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真的很傻吗?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面对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教师更应该有自己的应对技巧,若“恣意妄言”,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反之,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善于应对,则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笔者曾听过一节某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教师讲《天鹅的故事》,讲完天鹅用身体去撞击冰面,从而能到湖中游泳捕食的情景后,教师问学生:“从这里你们能看出天鹅的什么精神?”很多同学根据前文教师的分析说出了教师预期的答案:能看出天鹅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这时突然有一个孩子说:“天鹅用身体去撞冰面,真的很傻。”个别学生听后偷偷发笑。教师听到这个答案后,很生气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天鹅再傻也没有你傻啊!”这个孩子(事后了解到,他本身很调皮,教师不喜欢他)低下了头,教师继续讲课……
  学生为什么说天鹅傻?笔者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想出风头,引起关注。课堂上发出“不同”声音的这个孩子,平时给老师的印象是比较调皮,因而他此时的表现,不排除有哗众取宠、故意为之的嫌疑。心理学表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故意做出些调皮、逆反的举动,以引起他人的关注。那么,平时他的“调皮”或“不同”,老师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呢?如果他在这节课上的表现确有“出风头”的因素,那只能说明教师平时对他关注不够。
  二是真实想法的流露。在课堂上,学生用一句“天鹅用身体去撞冰面,真的很傻”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是否的确代表了一部分孩子的真实想法呢?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从这点看,孩子的“真诚”——别人也许有同样的想法但不敢说,他却勇敢地说出来——是否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呢?抑或由于他的“不同”声音,代表了现实中一部分孩子的真实想法,恰巧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施教契机,因而该得到教师的感谢呢?
  然而,教师为什么说学生“傻”?笔者分析如下:
  首先,老师认为孩子在捣乱。其次,老师维护所谓“正确理解”的权威。教参的答案和课堂上大家共同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答案的“标准化”,这也成就课堂上教师的权威性。教师可能认为:自己前文的分析、平日教育的渗透,都在给大家强化一个共同的向上的主题,而你却公然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明显是对大家认同的观点和教师权威的挑战,自然是“傻”的表现。如果对这种“不同”的声音置之不理,一方面会使教师的权威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也显得教师对教育情境没有及时把握;于是教师迅速反馈。可事实证明,教师的威信力并没有因为对“捣乱”学生迅疾的反唇相讥而得到提升,这个学生也不会因此而在以后的课堂上就“安分守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这种过激反应,会扼杀一个孩子心灵中那颗不失真诚的求异思维的种子。
  我们必须思考教师该如何应对课堂上的“不同”声音?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因此,善于应对课堂上的“不同”声音,让教师的语言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摒弃偏见,给予关注。课堂上的“不同”声音,经常出现在思维比较活跃甚至有些不守纪律的孩子身上。因此教师要善于理解儿童心理,并做好自己心理上的调整,不能因为某个孩子经常发出“不同”声音而产生敌意;更不能因为担心自己的教学思路受到影响而故意忽视这样的孩子。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时时把师爱放在第一位,不把学生推到对立面上,听到“不同”声音时,自然会冷静分析、客观把握。
  2 抓住契机,引导探究。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抓住契机,引导探究。当类似“天鹅真的很傻”的声音出现时,要在第一时间剥离出其可利用的价值。当天鹅“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得到大多数同学认同时,教师是为答案的统一而沾沾自喜还是为思维的单一而隐隐担忧?当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担忧”的教师会为班里能出现“不同”的声音而欣喜、喝彩;更会及时捕捉到这种“不同”的声音,并把它作为一个严肃的问题顺水推舟地推到同学面前,让同学们先回到文本世界中探寻答案,然后再结合生活实例展开关于“天鹅真的很傻吗?”的讨论,还可以用分组辩论的方式深入辨析,那么结果该怎样呢?天鹅那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自然会在讨论或辩论中更加清晰,比教师直接让学生接受答案,其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探究中,孩子们自然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对生活中与天鹅有类似行为的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会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的应对办法……而正是这种不可预设的“不同”声音的出现,提供给课堂教学一个解疑、释疑的契机,从而能形成师生互动、加深认识的课堂教学高潮。
  3 讲究策略,巧妙施教。当然,也不能排除有的孩子在课堂上确实有“讨嫌”之意,但只要教师巧妙解释,也定能化解危机。安徽的一位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口技》一文“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中“乳”字的用法时,一男生大笑着高声说“奶头”。很多女同学低下了头,场面甚是尴尬,但老师没有采取极端的方法,而是微笑着说:“这个同学反应的确很快,这句话中后一个‘乳’字,正是奶头的意思。整句话就是说,妇人抚摸小孩并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泣。”然后老师停顿一下深情地说:“这句话的翻译,让我想起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一个感人画面。在地震的废墟上,一位年轻的女警察给一个婴儿喂奶。同学们,还记得这个画面吗?”“记得。”“那位女警察之所以毫无顾忌地在大庭广众之下喂奶,原因就是伟大的母爱一直激励着她。尤其是灾区婴儿那凄厉的哭声,使她母爱情结更浓!”这时全班出奇地安静,那个大笑的男生也沉默了。接下来课堂纪律良好,大家听得都很认真,一场危机就这样被化解了。这位老师在课堂上面对“不同”声音时,既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采用敌对情绪反击,而是巧用智慧,不仅讲出了要讲的知识点,还把“母爱伟大”植进了学生的心里,充分彰显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可见,关注“不同”声音,讲究策略,巧妙施教,会使课堂教学真正进入佳境。
