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李嘉诚投资内地大盘点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李嘉诚接连投巨资于内地的房地产、港口、物流、中药等行业,其中有的还是等待了数年后才投下,其气势着实让人惊异。据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公关部门证实,和黄在内地的项目已有20余个;截至2004年11月8日,和黄在内地的土地储备已达238.78万平方米。
  另据和黄一位高层透露,20余个项目全部开发所需资金在50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零售等其它四个主业项目以及烟台港的逾100亿投资,长江实业与和黄在内地的“总投资将超过800亿”。
  分析人士认为,种种迹象显示,在内地投资一贯谨慎、以稳健作风著称的李嘉诚在2004年蓦然揭开了资本大盘轰炸的序幕。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同样地形象称之为“资本集群轰炸”。
  
  21亿拍下成都“地王”
  
  2004年10月29日,随着一声槌响,和黄以21.35亿拿下了1036.47亩的成都“城南地王”,创下成都市土地拍卖史上单幅地块价格的最高纪录。
  “城南地王”起拍价高达每亩120万元,参拍保证金达1.87亿元,多家香港、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商被吸引前来参拍,但和黄志在必得,最终以每亩206万元的价格收入囊中。这次拍卖的起拍价,比此前数月成都拍“城西地王”起拍价的每亩35万元高出了3倍多。
  4月成都拍卖1811亩的“城西地王”时,和黄也参与了方案竞标,令和黄遗憾的是,最终因准备时间仓促而淡出,该被定位开发国际社区的地块结果被中海集团以每亩60万元的价格拍得,让和黄失去了一次机会。
  成都业界人士说,和黄守望成都土地已有8年时间。8年中,据说和黄谈了不少地,主要都是市中心高地价商业用地,均都未成交。10月29日拍卖结束后,和黄负责西南地区业务的重庆公司总经理屈榕荣对媒体说:“对于这块地,我们志在必得,如果成都还有合适的地块,我们还会继续拿地。”
  据说,和黄拍下“城南地王”,是要在此开发一个全新的“香港城”,不仅运用香港一些先进的理念开发住宅,还将开发具有香港风情的商业物业。在1036亩的土地上,足可打造一个超大型的香港城,建在这里的住宅价格会超过每平方米5000元。
  四川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预测,当该地块的销售价格在3800元/平方米以上时,开发商的投资利润率有望达到33%以上;当项目总体售价在4500元/平方米以上时,投资利润率有望达到55%。综合目前成都楼市的发展及和黄的开发实力和水平来看,该项目有望被打造成一大型高档物业,其开发前景看佳。
  
  斥资百亿挺进西安地产
  
  继21亿拍下成都地块后,和黄再挥资西安,以巨资挺进了西安地产业。
  在西安,和黄以10.05亿,拍下了高新区727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该地块位于西安高新区二期,建设项目集中小学、广场、停车场、写字楼以及高档住宅等于一体,是西安市的优质地块。
  拍卖前,全国多家房地产企业给予了关注,有意参与竞拍,但由于整个项目对资金的要求非常高,西安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高新分局最终选定和黄与另一家中国500强企业进行现场竞价。
  该地块起拍价7.26亿元,每次竞价增幅不得少于1000万元。经过29轮的角逐,和黄最终以10.05亿元竞拍成功,平均每亩地价达138万元。
  据透露,10.05亿元的土地款将在两个月内全部付清。另据消息,和黄将在3年内首批完成30亿元人民币的建设项目,然后继续在西安高新区投资高档商业写字楼、商务酒店等大型商业设施项目,总投资将达100亿元人民币。
  此举标志李嘉诚的和黄地产正式进入西安房地产业。
  为吸引和黄进入西安地产,西安事先做了大量工作。这次拍卖前,7月在香港举行的西安香港经济合作项目推介会和11月在香港举行的陕西香港经贸合作周上,西安即与和黄达成了合作意向。经贸合作周一结束,和黄的代表就赶赴了西安。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官员向外界披露,和黄曾先后四次派员到西安,考察一些大型项目。曲江管委会向和黄提供了多个合作方案,和黄最感兴趣的是总面积达67万平方米的内地首个遗址性盛唐皇家风格的大型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曲江管委会打算以12亿至14亿元作价出售给和黄。同时,管委会还计划以优惠价出售邻近南湖一块1000亩土地予和黄发展住宅项目。据说,和黄首拍西安地块成功后,上述这两项合作已进入了实质性洽谈阶段。
  和黄相续进入成都、西安地产业,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东部而言,西部许多城市房地产业开发程度还不高,成本和风险比东部低,但利润却不见得比东部小,相对于房价已攀升至一定程度的东部而言,西部大城市的房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联手内地企业打造深圳新商业圈
  
