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唐诗中的琵琶意象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sdfsd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唐诗中蕴含的琵琶意象,展现的是唐朝诗人的个体意识和情感倾向。从唐朝的开始到大唐灭亡之间,唐诗所表现出来的成就,体现的是唐朝诗人的个人命运、家国情怀与文学追求,这也是中国诗歌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琵琶;意象;唐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1)28-0045-02
  琵琶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种传统乐器,分为高、中、低三种音域,有着不同的表现,高音的声音特别洪亮,而且很有韧性,中音的语调很温和,特别好听,低音音色质朴,不是太圆润。
  在唐代,琵琶非常流行,人们不仅视它为乐器,更视它为当时的文化。唐代的燕乐得以发展和繁荣,也是在琵琶的独立发展的道路上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为此也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最为重要的是对唐代琵琶与诗歌的完美结合,提供了很大可能性,文学是来自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丰富才得以使得更多的关于琵琶的诗歌出现。由于琵琶的空前流行,所以很多人用琵琶来创作,然后自己演唱。他们会把琵琶巧妙地运用于诗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优美的意象。通过琵琶在唐诗中所呈现的内容,及其唐诗中琵琶的繁荣和发展历程,与唐诗的融合,对琵琶意象的认知与诠释琵琶意象,可以更深一步地了解琵琶在唐诗中的意象美及文学地位,感受唐诗中的琵琶意象。
  唐代琵琶诗初期遵循词句中清晰绚丽。这一阶段的词句中,不单单只是描写琵琶,而是从文学的角度把人文和琵琶联系在一起,这是唐代早期琵琶诗的兴起之兆。初唐的琵琶诗有李峤的《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和《琵琶》、陈叔达的《听邻人琵琶》和唐太宗的《琵琶》等四首。初唐的这四首琵琶诗跟唐朝的发展相匹配。盛唐时期,琵琶诗大多以边塞诗为主,其流行是因为:首先,看到琵琶就会想起边塞。其次,住在边塞的诗人们喜欢并善于用琵琶作为意象。中唐时期的诗歌大多都带有落寞、孤寂之感,没有了壮志满怀的豪情,更加注重于诗歌的娱乐性。当时的社会背景影响了中唐时期的诗歌的变化。如顾况的《刘婵奴弹琵琶歌》、韦应物的《五弦行》等,从他们的诗词中,可以感受到孤单寂寞的心情,甚至还有一些遗憾,虽然他们写的诗词没有那么直接,但是只要仔细体会,仍能感受到诗歌中的孤独及愤怒的情绪。晚期的唐朝已逐渐从衰落走向灭亡,诗歌的题材也因此受到了许多限制,缺乏真实的感情以及创造力。诗人创作时,会以琵琶来抒发自己低落又复杂的心情。
  琵琶最早是用木片拨弦弹奏,到唐代,表演者不满足于原来的演奏方法,放弃了拨子,改用手指来弹奏,丰富了琵琶的表现力,形成了左右手相配合的演奏手法,即右手:弹、挑、拢、捻、轮扫、拂等多种演奏技法;左手:泛音、滑音、带音、虚音,其中弹、挑是琵琶演奏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技法。
  在唐代诗人张祜的《王家琵琶》中有所表现:“金屑檀槽玉腕明,子弦轻撚为多情”。诗人在诗中要突出体现的是琵琶中右手“拨”“拢”“捻”的演奏技法,讲述了指法技巧的运用,如左手在打音、带音和泛音等。诗人描述很细致,他所想表达的情感也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从诗中,可以发现当时琵琶演奏的左右手技法已经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诗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的诗中写道:“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两句诗是此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用千载的琵琶曲调来作胡语,明确突出了本诗的主题:昭君的“怨恨”。在本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琵琶的演奏技巧来衬托出王昭君怨恨忧思的心情。在诗人李绅《悲善才》诗中也有所表现: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此诗中,诗人列举了很多琵琶的演奏技巧。在唐代弹奏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可以用木片拨弦弹奏,也可以用手指弹奏,但是这两种方法不能同时使用。因为弹琵琶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同的弹奏方法,就需要用对应的弹奏姿势。
