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辫子姑娘颜红英我送亲人过大江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4月22日,长江江面上炮火纷飞。19岁的颜红英扎着大辫子,瘦小的她正奋力摇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解放军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消灭敌人。这一幕,因为一张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被永远地定格在历史记忆中。
  66年过后,当记者在吴江横扇农村见到颜红英时,80多岁的她尽管记忆有些模糊,但被问起那段经历时,原本昏黄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对着记者连声说道:“江上的船多哪,炮弹也很多,但我一点都不怕。”
  那个大辫子的姑娘就在曼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颁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打响,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弘历史场景由此拉开。
  “你们知道《我送亲人过大江》这幅照片吗?照片上的大辫子姑娘就在吴江。”日前,记者接到一名读者的爆料,让这段沉甸甸的历史迅速和现实有了对接。
  《我送亲人过大江》,这幅照片曾经让一代人留下过深刻记忆,如同其原作者其他几幅摄影作品《占领总统府》、《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样,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
  江面上,十几名解放军乘坐一艘木船,赶赴对岸的战场。一名身材瘦弱的姑娘,正在奋力摇橹,身后是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尽管只有一个背影,但整个动作充满了力度和美感,和满船的解放军战士一起,组成了解放战争中颇具意味的场景。这幅照片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于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供世人参观。
  时间已经过去66年,当年的大辫子姑娘算来已有80多岁了。她居然生活在吴江?对于那段历史,她还记得多少呢?
  送亲人过大江,解放全中国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查到了当年的大辫子姑娘名叫颜红英。解放后,颜红英嫁给当地董姓农民后到吴江横扇镇生活,先后把7个子女拉扯大。几经辗转,记者与颜红英的儿子董红兵取得了联系。
  已经85岁高龄的颜红英和董红兵住在了吴江横扇的一个村里,几年前当地镇政府得知了颜红英的事迹后,为她新修了几间平房,如今她的生活安逸而平淡。
  从董红兵处得知,老人之前得过中风,以至于很多事无法记清了,说话也有些口齿不清。可当记者说明来意后,老人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敏捷。“给你们看照片。”说着,老人转身从房间里拿出了一个布包,打开看时,里面是一大堆的照片和复印件。其中有一张黑白照片,便是那张著名的《我送亲人过大江》。董红兵告诉记者,这是照片的作者邹健东亲自送给母亲的。
  颜红英老人是江苏宝应广洋湖镇杨林沟村人,至今她还只会说家乡话,很多话要董红兵在一旁翻译才行。
  渡江战役前,敌人为了阻碍解放军渡江,将沿江的船抢的抢、砸的砸,但群众纷纷将船藏了起来。于是,当战役开始后,内河和内湖的群众,纷纷从芦苇荡里驶出上万条隐藏下来的大大小小的船只,场面蔚为壮观。以至敌人后来也没搞清楚,解放军的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颜红英一家正是支前大军中的积极分子。
  渡江战役前夕,陈毅老总给船工开鼓劲会。颜家姐妹率先响应,拆了船篷,改装船只以便渡江需要。为了保证顺利渡江,颜家的船和其他几十条运粮船一起,泊在扬中的北夹江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训练。
  就是在训练中,颜红英遇到了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一次他们在渡江演习时,国民党军舰打来的炮弹突然落在他们船的附近,炮弹的爆炸使颜红英血流满面、晕倒在船上,从此听力严重受损。至今,颜红英听别人说话依然费力。
  那一瞬间定格在永恒的历史中
  “那是蚕豆花开的时候。”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颜红英对于这段经历的回忆却异常清晰。下午五六点钟,几百条船只整装待发。“船多哪!”船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每个人还背着一个用洋铁桶改装的土制“浮水器”。就在颜红英的这条船上,还有一挺机关枪。就在敌人的炮火中,满载着解放军的木船迅速向对岸驶去。妹妹颜根兄和父亲在船尾掌舵,颜红英娴熟地摇着船橹,“炮弹很多,在江上炸开来,但我一点都不怕。”
  途中,一艘更大的木船从边上驶过,只听得有人喊了声:“小鬼,不要动!”据事后妹妹颜根兄回忆,只觉得对面船上闪了一下,其中有个人手上拿了个相机。没有料到的是,19岁的颜红英从此成为了一幅珍贵历史照片的主角。
  解放后,颜红英一家因为在渡江战役中作出的贡献荣立二等功。其后,颜红英随丈夫前往吴江定居。除了和子女偶尔说起外,颜红英鲜少对人谈起这段往事。如果不是50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或许就将这样一直平静地过下去。
  拍摄这幅照片的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邹健东,和他其他两幅作品《占领总统府》、
  《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样,《我送亲人过大江》见证了渡江战役的胜利。邹健东也曾多次寻找这个扎着大辫子的“摇船小姑娘”,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据称当年渡江作战的指挥员之一、原军委副主席张震听闻邹健东的遗憾之后,也指示说:“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姑娘!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人民把我们送过江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过不了江。”
  直到1999年4月27日,颜红英的二女儿,常熟的董小妹看电视,当电视上出现那幅著名的《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时,董小妹惊呼起来:“那不是我妈妈吗?”董小妹当即赶到吴江告知母亲,其后不多久颜红英的身份得到确认。
