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回顾辽宁省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渊源与发展历程,总结辽宁产学研技术联盟运行体系的现状及特点,特别是从实证的角度,概括分析了辽宁省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的经验,并针对辽宁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今后辽宁产学研联盟建设政策取向应从改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入手,优化联盟与平台体系建设。
【关键词】产学研联盟 发展史 特点 政策
辽宁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渊源与发展现状
据辽宁省科技志记载,产学研合作联盟的起步,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称“科技攻关”。是由当时的科技群众团体为组织者,以特定的技术难题为目标,而开展的短期科技协作攻关的行为。如1980~1982年省机电工程学会组织科技工作者针对电力生产中的10大课题进行的科技攻关;1981年省计量测试学会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厂矿企业及计量部门的专家等先后3次为抚顺铝厂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等等。这些由行业协会、学会为组织者展开的技术攻关,针对生产实践的技术难题展开针对性很强的研发,其成果被迅速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创造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后,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作为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的成功模式沿袭下来,并不断扩散、深化。
自上世纪90年代,辽宁产学研合作上升到以长期、全面合作、制度化运行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2000年5月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2001年11月东北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辽宁两个影响最大的理工类高校,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具体机构,分别与29家和30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在技术、人才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企业效益得益于创新,院校人才受惠于联盟,这种携手互赢的合作方式与实践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全省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产学研联盟的形式与内容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从过去简单的单一项目合作,发展到融技术、资本、人才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各具特色的战略联盟。通过产学研合作,全面激活了创新要素,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也促进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和成果资源充分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效地发挥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省产学研技术联盟已发展到513家;全省90%以上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都是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完成的。辽宁省“十一五”以来在高档数控机床、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重型燃汽轮机、混合动力汽车、石化冶金关键设备等75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都有产学研联盟的支撑。一大批全省重大自主创新产品的背后,不仅凝结着企业研发人员,而且还凝结着国内、省内众多高校院所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产学研联盟已成为辽宁科技与经济结合,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激发院校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
产学研技术联盟运行体系的特点
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和运行机制。无论建立的产学研联盟的对象、合作期限等具体因素如何,产学研联盟的目标和宗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建立全面的、深入的、可靠的、灵活的和高效的战略联盟关系,以创新成就各方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产学研合作基本模式也是相近的,就是围绕企业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出资金、出题目,院校出专家、出技术,建立某种相对稳定的合作组织,形成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开发,实行成果共享和利益共享。而且,这种组织和机制基本上是按照市场经济模式来运作的。
产学研联盟运行模式的基本特点。辽宁产学研联盟运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设置的灵活,人员管理制度的激励机制和资金管理的规范灵活等方面。一、采用灵活的设置形式。关于产学研联盟中心的设置,可以是企业把自己的技术骨干派到院校去,也有院校把专家派到企业工作。二、不断创新科研人员管理制度,鼓励技术创新。关于合作研究人员的管理,和以往院校人员兼职进行技术研发不同的是,如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组织一批科研人员,完全退出教学业务,全职从事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这是一个创新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三、研发资金的投入方式灵活有效。企业的投入是主要来源。企业可以对院校研究人员包工资、包费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成果购买费、奖励金,或是一揽子投入项目经费,工资费用由院校承担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合而灵活的方式。
产学研技术联盟的组织形式。辽宁省产学研技术联盟最有特色、影响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是校企合作委员会制,部分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往往采用和院校共建研究院的形式,而多数企业则采取和院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校企合作委员会制以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最为典型。这种形式既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也有详实的工作章程,严格执行年会制度,频繁沟通互访,政府部门(如省经济委)承担第三方责任。其中,包括高层定期会商、信息优先发布、项目优先合作和考察访问优惠接待等原则的规定,体现了互利互惠精神,提供了长期稳定合作的激励机制。紧密规范的内在合作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是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度成功的重要原因。而校企共建研究院制的联盟形式适用于较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要求企业投入较大,对合作院校的科研实力要求也较高。校企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制是我省联盟中最普及的一种方式。这种形式也适用于中小企业,因而普及面较广。这种合作方式多数是一揽子签定一批合作项目的协议,利用双方的研究设施,由院校研发人员为主,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按计划分步进行研发。合作项目的批量化和合作时限的连续性是这些合作联盟的主要特点。
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的政策支撑