  李颀的诗《古行从军》中写道:“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在这首诗的开头所要表现的是从军生活的紧张场面。“公主琵琶”的意思是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这首诗表达了凄凉、悲伤、怨愤的感情。外面风沙很大,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只能隐约听到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幽怨的琵琶声在军营里回荡。王昌龄的诗《从军行》(其二)中写道:“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的诗会让人感受到边塞军旅的生活,诗人通过描写军中宴乐来突出征戍者的沉重心情。“琵琶起舞换新声”这句诗会让人想象到人们在一起边歌边舞的欢乐的场面。琵琶是一种带有当地风情特色的乐器,在军中饮酒寻找乐趣,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三种乐器很普通,却又很特别。因为它们会让征戍者感到特别亲切而又稍微带些陌生,会使他们特别想家。岑参的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诗人把这三种乐器写到一起,表面看起来累赘,实际上巧妙地传达了一种复杂却又悲伤的感情。这三种乐器看似普通,却能使相互送别的人感触颇多,让他们不由自主想到了家。诗人用琵琶演奏的声音来衬托出边关守卫的将士们忧愁、悲伤的心情。琵琶艺术具有独特的功能,它既能传达将士的凯旋高歌,也深情表达出戍边将士的思乡思家之情。
  王翰的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在此诗中也是用琵琶来作为乐器,除此之外,诗人特意用沙场、征战等词语,很直接地表达出将士们的边塞征战的生活和边塞的风光。诗人的文笔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激情昂扬。诗人所用的音调也不失激情,选用的词语独一无二,别具特色。尤其是诗的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使人仿佛看到了葡萄酒、美丽的夜晚、美妙的星空等等。宴席上摆着各种各样丰富的食物。当大家举起酒杯准备畅饮时,随之琵琶声就悠扬响起,场面变得更加热闹欢快。“马上”有一语双关的功能。“琵琶马上催”,会让人感受到激烈又欢乐的气氛。诗人在诗的最后两句写的是筵席上人们欢畅饮酒和他人的劝酒。之前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表达的话语虽然不一样,但是都表达出了悲伤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沉重、凄凉、伤感的心情。琵琶以其自身的特质宣泄着情感。
  琵琶在其表现风格、节奏、旋律等特点上,都有着独有的魅力,在古典文学中树立了无可替代的重要意象,成为一种美丽的文学符号,使得诗歌和音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过长时间发展,两者都发扬了自己的优点。琵琶艺术绽放了自己的色彩,诗歌艺术也得到了巨大提高。
  很多诗人都喜欢使用琵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当有人巧妙地运用琵琶来做意象时,会给人呈现出一种完美的绝配的画面。诗歌的兴起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它的内涵越来越多,将琵琶意象运用到诗歌中,使其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内涵,琵琶意象美会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琵琶的意象美也得到了很多诗人的认同、赞美和欣赏。琵琶也促进了唐诗的发展,使唐诗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琵琶和唐代诗歌有很紧密的联系。
  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琵琶的产生对社会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并深刻表现了其文化内涵,高频率地出现在唐诗中。大多数唐朝诗人在写诗的时候都喜欢并趋向于用琵琶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善于用琵琶作为意象,来表达当时的时代状况。琵琶见证了唐朝的发展和兴衰的整个过程。唐诗是唐代琵琶艺术的一个缩影,琵琶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
  参考文献:
  [1]俞平伯,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赵聪.琵琶入门与提高[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
  [3]王萍.论唐代琵琶诗之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6).
  [4]张颖.唐诗中的琵琶音乐[J].剧影月报,2005,(01).
  [5]廖仲安,王军,李晔.边塞诗派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曹月.琵琶演奏与教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吴晟.诗学审美意象论[J].学术交流,2000,(4).
  [8]王志成.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特征[J].齐鲁艺苑,2004,(01).