  当年5月22日,颜红英和妹妹颜根兄赴北京看望邹健东。邹健东紧紧握住颜红英的手激动地说:“当年如果不是你们这样的船工奋不顾身地支援前线,百万大军是过不了长江的,人民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邹健东还送给了这对姐妹两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仔细看过照片后,颜红英对邹健东说:“这是我拍的第一张照片。”
  此时的她,想起了当时船上的一幕。船上一位班长看到记者在照相,对颜红英说:“你快划吧,记者给你照相了。”“能给我照片吗?”“能,等过了长江,记者会给你照片的。”
  尽管这张照片晚来了50年,但当年送亲人解放军过江的那一幕仿佛还在眼前……
  张宁据《姑苏晚报》整理
其他文献
主演《烈火金钢》、《水浒》等剧的著名演员李强,是个很低调的人,他很少接受采访,对自己家人更是保护有加。在圈里他有着绝对的好人缘,第一次见面,你对他也不会有陌生感。他给人的感觉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知无不言,真诚友善。曾经因为《水浒》中的西门庆大红大紫的李强,绝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偶像派演员,尽管他曾经因为长得帅而苦恼,但多年的演艺路他是靠着自己脚踏实地走过来的。生活中的李强和荧屏上他所饰演的大多角色的阴
期刊
他是范冰冰妈妈心中最完美的姑爷人选、他是那英暗恋了多年的偶像、他是撒贝宁最嫉妒的不老男神……而他却说:其实我弟弟比我更有资格接受这些赞誉!因为他不仅事业、家庭双丰收,还是我人生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日前,蔡国庆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今天的成就,和我有个全天下最好的弟弟不无关系。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哥俩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兄弟情……  长兄如父:等哥哥回家是弟弟最幸福的事  蔡国庆的弟弟名叫蔡军,比蔡
期刊
31岁的四川姑娘陈媛最近心情不错,因为她的新书《云上的奶奶》刚刚出版。这是一本不需要煽情也能带给人力量的佳作,因为作者有着与海伦·凯勒相似的经历:她是一个肢体活动和语言表达都不太方便的脑瘫患者,不过,你不必担心她的文学造诣。  她经历过备受嘲弄的学生生涯,当大学梦早早断送,她一个人钻进书店,在那片小天地寻找生命的意义;她经历过父母离异,如今,当最疼爱她的奶奶离开人世,她又躲在电脑面前,用一根手指敲
期刊
著名表演艺术家方子哥,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方官德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兼演员,母亲吴艺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员,他从小在表演方面受到熏陶。他5岁时演话剧成“童星”,18岁时去东北当兵团战士,搞过农业科研,24岁返城后干过油漆工、搬运工、汽车司机,后来到杂志社任编务编辑,到文化部当干部,35岁入北影厂演员剧团当了演员。他在表演中所表现出来的滑稽、憨厚、迂腐、严肃等喜剧味道,深受观众喜爱。他曾获
期刊
著名作家梁晓声最常教儿子的,是如何“侍弄”小小的心灵苗圃。对“侍弄”,梁晓声有自己的解释,他告诉儿子,如果惰于拂拭自己的内心世界,那里一定会浮尘厚积、杂草丛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否抵御风吹雨打,成年后能否快乐幸福。  让儿子的心灵世界没有尘埃  梁晓声一直引导儿子,要做到自省自律,让心灵相对的清洁卫生。  一次,儿子对梁晓声说:“今天某某同学的红领巾被老师收去了
期刊
“我对生意、市场的敏锐度特别高。”说到做生意,黄晓明略有得色。他曾经拉着娱乐圈的朋友投资数千万,引进法国五大酒庄的名酒进行拍卖,一年内就收回了成本,抢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赚了一笔,投身股市也同样赚钱,如今还找了一个专业的投资人帮他做投资。  但是在当演员这个本行上,黄晓明却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木头”、“一个后天必须要努力的人”。  “笨拙者”的道路  演《中国合伙人》时,黄晓明上厕所时都在学英语。导演
期刊
6月3日上午,身强力壮的劫匪牛某万万没想到,他在抢夺淮南大妈陈焕勤脖子上的金项链时,被50多岁的大妈追得无路可逃,被逼进一个死胡同后,牛某的衣服被大妈撕烂了不算,还被大妈与另外一名过路大姐联手摔倒在地上,最终牛某束手就擒。  “金项链被抢的时候,我手里还拎着一万块钱的现金。”陈焕勤说,她的儿子准备买车跑运输,因为钱不够,她就帮着出一点。当天,她把一万块钱装进一个塑料袋里,拎着便出了门。  当时外面
期刊
“退休以后比上班可累多了。”退休半年后的老史和以前单位里的同事聚会时,发出感慨。看着他的黑眼圈,同事不解:“老史,你现在闺女也大了,老婆也终于等到你退休了,两人没事出去旅旅游,四处看看,多惬意呀,有啥累的?”老史喝了口酒,神秘地挑了挑眉毛,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你们不知道,我现在‘养鸡’了。以前上班就是单位那点事,自己业务熟了,其他的都不用管。现在就不一样了,‘养鸡’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国内外新闻大
期刊
1988年4月7日是第一个“世界无烟日”。第二天下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国家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邓小平投完票后回到座位上,习惯性地点燃一支香烟吸了起来。这时,坐在台下的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看见了,便对身边的代表说:“世界无烟日刚过,全世界都在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小平同志为什么烟瘾这么大,开大会还吸烟?我要给他提意见。”很快,一张写有“请小平同志不要吸烟”的字条传到了邓小平
期刊
《芳草》杂志在湖北英山举行了一场特殊笔会。《芳草》主编刘醒龙与来自鄂东的数十名优秀青年作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与会的青年作家大都有着丰富的基层生活经历,他们作品的主人公也有着大致趋同的人生背景,下岗、失业,再就是出身贫寒,甚至有人说,每每想到自己那些坎坷的人生经历,就会边写边流泪。  在听了大家的创作交流之后,刘醒龙不无担心地说:“写作最可怕的事,就是只为一己之私而动笔。因为文学一定是用来丰富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