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美育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所探讨的重点在于建立新时期高校美育发展的新模式,解决高校美育教育定位偏离、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建立适合高校青年学子群体共性与个体特性,满足中国特色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以“大美育”理念为引领,以中华美学精神为主线,通过整合多方美育资源、搭建多层次的美育平台,完善美育课程建设,打造高校美育体系,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美育;发展模式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全面加强改进学校美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高校美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美育工作作为人文教化力量,直接指向高校青年学子的精神塑造与人格培养,通过培养青年学子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使富有个性的精神活动上升为实践自由,其宗旨是要培育青年学子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高校美育工作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美育教育定位偏离以及美育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融合不充分的关键问题。
  一、端正高校美育教育的定位
  高校美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综合媒介。美育是孕育高尚道德情操的基础,德育借助美育往往会达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美育是孕育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智育借助美育往往会造就难得的创新型人才。美育和体育是亲密伙伴,是青年学子身心健康的两翼。高校美育的综合媒介性使他成为沟通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感性、知与意的桥梁,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高校美育还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六大职能之一,高校美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科学认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综合媒介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端正高校美育的定位,是改进高校美育工作,建立高校美育发展新模式的前提。
  二、建立高校美育发展新模式的有效路径
  (一)注重高校美育的顶层设计工作
  高校美育要树立“大美育”的理念,即美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美育化相结合。美存在于高校青年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因此高校在进行美育工作顶层设计时,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美育课程,局限于校内环境,而应该将美育与各学科、各课程相融合,将美育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相融合,只有这样高校美育工作才可以站得高望得远,才可以真正发挥综合媒介的作用。具体工作中,高校应将美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规划,应作为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进行系统谋划、整体设计。
  从“大美育”的教育理念入手,学校校园的自然景观设计和城市自然景观设计都可以成为青年学子认识“自然美”,理解和感受“自然美”的生动案例和教材。学校校园房舍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城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所体现的“和谐内涵”都是青年学子接受和感受“社会美”的有效途径。校园中的各类文化社团、实验剧场和城市博物馆、美术馆都是学生学习和领会“艺术美”的有效途径。有效整合校内美育资源,巧妙融入带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资源,将有效丰富高校美育资源,为美育平台搭建和美育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二)注重高校美育的平台搭建工作
  高校美育平台搭建可以分为不同层面,在“大美育”视角下,高校美育平台可以分为校内美育平台和校外美育平台。校内美育平台包括课程平台、实践平台等内部美育资源平台。校外美育平台包括家庭平台、职场平台、城市文化平台等社会资源平台。打开高校美育的全视野,就可以更好地运用多方资源做好高校美育平台的设计和搭建工作,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校外美育平台的构建是高校美育平台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子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家庭,贫寒励志的家风、开拓进取的家风、互敬互爱的家风都是家庭美育案例的生动写照,这些鲜活的案例可以自然地融入到学校美育素材中去。职场平台是高校学子实习实践中的美育新环境,创新进取的企业文化、团结协作的企业精神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学子来说也是有效的美育资源。城市的文化博览会、市民文化艺术节更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开展各类美育实践的平台,学生的艺术作品、毕业设计正悄悄地融入到文博会、艺术届中。这种校内美育与校外美育资源的互动,不仅拉升了高校美育工作的整体效果,也为城市文化建设增添了新鲜活力。
  (三)注重高校美育的课程创新工作
  美育课程的改革创新是高校美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从美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安排、基础理论课程与文化艺术课程的有效配比着手,进行启发式、引导式、实践式等不同教学方式的尝试,整体提升高校美育水平和效果。
  一是开展美育课程资源的重构。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在保留一定比例的传统授课形式外,增加网络课程占比。利用网络这一便捷载体,通过购买使用权的形式在较短的时间为学校美育课程提供高层次、高水平资源。例如:雅昌美术研究开发的“行走的美术馆”“走进故宫”等数字博物馆资源,有效解决了跨地域文化资源共享问题。网络艺术课程的开发、置换与共享,将成为今后高校美育教育资源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子根据自身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美育課程,完成美育理论与艺术修养的整体提升。
  二是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的同构。高校美育除了保留原有的理论教学外,还应多途径引导学生关注和体验审美实践活动,如建立特色艺术论坛APP。在APP上整合传统艺术、时尚艺术、非遗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等众多文化和艺术门类,适时为学生推送中外艺术热点话题,让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魅力的同时,进行思辨性的创新与继承。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艺术实践影像资料、艺术设计作品等发送到平台进行展示和评比。学校根据学生参与热度,按规定给予学分奖励,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参与的目的。也可举办区域性的高校联动活动。每所高校都具有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的美育资源,通过区域内高校间的互动互通,形成艺术和创意资讯的互动与共享,也是在新时期高校美育发展的新模式。理工院校的工业设计与艺术类院校的外观设计碰撞后,才能形成外观和谐、功能强大的新产品。艺术类院校举办的艺术展览、艺术讲座、艺术大赛经常会吸引理工类学校学生的眼球。形成高校资源的集聚与共享,也是各地建立高等教育园区的出发点之一。推倒学校间的“围墙”,开展校际间美育课程和素质学分的互任,未来也将成为趋势。   (四)注重中华美学精神与高校美育相融合的主线
