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研究

来源 :经济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ai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产业转移自二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形成了三大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作为当时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部分企业近年来由于要素成本增加等原因开始通过产业转移来提高企业收益,近年来越南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较强的兴趣和需求。中越产业转移应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为依托增进合作,双方政府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建立政府互访和企业家交流机制。
  关键词:产业转移;东盟自由贸易区;政府合作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1-0005-05
  一、产业转移理论与发展
  产业转移按照空间变化不同包括国际的、区域间的和区域内的转移三种形式。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已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对产业转移的研究通常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使用区域总体数据并关注企业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后的发展情况,微观层面关注引起企业转移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或对企业管理者的面谈来评价引起企业转移的推力、拉力和留守等因素。美国、日本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已建立了本国详尽的企业数据库,其中一些还登记了企业迁移的数据库。产业转移对企业的影响可以是两方面的,首先是来自地理位置变化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其次是地理位置变化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产业转移可缓解原所在地的资源承载问题,减少对当地资源的消耗。相比中国东部地区,中西部虽然存在要素禀赋优势,但在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配套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劣势。于是东部企业在产业转移的目标地选择中必然会考虑到国外区域。
  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人Akamatsu(1935)提出,他在研究纺织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其中领头雁表示该行业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表示国内生产的浪潮,最后一只表示出口的浪潮。雁行理论要求投资国的生产函数比东道国先进,主张垂直分工。雁行模式形象地描述了后发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并实现工业化,然后又将产业转移至低梯度国家的产业转移过程。山泽逸平后来扩展了雁行模式,提出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和逆进口五个阶段,全面地说明了后进国家如何通过引进技术和进口产品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和消费者需求。Vernon(1966)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认为在产品创新阶段,市场主要在国内,随着时间推移,产品进入成熟和标准化阶段,开始了产品的国际转移和出口的过程。Dunning利用O-L-I模型描述了企业对外扩张和投资行为,认为企业在对外转移中必须在所有权、区位和内部化(intemaliza-tion)三方面存在特定优势。其中产业组织决定所有权优势、交易成本决定内部化优势、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区位优势。任何一方面的优势缺乏都可导致企业转移和扩张的障碍。
  Kojima(1978)结合了Akamatsu(1935)的雁行模式和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H-O-S模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按照作者提出各种理论的时间顺序,总结出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见表1)。
  当前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多从市场、成本、比较优势、政府政策等方面着力,而对制度创新、行为决策、区域合作、主体偏好、社会网络等因素研究较少。产业转移的相关实证研究基本上是关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演变而展开的,而在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产业转移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详尽的产业转移微观数据库,因此,对促进产业转移理论的深化必须采用广泛和深入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对产业转出国家或地区与承接地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和企业做详尽的调查。如陈建军(2002)、刘力和张健(2008)等基于浙江省和珠三角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调查了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
  表2概括了中国学者近年来对企业迁移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按照梯度产业转移理论,产业的转移应该按照发达地区一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这样的空间变化过程,按地区比较优势有规律地进行。二战后至今,全球范围内至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首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纺织业和钢铁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相应地,产业承接国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大大提升了本国的城镇化水平,并使得产业和人口在一定区域产生集聚。到了7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美国、德国和日本受到当时能源危机的影响,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拉丁美洲和东亚等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第三次产业转移,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国家将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盟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而在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栾文莲(2006)概括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八大特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移、生产全过程的转移、产业内国际分工体系深化、生产制造产业全球转移凸聚中间产品、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生力军、跨国公司经营新战略、跨国投资快速增长、配套措施转移。
  二、中-越产业转移的方式与条件
  (一)中-越产业转移的方式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已形成东一中一西梯度区域发展格局,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在东部地区集聚已经形成巨大规模,产业集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提升,许多企业特别是沿海的加工贸易业面临生产成本急速上升的压力。在金融危机及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外部条件下,这些在东部地区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必然通过寻找新区域和开拓新市场来改善濒临倒闭的窘境。就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东南亚和非洲在未来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空间。非洲由于政治局势动荡,国内普遍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较差,对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较差。而作为东盟成员国的越南自改革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整个经济体有着不俗的表现,是中国企业转移国外的理想选择区位之一。越南政府对外商投资的分级管理简化了外商投资申办手续。地方政府直接负责立项、公布项目目录、促进投资、审定项目、颁发投资许可证以及管理本地区土地、劳动力、环保、规划等事宜。中国对越南的产业转移可以以加工贸易业为开端,通过对越南输出装备技术、投入中间产品、设立工厂基地,最后通过越南有利的出口贸易政策,将产品出售至全球市场。
