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和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还可以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把它们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此外,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而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而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
期刊
【摘要】新课程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放在首位,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在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 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接受而忽视对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讲授新课—练习巩固”。
期刊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  下面,本人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
期刊
【摘要】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课改实施的重点。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本文对合作学习在英语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应用 策略  随着信息交流的逐步发达,英语作为一门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人们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学生的学
期刊
新课程在观念上充分凸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的,这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程理念,也是课程设计和课堂设计的根本落脚点。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应如何进行教学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
期刊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了英语课,对小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点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备课,具备统揽全局、驾驭教材的能力,进而努力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最终收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一、积极创设一个浓厚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教师
期刊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这充分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当然,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然而,有不少人认为,德育教育是政治教师和语文教师的事,数学教师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见,德育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是个“短板”,我们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弥补。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对于其有效性,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调动有效的学习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我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