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十分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写字正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人们都知道字是人的又一张脸,字如其人。“字写的好坏常常反映一个人的素质”。
一、书法能增加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厚度
语文学习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以此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书法正是民族文化多样的一个很大的支系。书法爱好者从开始的临摹,到以后的书写,都是从古代名家名帖开始的,而这些名人名帖大多是古文的典范,与语文教学中的文章相应相趣。如:北宋皇帝徽宗的草书《千字文》,元-赵孟頫书写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苏轼和文徵明先后书写的《滕王阁序》等,都是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各个名家的诗词楹联的书写,也是在为语文学习中的国学经典积累。像柳公权、颜真卿、王献之、刘墉、唐寅等名诗名联,都可以在书写中学到国学的精粹。书法的功底一方面在于你的写字布局的功力,更多在于你国学经典的功力。当你临摹一篇名帖,连其中作者表达的信息也懵懂,你能会深刻的感觉到作者书写的神韵吗?
二、书法能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
书法特别要求学生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而这正是 “端端庄正写字”、“认认真真做人”的根由。真正让书法爱好者以文章为依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上就有《詹天佑》、《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梅花魂》、《狼牙山五壮士》等等这样的道德情操的名篇,让一个个学生获得了心灵的净化。但那些名帖中教导或流露出来的道德规范也是不可估量的:无论是蒙学《三字经》的书写还是《弟子规》的临摹,无不从形式到内容给自己一个道德上的洗礼,如果再边习字边朗读,更是深印其心。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也是我国道德上的指南针,就是让你知道,哪些可以做到,哪些不可以做。还有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又是女子道德情操方面的升华。在书法中学文,在学文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两者互为依恋,互为渗透,如同母子,相交相融,不可分开。
三、书法能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的。书法,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和情感态度。语文学习中审美情趣是通过对文章的感悟得来的,没有直观性,而书法的审美情趣首先通过视觉给以冲击,而后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只能通过读透文章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才能知道其美文和情真。还有《慈母情深》、《怀念母亲》、《毛主席在花山》等等,都是在学习文章时得到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而书法作品上就更高一层: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但形式上能让你感觉行书视觉的美感,内容上也体现出了作者情感上饱满和迸发。当一个书法爱好者多次临摹《兰亭序》的时候,就会与王羲之一样,情走笔端,跌宕起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更是审美和情感的和谐统一,看字须得读文,读文必须看字,两者交融正是颜真卿表达当时对侄子的情深,而这种哭天无泪的释放不但通过文字,更是灌注在作者的笔锋上。张旭的《肚疼帖》从书法上就会看出作者的痛不可堪(书写规正)—冷热俱得益(缠绵相连)-《非临床》(颠味十足)。故书法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书法的表象是文章不可替代的。
四、书法的个性能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差异
语文课程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书法个性就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语文兴趣上也是表现出个人的特性,喜欢诗歌的情感外露,喜欢长篇小说的善于思考,喜欢散文的性情随意。个性不一样,兴趣就不一样。李煜写不出“大江东去---”的詞句,曹操也写不出“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书法个性也如此,颜体的刚筋,柳体的铁骨,欧体的飘逸,赵体的妩媚等等,都是个性使然。
写字毕恭毕敬者,语文学习上确定严谨认真;潦草涂鸦者,对读书缺乏持久心;遒劲有力者,则有偏爱一隅之隙,或论或谈;写得苍老浑厚者,对待读书学习都是一丝不苟,有内心较劲的性格;写得虎头蛇尾者,无疑对待语文学习是热一阵冷一阵,时而喜读,时而喜写,无一坚持;喜欢自成一体,在语文学习上善于发问,喜奇文,自己锐意进取。
总之,书法是完善语文学习的乐园,是丰富语文学习的阳光,是提升语文学习的推手。
一、书法能增加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厚度
语文学习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以此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书法正是民族文化多样的一个很大的支系。书法爱好者从开始的临摹,到以后的书写,都是从古代名家名帖开始的,而这些名人名帖大多是古文的典范,与语文教学中的文章相应相趣。如:北宋皇帝徽宗的草书《千字文》,元-赵孟頫书写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苏轼和文徵明先后书写的《滕王阁序》等,都是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各个名家的诗词楹联的书写,也是在为语文学习中的国学经典积累。像柳公权、颜真卿、王献之、刘墉、唐寅等名诗名联,都可以在书写中学到国学的精粹。书法的功底一方面在于你的写字布局的功力,更多在于你国学经典的功力。当你临摹一篇名帖,连其中作者表达的信息也懵懂,你能会深刻的感觉到作者书写的神韵吗?
二、书法能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
书法特别要求学生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而这正是 “端端庄正写字”、“认认真真做人”的根由。真正让书法爱好者以文章为依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上就有《詹天佑》、《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梅花魂》、《狼牙山五壮士》等等这样的道德情操的名篇,让一个个学生获得了心灵的净化。但那些名帖中教导或流露出来的道德规范也是不可估量的:无论是蒙学《三字经》的书写还是《弟子规》的临摹,无不从形式到内容给自己一个道德上的洗礼,如果再边习字边朗读,更是深印其心。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也是我国道德上的指南针,就是让你知道,哪些可以做到,哪些不可以做。还有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又是女子道德情操方面的升华。在书法中学文,在学文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两者互为依恋,互为渗透,如同母子,相交相融,不可分开。
三、书法能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的。书法,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和情感态度。语文学习中审美情趣是通过对文章的感悟得来的,没有直观性,而书法的审美情趣首先通过视觉给以冲击,而后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只能通过读透文章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才能知道其美文和情真。还有《慈母情深》、《怀念母亲》、《毛主席在花山》等等,都是在学习文章时得到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而书法作品上就更高一层: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但形式上能让你感觉行书视觉的美感,内容上也体现出了作者情感上饱满和迸发。当一个书法爱好者多次临摹《兰亭序》的时候,就会与王羲之一样,情走笔端,跌宕起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更是审美和情感的和谐统一,看字须得读文,读文必须看字,两者交融正是颜真卿表达当时对侄子的情深,而这种哭天无泪的释放不但通过文字,更是灌注在作者的笔锋上。张旭的《肚疼帖》从书法上就会看出作者的痛不可堪(书写规正)—冷热俱得益(缠绵相连)-《非临床》(颠味十足)。故书法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书法的表象是文章不可替代的。
四、书法的个性能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差异
语文课程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书法个性就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语文兴趣上也是表现出个人的特性,喜欢诗歌的情感外露,喜欢长篇小说的善于思考,喜欢散文的性情随意。个性不一样,兴趣就不一样。李煜写不出“大江东去---”的詞句,曹操也写不出“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书法个性也如此,颜体的刚筋,柳体的铁骨,欧体的飘逸,赵体的妩媚等等,都是个性使然。
写字毕恭毕敬者,语文学习上确定严谨认真;潦草涂鸦者,对读书缺乏持久心;遒劲有力者,则有偏爱一隅之隙,或论或谈;写得苍老浑厚者,对待读书学习都是一丝不苟,有内心较劲的性格;写得虎头蛇尾者,无疑对待语文学习是热一阵冷一阵,时而喜读,时而喜写,无一坚持;喜欢自成一体,在语文学习上善于发问,喜奇文,自己锐意进取。
总之,书法是完善语文学习的乐园,是丰富语文学习的阳光,是提升语文学习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