  深圳的房地产业起步早,众多知名房地产商在那里群雄逐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李嘉诚旗下的公司采取了与内地强势地产企业合作的方式争食深圳房地产市场。
  2004年10月19日,和黄与深圳中航集团在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共同举行深圳和记黄埔中航地产有限公司成立发布会,正式宣布两大集团联手打造深圳“航母级”商业地产项目“中航广场”,要为深圳打造出一个“新商业圈”。
  计划中的中航广场将是一座280米高的新型综合商业广场。它位于深圳中航苑片区。这里是中航集团总部所在地,也是深圳知名的综合性商贸区。早在1994年,中航苑在上步工业区率先实现了苑区功能转变,由工业区及其配套功能转型为城市商贸居住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航苑已成为福田区乃至深圳市颇具盛名,集商业、金融、文化、写字楼及公寓于一体的多功能商业区。
  中航苑小区是深圳最早一批引入内资成片开发的区域之一。随着华强北一带工业区的功能转换和商圈的形成,中航苑蕴含了巨大的改造升级的商业价值。
  中航广场项目占地1.7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96万平方米,最高达280米,58层,塔楼是写字楼和精品豪华住宅,群楼是大型主题式商场。整个项目中,商场建筑面积有5.9万平方米,包括地下1层共有7层商场楼面和3层地下停车库,停车库可同时提供车位约1000个。
  知情人士介绍,和黄与中航集团设计的中航苑新图谱中,“中航苑将会被建成一个国际化的商业文化社区”,以集中式的商业楼为主体,包括商业街、酒店、写字楼等服务性商业区。
  和黄地产副董事总经理徐建东说,由于深圳市中心可供发展地皮不多,和黄因此决定跟中航集团合作,同时也看好深圳未来的商业及零售物业前景。
  中航地产副总经理欧阳昊说,合作是一个趋势,尤其是对于大地产项目而言,即使开发商有能力独家做起来,但并不一定能做得很成功。合作可以互补优势,降低风险,如果跟合作伙伴能把项目做得更好,当然是选择合作。
  欧阳昊进而认为,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行业,它包含的文化因素比较丰富,我们开发的项目主要是商业性的,以租售经营为目的。和黄有很丰富的国际房产运作经验,而且对中国文化市场比较了解。
  2002年,和黄与中航集团商谈此项目,当年12月17日签了意向书,一年后签了协议书。
  中航广场项目,共要投资23亿。其运作方式是,深圳中航提供土地,和黄负责一切费用开支,双方组建深圳和记黄埔中航地产有限公司。其中和黄与长实共同组建“晓中发展公司”,和黄与长实各持50%的股份,由“晓中发展公司”出资23亿投建中航广场项目。至于深圳和记黄埔中航地产有限公司中双方各占股份的多少外界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和黄占控股地位。
  
