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构成的变化和应对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和构成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人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成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服务业工人将超过工业工人和农民之和,新兴职业群体不断涌现,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队伍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深刻理解这些发展和变化,有助于准确把握工人阶级的发展趋势和轨迹,根据时代的发展正确做出应对,不断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创新群团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其他文献
奥古斯丁学已渐趋成为国内教父学与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之一.然而以往研究多侧重欧陆或英美的论争文献,而北欧跨语际情境下的研究状况却少有述及.根植于路德称义问题的创新诠释,北欧边境上以芬兰学派为代表的教父学研究展示出丰富而鲜明的特色.其诠释之"新"体现于成神观念、成神路径、成神境界等多重维度的文献发现与理论突破,展现了本体论与现象学路径相结合的人格理想的重新定位.虽然以曼多马为代表的芬兰学派最初勃兴于与俄国东正教的交锋,然而其"参与神性"的理想人格观突破了原有宗教哲学对话模式而拓延至与东方特别是中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受到广泛关注,媒体作为社会责任披露的载体也蓬勃发展.不同城市的企业内外部治理效果不同,媒体关注度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截然不同.基于此,通过利用2010-2018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数据和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媒体关注与城市规模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媒体负面报道尤其是深度负面报道能够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媒体关注可以成为监督约束企业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异质性分析发现,媒体关注的监督作用在东部企业、大型
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一个现代化问题,后发国家的乡村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终极问题".关于乡村现代化问题,学术史上形成了要素结构变迁论、人地关系中心论和制度结构互动论等三种主要认识范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体制存量",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面临一系列特定的政治经济问题.认识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逻辑,需要在廓清相关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明确乡村现代化的一般逻辑、门阶条件与政经约束.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形态、土地制度与乡村治理等三个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
法律修辞除了在法治实践中作为一种司法论证手段发挥其微观功能之外,还具有更为宏观的社会功能,需要对其进行社会与历史语境中的考察.关于法律修辞的古典论述,强调其与城邦中的政治、社会实践尤其是与民主政治的制度背景的结合.而更重要的,则是基于整个社会的政治与文化背景所构建起来的想象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法律修辞才得以将人们的想象加以沟通,形成共识.法律修辞的运用,因为共同体的存在而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法律修辞又成为一种建构共同体的手段.法律修辞的宏观功能,通过想象的共同体得以体现,借助于共同分享的关于信念与叙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美国相继出现了众多旨在改变美国公共教育的运动,这些运动在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对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促进了公共教育的全面变革。这些运动的直接出发点都是对公共教育现状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寻求改变的强烈动机。其中,社团活动通过传播与交流信息、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等方式成为对美国公共教育发挥影响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教育运动之所以对该时期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既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有特定的社会条件。
教育研究不仅有方法和技术,也有基本的规范和要求。目前,关于前者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与成果,质性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和普及,而量化研究的工具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这有利于教育研究的多元化发展。然而,不论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多少种,有多么复杂精妙,都需要遵循研究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这就涉及学科方法论的探讨,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却远不及前者。
郡县制国家的传统职能是"管人",但是在当代,为了适应现代世界,需要加强和完善"管事"的职能.然而,加强"管事"的职能遇到的一大障碍,是"管事"与"管人"通常难以分开,带来管事与管人的冲突.在全国性公共事务上,面对管事与管人的冲突,郡县制国家的一种改革方向,即建立中央统一管理与地方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既扩大中央政府的治理职能,同时又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从而能改善全国性公共事务治理.此种中央统一管理与地方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通常不是中央政府事先设计出来的,而是在改革过程中,经由中央
张之洞的《劝学篇》是观察中国现代政治思想演进的重要窗口.以往的研究,要么多从旧与新或顽固派与改良派立场的两端出发来勾画《劝学篇》作为过渡时代思想作品的"居间性"整体品格,要么多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或现代法权体系的理想这些规范视野启发下,讨论其具体政治与文教筹划的得失,《劝学篇》独立的理论特征往往遭到忽视.只有回到《劝学篇》的本文和内在理路,深描其辨分中西的战略意识,分析其捍卫中国"天下-国家"体系的文明逻辑,品评其设学堂、改科举的文教筹划,凸显其"保国"以"保天下"的理论进路,《劝学篇》
情性问题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与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紧相关联的.自孔孟原儒起,将社会道德规范建立在人的情感生命的基础之上,并经由情感活动以探求人的本性乃至"天命"所存,构成两千余年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虽亦呈现为不同的形态与争议.这一高扬情感生命及其"形上"追求的取向,与西方主流学术观点存在明显差异.经批判性反思与现代阐释之后,可用以丰富并提升人们对自我精神生活的体认.而由其所开发出来的"致中和"的理念,更可用为协调当今世界各种社会矛盾乃至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思想依据,值得重视并予以大力倡扬
中国夫妻地位认同仍是以家庭而非个人为基础的,地位决定论强调夫妻任何一方绝对收入的增加都会提升双方的地位认同,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夫妻之间的收入比较对双方地位认同的形成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构建中国夫妻地位认同的"社会比较—性别规范"分析框架,利用2010—2017年间五轮CGSS数据的分析发现:夫妻之间收入比较与社会性别规范共同形塑了双方的地位认同.相对收入的增加能够显著提升已婚男性的地位认同;同时,受到传统性别规范的制约,收入并不会成为已婚女性与配偶比较的资源,相对收入的变化也不会显著影响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