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妊娠期糖尿病史者再次妊娠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vent_chri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有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史者再次妊娠时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2次分娩,且前次妊娠合并GDM的孕妇。收集研究对象2次妊娠的一般资料,以及早孕期空腹血糖、孕24~28周的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等临床资料。分析有GDM史者再次妊娠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SNK-q法或LSD-t法、卡方检验等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拟合模型。采用coldiag2命令进行变量共线性分析。

结果

(1)共455例符合条件,纳入研究。按再次妊娠时早孕期空腹血糖和75 g OGTT的结果分为OGTT正常组240例、GDM组189例和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GDM)组26例。有GDM史者再次妊娠时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47.2%(215/455)。(2)有GDM史者再次妊娠时孕前体重、剖宫产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前次妊娠[(55.6±8.5)与(53.3±7.9)kg,t=-4.059;47.9%(218/455)与33.0%(150/455),χ2=20.481;(3 177±463)与(3 114±460)g,t=-2.044];孕期增重和分娩孕周小于前次妊娠[(11.2±4.2)与(12.5±4.4)kg,t=4.435;(38.6±1.3)与(38.8±1.3)周,t=2.288;P值均<0.05]。(3)再次妊娠时,PGDM组孕妇OGTT服糖后2 h血糖大于前次妊娠[(11.4±1.1)与(9.9±1.7)mmol/L,t=-3.299,P=0.002]。(4)PGDM组孕妇再次妊娠的早孕期空腹血糖明显高于GDM组,GDM组又高于OGTT正常组[4.6 mmol/L(4.2~7.6 mmol/L)、4.3 mmol/L(4.0~4.6 mmol/L)与4.1 mmol/L(3.8~4.4 mmol/L),χ2=34.498,P<0.001]。PGDM组孕妇产后体重滞留小于OGTT正常组,OGTT正常组又小于GDM组[(1.2±3.9)、(1.6±3.9)与(2.6±4.9)kg,F=3.086,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体重滞留、前次妊娠75 g OGTT服糖后1 h和2 h血糖是有GDM史者再次妊娠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后体重滞留:OR=1.054,95%CI:1.005~1.106;服糖后1 h血糖:OR=1.284,95%CI:1.087~1.516;2 h血糖:OR=1.272,95%CI:1.071~1.511)。

结论

有GDM史者再次妊娠时,糖代谢异常可能与前次妊娠OGTT服糖后血糖和产后体重滞留等因素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成年创伤患者“创面以外皮肤”(以下简称皮肤)的清洗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方法。2020年9月1—30日,纳入包括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在内的13家军队和地方三级甲等医院创面护理门诊或创伤外科病房收治的95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成年创伤患者。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自制的创伤患者皮肤清洗现况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和自理能力等一般资料,致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和药物联合内镜2种方案治疗肝硬化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IPS或药物联合内镜治疗的147例肝硬化EGVB患者资料,其中TIPS治疗组87例,药物联合内镜治疗组60例。分析术后5年随访数据,比较2组患者术后6周、1年、2年、5年总生存率和未再出血生存率、无
28岁女性,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肌瘤剔除史,在辅助生育治疗中,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冻胚移植准备期间发生腹腔妊娠破裂出血。患者以突发下腹痛入院,无停经及阴道出血,术前β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确认妊娠,彩超提示宫旁不均回声团,急诊腹腔镜探查,最终确认腹腔妊娠同时清除妊娠物,快速止血,术后恢复可。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等位基因分级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抑制剂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探讨FH表型分子病因分类对PCSK9抑制剂降脂疗效的提示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的FH表型患者,收集其年龄、性别等临床信息,经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致病基因检测。依据受累等位基因数量及基因受损程度将患
严重过敏反应在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食物是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诱因。目前我国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存在认识不足,诊断不足,治疗不足的问题,约1/3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可反复发作。个体化长期管理对预防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再次发作至关重要。本文从规避诱因、识别早期症状、长程管理危险因素及管理伴发因素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认识、规范诊疗和长程管理、预防复发。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当今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胃癌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主要依靠胃镜活检和影像学检查,但侵入性和迟滞性限制了它们的临床价值,胃癌患者急需一种实时、精确、非侵入的诊断和病程监测方法。循环肿瘤DNA(ctDNA)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到体液中的单链或双链DNA,含有与原始肿瘤细胞相同的基因突变,也是新近出现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葡萄膜炎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关节外并发症,通常隐匿起病,多为慢性前葡萄膜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可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影响视力,甚至致盲。对于难治性或严重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的葡萄膜炎应及早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虽然甲氨蝶呤是首选药物,但近些年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因其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眼部并发症发生及减少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方面优势,已成为治疗葡萄膜炎的新选择。然而,目前就肿瘤坏死
食物过敏发生率正逐年升高,其不仅可导致婴幼儿湿疹,还可以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然而,当前针对食物过敏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仍以回避过敏食物为主。因此,如何预防食物过敏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议题。近年来,学者们相继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评价婴幼儿食物早期摄入对于预防食物过敏的作用,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并且由此改变了婴幼儿喂养指南的相关内容。本文对近年来开展的常见食物(例如花生、鸡蛋、牛奶等)
目的:分析中国3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依从性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以浙江、安徽和辽宁3个省份作为研究现场,招
目的分析1972—2015年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趋势并预测2016—2025年结直肠癌死亡率。方法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资料分别来自广州市卫生统计局恶性肿瘤死亡登记(1972—1979年)、广州市卫生统计数据(1980—2001年)、《广州市肿瘤登记年报》(2002—2009年)和《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0—2015年);结直肠癌发病资料来自《广州市肿瘤登记年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