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为栋梁而不伐”是幸或不幸?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qwerty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假山记》是苏洵引物托喻的名作,前篇层析“木之升沉遇合”以类比人才“寿夭穷通”的遭遇,后篇形容三峰岌然不阿以寄寓三苏凛然自立的人格追求。对此,诸家多有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分析“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的内涵和喻指时,又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拟由此展开讨论,揭示埋藏在隐微的文字中的苏洵心态转变。
  先引相关文段如下: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一种理解认为,“幸”是因为“伐”发生在“任为栋梁”之后。如牛宝彤把“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转述为“有的长成合抱大树才被砍伐,这算是有幸的了”。 但是,表示条件关系、可译为现代汉语“才”的“则”,一般用以询问动作行为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才发生、出现,如《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不用以陈述已然的事实发生或结束得晚。
  另一种理解认为,“幸”是仅就“至于任为栋梁”而言,“伐”是由幸引发的不幸,“则”强调前后的因果关系,全句译为“幸而长成木材,用作栋梁,那么就被伐去”。 宋文蔚评注“虽幸遂其生矣,又有材之患”,又在“强之以为山”下评注“无用之用,可以全其天矣”。 这是借用了《庄子》中“成材遭砍伐,不材终天年”的观点(见于《逍遥游》《人间世》《山木》等篇)。但《庄子》的思想未必可以用来解释苏洵的用意。比如木假山为人供奉,与《庄子·秋水》中“留骨而贵”的楚之神龟无异,按《庄子》的观念,就不当称为“最幸”。
  近来,更多学者把“则”理解为表示转折,认为“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是指树木“有的幸而成材,又被采伐者随意剪除掉”。 有人进一步引申,认为这是隐喻“部分人才已成国之栋梁,却难逃斧斤之伐”,“‘斧斤之患’象征着奸人的打击迫害”。
  以上三种理解,都把“任为栋梁则伐”当作与蘖殇拱夭、风拔水漂、斧斤之患相并列的不幸。这就违背了本段的逻辑层次。为了说清层次关系,我们绘制了以下流程图:
  文章分四个阶段叙述树木的经历,每个阶段提出相对应的幸或不幸的两至三个发展方向,并选择其一往下一阶段推演。“幸而至于任为栋梁”既是上一阶段的分支,与上句“蘖而殇”“拱而夭”的不幸相对,又是分析下一阶段发展的起点,“伐”与下句的“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的不幸相对。所以,“至于任为栋梁”和“伐”是两个阶段的幸运者,都可以被“幸而”统摄,“则”表示顺接关系。
  苏洵散文中,“幸而……则……”的句式基本表示顺接。如:
  彼其举者曰:“此廉吏,此能吏。”朝廷不知其所以为廉与能也。幸而未有败事,则长为廉与能矣。(《上皇帝十事书》)
  有些以“幸”与“不幸”对举的句子,“则”的顺接作用就更清楚了:
  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幸而又有圣人焉,承其后而维之,则天下可以复治;不幸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六经纶·书论》)
  明确了“则”表示顺接关系,就可以确定“伐”属于幸事。之前列举的三种理解都误会“伐”为不幸,一是因为树木遭砍伐就是失去了生命,二是因为“伐”易与下文的“斧斤之患”混淆。这两点,需要结合《木假山记》及相关作品加以解释。
  在《木假山记》中,“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说的是风拔水漂后的树木,而“伐”涉及的是“至于任为栋梁”的树木,两者不属于同一层次。另外,“为人之所材”的“人”指百姓,“材”指日用的木料,比喻人才沉淪后仅从事俗务,而“栋梁”施于大厦,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之人,两者有小大之别。另外,对于已遭风拔水漂之木来说,“斧斤”已不是指砍伐,而是指修削加工。不曾破腐的断木为人取作小用的同时,也将被人改变,其过程是痛苦的,其结果是悲哀的,所以不是“最幸者”。而树木被“伐”为栋梁,虽然失去了生命,但实现了自我价值,并且保持了高直的本相,这与“斧斤之患”有高下之分。
  古人在诗歌中,也往往推崇“伐”对于巨树的价值实现意义。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唐]杜甫《古柏行》)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伐木丁丁山径通,林深长觉昼冥濛。栋梁自挟扶舆气,斤斧全收造化功。([元]凌云翰《樵云》)
  以上诗句把“伐为栋梁”作为巨树的归宿(“杀身获其所”),作为对巨树多年生长的成全(“斤斧全收造化功”),甚至作为一件急切盼望的事(“未辞翦伐谁能送”)。因为在诗人看来,巨树遭伐就是人才出仕,成为国之栋梁,自然是一大幸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苏洵之子苏辙的诗句:
  徐君郁郁涧底松,陈君落落堂上栋。涧深松茂不遭伐,堂毁栋折伤其躬。二人出处势不合,譬如日月行西东。(《徐孺亭》)
  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柏》)
  前一首诗用不遭砍伐的松树比喻未曾出仕的徐孺子,用庙堂上的栋梁比喻朝廷重臣陈蕃。诗中“徐君郁郁涧底松”是套用了左思《咏史》中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所以“涧深松茂不遭伐”含有悲士不遇的意味。
  后一首诗感慨柏树错过了伐为梁栋的时机,只能空老南涧,其际遇还不如春季显赫一时、秋季一死了之的山下曲藤和溪上脆苇。诗中的“南涧”依然是化用左思之诗,“胡为”的反问是在替柏树不值。考虑到此诗是次韵苏轼经历乌台诗案时的狱中所作,其同情兄长大才无用的用意就更加明显了。   总之,苏辙把堪为栋梁而不伐视为可惜之事。而且,如前文所论,木假山只是经历第三、第四阶段的最幸者,而第三阶段是由第二阶段的不幸推演出的。所以,苏洵意中树木最大的幸运,应该是“任为栋梁则伐”。