  掷百亿跨长江争夺烟台港
  
  房地产与码头是李嘉诚的两大主业,也是李嘉诚财富增长的基石。
  数年前,渴望李嘉诚投资码头的山东与李嘉诚有一次对话。当时,时任山东省省长的张高丽在与李嘉诚会谈时,李嘉诚表达出了投资港口“不过长江”的意愿。几年后,山东的烟台港扩建时,李嘉诚审时度势,改变了初衷,表现出了投资烟台港的强烈愿望。
  2004年10月20日,在烟台——香港旅游投资合作项目推介会上,和黄与烟台港务集团草签了投资烟台八角港的协议,协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
  不仅是对烟台港,对同在山东的青岛港,李嘉诚也投去了青睐的目光,只不过在试水时,由于青岛港“希望与世界级船公司合作”而无缘青岛港,因为和黄历来投资的主要领域只是码头,与航线无关,和黄无法带来国际航线,导致败给了马士基和中远等航运业巨头。
  烟台港虽位列中国十大港口之一,但其身上的光环在淡褪,位序在后移,不仅与其他港口,就是与山东省内的青岛港相比,也失去了可比性,且差距甚大。截至2004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烟台港吞吐量1600余万吨,集装箱12.6万标箱,同期的青岛港这两个数字分别为8100万吨和243.7万标箱。
  急欲发展、提升烟台港的山东提出了“突破烟台”的口号。2004年6月,烟台市一位招商人士将扩建烟台八角港的材料交给和黄投资部门后,和黄很快就提出了洽谈的要求,其顺利程度超出了烟台招商部门的预料。
  据了解,最初有意参与烟台新港区投资的共有5家企业,后来有3家陆续退出,最后只剩下和黄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竞争,二者分别是世界上排名前两位的码头运营商。
  根据规划,未来的八角港区将陆续建成1万至30万吨级泊位近45个,货物吞吐量将达1亿吨以上,处理集装箱将达到300万标箱。港区建设周期为5到10年,初期深水区投资约为20亿,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左右。
  和黄签约投资烟台港,是它在内地码头布局中,首个突破长江防线,在长江以北的码头。在以往长江以南的港口投资中,和黄尽管抢占了先机,享尽丰厚利润,但也日渐感到形势不如以往。无论是上海港、宁波港,还是盐田港,和黄一度“独霸”的局面在消褪,各个港口都开始引入多元化的投资者,和黄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上海为了化解因搬迁与和黄合资的上海集装箱码头而与和黄产生的利益冲突,2004年9月29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与和黄签约合资经营外高桥五期码头,此举可看成是对和黄利益的补偿。另外,和黄对上海洋山港项目久攻未下,也让其感到难如心愿。
  在早年和黄颇具地位的宁波北仑港,近期,其码头里条件最好的四期项目的角逐中,台湾长荣集团胜出,和黄与此无缘。宁波港第五期大榭岛港口,由于招商局国际集团的入主,和黄再失机会。有消息称,和黄在宁波港项目上接连失手,是由于和黄在北仑港二期项目上,采取高价经营策略,导致宁波的货源向上海分流,引起宁波港务集团不满所致。
  在深圳,2004年12月,招商局集团从政府手中拿下了拥有深圳西部港口码头资源的南油集团,成就了其一统深圳西部岸线的大业,就此与东部和黄合资的盐田港形成对抗之势。据深圳市港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04年12月15日,全年西部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东部的盐田港,占整个深圳港吞吐量的54%,和黄合资的盐田港退居至第二。
  2004年和黄携资越过长江,应是在为港口领域投资开新局。10月20日的招商会上,烟台与和黄只是签署了意向书,这似乎为另一参与竞争的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留有某种余地,但业界人士认为,不论是从一个月前在泰国最大港口码头竞争中和黄刚刚击败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还是以李嘉诚与内地高层的关系看,已占得了先机的和黄理应笑到最后。
  
  长实首次投资广州建国际玩具城
  
  2004年9月,从广州传出消息,李嘉诚注资9亿元,打造将成为世界玩具交易中心的广州国际玩具城。
  这个被定位为世界玩具交易中心的广州国际玩具城项目坐落于广州市黄浦区,占地面积500亩,项目共分三期,总投资15亿元,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和黄各注资4.5亿元,分别占有30%的股份。消息传出时,一期项目已基本完工,很快将向外界展示。
  消息人士称,这是李嘉诚旗下公司首次进军广东玩具业。人们分析,李嘉诚此次投资,是由于广州的玩具业具有不可小觑的行业优势。
  广东省玩具协会副会长李卓明介绍,广东省历来是全国的玩具生产大省,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澄海都是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生产量占全世界50%以上。在中国玩具业中,广东的玩具生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全国8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中,广东超过4500多家,2003年产值达到800亿元,出口达到84亿美元。
  此次李嘉诚投资的广州国际玩具城,并非简单的一般玩具批发市场,而是整合了商贸、展示、物流、科研等厂商之间多个环节的产销研交易平台,与全国最大的玩具集散地义乌相比,广州国际玩具城定位更高端,技术含量更高,预计每年将拉动玩具及相关交易500亿元。
  据悉,李嘉诚旗下公司在广州已经有多处投资,但长江实业还是首次在广州投资。早在2001年3月,和黄与广州美晨成立“和黄健宝”,总投资额2.4亿元,和黄占80%股权;2004年5月,和黄与广州白云山中药签订协议,成立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各控股50%。
  另据消息,广州国际玩具城项目之后,长实将斥资9亿美元,在广州再投几个大项目,并很快签约。
  
