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布局规划初探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e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的空间布局受到社会、生态、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制约。目前随着城市迅速的发展,人口不断地向中心城区聚集,城市中小学现状布局的种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文章以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为例,研究基础教育现状存在的普遍问题、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布局? 空间分布 ?难点分析? 规划布局
  引 言:为了进一步优化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依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及《乌鲁木齐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及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居住用地的布局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因地制宜,对中心城区内的中小学校合理布局,以控制中小学校的发展用地为重点,加强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出规划的实施措施和建议,力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全市的教育事业建设步伐。
  《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年)》的编制完成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亦对城市的总体发展有了明确的规定。因目前乌鲁木齐市的教育资源受旧的办学体制等因素影响,老城区中小学普遍存在规模小、发展不均衡、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同时各区之间的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在校际之间、公办学校与企事业办学、民办学校之间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等问题。为积极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使得我市的教育用地得以均衡发展,进而疏解老城区的人口,吸引人口向城市新区迁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需对城市新区安置新校区和对老城区疏解现有学校。
  一、 中小学现状和分析
  1、乌鲁木齐市现状概况
  乌鲁木齐人口与就业南北空间差异明显。老城区人口和就业岗位密集,天山区、沙依巴克区人口密度最高,部分社区人口密度超过4万人/km2,并且近几年人口仍在快速集聚。由此带来老城区交通压力剧增、环境质量下降、特色缺失等问题。相反,外围地区人口分布过于稀疏,不少地区人口密度不到2000人/km2,用地开发较为粗放。
  由于人口过于集中老城区,导致现有学校基本集中在城区南部,名校基本位于天山区、沙依巴克区。
  2、 现状学校基本情况及问题
  目前乌鲁木齐市共有270所学校,其中小学133所,中学137 所。市区教育资源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1)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短缺,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通过多年来,市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国办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学校间的差异不仅仅在于硬件,更主要存在于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的社会影响、教职工工资待遇等方面。对薄弱学校的扶持主要集中在办学条件、领导班子、教育教学管理等,对名牌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之间没有建立教师轮换制度,造成优秀教师向名校聚集,从而进一步拉大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
  (2)校园面积不达标。城区中小学普遍占地面积不足,建筑密度大,活动场地小。尤其是中心城区,多数学校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生均占地标准。市第二小学、第二十九小学、第二十三小学、第三十三小学、第四十四小学等学校占地面积不足4亩;第四十四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为1.7平方米,第三十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为3.8平方米等还有部分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较小,严重不满足校舍建设标准。
  (3)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办学条件和水平影响,一部分学校人满为患,大班额现象难以遏制,如实验小学、兵团一中、八中等,一部分学校生源锐减,难以为继。现有择校现象因一直无法得到遏制,还会继续制约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北区作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新开发地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没能同步跟进,缺少配套的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城北片区、高铁片区、会展片区、米东片区的快速开发建设,市区教育资源总量不健康和不均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已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进一步优化市区学校布局,整合资源,加快建设,促进均衡发展,满足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市发展的教育需要,已成当务之急。
  (5)生源相對集中,相应问题突出。
  由于历史原因各区县间教育配置不均衡,市城区中小学布局形成于上世纪,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向北发展的需要,布局不合理带来的矛盾日益凸显,乌鲁木齐人口主要集中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生源相对集中在老城区,且热点学校基本上集中在南区,优质资源尤其是高中资源集中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造成生源还集中在老城区。
  (6)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少且集中,学校规模小而分散,软、硬件均符合标准的中小学从规划到建设都严重滞后,突出表现在规划教育用地难以落实。发展教育的物质前提是落实建校用地,如果规划教育用地无法落实,甚至改作他用,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水平都将无从谈起。
  二、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市缺少协调统一的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在2007年,我市曾编制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校教育用地调研及规划意见》,仅对规划教育用地进行了现状摸底和提出了初步的规划意见,截止目前还缺少具备法定地位的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致使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小学空间布局未得到相应的有效调整,使得中小学空间布局出现了新的失衡,优质教育的空间未得到有效的拓展,基础教育的发展无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2、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缺少有力的法定规划依据。目前我市有大量的房产开发项目,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中小学校配套建设与住宅开发建设往往不能同步。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由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需配置的学校没能按规范配备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开发商对新建小区入学学生的解释往往是“到附近学校就学”,而忽略了现有学校的学生容量,造成学校建设与居住区的建设不配套。   3、城区中小学布局缺少有力的措施支撑。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部分中小学进行用地置换,以优化基础教育的布局结构。老城区已有很多学校的扩展用地受到了极大地制约,而随着周边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加,部分学校已不堪重负。同时优秀师资力量过度集中在老城区部分重点学校内,使得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择校情况严重。主要表现出区域内学校生源局部过于集中,呈现重点学校班级数量多,班额规模差别大,造成学校用地不满足要求的现象。尤其在办学历史久,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此类问题表现较为突出。
  4、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中小学用地是与粮店、服务站居委会等设施一起作为居住用地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而出现的,在各个层次的规划中很难得到明确的定位和有利的控制,在新的城市用地分类(GB50137-291)“中小学用地”已专门列为A33,单独列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大类中教育科研用地中类的小类,类别代码为A33”,成为在规划中实现用地控制的有力依据。
