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让地球人疯狂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k2pwerq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想像电影《地心引力》女主演桑德拉·布洛克一样挑战地心引力吗?你想成为外星人吗?这些似乎只有在科幻影片里出现的场景或许即将成为现实。2013年,荷兰非营利机构“火星一号”研究所推出火星探索计划——在2023年将2男2女送往火星,他们将成为火星上的第一批地球移民。目前,第一轮全球海选已完成,1058人脱颖而出。
  工程师的15年火星梦
  名为“火星一号”的火星探索计划由荷兰人巴斯·拉斯多普(下文称拉斯多普)提出,他今年36岁,是一名机械工程科学家。15年前在特文特大学读书时,他就满脑子想着上火星。但在当时,梦想只是个梦想,拉斯多普还是按部就班,读完博士后开了家科技公司。
  201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2025年左右将宇航员送上火星。听到这个消息,拉斯多普激动不已,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推行火星移民计划,并向全世界直播!
  拉斯多普说干就干,卖掉公司,创建了“火星一号”研究所。接着,他与美国百诺肯太空公司签约开发生命支持系统和宇航服,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卫星公司SSTL洽谈购买飞行器。最后,他建立网站,在世界各地开展如火如荼的火星移民海选活动。
  参加海选很容易,只要年满18周岁就行,选拔的标准是:身心健康且拥有5项关键特性:坚韧性、适应力、好奇心、相互信任、创造力。申请者只需登陆“火星一号”网站,回答一份问卷,再上传一段1分钟的视频讲述为何要申请参加该计划即可。根据各国人均GDP水平,报名费标准也不同:卡塔尔每人75美元(1美元约合6.06元人民币),中国11美元,刚果仅需5美元。全球有20万人报了名,其中美国人最多,占到1/4,其次是印度和中国。
  截至2013年12月30日,第一轮海选结束,有1058人通过。这些人将进入更严苛的淘汰赛,接受面试,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些任务,以测试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更不可思议的是,主办方表示,接下来的比赛会通过电视播出,选择权将交给观众,最终的胜出者也将会被打造成全民英雄。
  到2015年,只有24至40人能留下。然后,他们要经过为期7年的封闭训练,系统学习机械操作、搭建、种植等一切在火星上的必要生存技能。2023年,最终将有4人有机会前往火星——比NASA的登陆计划还早两年。他们将生活在一个类似于着陆器的装置中,太阳能电池板和室内农场为他们提供能源和食物。“第一批定居者只能吃素食。以后,我们会运送鱼苗到火星,他们可以尝试自己养鱼。第一代火星移民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他们是地球人中的英雄。”拉斯多普在接受采访时说。
  妈妈提醒她带着电饭锅上火星
  如果你以为“火星计划”选拔的是一批专业人士,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第一批入选者的名单上,既有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学生瑞安·麦克唐纳、英国杜伦大学天文学博士生汉娜·厄恩肖这样有专业背景的年轻人,更有不少让公众颇感惊讶的人。
  英国变性出租车司机梅丽莎就是其中一员。染着一头金发的她,喜爱穿抹胸,涂睫毛膏。尽管已经52岁,梅丽莎依然对登上火星信心满满。
  在提出申请的上万名华裔中,毫无专业背景的边思恩和秦安琪也通过了海选。来自台湾的边思恩今年34岁,当过模特和演员,目前居住在南加州,从事教育工作。虽然多年来一直“想当个外星人”,但是边思恩对航空领域的了解,仅限于童年参加的太空营活动。家人对她的“外星旅行”都很支持,她的妈妈还几此提醒她带电饭锅上火星,因为“一定得吃饭”。
  32岁的秦安琪虽然一直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工作,但担任厨师的她对航空领域的了解也很少。对自己能成功通过初选,秦安琪既意外又兴奋,“火星也许并不需要厨师,他们看中的可能是我在军队工作的经历。”
