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微课程的开发及应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还让中学语文教育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机会。为了适应中学教育和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微课程是多媒体应用技术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按照学生的身心特征展开针对性学习,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微课程;开发及应用
  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态势下,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微课程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不仅提供了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在微课程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多媒体资源是构建微课的重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微课,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
  一、微课程的内涵及教学意义
  微课程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前提下创建起来的。微课程就是把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运用短视频的模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当前,我们大部分初中学校都开始采用这样新的教学形式。
  就语文这种知识内容较多的基本学科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出现疲倦的感觉,复杂的课程内容与繁多的知识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厌倦情绪,也不会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把微课程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这样短小精炼、知识内容浓缩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效率。就教师的教学效果而言,传统课堂教学中课程导入的时间较长,造成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微课程教学采用直接融入的模式,可以迅速使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知识,而且还可以运用微课程复习重要的知识点。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通过运用微课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课堂知识难点的有效解决,能进一步让学生迅速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作文课堂运用微课程的作用
  1.微课程教学便于教师进行作文点拨
  微课程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十分便捷的特点,课堂教学时间和以前相比得到了缩短,这就是因为微课程教学在时间上有所限制。所以,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选取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进行突破,从而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2.有利于教师构建个性化的写作学习方式
  因为学生之间具备很大的性格差异性,其学习状态也各有其特点,特别是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能因材施教,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三、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程的策略
  1.挖掘教材内容研发微课程教学资源
  在微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材内容是重点,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密切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建设微课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师应不断丰富作文教学内容,例如结合阅读课堂,向学生重点介绍经典篇目的写作技巧,让学生熟悉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写作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把微课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阅读时,让学生选取课文中的优美语句,然后模仿这些句子的形式进行仿写。学生在模仿的时候,要反复体会课文内容,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对写作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这种微课程的开发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2.在课外活动中设计微课程教学
  课外活动是微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资源,通过深入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并且可以增进学生的写作情感。对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重点问题,我们要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径,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程,方便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例如,在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时,老师可以将拔河的场景拍摄下来,尤其是要突出学生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引导学生观看拔河比赛的视频,通过细致的观察让学生将拔河比赛的场景写出来,这种教学形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3.运用课外阅读丰富微课程教学资源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技巧的有效策略,因此,我们要将课外阅读引入微课程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课外阅读和微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积累课外的语文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这些阅读资源都是学生写作的最佳素材。选择课外书籍可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渐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丰富的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4.应用微课程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单薄和社会阅历的缺乏,中学生往往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缺乏足够的观察和认知,因此造成学生在写作中难以写出有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的作文。而微课程教学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会,从而丰富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丰富作文的生活素材。
  例如,我们可以借助影视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短视频,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写作情境,然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生活体验,在此情境下,学生自然就能设身处地地进入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当中去,获得更为细腻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学生自然就能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将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微课程教学的优势,熟悉和掌握微课程运用的相关策略,将其适时适当地运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教师专项课题“初中作文微型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E/2016/005)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江阴初级中学]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对青少年而言,学校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要抓住契机,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充实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校园文化。
   课程内容上,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引导青少年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精心组织、认真编写高质量红色革命读本,推动红色革命读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序推进革命传统教学内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纵向衔接、各阶段循序渐进的革命传统教育体系。
   教学形式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教师的创造性,锐意创新、大胆改革,探索体验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多举措提升革命传统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与亲和力。注重打破学科壁垒,创新推动革命传统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避免形成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
   校园文化上,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革命知识竞赛、革命文艺作品演出、革命音乐会等方式,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利用校园“文化墙”、宣传橱窗、宣传栏等载体,打造红色文化景观,让革命传统渗透到校园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牟文鹏,《光明日报》2021年07月06日13版)
其他文献
不机械刷题要关注社会6月7日,1000多万名考生走入考场,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主命制4套。“今年的高考命题坚持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深化基础性、优化情境设计,强化了关键能力考查,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引导学校和学生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强考教衔接,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从哲理散文的角度,可以用“物我观照,悟理而妙”这八个字来概括《我与地坛》的主要特点。作者思考人生的方式显然不是采用严密的逻辑思辨,而是通过“我”与地坛及地坛的自然景物互相观照,以体悟的方式获得人生的某种启迪。这实际上是一种独特而奇妙的“说理”方式。
文学教学进行读写一体化活动,立足于阅读与表达训练,积极进行文本细读、讨论交流与探索写作,有序进行读写的深度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幼儿园“学困现象”主要是幼儿学习困难,因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均不成熟,经验能力明显不足。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本文通过探索幼儿教育的规律,重点阐述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教育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其推动幼儿教育良好发展的方法。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已在21个省份投入使用,关于统编教材的教学研讨如火如荼。统编教材使用效果如何,必须要接受考试评价的检验。在统编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教考分离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统编教材理念的深入推进。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考分离的现状、弊端、成因,探讨了教考一致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实践路径。
《沁园春·长沙》既是一首足以彪炳千古的瑰伟之作,也是一首具有崇高美学风范的大美之作。诗人通过精美的艺术构思,描绘出壮美的自然风光,歌颂了大美的青春理想,使这首词呈现出豪迈大气、开阔雄健、俊逸奔放的壮美特征,具有饱满而丰沛的审美内涵。这是一首自然美与青春美的壮歌,是青少年美育的极佳范本。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本报讯(记者 施剑松)6月2日,北京“唱支歌儿给党听”百万师生网络歌咏比赛阶段性成果汇报活动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今年4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全市组织开展“唱支歌儿给党听”百万师生网络歌咏比赛,引导全市大中小学在校学生通过网络歌咏比赛等方式,抒发爱党爱国之情。截至5月底,活动已覆盖全市57所高校和16个区,共遴选优质作品200余件
所谓“语基之常”,可以理解为高考试卷中相对“语用之变”而言比较稳定的对情境要求不很敏感的考试内容,像古代诗文阅读、默写,写作能力的考查等。如果说针对“语用之变”需要的是随机应变,那么“语基之常”则是求细求稳。梳理知识不可少。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对绝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期待着去学习更新、更多的内容以提升自己的成绩,恐怕是来不及也不划算的做法。
摘 要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教学要做好序列化延伸阅读的研究和实践,给学生提供系统有效的延伸阅读读本。通过问题探究、活动交流、写作借鉴、试题考查等形式,方能有效落实延伸阅读,从而实现由延伸阅读到核心素养的转化。  关键词 序列化;延伸阅读;读本;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并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
摘 要 “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教材新加入的一个独立单元,这一变化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各种教研活动也层出不穷,许多教师将其看作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但正是在这“如日中天”的外表下,整本书阅读仍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试图寻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统编版教材;整本书阅读;语文核心素养  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提出要“读整本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