  我们归纳了中国对越南可实施产业转移和扩张的五种市场进入模式:
  (1)直接贸易出口。(2)完全转移型。公司总部和工厂都迁到越南。(3)垂直型FDI。工厂设置在越南,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国内。(4)部分水平型FDI。公司 总部位于中国国内,工厂分别设置在中国和越南。(5)水平型FDI。公司总部和工厂都设立在越南。
  由表3可以看出,2010年中国大陆在越南的投资项目为84个,但在已登记的FDI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资金仅占总量的约1%的份额,并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投资。由于中国国内缺乏促进中小企业转移出去的平台,相应的培训服务和咨询业务较少,使得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顾忌较多,中-越产业投资潜力有待挖掘。
  (二)越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1.越南经济形式分析。越南政府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外商投资法》,经过5次修订后,2006年越南政府对内外投资法予以合并,出台了新的《投资法》,统一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法律约束框架。此外越南政府设立了外国投资管理局作为政府管理来自外国投资的专门机构。
  越南在2007年1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50个成员。自2000年以来,越南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6.5%以上。越南拥有丰富的农作物及矿产资源,经过30多年的战后恢复,越南经济呈现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越南2010年全年GDP较去年增长6.78%,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增长2.78%、7.7%和7.52%。2009年越南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中,机械、设备、工具、零配件类占第1位,达到41.6亿美元,占进口总贸易额的28%,其次是布匹、计算机、电子产品和零配件、成品油、钢铁、化肥、服装原辅料、皮革等。
  从越南2009-2010年度的GDP构成可以看出(见表4),越南经济呈现2-3-1结构,其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非常接近,经过数年的改革,越南已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开放经济体,这为越南有效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立了基础条件。
  中越之间的产业转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有助于国际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互惠流动。相对于越南3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越南接近9000万的人口显得密度较大,由于越南经历了两次战争,战后人口出生的高峰已形成了当前大规模的青壮年劳动力,而中国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今后一段时期内,越南充裕而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供给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越南比在中国更具有生产成本优势。但越南人力资本有待提高也成为制约越南经济转型的重要障碍。近日越南计划投资部向政府呈报了经济转型提案。计划投资部在提案中建议应优先发展以下7个产业:冶金;炼油和石化;造船和生产其他运输工具;民用电器设备;电子信息;物流业;旅游服务业。争取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上述产业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同时,逐步取代现在的纺织成衣、制鞋和木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表明越南政府已着手实施实现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据2010年中国企业家投资东盟意向调查显示:企业在投资选择中,最重要的两个动机分别是: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夸大国际市场,在被调查企业中分别占57%和23%。另外,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规避贸易壁垒以及缓解国内竞争压力等方面也占有一定比例。调查还表明越南是东盟10国中国企业家的投资首选地。东盟各国吸引中国企业家投资意向分别为:越南27%、新加坡21%、马来西亚15%、印尼13%、泰国6%、缅甸5%、菲律宾5%、柬埔寨4%、老挝3%、文莱1%。
  2.越南地理条件和交通运输设施。中国(广西)提出“两廊-圈”经济合作区、“南宁一河内经济走廊”的倡议,使得在中国和越南之间存在三级产业分工梯队。珠三角地区位于第一阶梯,西部与越南邻近省份云南、广西为第二阶梯,越南及邻近东盟国家为第三阶梯。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引入了“冰山成本”这一概念,强调了交通运输条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通常产业集聚地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此,从珠三角经广西、云南到越南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对“两廊-圈”经济合作区的发展以及产业转移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越南地理位置优势显著,同时处于北部湾经济圈、大湄公河次级区域和中国一东盟贸易区这三个区域相交处,通道价值不容小觑。已有不少文献证实了交通运输设施条件的改善能够促进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中国和越南在促进交通运输方面已经或即将实现的举措包括:在公路建设方面,兴建开通了环北部湾高速公路,开通南宁-谅山-河内、南宁-高平等运输线路,改造昆明-河内-海防公路,改造云南-老挝-越南之间的公路网。在铁路运输方面,兴建环北部湾铁路,改造友谊关-河内铁路,并将中越柬三国铁路网与新马泰联网。在水路方面利用北部湾港口群的现有地理优势,以防城、钦州、北海港为龙头协调各港口的发展,构筑现代航运物流业。
  3.越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分析。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越南作为产业承接地的优势和劣势可概括为:(1)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优惠的外商投资政策。(2)资源禀赋充裕,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3)欧盟和美国的多项产品进口优惠政策为越南企业的出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4)是WTO和东盟贸易区(AFTA)的成员国,贸易区内无关税壁垒。
  由于经历过两次大型战争等历史原因,越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也存在不少劣势,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1)公共建设和基础设施落后。(2)经济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发展程度以及收入差异较大。(3)产业结构体系薄弱,原材料多数依靠进口。(4)熟练劳动力比率不高,人力资本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政府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短期内,中国中西部地区、东盟其他成员国也会对越南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产生竞争性的作用,从而易形成产业承接地在政策优惠、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实质性改善,使得转移后的产业更好地根植于当地的社会及地域环境。长期来看相关产业的转移在政府的推动下容易达到更为有效的效果,中越双方政府应该借助中国一东盟贸易区的桥梁作用,加强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合作。
  由于企业是一种复杂的组织,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地方根植性,当企业转移至新区域面临新环境时,其组织内部的重新运行和外部条件都变得更加不确定,在生产要素成本降低的同时,新市场的开拓、远离产业集聚地带来的信息滞后以及当地关联产业的需求联系都成为影响转移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及其政策是管理市场和制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各国都会制定相应的区域和产业政策旨在推动本国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于是,对于产业转出国,政府可能会限制先进技术的转出,以保持技术比较优势来获取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而对于产业承接国,为了获取先进技术,会采取资源和市场换取技术的方法,吸引先进技术并在国内消化吸收。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对外商贸活动自“下南洋”时期就已遍布东南亚,基于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的联系,这些为中国企业转移出去提供了条件。当承接地政府所提供的投资环境使得转移企业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业转移就可能持续进行。