  不管专业不专业,入选者都表示已做好“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心理准备。还在读书的瑞安和汉娜都决定为火星计划保持单身。汉娜说:“我可不能在10年之后突然告诉自己的另一半:‘对不起,我要去火星了。’”
  尽管对大多数第一轮入选者来说,移民火星这件事还遥不可及,但这段经历让他们开始思考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科学与人生、家庭与幸福……就像边思恩所说:“我也知道这段旅程会很危险。但是当初哥伦布绕地球一圈时,也有很多人笑着说不可能。现在距离真正上火星还有10年,也就是说我还有10年可以跟家人相处。从前,我总觉得时间还长,不太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但现在我很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在争议中前进
  在“火星一号”火热的选拔中,拉斯多普一直向公众传达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前景乐观,进展良好。他透露,他们正在和几家电视台接洽卖版权,此外,赞助商、媒体合作伙伴以及私人捐赠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最近,他们还在网站上发起了筹款活动,目标是筹集40万美元,支付2018年无人概念飞行器的研发费用。在技术准备上,2016年进行第一次试验发射;2018年发射无人概念飞行器;2021年运送人类定居所需的水、氧气、食品等物资;定居点将在第一批移民到达前建设完成。
  尽管火星移民计划相当诱人,很多航空专家却持怀疑态度。曾多次参加太空探索的慕尼黑科技大学教授乌尔里希·怀特说:“从地球到火星的航程长达7个月,飞船还要承受高幅射和零下60摄氏度的低温,而且火星表面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5%,想让飞船安全降落都不太可能,更别说移民了。”更多的专家则把质疑的焦点对准了拉斯多普火星移民的动机。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多年的路易斯·弗里德曼认为:“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商业秀。”
  而热情的参与者们似乎并不担心这些事。一位入选者说:“为了准备‘火星一号’接下来的活动,我已经开始锻炼身体、学习英语和查阅航天知识。即使‘火星一号’是假的,我也有很多收获。每个人都有追求,我喜欢航天,我有航天梦,我愿意为它买单。”
  事实上,无论火星会不会成为人类的下一个家园,火星移民计划都给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梦想的机会,一个改变自己生活的可能——很多时候,梦想能够存在,就是对现实最美好的馈赠。
  链接:人类为什么要上火星
  从1962年苏联发射“火星1号”探测器,到2012年美国“好奇号”登陆火星,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2010年,NASA取消致力于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重点探索火星,并计划在2025年左右实现人类登陆火星。
  人类为什么要登陆火星?其一是探索生命起源,有科学家们认为火星先于地球出现生命;其二是为地球人寻找下一个家园。在地球之外的太阳系七大行星中,火星是和地球最接近的:有空气,有大气层,有四季变化,两极还有冰盖。而移民的第一步就是到火星设营地,然后通过种植植物改变其环境,让它更有利于人类生存。
其他文献
有些衣服,只适合某些特定的人穿;有些电影,也只适合某些特定的人看。《终结者5》就是一部适合我这种“70后”看的电影。  不出我所料,电影情节并无可圈可点之处,基本延续了前4部终结者系列的套路,情节在过去与未来的若干时间线中展开,女主角火辣,人类男主角犹如鸡肋,机器人主角霸气逼人。  施瓦辛格老了,1984版中壮硕阳刚的一代终结者,如今鬓已星星,皱纹纵横。但我和妻子仍喜欢他,当他以经典的健美裸体出场
香港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和中国第二大富豪、新鸿基地产集团(以下简称新地)联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涉嫌腐败被廉政公署拘捕,成为香港史上涉及最高层前官员及最富有阶层的案件。虽然三人当天就获保释,但新地市值因此一夜间蒸发了380亿港币。  而案件更引人入胜的是,此案举报人正是2008年被踢出新地核心的郭家胞兄郭炳湘,上演了当代“王子复仇记”。    新地高层或现变局    3月29日清晨7时,香港的天刚