  接连组建企业踏进内地中药市场
  
  据消息灵通人士披露,2003年12月,李嘉诚写信给广州市主要领导,希望与国有控股企业广州白云山中药厂合作。这一要求得到广州市领导的重视,当即批转给广州市国资部门,双方立即进入洽谈。虽然在此期间双方也有细节上的摩擦,比如在股权上,双方都曾表示要控股,在财务总监的设置上都要派出“自己的人”,但鉴于双方热切的合作意向,最终在5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谈判,被外界称为是“闪电恋爱”。
  2004年5月,双方签订意向书,宣布成立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从事中成药和中药材的生产、加工、科研开发、销售、批发、采购及出口等。和黄与白云山各出资50%,其中白云山中药厂以经过评估的资产值(不包括“白云山”注册商标)投入合资公司,和黄则以对等的现金投入。初步合资期限为50年,在此期间合资公司可以无偿使用“白云山”、“和黄”两个商标,国内市场主打“白云山”,海外市场主打“和黄”。
  此次所签的意向书有效期为一年,但据知情人士称,合资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一个月过后,和黄与同仁堂合作又结硕果。
  6月,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在京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总投资额约为2.39亿美元,双方以现金出资,各占49%股权,其余2%股权另由同仁堂选定的小企业出资持有。董事长由同仁堂方面出任,总经理由和黄方面执掌。
  12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黄独资的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开幕,将李嘉诚2004年中药投资事业推到了顶峰,李嘉诚谋划的中药版图藉此首次高调示众——在海外,利用独资企业把中药推向国际,成就中药的第一国际品牌;在内地主要进行兼并收购,利用合资企业占据中药市场的垄断地位。
  公司的总经理表示:“和黄要把中药做大做强,我们也希望能做成集团的第六大支柱产业。”
  新公司主要是个技术平台,以研发为主,同时有生产、出口等广泛的经营范围。一期3000万美元基本用于科研和人力投入,随后至少还有上亿美元作新药开发投入。
  有评论说,李嘉诚已有多年的中药业情结。早在1998年,李嘉诚联手香港新世界集团公司主席郑裕彤,投资50亿美元打造香港“中药港”。然而几年下来,“中药港”不温不火,原因即在香港缺乏有份量的中药主体企业支持,因而李嘉诚把圆中药梦的希望转向了内地。不过,李嘉诚在中药事业上虽有雄心,但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官员所指,目前中药业对和黄的贡献少之又少,要将其打造成和黄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巨资热捧内地在港上市公司显明星效应
  
  2004年11月1日,网通在港上市前夕,和黄的公关负责人向媒体证实,长实兼和黄主席李嘉诚拟以公司名义购入“不少于1亿美元”的网通股份。
  同年6月,中海集运在港上市时,李嘉诚亦与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新世界主席郑裕彤共同认购了13亿港元新股,相当于集资总额的13%。
  不止如此,此前,李嘉诚曾多次认购内地公司新股。2000年,投资1亿美元认购新石化新股;2002年,和黄斥资5000万美元认购中国电信股份;2003年,长实与和黄分别购买价值1亿美元的中国人寿股票。
  此次认购网通股份,引发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和猜测。
  李嘉诚是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投资?网通承销团一位人士评论说:“我相信不会是短线投资,以往和黄的投资一般都会持续半年至几个月以上,对于以前的中国电信等股票,甚至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抛售掉。”
  该人士还认为,对于财大气粗的和黄来说,这个不到10亿港元的投资额根本不算什么。若在将来或是短期内把股票抛掉,反而说明和黄的资金出了问题。
  李嘉诚认购内地在港上市的H股,被很多人看成是起示范作用,显明星效应。
  一位基金经理称,这对新股发行会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对一些散户还是有影响的,香港有些人喜欢跟随名牌的投资者。
  信诚证券联席董事连敬涵称,和黄入股是为了制造一种明星效应,带一些正面的信息给投资者。他同时又认为,现在这种明星效应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如果说还有一定作用的话,可能就是让它至少保障了一定的认购额,起码使该公司股票在认购数量上显得不会太难堪。从以前的投资成果来看,“名人”所支持的股票不一定都会升值。
  行家们分析李嘉诚支持H股也许还有更深的理由。
  香港一家著名投资银行的董事私下表示,李嘉诚的认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是一种搞好大型国企以及内地各级政府“关系”的做法。如果追溯历史,其实在香港很多的红筹企业当初就是由内地国企买下李嘉诚的旗下上市公司,通过借壳方法上市的,当初这些壳企业业绩都不错,但他还是卖掉了。
  辉立资产管理基金经理陈煜强认为,这些香港财团还有一层考虑是,可以通过这种投资方法,利用一些比较低的成本去大量控制这些企业的股票,一方面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显示自己看好内地经济前景。
  另有证券评论员指出,李嘉诚自家也有电讯类上市公司,因此投资网通这类企业,意味着也许以后双方会有更多的业内合作机会。
  不过,也有人将这看成是李嘉诚的普通投资行为。
  不论李嘉诚其意何在,是一种或是兼而有之,其投资行为为内地企业起到了捧场作用则是客观存在的。
  
