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当真 更见情深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8383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郑振铎《海燕》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作者是在去欧洲的船上见到海燕,才想起家乡小燕子的,为什么却先写家乡的小燕子后写海燕呢?”问题一提出,整个课堂都陷入了沉寂中,没有了往日那种踊跃发言的课堂氛围了,同学们都在沉思中。我也感到一时难以回答,就问:“假如你是郑振铎,你怎样写呢?”“我会先写海燕,再回忆故乡的小燕子,最后点明乡愁。”大部分同学都纷纷表示赞同。“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倒过来写呢?”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我只能告诉学生:作家这样安排,是他构思的独特之处。我把问题搁置下来,希望再查阅有关资料,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回答。课后,我认真地查阅了《教师用书》中的有关资料,虽然查到一种解说,但我仍存有疑问,认为还难以圆满解析《海燕》构思之精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解说:
  
  一、以假当真见深情
  
  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是见到海燕引起乡愁,便写文章以寄情。一般人都会按“见海燕—忆燕子—表乡愁”来构思文章,这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郑振铎是大作家,文章构思与众不同,独特而精妙,不落俗套。郑振铎打破思维惯式,按照“忆燕子—见海燕—点乡愁”的思路来结构文章,是要通过精巧构思营造以假当真更见情深的艺术表达效果。
  1. 作者对海上燕子与故乡燕子是可以区分的。小燕子“上体蓝黑色,额和喉部棕色。前胸黑褐相间,下体其余部分带白色,尾基有一行白点。”〔1〕—小燕子是白衬衫、红领结,外加一套黑色燕尾服,活脱一“绅士”打扮。海燕则是“全身青灰近煤黑色”—就像“佐罗”,一身黑衣。从颜色上两者就很容易辨认,作者不会错认海燕为小燕子。文章以“海燕”为题,就是一个明证,作者其实已知海上所见不是小燕子。
  2. 从文章构思看,作者看到海燕睹物生情,联想起故乡小燕子,联想起故乡美丽的春景,勾起深深的思乡情。作者要表达这份情感,如何构思才最好呢?明代文学家李渔说:“情为主,景为客。”抒情是目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能把最深的情表达出来的构思是最好的。“如何选择与描写组合景,实则是如何抒情的问题,带有明显的艺术形式营构的性质。”〔2〕作者远赴欧洲,思念祖国和家乡,日夜思念,不可抑制又无以寄托,忽然见到海燕,联想到故乡小燕子,这份情感就具体化为燕子这一形象了,感情终于有了寄托。作者先写故乡小燕子,就是首先把思乡深情表达出来,然后再写大海上见到了形体差别很大的海燕,却把它们当做“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后半部分写在海上见到海燕,文中并未把海燕当“海燕”。“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在远离家乡和祖国的海上,忽然见到了海燕,就认为见到了“我们的小燕子”,表达了惊喜之情。接着他一再发问:“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运用了反复手法来追问,有两个表达作用。首先,通过联想把眼前的小燕子引向“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从而把海燕与故乡小燕子两个形象叠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他乡遇“故燕”的亲切感。其次,作者用这疑问暗示读者:思乡情切,以致产生了错觉,把海燕当做“我们的小燕子”了。下文“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由此开始,作者将错就错,一直到文章结束,他都不把海燕当“海燕”,始终当成“我们的小燕子”。直到文末,作者还在追问:“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前文所述,其实从海燕的颜色上看,作者就明知眼前海燕不是故乡小燕子,但他一再追问,是他的感情在作怪,不愿相信看到的是海燕,反而怀疑自己的眼睛看错了。“因为思念故乡,思念祖国,这种情无以寄托,所以他宁愿相信(其实是希望)眼前的海燕就是故乡的小燕子,能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捎回自己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3〕作者用这三段文字来过渡,一喜一疑一愁,用“乡愁”为感情线索,就把故乡小燕子和海燕联结起来,把两个形象叠合起来,以精妙的构思表现出:因思念之深,产生错觉,将错就错,假也当真了。这样反而更能抒发思乡之深情,更能表现文章的主题。
  3. 文章描写了故乡小燕子与眼前的海燕两个形象,就是要营造一虚一实、一真一幻两种境界。从情感角度看,作者思念故乡眷恋祖国,这情感那样真切,见到外形差别极大的海燕,就把海燕当成寄托深情的小燕子了。作者为了达到表现“情真” 的艺术效果而以假当真抒写深情。
  
