦》化”与表达的“《红楼梦》化”作为评论者日常习惯来源与行动准则的接
“文艺复兴”话语经历了从欧洲到日本再到中国的理论旅行.以内藤湖南为首的日本京都学派,率先比照欧洲文艺复兴提出“宋代近世说”,与中国近现代学人相呼应,深刻影响了中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