谁是香港最短命的官员?2012年7月12日,香港发展局局长麦齐光上任仅12天,就因多年前的一桩旧案,不得不辞职。这次把麦齐光快速拉下马的还是房子。这已是香港今年以来第四个因此而遭查处或问责的官员。  多年前的旧账  今年62岁的麦齐光,毕业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1976年,进入香港政府工作,任助理工程师,后晋升为首席政府工程师。2002年任路政署署长。今年7月1日出任发展局局长。上任第五天,媒体就
“在圣彼得堡你会一直上看下看,脖子会累坏的。”这是我第一次从俄罗斯人那里听到对这座历史名城的评价。果不其然,迈入这座北方之都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目不暇接,每一个街角都仿佛历史的碎片,拼接起伟大人物的一生。  1703年,彼得大帝始建圣彼得堡,9年后迁都于此,之后的200多年里,这里一直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诞生了许多影响世人的文学家、艺术家: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里在这里写出了《狂人日记》
人物简介:Tango,本名高幼军,上海人。生活中,他经营自己的广告公司,主攻艺术家与品牌之间的沟通。网络上,他更新“一日一画”,作品轻松、温暖、无厘头,让读者发现散落在满世界的欢乐。    新天地,上海时尚文化的地标。《环球人物》记者与漫画家Tango的访谈约在这儿的一家咖啡馆。隔着大落地窗的玻璃,窗外摩登景象尽收眼底:大型购物商场林立,车辆在街上穿行,街边是许多时髦的咖啡馆。人群三三两两,在露天
鸟取县街头的柯南雕像。  今年国庆假期哪里最火?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日本。这些年,随着中国人海外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日本制造”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把日本定为“买买买”的首选,于是就出现了“中国游客‘攻陷’日本”“东京感冒药全面断货”等新闻,日本许多商场甚至比国内的景点还要拥挤。  初到日本的游客全身心投入到“血拼”中,而我这位留日近30年的“老人”,则赶忙从大城市的喧嚣中逃离,飞去本岛西
蛇只能看见运动着的东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里有一千个太阳……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都是我们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是专为我开、专为我关的独一无二的门。  某些遥远的地方,一辈子都不可能去。四川有个县叫“白玉”,西藏昌都有个地方叫“也要走”,新疆的“叶尔羌”,广西的“苍梧”,这些地名撼人心魄,有神态、有灵魂,在天之涯、海之角。那里有隐秘的故事,殷勤地招呼我过去聆听。  但人生苦短,
(29元,粉丝价:27.5元)  大件物品挂起来四面通风,晾晒更彻底,彻底杀菌、祛除湿气和螨虫。360度旋转挂钩坚固,不会被风吹走,材质优良,经久耐用,轻松拆卸,不占空间,连大玩偶都有了新的晾晒方式。
日前,美国一条新闻吸引了人们眼球:一位25岁的姑娘表示要嫁给一个79岁的囚犯。巨大的年龄差距、男方的特殊身份还算不上卖点,真正的新闻点是这个囚犯太有名了——查尔斯·曼森(下文称曼森),美国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手上有9条人命,被媒体称为“活着的最危险的人”。但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却迷惑了不少人,即便是在入狱44年后的今天,他还有许多“粉丝”,仍然是“美国收到信件最多的囚犯”。  “最幸福的时刻是
今年的9月11日,国民党考核纪律委员会(以下简称考纪会)决定撤销“立法院长”王金平的党籍。一宗横跨蓝绿阵营的“司法说情案”,引爆了国民党内的“九月政争”, 震惊各界。岛内舆论将这场政治风暴称为“台湾政坛9·11”。  “司法说情”,马英九“开铡斩王”  “司法说情案”源起于“全民电通案”。1998年,民进党“立法委员”(简称“立委”)、全民电通投资公司总经理柯建铭通过股票违规买卖获得1200万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