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时代创新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bc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一期曾以特稿的形式刊登了温家宝总理关于基础教育的部分论述,文章一经刊出,引起了读者的热议。固始县教体局一位读者来信说:“感谢你们的眼光,钦佩总理的勤奋!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遇上这样的好总理,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福分。”为深入学习研讨温家宝总理的教育思想,本刊特开辟专栏,从广大读者的来稿中择优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对中国社会基本问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以其深厚的平民情结,发展和形成了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又有浓郁时代气息的新时期平民教育思想,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新时期重视和发展平民教育是中国国情的迫切需要
  
  所谓平民,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泛指普通的人(区别于贵族或特权阶级)”,换言之就是指不享有特权的普通百姓。那么平民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大众教育,就是面向普通老百姓、面向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教育。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因而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受到教育。2007年9月9日,他在会见北京师范大学首批免费师范生时,又提出了“穷人教育学”的概念。他说:“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的孩子。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
  发展平民教育是实现全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只有所有人的素质提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不断进步。他说,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只有所有人的素质提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不断进步。我国人口众多,从人力资源数量上的角度考查,可利用资源占有极大优势,但是,在国际竞争中,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要有数量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质量标准,即要考查通常说的国民素质所表现的水平。据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我国国民素质竞争力劣势指标是优势指标的2倍,而劣势指标主要部分又集中在教育结构部分,如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文盲率、青年失业率、教育体系、生活质量等。而这些,正是重视和发展平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平民教育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二、平民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优秀传统
  
  温家宝总理的平民教育思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从中国的历史长河来看,这种平民思想正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优秀传统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并躬行实践,大力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这些弟子大多出身贫寒。如有名的弟子之一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忧”,另一名弟子子路也家境困顿,《说苑》言其“常食藜藿之实”。此外,孔子弟子中还有鲁之“鄙家”子弟子张和蓬户瓦牖、捉襟见肘的原宪等,都是平民家庭出身。
  近代以来,有识之士也不断地为平民教育鼓与呼,并身体力行之。1910年章太炎在日本创办《教育今语杂志》时率先提出“提倡平民普及教育”的办刊宗旨。1919年,全国知识界、思想界和教育界出现了宣传平民教育的高潮。该年2月,李大钊发表文章,主张在劳工中普遍建立补习教育机关,给工人以教育。3月,留美教育学博士蒋梦麟先生发表文章,称今后中国应步趋世界潮流,加强平民教育。同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二次年会通过了《注意贫民教育案》,送交教育部并通知各地教育会。在这种思潮之下,中国的平民教育呈现出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其一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由邓中夏等共产党人举办的平民教育活动,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工农革命为特点,很快成为宣传、组织和发动劳工起来革命的方式。实际上,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等,早期都曾主持或参与过面向农民、工人、军人的讲习所、夜校、军事院校等宣传、教育活动。另一发展路径,是由晏阳初、陶行知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倡导发起的运动,以教育权的公平享受为目标,以教育内容平民化为标志。二者都在教育群众、开发民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前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动员和准备;后者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其范围惠及20余省区,受众达50余万人,培养出大量国家栋梁、兴业巨子和学术大师。领导并推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陶行知、晏阳初等人通过实践与创新,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深刻而丰富的教育文化遗产。晏阳初还将平民教育推行世界,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由于他对平民教育运动所作的杰出贡献,1943年晏阳初被美国百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代表评选为“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他的名字与爱因斯坦、杜威、莱特、福特等世界伟人并列在一起,其影响之远大不言而喻。时至今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在亚、非、拉一些国家仍然得到大力继承和发扬,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温家宝总理提倡的平民教育正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优秀传统之一。
  
