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劝我吃饱点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1986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9月10日晚10时左右,我正准备带着不满两岁的儿子彭湘平睡觉时,总参作战部作战值班室通知我,叫我和前一天一起值班的刘得奎参谋、领班的万国平副处长、带班的耿志刚副部长一起,带上前一天关于巴基斯坦飞机放油的值班记录,立即到人民大会堂开会,周恩来总理有重要事情与我们研究。
  接到通知后,我随即到作战值班室取了电话记录。到了人民大会堂后,只见会议室的中间围着一圈沙发,两边是带桌子的记录席。我被安排在紧靠周总理的记录席上。
  过了约20分钟,周总理在杨德中同志的引导下来到了办公室。看到周总理来了,全体人员不约而同地站立起来。周总理频频向大家招手,并不断地对大家说:“请坐!请坐!”杨德中拿着一张纸对周总理说:“这是今天参加会议的名单。”周总理很高兴地说:“今天到会的领导同志我都认识。”然后,走进沙发圈中,一边挨个和大家握手,一边向大家介绍。
  周总理与沙发上就座的领导同志握手言谈后,随即来到记录席与我们握手。我向周总理自我介绍:“我是彭志珊,是总参作战部军种处人防组的参谋。”周总理接着很随和地说:“那你就是全国人防办的了,我还是全国人防领导小组的组长,你就是我这个组长的参谋了!”同时还问我,“听你的口音是湖南湘潭那个地方的人!与彭老总是不是一家人?”我答:“是同一个大祠堂和同一个小祠堂。可五代早出福了。”接着总理又问我:“我们是不是见过几次面呀!”我回答说:“我过去三次见过您,第一次是讨论修地铁问题时,第二次是研究修建123矿工程,第三次是1971年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前向您汇报工作。”说到这里,周总理高兴地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这三次会议有两次会议是一边吃饭一边开会的。”
  会议交谈了许久,大家也不觉得累。周总理看了看手表,然后对大家说:“现在已快深夜三点了,休息一下,杨德中同志为大家准备了夜餐,吃饱饭后再谈。”
  不一会儿,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给与会人员送来了夜餐。每人一个长条形盘子,盘中装有两个荤菜、两个素菜、一小碗汤和馒头、小包子等。我离周总理的座位很近,发现他盘中的食物比我们少了一荤一素。
  周总理一边吃饭,一边问我们几个年轻人:“吃饱了没有?够不够吃?你们年轻人,不够吃,可再向服务员要呀!”我马上毫不含糊地对周总理说:“报告总理,我还没有吃饱。”顿时,引得在场人员哄堂大笑。周总理也笑着对杨德中说:“彭参谋他们年轻,饭量不能跟我们一样,饿着肚子开会难受,杨德中同志赶快给他们加菜加饭。”接着几个服务员端着好几个品种的菜肴和主食,随我们自己挑选。我选了两个海参、一只鸡腿和四个小包子。服务员还一再对我说:“你不要不好意思!只要你能吃,还可以加。”大概是这位服务员看出了我的心态,硬是又给我夹了两个海参。
1973年的周恩来总理

  加餐吃完后,周总理又笑着问我:“彭参谋!真吃饱了沒有?没有吃饱,不要不好意思呀!”这时,我也真吃饱了,站起来很有力地对总理说:“报告总理,我真吃饱了。”
  在周总理吃完夜餐后,服务员给他送来了一只装了药的小杯子和一杯白开水,说:“总理!您该吃药了。”这时,只见周总理用右手把药往左手掌倒去,不料,一片药掉到地毯上。接着周总理又把这片掉在地毯上的药拾起来,用嘴吹了吹,见状,杨德中和服务员都齐声对总理说:“不要了!不要了!换一片吧!”但周总理很严肃地说:“不要换,我们的工人、农民不也是这样做的吗?药上即使有灰尘我也吹干净了。”随即只见总理将从地毯上拾上来的药片放在左掌中,抬起左手把药放入口中,喝了一口水,把药咽了下去。看到此情此景,我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我再扫视四周,只见所有与会人员的面部表情都十分严肃,有的在擦泪,有的低下了头……整个会场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这个会议一直开到凌晨4点多钟,待我们回到作战部时,东方已开始发白了。
  (附注:彭志珊,湖南宁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办公厅编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齐风)
其他文献
青年刘少奇  刘少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共和国主席,也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他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充分体现了一个博学睿智的领袖的才华。这一切都与刘少奇终生热爱学习有关,特别是与他少年时期,在家乡接受私塾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1898年1
期刊
1970年,粟裕在诺曼底  1970年6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接到国内有关部门指示:经中共中央特别批准,国防部副部长粟裕将軍和由他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主要成员为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段苏权、国防部外事局副局长王岳西和翻译傅加平等),在参加完刚果国家人民军建军四周年的庆祝活动后回国途中,将在法国停留三天,希望使馆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接到通知后,时任驻法国大使黄镇第一时间批示,要求使馆以武官处为主全力
期刊
在民国军界,蒋百里(1882-1938)属于泰斗级的人物,他从日、德学成归来,当过保定军校校长,代理过陆军大学的校长.民国时期的高级将领,多从这两所军校出身.比如北洋军阀时期,不
期刊
《西行漫记》中斯诺拍摄的邓发  “我们驱车前往汉朝一个皇宫的遗址,在那里,我们走上了有名的汉武帝坐在他的御殿里君临天下隆起的土堆。你在这里还能拾到一些两千多年以前大屋頂上的碎瓦片。”  这段话出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一书,里面提到的御殿即汉长安城遗址里的未央宫前殿,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最重要的皇宫。埃德加·斯诺到访远离城区的未央宫遗址,并非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彭德怀南下检查战备和国防工程,回京途中路过南京,在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家做客.许世友在饭厅里招待彭德怀,桌上只摆着四样菜:炒豆芽、土豆丝、烧豆腐、炒肉.
期刊
所谓的“中国古建筑不用钉子”,其实是一种基于“中国古建筑以榫卯为主要技术”和“榫卯结构往往不用一颗钉子”这两个知识点而脑补出来的错误认知.事实是,中国传统古建筑既
期刊
墨家曾在历史中轰轰烈烈地存在过,却在乱世中由达趋微,乃至分崩离析.这种反差十分耐人寻思,既是墨家自身的组织特征所致,也有时代的必然.rn其一,成为墨家弟子需要相当高的自
期刊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557-641)的书法,或清丽、俊朗,或中正、峭拔,行楷草隶,“八体尽能”.《旧唐书·欧阳询传》载:“(欧阳询)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
期刊
木兰秋狝大典是在北京城以北400里外的木兰皇家猎场,以清朝皇室为主体的满族贵族参加的大型围猎活动。  我们一般认为围猎纯粹是出于娱乐功能,是为了满足皇帝个人的喜好,但清朝显然并非如此。面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原文化,满族传统稍不留神即可能被汉文化所吞噬掉,而这显然不是清朝统治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不管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是文化考量,木兰秋狝大典在有清一代发挥了保持满族民族特性的重要功能。  清帝就是要通过木
期刊
我叫朱庆南,1928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南耒阳县大义乡石镜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在乡间行医为业,父亲朱辉韫老实忠厚,母亲陈菊贞勤劳节俭,生育四男一女,我在兄弟中排序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