  投资半导体业创出国内单项风险投资之最
  
  2004年11月底,国内晶片生产商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宣布,李嘉诚将通过和黄与长实,向该公司投资9000万美元,用于购买额外设备和研发事业。
  9000万美元,创下了国内单项风险投资之最。李嘉诚突然投巨资于半导体业,令业界纷纷猜测。和黄的发言人回应外界的说法是:“此次投资只是一般的策略性投资。”
  回想过去,李嘉诚是热衷于策略性投资,如购买股票等,但那些策略性投资多是在二级市场上,其特点是变现极快,且几乎是稳赚不赔。这笔9000万美元的投资,却是投在实业上,成本收回需要较长时间。
  投资3G,占去了李嘉诚160多亿美元的资金,外界甚至认为和黄的资金已见紧张。在上海,和黄与上海港务局就新港口谈判时,没有了以前的“大气”,在这个和黄视为主业的重大项目上就价格问题纠缠不清,最终未尽己意,或者说是合作失利;在北京,拟投资350亿元的东坝“CBD后花园”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据说是资金未能到位。
  李嘉诚投资半导体业,一位银行界专家评论说:其实,对中药,对生命科技等领域的投资,都算得上是和黄的策略性投资,因为这些产业都独立在和黄开始定位的五大产业之外。作为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和黄在主业发展饱和及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对其它行业的策略性投资,这已经开始成为一个传统。虽然主业资金链紧张,但不会妨碍在策略性投资上的一掷千金,因为这点“小钱”和黄还是拿得出来的。这些投资将对冲和黄在主业上的风险。
  香港郎咸平教授指出,和黄所做的主业以及地域上的分布,都是具有互补性的,即使在某一个行业失利,其它行业的利润也可以完全弥补过来。
  按照郎咸平教授的思路,就不难理解李嘉诚对半导体业的投资了。对于李嘉诚来说,主业固然当守,但面对内地新兴市场所带来的众多商机,也不能不顾。估计内地具有增值前景的策略性投资机会他不会放弃。
  一贯“高抛低吸”的投资原则,又会使李嘉诚今日出手的策略性投资,有可能在某个高点上被他抛出,实实在在地赚上一笔。
  2004年,李嘉诚投资内地的活动,除了以上所列,其实在另外的很多项目上,都有和黄与长实的身影闪动。如汉口桥口区占地1010亩的旧城改造项目;广州黄埔及芳村区的两个商业物流项目;广州白云新城建设和亚运村项目;重庆渝北区10亿元的高档住宅项目;北京朝阳区姚家园项目等,一切都显示出2004年是李嘉诚投资内地重要的一年。
其他文献
青岩油杉  似乎,造物主借此证明,你  可以不死。也可以说,你至今  仍困于其中,像一群被钉住脚步的  树的精灵。那谜咒一般的,千年岁月  漫长的成长期,超乎想象,繁茂的枝叶  仍然可以庇护,树下走过的人们  这些仰望的人,疑惑的人  带着感叹走过,走远了。你沉默着  你用缓慢长高的树冠,扩大着自由  空间。冬天去了,春天来了  你的叶子一边陨落一边生长,你裸露的  根皮、果实,一如初始,负载亿万
期刊
如果 你知道一个叫常德的地方  又或者 你将去那儿  请为我捎上 我桌前 时常停留的那片云朵  它每日注视着我 打量我 发呆  有时一整个晌午 我们都互相注视 谁也  不说话 樹叶在沉默的日子里细细念叨  那个女生的姓名  六月的风很小 所以云朵缓慢地走 水缓慢地流  和她当时离开的场景一样  我们没有吵架 只是和正常的朋友一样 分开  半年过去 她可能以为我忘了她 事实并非如此  但请千万不要告
期刊
