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加强识字与写字,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写字教学目标,对于改进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学习《新课标》,更新写字教学观念。
2011年版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的重新定位和重要举措,对语文教学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2011年版新课标与原课标写字教学要求的比对,我们不难发现,2011版新课标在写字教学方面作了比较大的调整:
1.调整了识字写字量
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原来要求第一第二学段会写的400个左右汉字,放到了第三学段。这样的调整,使各学段"会写"的字任务更为均衡,更好地遵循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适当减轻了学生的写字负担。
2.增加了两个字表
新课标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这两个字表,既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了依据,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好汉字的基本结构,提高书写质量。
3.高度重视写字教学
在课标(实验稿)里,仅是第一学段提出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目标,而在新课标里每一学段都有这一条。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
在教学建议部分,新课标增加了一段关于写字教学的建议,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并规定,(在1-3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强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这种要求是针对前一阶段,写字教学被忽视,学生写字质量急速下降的现实问题而提出。
4.评价要求更具体
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新课标在写字教学的评价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的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还提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强调"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新课标在写字方面显现出的这些特点,为学生们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写字基础,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准确地把握新的课程标准,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呢?
二、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写字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写字相对枯燥乏味。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激趣"上想办法。
1.欣赏激趣
中国的汉字形体从甲骨文发展到行书,其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从这些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中找出一些漂亮的字带进课堂,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又可以拓展学生对书法历史和文学历史的了解。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柳公权的《玄秘塔》等,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写字欲望。
2.故事激趣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如:"王献之练字用完十八缸墨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等。在教学中经常穿插这些故事,一方面让学生在枯燥的练字过程中得到适当的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从故事中学到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品质。
3.比赛激趣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强,在写字教学中,可经常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对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比原来有进步的学生也给予肯定,让多数同学体会成功的乐趣。
4.展览激趣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在教室里开辟"写字专栏",定期展示学生在比赛中或平时作业中比较好的以及有进步的作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你追我赶,以点促面的局面,让更多同学有展示作品的机会。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书写技能
在写字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提高写字技能。
1.严格训练,培养习惯
新课标对写字姿势、书写习惯给予前所未有的强调,把"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一项教学目标,从第一学段一直讲到第四学段(初中)。对于学生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为后面的书写质量打下基础。
2.细致指导,精讲多练
(1).读帖观察
认真读帖是写好字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把每一个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看清字的结构、形体、笔画,在观察中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写法特征。只有做到这一点,写出的字才会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大小均匀、端正整洁。
(2).范写指导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的示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自己要提高写字的基本功,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作示范。
(3).描红临写
让学生按照笔顺规则认真描摹田字格中的范字,力争做到手写心记。通过描摹,学生基本记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对于后面的临写就会起到铺路搭桥的过渡作用。
(4).比较改进
让学生把写好的字和帖上的范字作比较,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改进。改的过程是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
(5).评价激励
评价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催化剂。目前大部分教师的写字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级,诸如"优"、"良"、"及格"之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作业中的"五角星"、"小笑脸",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你真棒!进步很快!"简明、易懂、具有启发性的批语,能增加师生之间信息、情感的交流、从而加强学生写字情感的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字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它需要语文教师耐心指导和严格训练。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才能将中国几千年的汉字艺术传承和发扬!
一、深入学习《新课标》,更新写字教学观念。
2011年版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的重新定位和重要举措,对语文教学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2011年版新课标与原课标写字教学要求的比对,我们不难发现,2011版新课标在写字教学方面作了比较大的调整:
1.调整了识字写字量
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原来要求第一第二学段会写的400个左右汉字,放到了第三学段。这样的调整,使各学段"会写"的字任务更为均衡,更好地遵循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适当减轻了学生的写字负担。
2.增加了两个字表
新课标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这两个字表,既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了依据,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好汉字的基本结构,提高书写质量。
3.高度重视写字教学
在课标(实验稿)里,仅是第一学段提出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目标,而在新课标里每一学段都有这一条。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
在教学建议部分,新课标增加了一段关于写字教学的建议,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并规定,(在1-3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强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这种要求是针对前一阶段,写字教学被忽视,学生写字质量急速下降的现实问题而提出。
4.评价要求更具体
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新课标在写字教学的评价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的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还提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强调"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新课标在写字方面显现出的这些特点,为学生们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写字基础,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准确地把握新的课程标准,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呢?
二、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写字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写字相对枯燥乏味。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激趣"上想办法。
1.欣赏激趣
中国的汉字形体从甲骨文发展到行书,其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从这些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中找出一些漂亮的字带进课堂,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又可以拓展学生对书法历史和文学历史的了解。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柳公权的《玄秘塔》等,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写字欲望。
2.故事激趣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如:"王献之练字用完十八缸墨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等。在教学中经常穿插这些故事,一方面让学生在枯燥的练字过程中得到适当的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从故事中学到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品质。
3.比赛激趣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强,在写字教学中,可经常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对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比原来有进步的学生也给予肯定,让多数同学体会成功的乐趣。
4.展览激趣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在教室里开辟"写字专栏",定期展示学生在比赛中或平时作业中比较好的以及有进步的作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你追我赶,以点促面的局面,让更多同学有展示作品的机会。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书写技能
在写字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提高写字技能。
1.严格训练,培养习惯
新课标对写字姿势、书写习惯给予前所未有的强调,把"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一项教学目标,从第一学段一直讲到第四学段(初中)。对于学生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为后面的书写质量打下基础。
2.细致指导,精讲多练
(1).读帖观察
认真读帖是写好字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把每一个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看清字的结构、形体、笔画,在观察中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写法特征。只有做到这一点,写出的字才会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大小均匀、端正整洁。
(2).范写指导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的示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自己要提高写字的基本功,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作示范。
(3).描红临写
让学生按照笔顺规则认真描摹田字格中的范字,力争做到手写心记。通过描摹,学生基本记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对于后面的临写就会起到铺路搭桥的过渡作用。
(4).比较改进
让学生把写好的字和帖上的范字作比较,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改进。改的过程是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
(5).评价激励
评价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催化剂。目前大部分教师的写字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级,诸如"优"、"良"、"及格"之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作业中的"五角星"、"小笑脸",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你真棒!进步很快!"简明、易懂、具有启发性的批语,能增加师生之间信息、情感的交流、从而加强学生写字情感的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字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它需要语文教师耐心指导和严格训练。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才能将中国几千年的汉字艺术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