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7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多力量大”,尽管时下十三亿人口这个大分母,令不少老百姓住不上称心的房子,就连比较发达的城市(比如上海、北京)人均居住面积才只有十几平方米,仅仅是世界人均居住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到。但在买房子的问题上,人们更愿意相信人多不是坏事。于是人们就怀着各自的梦想分别参加了这样的一些“组织”——“炒房团”、“团购”和“个人集资建房”。
  
  温州“炒房团”是楼市的祸水?
  
  不到四年的时间,从当年由《温州晚报》发起组织的第一支购房团到上海批量买房开始,到如今温州购房团早已南征北战而演变成炒房大军,“温州炒房团”也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一个特定的概念频频亮相。在一些地方,“温州炒房团”借人多势众和资金雄厚,买房如同买菜一般。从下面的报道中你能领略到“炒房团”的气魄:
  上海:陆家嘴102套住宅仅两天就被温州人一抢而空,成交近亿元;杭州:西子湖畔每平方米逾万元的“黄金房产”的主人大多是温州人;重庆:温州人昼夜排队抢购时代广场,最多一人买下一个楼层1000余平方米的商铺;昆明:温州人朱某独吞1000多个摊位;喀什:至少1000名温州人吃下喀什商贸城半壁江山。(摘自《南风窗》)
  对于“炒房团”, 一些地方的开发商翘首以盼,一些地方把“炒房团“看做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一些地方干脆出台了限制措施,对温州炒房团的是与非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总之,温州炒房团借“人力”已经让不少地方的房地产市场感到尴尬了。对本来就不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温州炒房团”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只有房地产市场的“上帝”才有权回答吧?!问题是谁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上帝”呢?
  
  “团购”能圆住房梦吗?
  
  对普通的购房者来说,买房是为自己住的,是个人的事情,面对财大气粗的开发商财力,这也注定了他们只能是弱势群体。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有识之士也是按“薄利多销”理论,提出购房者联合起来:联合购房,联合砍价,以期获得较低的购房价格。团购的方式在购买汽车上确实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令人鼓舞。在网上只要搜索 “我要团购”,你会发现无数个“团购”的邀请等你加盟。
  当然与汽车相比,房子的团购难度要大得多。因为团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团购对特定的交易方和交易物是相对统一和定型的。 房子之所以更难以组织团购,其原因在于住房产品的个性化与差异性,某一楼型、户型的非一致性等都难以在团购的过程中传递与满足, 再加上相关的合同问题,团购成员的文化素质,甚至有人担心开发商会派人混入团购队伍瓦解团购等等,自然会相应增加交易的难度。所以“团购”虽有火遍大江南北之声势,但我们也看到很多“本期团签没有成功”的帖子。看来靠“人多势众”想买到称心的房子不是件容易的事。
  
  “个人集资建房”能成吗?
  
  房价被炒的太高买不起;团结起来“团购”不容易:大家集资自己建设如何?
  北京有一个叫于凌罡的工程师和他的几百个拥护者一起要集资建房的事传开之后,全国许多地方都传出了个人集资建房的消息。所谓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就是指一群人联合起来,共同出资买地、建房、自己居住。在最先开始个人集资建房的北京,据组织者测算,这一模式至少能降低20%的购房成本。也正因如此,近来我国不少地方,特别是房价较高的地方,这一模式也越来越被老百姓所关注。
  
  上海:抛家舍业为圆住房梦
  
  最近在上海就有三名年轻人开始了他们个人集资建房的梦想,他们为这项“共同的事业”取名为“家园”。三人中有两人放弃了正式工作,成了“家园”的全职工作人员。目前,上海的“家园”已经组建了“建设规划组”、“融资财务组”等四个小组。按照三人的既定计划,先是成立一家由20人组成的投资咨询公司,接着通过发行信托,注册成立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今后的业务都将由这家房地产公司运作。
  
  南京:集资建房俱乐部
  
  在古城南京也有一群市民正在尝试“集资建房”,与上海不同的是,他们的第一步并不是注册成立公司,而是筹建了一家“集资建房俱乐部”。目前,俱乐部已经吸引了数百位南京市民,按照他们的计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5月集资建房就将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沈阳:精英买地建房团
  