为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化、规模化,辽宁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辽宁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十多个文件,在科研单位用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政策的措施。特别是2006年辽宁省科技大会上发布的《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若干规定》中,对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扶持力度更加突出。如“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对解决企业生产和研发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政府各类计划给予优先支持。”此后,产学研联盟作为政府资助与扶持的重要标准,使得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为之改革。一改以往科研院所作为科技项目的承担主体的惯例,辽宁省围绕牵动全省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以企业需求为依据来制定科技计划指南,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通过承担企业的研发课题才能拿到项目,确保科技计划立项符合市场需求,将院校、科研单位的价值取向引导向市场需求、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上来。从而,使企业成为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使科技计划从源头上就成为产学研合作的粘合剂。2006年起,辽宁省政府设立了产学研联盟专项资金。它和同年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资金,以及已有的科技三项费、企业技改资金等政府扶持资金一起,实现了对产学研联盟的多重覆盖式支持,对推动全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及实现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取向
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情况看,还存在着运行机制不合理的矛盾。比如,政府部门共同推进联盟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以利益为纽带、成果共享、风险共担责权明确的联盟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人才激励机制、特别是院校科研人员人事管理体系改革应有全面的突破;中小企业产学研联盟的建设还需加快进程。此外,加强金融、信用等配套体系的建设也非常迫切。
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加速产学研联盟建设的政策取向,应主要从改革机制入手,优化联盟和平台体系。一、优化科技管理机制。统筹全省科技管理部门,形成引导与管理产学研联盟的和谐组织机制。同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项目承担机制,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评级制度。按照规模、绩效等要素建立等级标准,将科技资源向优秀的联盟倾斜,不断提高产学研合作的范围、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的融资渠道,以经济效益和规范运作来吸引更多的投入。二、建立更广泛的宣传和沟通的渠道,加大对校企、院企共建合作委员会、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经验的总结推广,尤其要总结和宣传合作机制好、经济效益突出、多方共赢的典型经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三、继续探讨产学研联盟的有效模式,引导支撑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使之真正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倡并鼓励院校和科研机构改革人事管理机制,允许并鼓励专家全身心地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作。鼓励院校、院校派出人员与企业建立多赢的利益共享机制。同时,以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为平台,鼓励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向产业最前沿集聚,形成持续创新的产业链。四、围绕辽宁支柱产业和重点高技术产业,围绕中小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完善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共性服务平台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实现多方的内在利益共赢。(作者为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关键词】产学研联盟 发展史 特点 政策
辽宁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渊源与发展现状
据辽宁省科技志记载,产学研合作联盟的起步,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称“科技攻关”。是由当时的科技群众团体为组织者,以特定的技术难题为目标,而开展的短期科技协作攻关的行为。如1980~1982年省机电工程学会组织科技工作者针对电力生产中的10大课题进行的科技攻关;1981年省计量测试学会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厂矿企业及计量部门的专家等先后3次为抚顺铝厂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等等。这些由行业协会、学会为组织者展开的技术攻关,针对生产实践的技术难题展开针对性很强的研发,其成果被迅速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创造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后,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作为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的成功模式沿袭下来,并不断扩散、深化。
自上世纪90年代,辽宁产学研合作上升到以长期、全面合作、制度化运行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2000年5月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2001年11月东北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辽宁两个影响最大的理工类高校,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具体机构,分别与29家和30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在技术、人才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企业效益得益于创新,院校人才受惠于联盟,这种携手互赢的合作方式与实践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全省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产学研联盟的形式与内容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从过去简单的单一项目合作,发展到融技术、资本、人才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各具特色的战略联盟。通过产学研合作,全面激活了创新要素,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也促进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和成果资源充分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效地发挥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省产学研技术联盟已发展到513家;全省90%以上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都是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完成的。辽宁省“十一五”以来在高档数控机床、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重型燃汽轮机、混合动力汽车、石化冶金关键设备等75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都有产学研联盟的支撑。一大批全省重大自主创新产品的背后,不仅凝结着企业研发人员,而且还凝结着国内、省内众多高校院所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产学研联盟已成为辽宁科技与经济结合,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激发院校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
产学研技术联盟运行体系的特点