  [9]吴慧娟.略论隋唐时期琵琶艺术盛况[J].音乐探索,2004,(4).
  [10]庄永平.论琵琶艺术的人文底蕴[J].音乐探索,2004,(02).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当中,体现民俗文化的作品日益增多,这也是文学在后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俗文化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其中,则能够有效提升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激发读者后期的阅读兴趣,对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民俗文化有着前所未有的帮助。由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的民俗
期刊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中出现过许多“过客”,他们形象各异,对任何事件总是保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著名作家鲁迅最为致力于“过客”的描述。本文以鲁迅笔下的“看客”为例,简要阐述了“看客”心理形象,进而对“看客”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其结合到现代社会进行反思。  【关键词】 现代文学;“看客”;鲁迅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可谓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十四行诗的真正流行得益于“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莎士比亚在充分继承意大利式十四行诗文学精髓的根本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创新,自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作的新风格。其文学创新主要体现在语言结构和写作内容上。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20世纪以来,美国华裔作家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表现真正的华人形象,黎锦扬在《花鼓歌》中就塑造了个性鲜活的华裔人物。他对华裔人物形象的正面书写既是对美国主流文化内华人负面形象的隐性辩白,也是反驳西方主流文化庞大霸权话语的一种特殊而有力的方式。小说的出版与走红,不仅成功地构建了华人的正面形象,还清晰地向西方世界呈现了华人的民族品格——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熏陶之下对“君子”标准孜孜以求的审美取向。
期刊
【摘要】 《精灵王》是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安吉拉·卡特作品《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中的第五篇故事,故事讲述了单纯少女进入森林被精灵王迷惑哄骗,但最终摆脱困境、杀死精灵王的故事。本文揭示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强烈控制欲,女性彻底沦为男性玩物,并且歌颂了女孩反抗男性压迫,不畏强权的自主意识。  【关键词】 《精灵王》;女孩;卡特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张爱玲的两部中篇《沉香屑·第一炉香》和《金锁记》呈现多重互文关系,《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上一辈女性梁太太在《金锁记》中变身为曹七巧,喻示张爱玲笔下旧式女性无论处于开放或封闭的境遇,一旦遭遇压抑的情欲、疑忌与自危的桎梏,皆无法逃离变成绝对自私者的病态命运。《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下一代女性葛薇龙等女性变为《金锁记》中的长安等,积极追求自我解放,但在上一辈或诱哄或掌控下,内外交困,渐失自我。
期刊
【摘要】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钻研学问,渊源文化的里程碑,虽存在不足,但不可否认它拉开了中国文化散文的序幕。“苦”是贯穿全书的主旋律,对“苦”的表现的探索其实是自然、文化、生命融合的探索,通过对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研究,认为“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山水寻觅之苦,即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最直接的苦来自跋山涉水寻觅文化的身体之苦;文化探索之苦,即余秋雨热爱文化,其笔下有开阔的文化视域,但来自文化的消逝却让
期刊
【摘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借助CiteSpace计量工具回眸其1991-202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文献追踪”的方式来挖掘相关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研究热点主要为“实践观”等,研究方向主要是学术价值和内容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前瞻。  【关键词】 费尔巴哈;实践;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是他对乡村生活如归故里爱的绽放,这是一份良知洞穿历史和现实后的沉思。贾平凹的小说显现了不同形态的乡土情怀,他以独特的视角立体地展现了商州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及生活,并以一个深深热爱商州这片土地的“农民”的身份写出了对故土深深地眷恋及在城市現代文明冲击下农民生活的深深忧虑。  【关键词】 故土情怀;难舍;忧思;考量;寻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诸多变法中,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典例之一,而以失败告终的王安石变法也极具研究价值。由于二者所处的社会生产关系有很大的差异,使得研究需要从责任伦理以及信念伦理的角度入手,对商鞅和王安石变法进行深刻反思。最终,从其中探寻有利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启示。  【关键词】 变法;社会生产关系;责任伦理;信念伦理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