  27岁的沈阳人吴卓也借个人集资建房的东风,1月底,他连续在沈阳几家房产网站论坛上发布帖子,构想组建沈阳“买地建房DIY”社团,他的想法是建立一个白领、骨干、精英买地建房团。社团内部集资,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大家能像组装电脑一样组装自己的家。各地个人集资建房的发起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年轻人,有着强烈的购房需求,而且几乎都是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宣传,而参与者、支持者也大多是年轻人。
  就个人集资建房问题,CCTV《中国财经报道》在北京、上海、重庆三地的城市居民中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
  该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人认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房价。两成人认为物业管理可以自己说了算,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另有一成人表示自己盖房自己住质量上更放心。
  而对于个人集资建房的前景,老百姓的看法则是一半对一半。
  调查显示,有五成被调查者认为个人集资建房会成功,并希望这种模式能够在制度上获得认可。五成人则认为,个人集资建房专业性非常强,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他们认为个人集资建房最大的问题还是操作问题,合作中的诚信、以及大家能否团结一致是他们最关心的,另外诸如土地、资金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也令人担心。
  尽管有八成的被调查者认为集资建房是可行的,但是只有两成的百姓选择了个人集资建房。个人集资建房之所以能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是大家认为它可以降低房价,或许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百姓通过集资建房,表达着他们对当前房价过高的不满。
  那么对个人集资建房这一建房新模式及其前景,一直关注房地产的财经记者们又是如何看的呢? 七成财经记者表示个人集资建房行不通,两成人认为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认为会成功的只有一成。
  如果个人集资建房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资深财经记者回答如下:个人集资建房背离了社会分工的大前提,降低了社会效率,不会成功;个人集资建房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房价,但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个人集资建房容易造成法律纠纷,信息不对称又会增加成本,实际上个人集资建房的成本并不低。未来房地产市场将越来越市场化和专业化,想通过集资建房来平抑较高的房价是不现实的;个人集资建房模式很可能会受到其先天的组织模式局限,资金实力不够强大、专业化水平不高、人才缺乏及筹融资困难等因素都会制约其发展。
  财经记者也普遍表示,个人集资建房模式的创新意义远远超出它给房地产市场本身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它提醒政府管理部门警惕房价上涨过快、房屋质量缺陷、物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向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提出了挑战,从这个角度看,它的出现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发展。
  对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前景,被调查的大多数房地产专家认为个人集资建房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或者干脆认为是一种大倒退。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更专业化,她说:“投资建房的人,基本上是房地产开发商负责跟金融部门打交道,买房的人是用户,用户是自己掏包里的钱,这是两个主体两套游戏规则。市场经济应该有买方卖方,而集资建房使买方卖方合一了,所以从整个体制来讲它是一种大倒退。”从事房地产研究的学者则从个人集资建房的可操作性上表示怀疑,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院长张永岳说:“集资建房是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土地、资金、建造、分配,这个过程又涉及到土地如何来获得,资金如何管,需要综合地加以研究,一定要在政府支持下才能够做成功。
  从“炒房团”、“团购”到“个人集资建房”的波折里,我们似乎依然难以找到“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满意答案,但它带着“我想有个家”的愿望,不断地扣击着中国楼市神秘的大门,正象聂梅生所言:“这里呼唤着一种新的解决普通住宅的新机制、新规则的出现。从政府来讲,也是要解决有钱的人和群众之间的差别,解决现在房价的评定问题,对建立和谐社会本身都是一个促进。”
其他文献
激流勇退是困难的,但一个CEO如果能在任期内培养好他的继任人,就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  在公司高歌猛进的时候,董事会往往不想讨论CEO继任的问题。等到了公司风雨飘摇的时候,董事会才不得不考虑解雇现任CEO、选择新任CEO,但为时已晚了。因此,现任CEO应当尽早开始并积极开展继任者的挑选推荐工作。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富有进取性的继任计划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最大的障碍是自己    
期刊
GE前CEO杰克·韦尔奇认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都揭示了这样一条铁律: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基业长青,保守僵化的文化必让企业坐困愁城。陷入困境的企业必须从文化建设入手,使企业“还魂”重生。    困境企业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后,到处求医问药,常把目光集中在换领导、改机制、减员工、降工资、找贷款、上项目等方面上,却很
期刊
企业理念与企业行为“两张皮”,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困扰人们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多年来积极探索与实践,努力解决这一课题,取得明显成效。    自我超越——永不满足的永电文化    成立于1969年的永济电机厂,原是隶属于铁道部的“三线”企业,现为中国北车集团研制生产铁路机车电传动装置的专业化工厂。早在建厂初期,永电就培育出了“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形成了“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企
期刊
依靠团队运作是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而团队运作的基础是人性面的管理。这与传统的管理理念的内涵有所不同。    企业和谐发展需要新的组织模式    研究一个组织的和谐发展,要从三个方面来思考。首先,组织和谐发展,需要不断地分析这个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它成为一个能够应对变化的,有很强适应性的组织。第二,从政治系统角度看,各利益相关者在组织中都有要求和目的。为求和谐发展,组织就需要不断地使相关利益
期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2月19日和6月27日,两次在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班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求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期刊
TPS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它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包括准时化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团队工作法、并行工程等生产管理技术与方法体系。    TPS的由来    20世纪后半期,世界汽车工业进入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制造业提出了这样一个新课题:只有有效地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避
期刊
最近,大庆炼化公司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确定为第一批第一家“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全国企业文化(大庆炼化)现场会暨企业文化实战研讨会上举行。  现场会暨研讨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大庆炼化公司参与协办,携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8家高等院校,并得到中央电视台、新浪网、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外企业文化》等23家媒体的支持,于2005
期刊
面对当今变化极为剧烈、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一体化经济浪潮,人才的竞争早已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如何将企业的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升华为一种文化模式并站在发展的角度上进行资源配置、发挥最大效能,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命运与共,实现双赢,已成为很多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过程中所期望实现的。  中国联通呼伦贝尔分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26日,在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始终坚持“文化与战略相协调,员工与企业
期刊
山东省东营供电公司成立十几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迅速崛起于黄河三角洲这块土地上。从创业到创新,从参与市场竞争到竞争合作,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合共赢文化。其文化体系获得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授予的“全国企业文化实践创新奖”。  东营供电公司竞合共赢文化的产生是由它所处的市场环境所决定的。东营地处胜利油田腹地,由于历史原因,东营电网同油区电网交织在一起,
期刊
具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美国化工公司Dow Chemical对CRM笃信不已——它坚定地相信“CRM会打造一个更强大、更健康的Dow”。公司全球营运总监Mack Murrell如是说。     一、何谓CRM     马特里克斯公司是美国的一家电话信息服务公司,其营业收入达数亿美元,主要业务则是代表其他公司接听客户的电话。比如你打电话给索尼公司,询问关于数码相机的事情,而接听电话并为你服务咨询的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