  中华美学精神具有文化性、民主性、超越性等特征,在精神事实上与高校美育相辅相成,是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应有之义。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思想结晶。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学精神集道德美、信仰美、崇高美等于一身,具有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凝聚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智慧。中国的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培养和重塑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是高校美育的职责所在。中华美学自始至终一直推崇和追求以形写神、重在传神的东方式美学。当前,高校美育普遍存在重“技”轻“道”的现象,高校美育应倡导“艺以载道”,通过传统文化的艺术鉴赏、艺术创作、艺术传播等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中华美学素养,完善学生的艺德教养。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开展的基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中国审美”课程群的开发与实践。北京大学历时25载,共有200多名学者参与完成的1700多万字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美学通史》《中国艺术批评通史》,是新世纪北大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帮助青年学习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保持民族精神独立,使学生成为“四个自信”的坚定践行者。
  综上,新时期高校美育要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结构升级需要的背景下,把美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大美育”理念为引领,以中华美学精神为主线,通过整合多方美育资源、搭建多层次的美育平台,完善美育课程建设,打造高校美育体系,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心远,李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美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合作模式[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268-269.
  [2]吳爱邦.中华美学精神视域下高校美育问题及其策略研究——以广东高校为例[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1):37-44.
  [3]吴昊.美育的时代意义[N].人民日报,2018-05-20(12).
  作者简介:
  吴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美术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教学、创作。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对知识的探究具有明确的主动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课堂的建立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培养方向都十分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式课堂;构建措施  【分类号】G633.6  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从以往的教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其有效开展直接影响到对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满意度则反映了活动的效果与作用。本次调查是基于河北省内部分高校学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当中的核心环节,其目的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实用性人才,因此高职教育需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攻方向。文章将以就业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阶段高职教育背景下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对如何正确运用信息时代数字化教育技术方式进行总结研究,帮助高职服装设计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创新;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  服装设
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在职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教育整体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在以往的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继续教育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
摘 要:高职院校服装工业样板课程内容复杂,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文章对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以职业岗位为依据的课程结构设置、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高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全面综合的考核方式、CAD软件应用五方面,论述了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教学  一、前言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
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由于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被开方数a只能是非负数,即a≥0.又因a表示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也只能是非负数,a≥0.这里a≥0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而言,如何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以中华优秀传统
由现代汉语可逆句构式“NP1+V+NP2”可以看出决定可逆成立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名词性词组,一是动词。本文对通过可逆句的及物动词及其修饰成分进行语义分析,从动词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