  教育教学,绝不应该模式化。我们的课堂欢迎“不同”的声音。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声音,才有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必要;而善于应对各种“不同”的声音,既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更可以充分彰显教师的智慧和魅力。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孩子思维的多元化走向,“不同”声音在语文课堂上出现的频率会更高。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该善于应对这些“不同”的声音。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增加了高中阶段学业质量的要求。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大规模学业水平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构建本学科课程学业质量标准,这在我国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学业质量描述是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具体刻画了学生通过本学科的学习所应获得
中国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学资源,有几千年文献记录历史,丰富多彩的方言,还有少数民族语言。汉语资源丰富,历史长,类型多,有许多重要的语言事实和理论概括尚未进入国际语言类型学研究视线,只有进行历时与共时比较研究,才能寻觅相关语法特征的时空差异,探求隐藏在差异背后的共性,更好地揭示汉语的真面貌,为语言类型学做出独特贡献。一些民族语言因长期受汉语影响,或是早期语言底层的遗存,一些语法现象有语言类型学价值。  
2008年江苏省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备受人们关注的《200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日前终于浮出水面。这份考试说明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典型题示例五部分组成。它的考试内容及要求很详细,几乎涉及新课标有关语文素养要求的方方面面,但一份试卷很难完全覆盖,在具体命题时一定会有所取舍,一定会是有所强化又有所弱化的,因此有必要对2008
分论坛四  穿越学科边界的课程实施与探索  “课程边界”在哪儿?“穿越”又是如何发生的?在本论坛中,高一数学组尝试在“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引领学生实现数学中的向量与物理中的矢量的穿越,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一  一般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规范。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往往都会在物质层面、心理层面和制度层面上表现出来。传统文化则进一步限定了社会文化的时空境域,专指那些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淘洗和广泛的环境变迁之后,至今仍然葆有蓬勃生机的民族文化,它强调的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能。  课程与文化本来就具有天然的联系。课程始终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我从不同的岗位观察和研究“教研”36年,结论是:凡是教研机构健全、教研活动活跃的省市县镇校,教学相长就容易实现,教师接受新教育理念的速度就快,各项教育实验就容易实施与推广。凡是教研比较理想、教研员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时期,也是基础教育发展得比较好、教学质量比较高的时期。  有一段时间,教研室几乎成了应试的组织领导机构,教研员被称之为“考研员”,因为教研室、教研员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命题考试、组织竞赛、编
《<论语)十二章》入选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从中演化并固定下来的诸多成语熠熠生辉,传诵至今。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学习生活”。《(论语)十二章》承接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阐述了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和勤学好问、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  屏幕显示:  用一组数量短语来点明故事的相关要素,如一个家庭、一位叔叔……  生:一对夫妇,两封来信(板书)。  生:一次旅行(板书)。  生:一次偶遇。  师:偶遇,还有一个同义词,是什么呢?  生:邂逅。  师:都是未经预约的遇见,一次偶遇(板书)。  生:一次小费。  师:说一次也可以,在这里用“一笔小费”更好  (板书)。 
《狮子和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鹿在池边,面对自己的倒影,一边欣赏它那高耸漂亮的角,一边却抱怨它那纤细丑陋的腿,这时,捕食它的狮子出现了,它那丑陋的腿帮它把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而漂亮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差点送了自己的命。  这个故事选作教材,最早是以课文《牡鹿》(“牡鹿”即雄性的鹿)的形式出现在190
教学郑振铎的文章《猫》,首先要确定的是文体。《猫》的文体,散文或者小说,长期以来就有争议。“把它作为散文教可以,作为小说教也可以,但要有区别。如果作为散文教,它就是由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在这之中表达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自我反思。作为散文来教,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的三只猫,这不是精心安排的,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太生活化的情节常常让我们觉得此文很像散文,单元导读多次强调“人与动物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