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067-02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学习诗歌有助于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
然而,当今的古诗词教学起码存在三种不良倾向。一是语言化倾向,许多人把古诗词鉴赏课几乎上成了文言串讲课,只注重诗词句义的静态演释,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概念化倾向。许多人把古诗词意境的赏析变成了冷性的“诗物”与“诗情”的简单对照,忽视了学生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三是肢解化倾向。许多人把一首诗词的整体赏析变成了单调的诗词词句的局部分析,忽视了诗词鉴赏的有机性和整体功效。这样的教学非但不能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相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笔者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应是努力培养学生对诗词形成兴趣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自觉走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这种兴趣,方法有很多,我主要想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1.以点带面,开展系列主题讲座
隋唐诗歌的发展,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让学生阅读全部诗歌,没有必要;即使是部分,以高中生目前的学习任务来说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对唐代诗歌的整体印象呢?我觉得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研讨课,重点讲析他们的创作背景、流派及其独特的诗风,甚至可以补充一些诗人的趣闻逸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点带面,激发学生自觉探究诗歌的积极性。
我曾和学生们开过一场以“走近杜甫”为题的主题课。课上可以先让学生们聊一聊他们对于杜甫的认识,背一背曾经学过或者是看到过的杜甫所写的诗歌,初步感知他的写作风格。然后由教师介绍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明确他的作品受时代的影响可以分成前后四个阶段:读书和壮游时期,困守长安,陷贼与为官时期以及“漂泊西南”的生活。这四个阶段又以“安史之乱”为界,杜甫的心境前后發生了重大的转变,终于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成为继屈原之后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又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们教材上所选的《登高》、《蜀相》两诗皆出自这一时期。因此了解这一时期作者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歌,领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怀有远大崇高目标却颠沛流离、壮志难酬的痛苦。有了以上的铺垫,再让学生来理解“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诗句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除了杜甫以外,李白、白居易,甚至宋词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这样,既可以突破唐诗宋词中的重要作家,又可以把前后主题联系起来,形成对唐诗的总体印象。
2.结合其它艺术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过时,多媒体教学中倚重图片与音乐的形式也应滥用而失去了它最早所引起的轰动效应,语文诗歌教学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尝试着把大学里所学的诗词吟诵的方式引入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课堂。所谓“吟”“诵”,简而言之,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与歌有一定的联系。这种方式正切合了现代中学生喜爱音乐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其次,它又区别于当下的流行音乐。韩流的时尚、周杰伦的另类,本质上是商业社会中情感的任意宣泄,因有着太多感性的和媚俗的因素在内而浅薄,不利于中学生的情感发育。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诗词吟诵,在经历了千年的传承和积淀之后,本身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吟诵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引领学生感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过程。
当然,除了吟诵,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发掘出新的教学方式,诸如结合绘画与诗词、影视作品与诗词等。笔者认为,局限于语文本身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打通语文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界限,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关照语文,才有可能真正发掘出语文的意义与价值,才有可能让我们的学生来热爱语文、领悟语文。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学习诗歌有助于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
然而,当今的古诗词教学起码存在三种不良倾向。一是语言化倾向,许多人把古诗词鉴赏课几乎上成了文言串讲课,只注重诗词句义的静态演释,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概念化倾向。许多人把古诗词意境的赏析变成了冷性的“诗物”与“诗情”的简单对照,忽视了学生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三是肢解化倾向。许多人把一首诗词的整体赏析变成了单调的诗词词句的局部分析,忽视了诗词鉴赏的有机性和整体功效。这样的教学非但不能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相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笔者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应是努力培养学生对诗词形成兴趣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自觉走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这种兴趣,方法有很多,我主要想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1.以点带面,开展系列主题讲座
隋唐诗歌的发展,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让学生阅读全部诗歌,没有必要;即使是部分,以高中生目前的学习任务来说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对唐代诗歌的整体印象呢?我觉得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研讨课,重点讲析他们的创作背景、流派及其独特的诗风,甚至可以补充一些诗人的趣闻逸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点带面,激发学生自觉探究诗歌的积极性。
我曾和学生们开过一场以“走近杜甫”为题的主题课。课上可以先让学生们聊一聊他们对于杜甫的认识,背一背曾经学过或者是看到过的杜甫所写的诗歌,初步感知他的写作风格。然后由教师介绍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明确他的作品受时代的影响可以分成前后四个阶段:读书和壮游时期,困守长安,陷贼与为官时期以及“漂泊西南”的生活。这四个阶段又以“安史之乱”为界,杜甫的心境前后發生了重大的转变,终于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成为继屈原之后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又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们教材上所选的《登高》、《蜀相》两诗皆出自这一时期。因此了解这一时期作者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歌,领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怀有远大崇高目标却颠沛流离、壮志难酬的痛苦。有了以上的铺垫,再让学生来理解“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诗句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除了杜甫以外,李白、白居易,甚至宋词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这样,既可以突破唐诗宋词中的重要作家,又可以把前后主题联系起来,形成对唐诗的总体印象。
2.结合其它艺术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过时,多媒体教学中倚重图片与音乐的形式也应滥用而失去了它最早所引起的轰动效应,语文诗歌教学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尝试着把大学里所学的诗词吟诵的方式引入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课堂。所谓“吟”“诵”,简而言之,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与歌有一定的联系。这种方式正切合了现代中学生喜爱音乐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其次,它又区别于当下的流行音乐。韩流的时尚、周杰伦的另类,本质上是商业社会中情感的任意宣泄,因有着太多感性的和媚俗的因素在内而浅薄,不利于中学生的情感发育。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诗词吟诵,在经历了千年的传承和积淀之后,本身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吟诵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引领学生感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过程。
当然,除了吟诵,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特长发掘出新的教学方式,诸如结合绘画与诗词、影视作品与诗词等。笔者认为,局限于语文本身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打通语文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界限,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关照语文,才有可能真正发掘出语文的意义与价值,才有可能让我们的学生来热爱语文、领悟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