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α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95152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α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α1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保肝治療。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好转率为53%,对照组为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α1慢性重型肝炎能有效降低病死率,且用药安全。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拉米夫定 胸腺素α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慢性重型肝炎患者56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第六次传染病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9~62岁,平均45岁。对照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22~59岁,平均43岁。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人血白蛋白、前列腺素E1、支链氨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新鲜血浆等药物综合保肝治疗,并积极治疗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100mg,1次/日,口服;并给予胸腺素α11.6mg肌注,每周2次,连续8周。
  观察项目及指标:所有入选病例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白蛋白(ALB)、HBV-DNA、HbeAg阴转、YMDD变异及不良反应。
  疗效评定: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均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下降>50%,白蛋白上升。③无效:病情恶化或死亡。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治疗前后均值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 果
  治疗组HBV-DNA及HBeAg的阴转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25,P<0.005),治疗组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好转率为53%,对照组为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未观察到YMDD变异,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讨 论
  慢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凶险,预后差,HBV复制由低水平转为高水平是其病情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机体对HBV免疫反应过强,病毒作为免疫应答的靶抗原,在病情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抗病毒治疗是终止剧烈免疫清除反应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应及早给予抗病毒治疗。
  除病毒因素外,机体免疫反应的参与也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机体产生强烈细胞免疫反应的同时,存在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及炎症介导的免疫损伤,导致细胞炎症、坏死,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拉米夫定通过抑制HBV-DNA聚合酶,达到抑制HBV复制、降低HBV-DNA水平的作用,从而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胸腺素α1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促进T细胞分化、成熟以及提高Th/Ts比值,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含量和活性,促进内源性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发挥抗病毒作用。另外,胸腺素α1还可增强细胞免疫,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有助于防治慢性重型肝炎继发细菌及真菌感染。
  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α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结果显示治疗组HBV-DNA及HBeAg的阴转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治疗组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疗效确定,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二者联用安全、有效,不失为目前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一种较好方法。
其他文献
中 药  钱氏[1]用复方钩藤饮治疗儿童多动症。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方钩藤饮(钩藤10g,僵蚕5~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红花30g,丹参5~10g,珍珠母15~30g)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对照组口服静灵口服液治疗,服法:3~5岁1次5ml,1日2次;6~14岁1次10ml,每日3次。两组连续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2个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討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方法:以人群为调查对象,对确诊的ERS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人群中ERS的发生率为3.4%,心电图初诊确诊率78.05%。结论:伴发症状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观察随访及相关检查有助于ERS的鉴别和确诊。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误诊 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ERS的诊断标准[1]:ST段与J点一起抬高(0.1~0.4mV),S-
期刊
摘 要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6年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门诊药房麻醉药品销售额占全年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呈上升趋势,其中度冷丁注射液的用量高居榜首,吗啡控释片用量位居第二。结论:麻醉药品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亟需改进。  关键词 麻醉药品 三阶梯止痛 分析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微机管理系统提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万爽力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7例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而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急诊PCI前后给予曲美他嗪口服,B组不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间血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CK-MB 恢复正常的时间、再灌注心律失常及2周后的左室功能。结果: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大型呼吸机行无创通气对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方法:分析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应用大型呼吸机行NIPPV治疗情况,与常规治疗对照比较。结果:NIPPV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减少气管插管率。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50例C
期刊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成人感染 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06年12月住院的呼吸道感染和发热待查患者共353例,均行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及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G(MP-IgG)抗体检测。其中MP-IgM阳性、MP-IgG阴性87例,诊断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男46例,女43例;年龄17~61岁,平均34.5岁。春季发病9例,夏季发病11例,秋季发病51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討心理因素与糖尿病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230例,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根据结果分别分为两组,并行糖化血红蛋白、多点血糖、C反应蛋白含量及其阳性率的测定。结果:有焦虑情绪组较无焦虑情绪组、有抑郁情绪组较无抑郁情绪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性、C反应蛋白含量及其阳性率均明显升高。结论: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糖尿病、C反应蛋白三者之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25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后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在进行充分血液透析的同时加用适当药物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更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并发症    材料与方法  2003年5月~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6年收治糖尿病合并感染病人76例,其中肺内感染25例,泌尿系感染39例,创口感染6例,肠道感染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26~80岁,平均59岁;2型糖尿病65例,1型糖尿病11例,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4例,血糖8.0~27mmol/L,平均13.9mmol/L,白细胞(7.5~19.2)×109/L,平均16.7×109/L。  肺部感染痰培养:卡他布兰汉菌6例,肺
期刊
摘 要 目的:明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在社区医院的地位,进一步规范AMI的内科治疗。方法:回顾近10年治疗42例AMI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规范静脉溶栓组的急性期死亡率、胸痛缓解时间、抬高ST段下降50%所需时间、心功能、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内科传统治疗组(P<0.01)。 结论:在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快速发展及医疗费用巨增的时代,社区医院内科医生进一步掌握和推广静脉溶栓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