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冬烘加火腿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王国维学问精湛,但长相却实在让人难以恭维。一米五左右的个头。龅牙,微须。面色苍黄,凸凹不平,无神的眼睛。塌鼻子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至于穿着更是邋遢,一年四季穿着不合时宜的粗旧衣服:藏青夹袍、紫缎背心,瓜皮帽下扎着一条猪尾巴一样的小辫。性喜沉默,声音黯哑,且口吃得厉害。
  一次,一位日本学者慕名造访,来到住所前恭恭敬敬地问:“王先生在吗?”一会,出来一个小个子,相貌丑陋、垂着辫子。“我找王国维先生。”来人说。——“我就是”。对方吓了一跳。怎么也不相信眼前这位邋里邋遢、口吃得厉害的小个子就是赫赫有名的王国维先生。语言大师王力曾这样描述王国维:“留着辫子,戴着白色棉布瓜皮小帽,穿长袍,勒一条粗布腰带,一个典型的冬烘先生的模样。”鲁迅先生亦曰:“要谈国学,王国维才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同时他又恨铁不成钢地评价王国维:“老实得像火腿一样。”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冬烘先生”,却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先后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文字学、考古学、心理学、词学、曲学、红学、金石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第一流的成就,一举奠定了中国学术的基石,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最顶级的学术大师。
  王国维生来就是做学问的料。他天性忧郁、赢弱多病,少时即沉湎书海。早年留学日本时,一天到晚都在看书、写东西。他的屋子里除了书,什么也没有。一次,朋友要借便所一用,他大方地指着园子说:“请便。”
  王国维从不主动与人接触。偶有应酬,便实属难得。有一年,清华教职工在工字厅聚餐。一位作家夹了一块海参,刚要入口,忽听得邻座有人喊:“看!王国维!”举目望去,只见校长曹云祥对面坐一老头:清瘦而微须,红顶小帽,青马褂,最是那小辫子和玄色扎腰极引人注目。老者谦恭而拘谨地呆坐无语。满室的人都在喧闹笑谈,唯有他是安静的、沉默的。除偶尔动一下筷子外,他什么也不理会。校长不断地向他问话,他只是微笑、点头,并不作答。饭后,大家进行各种游戏——清唱、谐谈,唯独不见他参与。这次聚会后,人们在各种应酬场合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王国维常年隐于故纸堆,一头扎进学问,全然不知外界。王国维家孩子多,有几个年幼不懂事的常追着他嬉戏打闹。从后院追到前院,再从前院追到后院,一直追到书房。从书房这角追到那角,最后缠倒在他膝下。可是王国维始终拿着一本书,绕着屋子退避。退了半天,眼睛始终不离书。许久之后,家人回来,将顽童支走,他才得以坐下安心读书。
  王国维不谙俗务,平日里只做学问,不问家务。他身上从来不带钱,薪水也是家人代领。王国维写得一手好字,不断有人登门求字,他却懒得动笔。一次,一位朋友请他为一位老寿星题写赞像,他当即说:“这是应酬,我没工夫。”说罢,扭头就走。王国维性格内敛、心境枯寂,但偶尔也会露一下棱角,说一句:“我研究的成果是无可争议的。”
  清朝灭亡后,全中国仅剩下两根著名辫子,一根在北大,一根在清华。北大的是辜鸿铭,清华的是王国维。清廷在的时候,王国维曾将辫子剪去,但清廷亡后,王国维却将辫子留了起来,而且是永远地留着。一次,夫人替他梳辫子时问他:“都这时候了,你还留这东西做什么?”王国维一本正经地作答:“正是到了这时候了,我还剪它做什么?”
