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迎接挑战

来源 :中国数字电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kiss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向市场的发展如此缓慢,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与当年的数字电视平移相比,双向网络的发展条件无疑要成熟许多:数字电视起步时,不仅技术不成熟、用户要培养,而且运营商也要经历巨大的角色转换,但即便如此,在青岛模式的带动下,数字电视在2~3年间就蓬蓬勃勃地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与单向数字电视相比,用户对更丰富的互动业务显然有着更大的需求,而与几年前相比,广电运营商无论是管理还是运营能力均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不做等死、做了找死”的苦涩戏谑中,广电运营商多多少少都有了拼一下的心态——也许在大力推进网络双向化改造的过程中,能够为广电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
  2009年,为了抵御金融风暴,国家科技部为上海划拨NGB专项资金,支撑上海的有线网络真正实现了百万级用户的双向改造。而从全国的情况看,双向网用户的落地数量却非常有限。广电行业经常会谈到“双向覆盖”的概念,根据这个概念,广电目前在全国已实现了几千万户的双向覆盖。但实际上,仅实现覆盖是没有意义的,其仅意味着有线网在光节点上安装了所谓的局端,运营商只需付出少量的投资,就可以达到大面积“覆盖”的效果。而真正要让用户享受三网融合的成果,就必须要把双向网络真正接入到每个用户家中,这才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
  商业模式匮乏导致三网融合发展动力不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有些人将其归因为政策不明,国家网络公司推进太过缓慢,以至于全国没有形成一张统一的网络等宏观因素。而笔者认为,双向网改之所以推进缓慢,最主要原因在于广电的三网融合目前还没有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
  数字电视平移的商业模式很简单:采用强制推广方式,机顶盒由广电出钱,用户承担涨价之后的月租费。运营商通过增加月租费,2~3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机顶盒成本,并获得长期持续的收益。
  而对于双向网改造项目,广电不再具有强制性及垄断性,既不可以强制性地向用户再次增收“月租费”,也无法要求用户必须选择广电的宽带服务。鉴于此,没有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之前,广电的双向化改造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导致广电的三网融合不可避免地进入先覆盖,后接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困境。
  “可管 可控 可信”是广电做三网融合的立身之本
  中国广电要做三网融合,必须立足于自己的特点,而不是简单地与电信运营商拼带宽,抢市场,其除了导致广电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外,不会为广电带来可持续的收益,更何况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经营能力,广电均远远落后于电信运营商。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广电的三网融合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发挥自身优势。而广电网络的最大优势主要表现为可管、可控及可信三个方面,只有基于此开发的新业务才是广电网络迈向三网融合的立身之本。
  可管,指的是用户的身份可确认。网络实名制对其他两个网络来说,至少目前还是非常困难的,不光是政治因素,管理成本也十分高昂,在不增加任何收益的情况下,运营商推进“可管”网络的积极性并不高。
  可控,指的是用户的行为可控制。随着黑客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诈骗无孔不入,而在公众网络中要控制用户行为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互联网的基本特性就是平行和发散,种种躲避管制、绕过监管的手段让监管部门十分头疼。
  可信,指的是发布内容的真实性。由于公共网络具有不可管、不可控的特点,造成内容的不可信,因此公网上的很多信息,是不能不加甄别地搬到电视上的。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加上中国的特有国情,使得许多业务更适合在广电网上发展。广电要做的就是发挥自身的优势地位,根据业务的需求,建造一个可管、可控、可信的双向网络,而不是通过恶性的竞争,蚕食各自的利润空间。
   C网平台是广电三网融合的唯一出路
  认清广电自身的优势地位之后,接下来就应该考虑如何为那些特别需要“可管、可控、可信”的业务提供服务。而广电要建设的网络,就是这样一张其他网络都不具备以上特点的专网,笔者称之为“C网”平台。
  广电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A网到B网的过程,如今,则开始向C网进发。
  A网为广电的广播电视基础播出网,承载着节目播出业务,是任何商业公司均无法染指的核心网络。
  B网是随着数字电视平移而形成的数据广播网,主要用于数据业务的分发功,即数据类的增值业务,如广告以及互联网内容的整合分发都可以通过B网上完成。截至目前,B网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随着宽带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手机和PAD等智能终端的的增长,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在电视上浏览经过大量裁减的互联网内容。从这个角度看,广电的B网更像是一个鸡肋。