主持人点评  翟永明可说是汉语先锋诗歌的“诗歌之母”,在她以前女性诗歌写作并无确实的坐标。翟永明从不强调写作的性别差异,但却以一种与男性等量齐观的力量和视野成就了女性诗歌的高度。她的写作坚固而尖锐,超拔又植根于个人的幽微体验,沟通了两性、中西、现代与传统。这是一个枢纽和标志性的诗人,一个神话或奇迹。尤其是近年来翟永明的写作更加孤绝、我行我素,远离纷扰已深入到某种难测之境。翟永明很好地诠释了“女性诗
期刊
迷茫  昨夜的雪  带走了今天的云  孤零零的  留下我的失落  那年春天的灿烂  何时已埋藏在地下  正在另一个地方,等着发芽  云朵下,找不到自己  只随着惯性的脚步,迷茫  踉跄中,没看到雪影  才发现,一切改变了模样  曾经自信的老马  瞬间,找不到曾经的路  消失在暗夜里起风了  起风了  山岭又掀起了叶浪  下雨了  小河也慢慢地被清波浸漾  昨日貌似君子的青竹  今天也露出了浪子的情
期刊
八月的长安下着大雨  我一个人独居  像是等着答案的谜题  一切都静悄悄的  没有远方的来信  也没有房东捎来的消息  屋子里有些凌乱  桌子上隨意摆放着书籍  杯子里的水热气腾腾  我躺在床上  听着窗外的雨声  仿佛度过了无数个四季
期刊
一、新格局建立与文学思潮演进  随着国家文艺路线的调整,南京的文艺领导机构、文学组织相继恢复。1978年11月20日,南京市文联第三届委员扩大会召开,标志着南京市文联及所属协会恢复运行,为南京文学复苏提供了组织保障。1979年3月至4月间召开中国作协江苏分会文学创作会议,对“探求者”文学群体错误的政治定性予以纠正,也对重新确立南京文艺的发展方向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恢复后的南京市文学工作者协会通过建
期刊
一  夜晚的海面宁静悠扬,美得像远方的渔歌。老渔夫要下海了。下海之前他对自己的孙子小七说:“你在屋子里守着,谁叫你,你都不要答应。”  小七早就睡着了,他把被子裹得紧紧的,看上去像只沉睡中的蚕宝宝,小小的鼾声是他对爷爷的回复。  对于住在风落村的海边人家来说,任何时候都可以出海捕鱼。他们捕鱼的方式很简单也很奇特,不用钓,不用网,只把一只大大的草篓沉到水底,草篓里放着一种奇特的香料,这是用当地特有的
期刊
慧骐,完整的姓名是王慧骐。  1978年春季始,我担任扬州师院中文系77级(2)班两年时间的写作课。开学不久,这个班的王慧骐就送给我一本他创作并出版的诗集《茧花花》。我读过之后,觉得他的确是块作家的胚料。这个班上的学生想当作家的很多,把自己习作的诗、散文、小说送给我指导,我觉得他们缺少想象力与文学的思维,被我泼了一瓢瓢冷水。唯独对慧骐,我除了喜欢就是鼓励,他的习作里充满了灵感和创作的激情。他的作文
期刊
狩猎季  我曾在夜晚站在树林,看见雪地反射出蓝色的荧光。它清晰、明亮,把几公里内的林地全部照亮。我曾看着父亲从车里拿出一盏灯、一副望远镜和一条毛毯,在雪的荧光中,他爬上高高的树干,消失在树上的棚屋里。“今晚我在这里过夜,”他的声音从高处传来,“你可以睡在屋子里的睡袋里。”  我们的狩猎季从白靴兔开始。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的毛色逐渐变淡,从夏天的铁锈色变成冬天的乳白。这些兔子的后脚宽大、柔软,在因父
期刊
她上早班,十二点钟下班。  十二点十分,她脱下制服,换上仅有的酱红色套装。趁大楼各大公司员工吃饭,她踅进卫生间,对着大镜子,匆忙化了妆。  踏进物业专用梯,她遇上两个维修工。他们手拿电线,眼睛直勾勾地朝她看。物业梯速度慢,几乎层层停。虽然约好两点钟,时间足够,但她还是不安。她甚至想到了困在笼子里的动物,生命在逼仄空间里渐渐消亡。不时有“小头目”进电梯,她挤出微笑面对他们。  保洁领班李姐挤进电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