  索洁据《通辽日报》整理
其他文献
6月3日上午,身强力壮的劫匪牛某万万没想到,他在抢夺淮南大妈陈焕勤脖子上的金项链时,被50多岁的大妈追得无路可逃,被逼进一个死胡同后,牛某的衣服被大妈撕烂了不算,还被大妈与另外一名过路大姐联手摔倒在地上,最终牛某束手就擒。  “金项链被抢的时候,我手里还拎着一万块钱的现金。”陈焕勤说,她的儿子准备买车跑运输,因为钱不够,她就帮着出一点。当天,她把一万块钱装进一个塑料袋里,拎着便出了门。  当时外面
期刊
“退休以后比上班可累多了。”退休半年后的老史和以前单位里的同事聚会时,发出感慨。看着他的黑眼圈,同事不解:“老史,你现在闺女也大了,老婆也终于等到你退休了,两人没事出去旅旅游,四处看看,多惬意呀,有啥累的?”老史喝了口酒,神秘地挑了挑眉毛,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你们不知道,我现在‘养鸡’了。以前上班就是单位那点事,自己业务熟了,其他的都不用管。现在就不一样了,‘养鸡’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国内外新闻大
期刊
1988年4月7日是第一个“世界无烟日”。第二天下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国家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邓小平投完票后回到座位上,习惯性地点燃一支香烟吸了起来。这时,坐在台下的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看见了,便对身边的代表说:“世界无烟日刚过,全世界都在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小平同志为什么烟瘾这么大,开大会还吸烟?我要给他提意见。”很快,一张写有“请小平同志不要吸烟”的字条传到了邓小平
期刊
《芳草》杂志在湖北英山举行了一场特殊笔会。《芳草》主编刘醒龙与来自鄂东的数十名优秀青年作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与会的青年作家大都有着丰富的基层生活经历,他们作品的主人公也有着大致趋同的人生背景,下岗、失业,再就是出身贫寒,甚至有人说,每每想到自己那些坎坷的人生经历,就会边写边流泪。  在听了大家的创作交流之后,刘醒龙不无担心地说:“写作最可怕的事,就是只为一己之私而动笔。因为文学一定是用来丰富人生
期刊
1949年4月22日,长江江面上炮火纷飞。19岁的颜红英扎着大辫子,瘦小的她正奋力摇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解放军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消灭敌人。这一幕,因为一张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被永远地定格在历史记忆中。  66年过后,当记者在吴江横扇农村见到颜红英时,80多岁的她尽管记忆有些模糊,但被问起那段经历时,原本昏黄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对着记者连声说道:“江上的船多哪,炮弹也很多,
期刊
80年前的1935年6月18日,清晨,福建长汀,瞿秋白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他先是被押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从容微笑;继而走了两华里,来到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草坪刑场,沿途以俄语高唱《国际歌》。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盘膝坐下,微笑着环顾青山碧水,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此地甚好,开枪吧!”慷慨就义。这一年,他36岁。  从被捕到牺牲的4个月里,瞿秋白,这位真理的探索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袖之
期刊
在大部分酒厂规模化生产而直接将酒桶维护外包给橡木桶厂时,苏格兰百富仍拥有业内罕有的,专属的手工桶匠团队,来维护对酿酒极为关键的橡木桶。  没有一棵橡木是相同的,没有一个橡木桶是一样的,从原始橡木木材到橡木桶的精细制作过程,单桶陈酿中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风味,便是来自于此。  每一位桶匠上任前需经过至少4年的时间的培训和学习。桶匠师傅们所修缮的每一个橡木桶都必须满足最严格的质量标准,使“生命之水”在经
期刊
王树声戎装在身近半个世纪,早年为革命大义灭亲,在二十余年的战争岁月,阻击、攻坚、游击、防御、突围,历经大小战事无数,遇到的尽是些难啃的骨头,因此对“战略战术”有更深刻的体会。黄麻暴动、鄂豫皖苏区突围、创建川陕根据地、翻越雪山、鏖战河西走廊、太行山抗日、中原突围、大别山剿匪,如此英雄经历,其间成功战例当可大书特书。新中国建立后,王树声相继出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总军械部部长、军事
期刊
近日,一篇名为《她居然在家里给儿子办了个画展》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文章讲诉了今年2月14日一场特殊的画展:举办场地在一个小区的一套普通民房内,画的作者是一位8岁的小男孩,受邀参加画展的都是亲朋好友以及同小区的小朋友。从展出的作品看,作者很难称得上有天赋。画展的策划和执行者,也是作者的妈妈王壹告诉记者,决定办这场画展,起因是8岁的儿子祥祥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妈妈,幼儿园收到的都是开心的心
期刊
北京东城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