  20多年前,内网(Intranet)与公网(Internet)的互联网概念几乎同时诞生,其中,Internet致力于公众网络的资讯交流及应用服务,Intranet则着重于内部网络的用户的服务,提供内部信息交流平台。而有线电视网络就是一个天然的Intranet,作为一张封闭的内网,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被汇集于广电的网络中心,广电运营商通过非常严格的网络监控系统,保障了用户行为和信息传播绝对处于可管可控状态。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环境,很容易陷入用户管理困难的窘境。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Intranet的可管、可控性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重视。如目前中国电信已在上海的公网之外,搭建了一张100M带宽进家庭的光纤专网用于IPTV等业务。对电信来说,只要模式可行,就具备足够的财力和能力迅速在各地复制这样的专网。因此,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打造一个全面覆盖,全面接入,双向互动的广电内网。这就是广电继A网和B网之后要打造的C网。
  笔者认为,广电的C网必须是一个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云服务的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宽带互联网基础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通过宽带网络让庞大的用户群共享云中心装备的强大的运算、存储、分发和管理能力,从而大大降低用户的服务成本,非常适合广电行业低收费的商业模式。而将云技术与广电双向网络相结合,就成为面向广电用户的云平台。
  在现有的信息服务平台中,广电网先天就具备云基因。首先,广电终端最“瘦”的时候就是一个电视显示器,连CPU都没有。而广电网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统一的播出中心,无论是直播频道还是VOD,都是经过统一的控制中心处理完毕后才会上网播出。因此,结合云计算建设广电自己的C网平台,其所能达到的效果,将远远超过其他云计算应用领域。
  因此,笔者认为,C网提出包括两层含义:既代表了广电网络ABC的演进关系,C也代表了云的“CLOUD”。而广电参与三网竞争,就应充分利用广电网络天生的优势,发挥自身云属性的特长,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色专网。
  高成本的网改技术使得C网业务难以为继
  由于政策和历史原因,与电信相比,广电的业务都是微利的业务,只有在用户接入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才可能盈利,且户均收益十分微小,属于典型的Low ARPU市场。而当前可以选择的双向网改的价格却相对高昂,以平均30M到户的网络为例,改造成本为300~500元/户。完全倒挂的投入产出比使得有线网络进行双向网改的动力远远不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有线的双向网改选错了技术路线!
  国外的双向改造通常走两条路线。第一,利用传统技术——Cable Modem,该技术虽然成熟,但对一次性的投入和维护的成本要求都比较高。第二,另铺新网,由于国外不存在牌照问题,因此谁都可以自建网络宽带接入。这条路由于存在政策壁垒,也不适合中国广电。
  现在中国的双向网改似乎都走到了EOC的路线上。在中国广泛推广的EOC技术全部来源于国外的家庭网络技术,其主要用于家庭小范围通信或在专业网络中使用,从来没有在有线电视网络上亿家庭用户使用的先例。此外,由于EOC芯片来自于少数的厂商,垄断的市场供应让几家上游供应商操控了整个市场的价格,在出货量增加到数十万片之后仍然保持很高的价位。在广电运营商投入重金做网改还没有挣到钱的情况下,芯片公司则已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根据广电总局的发展规划,目前的EOC技术仍然是一个过渡产品,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对于运营商来说,如果短期内一种新技术横空出世,投入改造费用还没有赚回来产品却已经过时,则后果远不是纠结那么简单。
  经济学的原理表明,低收益的市场必定要选择低成本的技术,而只有相对平衡的投入产出才是健康的经济活动。既然广电的三网融合是Low ARPU的市场,那我们就必须为它找到相匹配的Low Cost技术。
   WOC技术让EOC出局
  无线宽带是互联网在家庭中最佳的应用形态,而WiFi则是无线技术的必然首选,不论外面采用哪种接入方法,WiFi都将是最后的连通手段。
  近年来,WiFi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在最近公布了两个新标准中,WiFi 11ab最高的传输速度已经达到1G,另一个在欧美国家开始兴起的标准是超级WiFi(Super WiFi)。WiFi标准的工作频段是2.4G,而广播网电视频道之间有很多的空白频段,这些空白频段是极其宝贵和有限的资源,现在国际上已经批准WiFi可以自动改变工作频率,其将非常有利于广电有效利用这些空白的信道资源。
  在Super WiFi概念基础上,我们发明了一个全新的专利技术——“超威网(WIFI Over Cable简称WOC)”。超威网的技术原理为:将光纤输出的以太网信号在光节点附近直接转换成WiFi信号,再调制到同轴电缆上。用户家中的有线电视天线插座则带有两个接口:一个接口接电视信号,另一个头接上一根WiFi天线。如此一来,不做任何改动,无须开墙挖洞,WiFi宽带信号就可进入了家庭,非常方便就实现了家庭的无线覆盖。而按照同样的技术指标,WOC户均改造成本只有EOC的三分之一。
  这种技术方案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低廉,效果出众。只要一根小小的WiFi天线就可以让每户拥有20M以上的带宽,把机顶盒、手机、PAD和PC全部接入广电内网,在实现多屏互动的同时发展出大量的延伸业务,如视频通信,只要不涉及到网间结算,对运营商来说就没有成本的负担。