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和运行机制。无论建立的产学研联盟的对象、合作期限等具体因素如何,产学研联盟的目标和宗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建立全面的、深入的、可靠的、灵活的和高效的战略联盟关系,以创新成就各方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产学研合作基本模式也是相近的,就是围绕企业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出资金、出题目,院校出专家、出技术,建立某种相对稳定的合作组织,形成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开发,实行成果共享和利益共享。而且,这种组织和机制基本上是按照市场经济模式来运作的。
产学研联盟运行模式的基本特点。辽宁产学研联盟运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设置的灵活,人员管理制度的激励机制和资金管理的规范灵活等方面。一、采用灵活的设置形式。关于产学研联盟中心的设置,可以是企业把自己的技术骨干派到院校去,也有院校把专家派到企业工作。二、不断创新科研人员管理制度,鼓励技术创新。关于合作研究人员的管理,和以往院校人员兼职进行技术研发不同的是,如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组织一批科研人员,完全退出教学业务,全职从事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这是一个创新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三、研发资金的投入方式灵活有效。企业的投入是主要来源。企业可以对院校研究人员包工资、包费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成果购买费、奖励金,或是一揽子投入项目经费,工资费用由院校承担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合而灵活的方式。
产学研技术联盟的组织形式。辽宁省产学研技术联盟最有特色、影响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是校企合作委员会制,部分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往往采用和院校共建研究院的形式,而多数企业则采取和院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校企合作委员会制以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最为典型。这种形式既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也有详实的工作章程,严格执行年会制度,频繁沟通互访,政府部门(如省经济委)承担第三方责任。其中,包括高层定期会商、信息优先发布、项目优先合作和考察访问优惠接待等原则的规定,体现了互利互惠精神,提供了长期稳定合作的激励机制。紧密规范的内在合作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是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度成功的重要原因。而校企共建研究院制的联盟形式适用于较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要求企业投入较大,对合作院校的科研实力要求也较高。校企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制是我省联盟中最普及的一种方式。这种形式也适用于中小企业,因而普及面较广。这种合作方式多数是一揽子签定一批合作项目的协议,利用双方的研究设施,由院校研发人员为主,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按计划分步进行研发。合作项目的批量化和合作时限的连续性是这些合作联盟的主要特点。
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的政策支撑
为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化、规模化,辽宁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辽宁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十多个文件,在科研单位用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政策的措施。特别是2006年辽宁省科技大会上发布的《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若干规定》中,对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扶持力度更加突出。如“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对解决企业生产和研发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政府各类计划给予优先支持。”此后,产学研联盟作为政府资助与扶持的重要标准,使得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为之改革。一改以往科研院所作为科技项目的承担主体的惯例,辽宁省围绕牵动全省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以企业需求为依据来制定科技计划指南,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通过承担企业的研发课题才能拿到项目,确保科技计划立项符合市场需求,将院校、科研单位的价值取向引导向市场需求、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上来。从而,使企业成为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使科技计划从源头上就成为产学研合作的粘合剂。2006年起,辽宁省政府设立了产学研联盟专项资金。它和同年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资金,以及已有的科技三项费、企业技改资金等政府扶持资金一起,实现了对产学研联盟的多重覆盖式支持,对推动全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及实现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取向
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情况看,还存在着运行机制不合理的矛盾。比如,政府部门共同推进联盟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以利益为纽带、成果共享、风险共担责权明确的联盟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人才激励机制、特别是院校科研人员人事管理体系改革应有全面的突破;中小企业产学研联盟的建设还需加快进程。此外,加强金融、信用等配套体系的建设也非常迫切。
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加速产学研联盟建设的政策取向,应主要从改革机制入手,优化联盟和平台体系。一、优化科技管理机制。统筹全省科技管理部门,形成引导与管理产学研联盟的和谐组织机制。同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项目承担机制,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评级制度。按照规模、绩效等要素建立等级标准,将科技资源向优秀的联盟倾斜,不断提高产学研合作的范围、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的融资渠道,以经济效益和规范运作来吸引更多的投入。二、建立更广泛的宣传和沟通的渠道,加大对校企、院企共建合作委员会、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经验的总结推广,尤其要总结和宣传合作机制好、经济效益突出、多方共赢的典型经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三、继续探讨产学研联盟的有效模式,引导支撑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使之真正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倡并鼓励院校和科研机构改革人事管理机制,允许并鼓励专家全身心地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作。鼓励院校、院校派出人员与企业建立多赢的利益共享机制。同时,以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为平台,鼓励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向产业最前沿集聚,形成持续创新的产业链。四、围绕辽宁支柱产业和重点高技术产业,围绕中小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完善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共性服务平台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实现多方的内在利益共赢。(作者为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