  可为佐证的是梅尧臣《苏明允木山》:
  空山枯楠大蔽牛,霹雳液落鱼凫洲。鱼凫水射千秋蠹,肌烂随沙荡漾流。唯存坚骨蛟龙锼,形如三山中雄酋。左右两峰相挟翊,奠奉君长无慢尤。苏夫子见之惊且异,买於溪叟凭貂裘。因嗟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雨侵藓涩得石瘦,宜与夫子归隐丘。
  本诗应该是读过《木假山记》或与苏洵交流后所作,是我们了解苏洵写作意图的重要途径。“因嗟大不为梁栋”与苏洵以伐为栋梁为幸事相通。下句“又叹残不为薪槱”取意于《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虽然梅诗最终归结到隐逸之意,但仍可说明成为栋梁、为国效力是“苏夫子”的第一追求。
  苏洵二十七岁(1035)始发愤读书,宝元元年(1038)、庆历六年(1046)试,皆不中,于是悉焚旧稿,辍笔苦读,有志再图进取。此时可类比树木“任为栋梁”前的成长期。苏洵自觉“任为栋梁”,要到送二子入京应试的嘉祐元年(1056)。《上欧阳内翰第一书》说“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自信将获得“任为栋梁则伐”的幸运。
  来到京师之后,他屡屡上书当朝政要,意在申述自己的政治见解,以求得到荐举和不次擢用。虽然在欧阳修等的揄扬之下,三苏名动京师,但苏洵并未得到一官半职。嘉祐二年(1057)四月,妻子程氏亡故的噩耗传来,父子三人只好匆匆离京返蜀。这次求仕未成对于苏洵来说,是真正的“任为栋梁而不伐”。
  《木假山记》作于返蜀后的嘉祐三年(1058)。作于同一年且亦提及木假山的《答二任》很值得重视:
  鲁人贱夫子,呼丘指东家。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昨者入京洛,文章彼人夸。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畲。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
  此诗是为答谢任孜、任伋兄弟的来信而作。开篇以孔子自比,“文章彼人夸”“知我有足嘉”等语,都是自信大才堪栋梁。而“海人等龙虾”“穷居出无车”“我道亦未尔”“贫穷已衰老”等,又表达了自己日暮途穷、不能得志的处境。后文所描绘的治田栽竹、玩石饮霞的山林闲居生活固然惬意,但毕竟是“吾道穷矣”之后的独善其身。正如曾枣庄所论:“‘重禄无意取’二句乃未取得重禄的无可奈何心情之表露。”不过从“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来看,苏洵确实甘心林泉闲居,无意出山求仕了。
  苏洵由出仕转向退隐的心态变化,呈现在《木假山记》里,就是“予家有三峰”一段对之前段落做出的改动: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这一段包括了前段所述树木命运的各个节点,但改层析结构为单线结构,仅叙述树木由蘖到成假山的过程。这是因为前一段意在说木,是用树木的种种经历来隐喻文人的种种命运,而这一段意在说山,是用木假山的遭遇来隐喻苏洵自身的经历。他说“予家有三峰”“疑其有数存乎其间”,就是在暗示木假山与自己有相同的遭际。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段连用“不”字句表现木假山避开了种种不幸,营造其命运一路上扬之势。“任为栋梁而不伐”本来是命运的一次大跌落,但夹于“不夭”“不腐”之间,便让人不能察觉。上下句将“任为栋梁”与“风拔水漂”对举,又使“任为栋梁”转为负面。蘖、拱、任、风四句由短句而渐为长句,更增强了傲岸之意。如此行文,是在刻意隐藏自己经历的不幸,还是对现状的接受甚至庆幸,我们很难确知。但苏洵一定在通过木假山设想他的未来。
  写作《木假山记》时,苏洵离京返蜀不久,正是“不伐”而遭“风拔水漂”的时期。他希望自己能像木假山一样,“不为人所材”。因为他知道,一旦错过了伐为栋梁的时机,就只能被当作普通材料使用,还不如隐居终老,以免为人雕琢,扭曲了本性。
  可以说,《木假山记》是苏洵清醒认识才士命途多舛的普遍性悲剧后,做出的对自己境遇的冷静判断和对自己未来的坚定抉择。这标志了他个人处世态度的变化,也代表了世风的转变。宋人已经不像杜甫、白居易那样执着于朝廷的采伐。上引梅尧臣诗的“归隐丘”、苏辙诗的“柱下史”,已用老庄的遁世来解脱对未成栋梁的惋惜。陆游诗《木山》全用《木假山记》文意,但语气更为坚决:“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在陆游诗中,木假山已经是个单一、固化的隐逸意象。而苏洵对于木假山,因为是在树木的种种可能遭遇中把握其形成过程,其情感是复杂的,坦然、淡然的背后,也埋藏着深深的忧虑和悲凉。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
其他文献
本专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习“新天下之耳目”的东坡词,品味苏词特色,走进其思想境界。一方面,让学生在感受苏轼诗词创作独特性的同时体悟苏轼“履险如夷”“任天而动”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词的体式特征和鉴赏规律,获得群文阅读的经验,掌握阅读同类专题的方法,并提升在复杂的情境中用语文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从意象、构思、意蕴、情感态度等多个角度品读
期刊
我们鉴赏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物,更是鉴赏这些人物在这片广袤的社会图景里散发出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人性魅力。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既来自作者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更来自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艺术。本阅读任务群的设计就是聚焦汪曾祺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带领学生进入通过传统笔法勾勒出的人物群像和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学习活动准备工作:利用一周时间,带领学生阅读汪曾祺短篇小说中的《故里三陈》《岁寒三友》《八千岁》《