  笔者认为,超威(WOC)技术的核心——把同轴电缆变成天线,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革命。它利用广电网络的先天优势,开创了一种具有超高性价比的网络升级方案,让广电运营商只用很少的投入,就可以拥有极高水准的宽带网络,用以发展具有“可管、可控、可信”特点的三网融合业务,从而开辟广电网络运营的新蓝海。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代謝综合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受试者为1400名在我院参加常规体检的部队在职干部(年龄:34~65岁),检测项目为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分型、全血高切黏度(200/秒)。代谢综合征的判断参照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TPIII标准。结果: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8%。ANOVA分析显示全血高切黏度随着代谢异常程度的加重而升高(F=3.86,P9
期刊
2015年4月24日,恭王府精心策划的“笔墨随心——林阳诗书作品展”在安善堂开幕,百余位艺术家与千余观众参观了展览。此次展览的展标由沈鹏题写,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为《笔墨随心——林阳诗书作品集》作序,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发来贺信。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桂晓风、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等参观了展览。  林阳擅诗词,写景咏物、游观感悟、况味人生、寄情咏志,意境悠远冲淡而
期刊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北京。沈曾植是近现代积学大儒,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说沈曾植与清初顾炎武、乾嘉时期戴震和钱竹汀是鼎足而三的清代各时期的学术代表。书法方面,沈曾植是近现代书法“碑帖融合”的代表人物,其一生的书法嬗变路径犹如近现代书法演变史的缩影,也是文人治书的典范。  沈曾植的书法风格演变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博取时期(1911年以前
期刊
2015年6月5日,初夏的西子湖,已呈现出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诗境,“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70年作品展”暨“百乐雅集——第十届韩天衡师生书画印展”在浙江省美术馆隆重开幕,成为杭州城里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韩天衡先生擅长篆刻、书法、国画,在美术理论研究、收藏鉴赏和美术教育方面卓有成效,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复合型的艺术家。他的篆刻奇崛、瑰丽、多姿;他的书法宽博、堂皇、雄
期刊
2014年金秋十月,“回到拉萨——李强书画印巡回展西藏展暨李强工作室首届毕业作品展”在拉萨如期举行。说是“如期”,听着很容易,不费什么功夫似的,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从前一年李强先生受拉萨市政府“雪顿节”组委会邀请来藏采风之际,我们即动议这个展览活动,之后经过几次简单不过的通话和微信私聊,敲定了一些主要的事项及细节,就各自按照相关约定开始行动了。  依据所达成的共识,我们试图尽可能的让书法艺术回归本
期刊
八大山人善山水、花鸟、竹木,笔墨大气,别具一格。少年时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十九岁突遭家国之变,命运发生转折,但他坚持反清抗争,复明之心不死,后感到回天乏术,转而以笔代戎,用书画倾诉内心的愤懑和压抑。多舛的命运使八大山人的精神遭受重创,他曾试图从宗教中寻找精神归属。进入暮年的八大,锐气退去,心灵复归平静,进入超然之境,可谓“心与境寂、道随悟深”。此时的八大沉浸于古典当中,又能推陈出新,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畸变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情况、测查的合适时间以及甘肃省听力损伤的发病率。方法:用畸变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测试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率86.8 %;确诊 3 例先天性听力障碍。在出生 3天后初筛比出生1~2天通过率高。结论:筛查最好在新生儿日龄3天及以后进行, 在干预方法中,在相同病情下,耳蜗植入的疗效优于配带助听器。  关键词 畸变耳声发射 听力筛
期刊
南昌,秋雨潇潇。我撑着一把雨伞,打听青云谱的路径。汽车七转八拐,它忽然走进我的视野。一座极其平常的道观,朴素得没有任何装饰。然而,它吸引了那么多的游人驻足徘徊于此,这也许是因为八大山人的声名。走进道观,周围的小草小木,在秋风秋雨中打着寒噤,只有几棵高大的槐树,支撑起它雄壮的体魄,声色不动地站立在那里——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见证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来人往,它们已经变得安详、稳重和处变不惊了
期刊
一  清初杰出的书画家八大山人,其书名被画名所掩,似不如其画作在画史上那样的显赫,实际上八大山人的书法自辟蹊径,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凸显于书法史,有人称为“八大体”。  八大山人的书法渊源广深,他自幼学书,转益多师,遍临传统,研究创作数十年,晚年终于标树新格。其书法创作分期,王方宇先生认为:首次使用“八大山人”号(1664年作小行楷《内景经》)为界分两大时期,前一时期又分学欧、学董(其昌)、学黄(庭坚
期刊
八大山人(1626-1705)晚年有多件《临河序》书作。据王方宇统计,自康熙三十二年(1693)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八年内,款署八大山人的《临河序》所见共十九件,可以确定为真迹的为十二件。这些作品被有些学者称为临《兰亭序》,但无论其文辞内容,还是书法风格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这些反复书写的,与《兰亭序》甚少关联的《临河序》书作作于八大山人书法风格的成熟期。而且,八大山人书画中,反复出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