  三、新时期发展平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平民教育是一种理念,如何落实到政府行动之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义务教育是对每个国民的启蒙教育,无论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落实义务教育还存在一些困难,致使部分地区、部分儿童上学困难,不能顺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2005年,中国农村初中辍学率达到3.55%,其中西部地区农村高达4.64%。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还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温家宝总理之所以要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从本质上来看,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平民,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平民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中国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受到教育”。
  平民教育是面向广大民众的教育,因此平民教育更是公平教育。如果教育失去了公平,社会也就失去了公平。这也是温家宝总理新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内涵之一。2005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的致辞中指出:“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温家宝总理对教育公平问题格外重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特别指出:“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并从制度上解决教育公平公正问题,为城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建立了助学制度,“使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国家帮助和本人勤工俭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收学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在农村全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同时,积极解决成千上万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保障适龄女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等。不断完善的制度为落实教育公平、发展平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温家宝平民教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这种思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都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许多婚前可以解决的事,却在婚后不幸地发生,以下两例即是。  “对于婚后生活的憧憬已经消失,我处于痛苦之中,我的丈夫居然在新婚之夜对我的贞洁发生怀疑。想不到他竟是一副道学面孔,而我处于不知所措之中,愤慨、难堪……我不能忍受……。”这是一位新婚女子写给编辑的信,又转到了医院妇产科。  一对夫妇,男方因包皮过紧,新婚之夜,包皮紧箍龟头之上,阴茎皮肤严重水肿,痛苦万分。  因此,婚期在即的青年男女,为了婚
【摘 要】 文章以企业实施环境战略的程度作为环境绩效的替代变量,选取重污染行业中化工类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在全样本和分组样本下检验了产权性质、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产权性质与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即国有企业对提高环境绩效具有积极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在民营企业中的影响较小;股权集中度与环境绩效的关系在全样本下不显
【摘要】公立医院是医改利益相关方之一,其财务管理要适应新医改政策,以保证该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探讨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以及医改中公立医院在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对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医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    一、研究背景    2009年4月6日,政府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 1年)》。新医改摒弃
学生在解决数学习题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读题时对信息的感知、理解和表征方面出现偏差,导致解题错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也会采用一些方法对学生读题给予指导,但是这种就事论事的方法似乎收效甚微。笔者以为,要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还需借助一些教学策略来实施教学干预。  一、利用对比题组,突显问题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呈现相似情境、相似结构的对比问题,在比较中放大问题之间的差异,积累学生的解题经验,
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不舒服,有的甚至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病症,仍然不愿意去医院看医生。老人不愿意看医生,有很多心理原因,比如省錢心理、害怕心理等。如何应对老年人拒绝就医的心理,记者采访了广州心海榕社工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于东辉。  于东辉表示,有些老年人缺乏安全感,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过度敏感,二是过度回避,而老年人生病不愿意看病就是过度回避的表现,想要老年人生病之后愿意看病,最根本的就是增加其安全感。
许多患者对白蛋白存在严重的错误认识:有人把它当“提神剂”,累了就到医院打一支;有人将白蛋白当成高档营养品送给康复者;甚至有的患者自购白蛋白,要求医生注射。专家指出,白蛋白根本不是营养剂,若不符合适应证使用的话,不仅白花钱还要冒染病风险。    误区:白蛋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许多人将白蛋白制剂当成“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营养品使用,认为白蛋白营养丰富,可以防病治病、增强体质、加速疾病痊愈
国庆假期,王某开车去看望舅舅一家。见他来了,舅母热情地做了几个菜,舅舅特意从酒柜里拿出了一瓶好酒。  王某平日里不太喝酒,况且还是开车来的,就说:“舅,酒你自己喝,我就不喝啦,因为我还开着车呢!”可舅舅说:“你难得来,就喝一杯助助兴,喝一杯也不影响开车的嘛!”见舅舅不依,王某只得说:“那我就喝一杯……”  舅舅这才满意地笑了。  吃完了饭,王某临走时,舅舅问他:“喝了一杯酒没事哦?不行就把车留在这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6日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戴维·利普顿5日在北京说,中国应该追求“所谓的中高增长速度”。  据报道,利普顿要求中国将其增长目标调低为7%左右,而不是今年7.5%的目标。  他说,以更稳健的步伐增长将有助于中国采取一些降低增速的措施,如降低信贷增长的步伐,但从长远来看能使中国不太容易受到冲击。降低增长目标被普遍视为是一种肯定,说明中国愿意关停污染严重的工厂和采取其他艰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们的语文教学流派纷呈,名家众多,可是也遇到了很多诟病。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从小学到高中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我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的驾轻就熟,各种课型都能做好。可是,日子久了,我的困惑也越发得多。  困惑1·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  很多老师可能有这样的感受
【摘 要】 2017年9月6日,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正式发布《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绩效的整合》,这是基于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首次更新,相较于2004版框架,这次更新是风险管理理念上的一次飞跃。2004版框架着重于风险视角下的企业管理要素的整合,2017版框架则直接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将风险管理融入贯穿于企业战略、绩效和价值提升之中,为真正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