期刊
1.插入相关历史故事,给文言老枝添上一丝文学的新绿,点缀魅力  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针对某些枝节做适当延伸,给文言老树添上几片新叶作为点缀,不但能给单调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鲜活的气息,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与《三国演义》及三国史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单就课文内容分析,不熟悉三国历史,不了解诸葛亮及刘禅为人的学生恐怕很难理解诸葛亮在文中表达的“报先帝,忠陛下
期刊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有人认为体现了道家思想,如“橐驼所言为官之理在儒道之间更近于道家的无为而治。老子强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1]“无为而治”源自老子的《道德经》,提倡统治者无欲无为,让百姓自发地生产生活。《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完树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确实“无为”。但种树的过程是不是“无为”?橐驼种树
期刊
《赵世家》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专题,是一段“极奇肆文字”,由“赵氏孤儿”与“胡服骑射”两则故事构成,这两则故事作为节选文字的中心情节,无疑应当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关注的重点。但在关注中心情节的同时,笔者基于思辨性阅读的理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能够进入理性思考的阅读状态。  一、于无疑处生疑问  发现问题,并不只是需要“细心”,
期刊
规范的中考试题有助于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及知识应用能力,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一些地区中考语文试题存在语用失范现象,不仅给考生答题带来一定干扰,影响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客观评价,而且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产生负面影响,需要一线语文教师予以重视。本文以2018—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解析命题语用失范现象。  1.祈使语气错用问号  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第7题为:“请同学们谈谈习近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最突出的两个创新点都聚焦在阅读上:一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课外阅读是课内名著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学生阅读积累和能力提升的保证;二是把课外名著阅读纳入教学,名著阅读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教材对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倡导中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做出智慧的选择。  一、名著阅
期刊
一、统编教材对说明文写作的课程化建设  统编教材对写作体系进行课程化建设,说明文写作也得到加强,这体现在许多方面。  一是写作专题单列,说明文写作任务更为清晰明确。笔者在下表具体梳理了两版教材所涉及的说明文写作内容。  统编教材两个说明文单元均单列写作专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与“说明的顺序”。两相比较,统编教材对说明表达的任务更为明确、集中。  二是写作专题的任务丰富,训练层次分明。统编教材写
期刊
《孤独之旅》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文章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主要讲述主人公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的故事。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杜小康,同时也锤炼着他的意志。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就是环境描写,出色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赏析环境描写是教学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1.
期刊
司马迁承父职任太史令,后为李陵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为汉武帝近臣。友人任安被判极刑,写信给司马迁,求其援救,即所谓以“推贤进士为务”(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下同)。司马迁左右为难,许久没有回信。在任安受刑前,司马迁写就一封长信,即《报任安书》,以坦陈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司马迁为什么拒绝任安推贤进士的请求?他到底有什么苦衷呢?  一、对于世俗:唯伤心  遭遇世俗的歧视。司马迁本为太史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