  白雪洁(2008)强调了产业政策要与产业生命周期及各阶段企业的行为密切相关,当政府政策符合企业的发展意愿时,政策是有效的。虽然对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存在争议,但“华盛顿共识”被抛弃后,世界各国政府对产业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意义大多较为重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肯定(张鹏飞、徐朝阳,2007)。我们把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机制概括如下:(1)转入地政府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优惠。(2)通过充足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供应,以满足企业的扩张或迁移需求。(3)对诸如交通条件、通讯设施、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满足转入企业的运营要求。(4)引入并大力发展前后向相关产业及配套措施,使企业更好地融入本地市场并获得可持续发展要求。
  四、加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建议
  (一)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依托,增进经贸合作
  2010年1月1日,作为世界第三大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为中国企业开拓越南市场形成了直接的驱动力。中越双方政府应借助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平台,加强跨国经济合作,有效地突破资源、技术、资金流动的瓶颈,更好地为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经济合作环境。
  (二)双方政府为产业转移营造有利条件
  中国政府应该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的转移平台,加强企业涉外人员培训制度,切实在行动上支持并鼓励企业走出去。越南政府应该结合本国比较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转移进来的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多方面的保障,从而不仅吸引企业,更应该留住转入企业。通过有效地引进产业转移来支持本国主导产业构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三)加强政府互访和企业家交流机制
  通过定期举行政府官员、企业家的交流访问,促进双边经贸信息的有效沟通与流动,为产业转移的进行提供信息保障。中方企业家应该充分考虑到越南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中越政府双方最近的产业政策和信息,把握产业转移最佳选择时机。
其他文献
摘要:房产税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改革道路中所遇到的困难较多,所取得的成效也不是很明显,加之大众的舆论压力,房产税的开征似乎在被否定,其实不然。房产税对高房价的抑制作用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并保护改革的顺利进行;地方政府需在配合中央工作的同时,引导其走入正确的轨道上来;房产开发商则需履行好商业道德,诚信做事;至于不动产购买者,要维护房产税的
期刊
摘要:以2003年第4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5%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总资产净值变动的状况把机构投资者发展历程分为平缓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调整发展期,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平缓发展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收益波动性无关,持股比例变动降低了股票收益波动性;在高速发展期和调整发展期,不管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期刊
摘要:以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沪深两市所有A股、香港和台湾股票市场所有股票为研究样本,利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发现,中国内地存在“一月价值溢价效应”,而香港和台湾市场存在“一月小公司效应”;根据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将三大新兴市场的股票分别分成5个组合发现,中国内地投资者偏好高BM的股票,而香港和台湾的投资者更加偏好小公司中的高风险股票;如通过选择息税前利润和GDP增
期刊
摘要: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前因。以沪深股市58家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构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模型,显示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前置驱动因素,质量改进和经济绩效是调节“文化-责任”关系的内部情境因素,企业荣誉是调节“文化-责任”关系的外部情境因素。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安全;食品企业;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比研究我国电力行业中直接经营核电类业务的公司和其他非核电类的公司在福岛核电危机发生前后的不同表现,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确实存在信息传染效应,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传染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核电危机;信息传染效应;累积非正常报酬;CAR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6-0069-03
期刊
摘要:影响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满意度因素对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成都部分合作社的调研数据进行分类及利用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专业合作社社员满意度的五个因子中政府因子对农户的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服务因子、收入因子、管理因子、个体因子。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满意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速度与规模令世人瞩目。以2000—2010年期间中国和14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加入自由贸易协定等变量的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各因素对我国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国(地区)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文化以及贸易制度安排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促进我国同贸易国(地
期刊
摘要:随着区域竞争的不断加剧,经济发展必须转变到跨越式并以知识及技术资本增长为主的路径上来。分析研究区域创新投入与绩效的关联影响,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培养内生性创新竞争力及共生网络的构建。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绩效;结构性关联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5-0092-05
期刊
摘要:以1999-2009年数据为样本,先采用基于投入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三省市的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察科技投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江浙沪近11年的能源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技术进步率下降是能源效率降低的内在原因;(2)科技投入对能源效率影响显著,可通过扩大科技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能源效率,促进长三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加工贸易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浙江省为例,考察加工贸易对区域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一步回归法,直接估算加工贸易等其他变量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结果显示:人均加工贸易总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推动浙江省人均GDP增加0.04~0.05个百分点。这说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省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