  二、乐景乡愁却纯美
  
  1.乐景写乡愁,意境却纯美。《海燕》是表现乡愁的,这类主题大多与暗淡、阴沉、萧瑟的景色相关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哀景来写愁思,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郑振铎的《海燕》就与众不同。同是乡愁主题,作者却打破以往的框框,不描写昏暗阴沉的景色,反而描写了明快美丽的景色。文章前半部分,春景图隽妙无比、生意盎然,飞燕图俊逸轻捷,憩息图安闲舒适。后半部分,海天图是绝美的,海天一色,波光粼粼、白云飘飞、皎洁无比、蔚蓝宁静。整篇文章的景色那样美好明快,让人赏心悦目,毫无哀伤忧愁。作者在这景色描写中,仅仅用了“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两句直抒胸臆,就把深深的思乡情和浓浓的乡愁点染出来。纵观全文,景色明快美好,乡愁忧而不伤,美景也能寄乡愁,可见其构思之奇特、手法之妙、意境之纯美。
  2. 并非以乐写哀的反向构思。“作者要抒发乡愁,为什么把景色描写得那样明快美丽呢?”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海燕》在乐景中写乡愁,是不是从反向构思,像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4〕其实《海燕》这篇散文没有运用“以乐景写哀”而“增其哀乐”的反向构思。从文中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看,景色清新明丽,情也只是“轻烟似的”,没有增加哀伤之感。可以从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咏物寄情,不单是写景抒情或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描绘小燕子可爱美丽的形象来寄托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美丽的春景和绝美的海天景色烘托了小燕子及海燕的可爱形象,美丽的小燕子又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不全是借景抒情。第二,作者的思乡情和乡愁是纯洁的,没有太多的忧伤、悲伤成分。作者的乡愁,虽带有一个“愁”字,其实是对故国的依恋及对故乡的不舍,作者乡愁的核心是“爱”—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家乡春景越美丽,小燕子的形象就越可爱,作者想起了家乡的小燕子,就越是依恋故乡,眷恋故国。作者用美丽的景色烘托美好的燕子,用美好的形象寄托纯洁美好的感情。在精雕细琢的写景托物之后,文章仅仅用了两个直抒胸臆的句子,一反问一感叹,就把思乡之情抒发出来。正如画家作画,在浓墨重彩中,以轻灵的笔触略作点染,就创造了美景美物寄美情的纯美意境了。
  综上所述,《海燕》先写家乡小燕子再写海燕是要通过精妙的构思营造出以假当真更显情深的艺术表达效果。从文章的情与景来看,本文以乐景写乡愁却能创造出纯美的意境来。
  
  注释:
  〔1〕〔3〕七年级下《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2010 年版,第18 页、第14 页。
  〔2〕〔4〕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266 页。
其他文献
结合全诗品味标题“忆菊”,会发现诗人是在搜寻记忆中各式各样的“华胄的名花”,铺陈点染,深情描绘,此“忆”应为时间之忆;其实诗人还表达一种空间之忆,诗人当时正在美国芝加哥学习,羁旅他乡,生出浓重的故土之念,他选择了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时令选择了菊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植物形象,来表达一种东方文明的信念,以及一种弱国子民特有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全诗58行,可以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忆菊、绘菊、赞菊,
《好嘴杨巴》是人教版八年级教材新入选的课文。教学时关键是要解读出好嘴“好”在哪里。笔者认为,好嘴“好”在杨巴说话很妥当。  《好嘴杨巴》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是杨巴与李鸿章的对话。精彩在于虽然话语不多,但足见其说话的艺术。杨巴说的三句话之所以充满了艺术,是因为他用最巧妙的话语完美地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  为什么说杨巴面临的问题最棘手呢?  第一,它棘手在形势最严峻。李鸿章来到天津,当地的官员为了让李鸿章
石头域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怀古诗《石头城》这一脍炙人口之佳作,是中唐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824~826)时,以联章形式所作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向来被人所推崇。将刘禹锡誉为“诗豪”的白居易曾叹赏说:“《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这些赞誉虽不免溢美,但却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关于这首
这次高中课改,广大师生反映最多的是“观念先进,难以操作”,特别是选修课,本来是课改的亮点,但难度最大,实施起来举步维艰。王土荣老师花了7年时间,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去调查,形成了“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的调查与研究”研究课题,并列入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自助餐式教学实验60法》这本书,就是在该项目结项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本书主要靠调查数据与案例说话,真实记录和
读师范的时候,对小学生的印象是一张张可爱、无邪的笑脸,而小学老师给我的感觉就像慈眉善目的妈妈。直到自己也站上了三尺讲台,我开始困惑甚至迷惘了。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一个男生公然推倒了一排桌子,然后摔门扬长而去,把手足无措的我晾在了讲台上。上课时,当我把一个交头接耳说话的学生叫起来时,他却翻着白眼,梗着脖子,嘴里愤愤地吹着气反问:“我怎么了?”全班同学都在认真记笔记,一个孩子在我提醒了
编者按:自我们刊发了两组有关文言文教学的文章后,不断收到一线老师的反馈信息,希望继续刊发这类设计。本期我们刊发的四篇文言文教学设计,从四个角度探求了“文”与“言”的有机融合,希望广大同人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视角,拓宽文言文的教学思路。    一、教学设想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课文,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其言辞更多体现了“经世济民”的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解决基础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重教学,轻育人”的现实问题,让教育回归本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基础教育内在质量提升与学校管理改进研究”,与天津市东丽区教育局合作开展
一、命题理念突显三个特点    1.突显考试主体(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一是考试材料更趋开放。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大多遵循“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的原则,在选材上突出以下特点:第一,来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名家名篇,也有精短时文;既有文学作品,也有纪实佳作;既有全文引用,也有片段摘录;既注重文体兼顾,也注意突出重点。比如武汉卷《元青花之谜》是根据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彰显。面对题目,是准确理解还是偏颇无绪,是思路清晰还是紊乱不堪,是思考深刻还是肤浅低幼,这些都能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同时,品位、情怀与气度也决定了作文的高低深浅。是胸怀大志还是目光短浅,是悲天悯人还是冷漠麻木,是无私坦荡还是小肚鸡肠,是勇敢担当还是逃避畏缩,对自然有没有敬重,对生命有没有关爱,对社会有没有感恩,这些情怀都在文章的一字一句中流露出来。临近高考,如何步步为营,引领
谈鬼,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世界各民族都有许多关于鬼的故事,因此,谈鬼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在我国,不但民间社会的聊天中老百姓喜欢谈鬼,文人的清谈里,“鬼”也是一个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以至于鬼字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的语言中了。在朱自清先生的《话中有鬼》中,谈到了许多有关鬼的语言现象:“鬼”通常不是好词儿,说“这个鬼”是在骂人,说“死鬼”也是的,还有“烟鬼”“酒鬼”“谗鬼”等,都不是好话。但骂人有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