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源性周围神经病变(DIPN)是药物直接或间接导致周围神经结构或功能受损所致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范围内的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包括感觉异常、烧灼感、刺痛感、触觉敏感性下降等感觉神经异常,进行性麻木、活动受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运动神经异常,以及便秘、腹痛、尿频、性功能障碍等自主神经受累症状。DIPN的发生机制包括药物对周围神经的直接损伤、免疫介导性神经损伤及神经滋养血管炎性/缺血性损伤。病变的神经纤维出现致密颗粒、空泡、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等病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振幅和传导速度降低,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振幅和传导速度正常或仅轻微改变。DIPN的诊断主要依据药物暴露史、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药物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因果关系采用Naranjo法评估。DIPN的治疗包括停用或减量疑似药物,同时给予抗惊厥药、抗抑郁药或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药及亲脂抗氧化剂α-硫酸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