  目前在我们对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及不均的情况下,急需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基础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投入方法以及有效的行政协调,以保障中小学布局及基础教育用地状况的改善。
  三、规划布局
  1、学生数量预测
  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规划区人口的预测:中心城规划总人口(包括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暂住人口)2015年、2020年规模分别控制在340万、400万人左右。
  2、毛入学率
  依据乌鲁木齐市现状千人指标实际情况及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完成率稳定在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巩固在95%以上。为此首先应确定2020年各学龄段青少年的数量,然后确定小学、中学的办学规模。
  3、中、小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
  经测算,乌鲁木齐市规划小学生人数约占规划人口的比例约为7%,规划初中学生人数约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5%。规划高中学生人数约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
  4、学校规划布局情况
  规划对乌鲁木齐市内学校分为三类:
  (1)保留调整学校,在建成区内,如无特殊原因,必须保留现有的学校用地。对人口密集、无扩展用地且服务范围不相冲突的学校,建议应予以保留,并逐步进行内部功能调整;对现已达到建设规模的学校按原规模保留;对现未达到建设规模的学校,而周边有发展用地的學校,应在可调控用地范围内建设;对现未达到建设规模的学校,而周边无发展用地或发展用地不足的学校,建议可合理降低办学规模。
  (2)迁、扩建学校,按照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对需要迁建的学校进行迁建,原有教育用地可作为教育配套用地进行建设,不得改做它用;对周围有发展用地的学校进行扩建,迁、扩建学校都应达到《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办学标准》;
  (3)新建学校,按照城乡规划建设要求,结合片区居住人口的分布密度,合理推算出就学人口,严格按规范化学校标准控制用地,并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老城区新建学校按控制指标控制,允许在可调控用地范围内力求按控制指标建设;?对规划控制新建的学校,原则上应遵循控制各学校规划用地区位及用地范围,允许在可调控用地范围内进行调整。
  四、结语
  中小学校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同时需要有相关的规范、规定来制约,以确保教育资源合理的配套及实施。
  参考文献:
  [1]陈慧,周源.我国大城市老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研究[J],建筑与结构设计,2009
  [2]乌鲁木齐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2
  [3]谢大捷,快速城市化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讨-以龙岩市中心城区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0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路基的边坡防护工作在整个工程项目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路基是公路最基本的结构,边坡是对公路路基有辅助功能的结构。在公路建设施工中边坡的防护项目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的采取相应的办法来预防公路路基的损坏,本文以路基边坡防护工作为主题展开讨论,研究路基边坡的防护方案。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方案  路基是整个公路的基础,在公路的施工工程中需要严格的操作确保路
期刊
摘要: 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是政府对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地下各类管线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担负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等工作,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设计仅仅是基础和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规范管理。通过准确掌握地下管线的资料,才能科学合理地布置好城市道路下错综复杂的各种管网,为城市的发展预留宝贵的地下空间。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管位  近20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空间不再满足于功能性,对于居住空间的审美性的要求也慢慢提高了,所以现在人们越来越看重室内软装设计。本文旨在对软装饰进行了界定,可以移动的,属纺织物料的室内装饰物(比如窗帘、沙发、地毯、床上用品、壁挂、灯具、玻璃制品以及家具等多种摆设陈设品之类)都可以称之为软装饰。以及软装饰的种类与设计原则,还有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室内设计 软装设计 发展
期刊
摘要:主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市区排水管的发展和分布,结果实例来分析,以研究出通过优化管径和埋深,对坡度的设计做相应的改进,使之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形。这样,达到在整个管网造价费用最低的情况下,达到最价的污水排放效果。  关键词:优化设计;污水管网;规划  近些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人口密度的不断以及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中的污水废水越来越多。为了保持环境卫生和人民的健康安全,必须将这些通过排水管网进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提出了城市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对小城镇的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镇化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小城镇建设从作为“大问题”提到形成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战略”,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起飞的阶段,一个城镇化发展的高潮期将要到来。应对城镇化高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长,现有的城市道路已不堪重负,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难以承担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因此国家、地方各级部门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笔者参加了中山市多个镇区域内多条道路改造的设计,对城市道路改造设计有一定的体会和認识。  1? 老路现状调查  由于是对原有城市道路改造,对老路现状调查十分重要,老路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改造方案、工程投资。  1.1平、纵
期刊
摘要:在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单位面积含钢量是一项投资方非常关注重要的技术指标,与工程建设成本息息相关,在结构设计中,如何在确保结构安全及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含钢量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这也是多层框架结构中一项重要的设计指标。而要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前提条件是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和荷载取值的正确性,同时在在各阶段中做好含钢量控制工作,这样就能将建筑中含钢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功能性的居住空间,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改变室内环境,让室内环境更加舒適美观的基础上,还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设计流派,并且依据人群需求的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风格特点,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室
期刊
摘 要:地震灾害作为具有突发性高、危害性大等特点的的自然灾害,在现阶段还不能够很好的被人们所预测。所以,当地震灾害发生时,特别是当大的地震灾害突然发生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地區,就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就要求城市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要从地震灾害中吸取教训,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从而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建筑物。因此,本文在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的
期刊
[摘要]当下通信事业飞速发展,社会中移动通信设备随处可见,而对于企业发展,企业通信设备系统的构建则开始逐渐被忽略。本文就现今企业对通信机楼建设的忽略,讨论综合通信机楼的全新形式的规划建立及设计探究。  [关键词]综合通信机楼;机楼的规划建立;机楼设计的合理性探究  前言  当今社会中通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生活中,人们对于通信设备应用依赖感日渐增强,通信已发展成为当下社会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