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传感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2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苏州市数字化传感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苏州市初中数字化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初中化学教学中常应用的传感器类型;分析不同类别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及教学的认识、态度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教师自身对数字化实验教学的认识与行为的差异。以期提出合适的发展建议,进一步推动数字化传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化传感技术;初中化学教学;问卷调查;差异分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6-0083-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0.06.02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我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而后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数字化传感技术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以及相应数据处理软件组成,能定量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实验技术系统。数字化传感器的应用让实验过程可视化、科学化,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好地体现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条件较好的学校,应积极开展改进、创新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活动,让学生接触一些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努力提高实验条件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要引入和推广数字传感技术。可见数字化传感技术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字化传感技术自从2003年左右被引进到化学教学中,至今已经有十七年左右的时间,无论是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应用数字化传感技术改进化学实验、促进课堂教学等实践探究方面,都有不少研究。当然更多教师的研究是利用数字化传感技术对某一化学实验进行改进,进而在教学中应用。总体而言,相对高中,利用数字化传感技术改进初中化学实验的较少,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少。那初中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的认识、掌握、应用的情况是怎样的?如何促进初中教师对数字化实验的认识和在教学中利用?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初中化学教师的调查,了解数字化传感实验在初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而提出对策。
  二、调查的设计
  初中化学数字化传感实验教学问卷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教龄、学历、所执教的学校所属类型等;二是从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及教学的认知、态度两个方面进行,其中有关数字化传感实验的认识共设置4道题、数字化传感实验教学的认识设置5道题、数字化传感实验的态度设置3道题、数字化传感实验教学的态度设置3道题。三是选做题,考查教师应用数字化传感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利克特量表计分法,教师得分越高说明应用水平越好。
  三、调查对象的统计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苏州市初中化学教师,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87%。具体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数字化传感技术仪器配备与应用情况
  对苏州市数字化实验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45.5%的教师执教学校建设了数字化实验室,有42.0%的教師执教学校没有数字化实验室。基于不同类型学校的数字化传感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在已建有数字化实验室的学校中,有60.4%是属于大市城区学校,23.1%属于县(区)级城区学校,并且只有16.5%是属于乡镇学校;在没有数字化实验室的学校中,绝大多数为县(区)级城区、乡镇学校,只有8.3%为大市城区学校。这说明数字化实验室在苏州市不同区域学校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的一定不公平现象,即使是同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教学条件、实验硬件设备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对初中化学教师接触过的传感器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
  仅对初中化学而言,pH传感器的应用最广泛占20.7%,其次是温度传感器占17.4%、压强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各占14.1%,湿度传感器占6.4%则应用较少,光强度传感器和水溶氧传感器在初中化学中应用很少,分别占1.4%、2.5%。这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应用pH传感器探究初中化学重点内容是“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利用温度传感器的探究实验主要是燃烧,利用氧气传感器主要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压强传感器主要用于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电导率传感器主要用于探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见传感器应用于教学的面较窄。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溶解氧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色度计等则少之又少。但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更多的传感器。例如利用溶解氧传感器让学生去测定不同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以此来探究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因素;利用电压传感器进行果蔬原电池的趣味探索实验,这不仅能丰富学生对于数字化传感技术的认识,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初高中的衔接。
  2.影响数字化传感技术教学应用的原因分析
  对影响数字化传感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10项可能的因素进行调查。问题采用利克特量表计分法,对正向题目从“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依次赋值4分到1分,对反向题目从“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依次赋值1分到4分,按照教师的选择,对各个维度得分汇总。均值越高,说明教师认可因素的影响程度越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均值排序中可以发现,“学校设备条件有限”“学校领导对手持技术的支持程度”“教师对数字化化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升学考试的压力”“课时数少”分别位列于前五位,均值分别为2.98、2.84、2.73、2.72、2.48,其中有4个为外在的客观因素,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在归因时更倾向于归在外部因素。“学校设备条件”“学校领导支持程度”等外部因素固然会影响到数字化传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但以苏州市数字化实验室配置的情况来看,不足以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出现的归因偏差,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教师对数字化传感技术认识的偏差。   3.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及教学的认识、行为、态度分析
  (1)教师的认识、行为、态度总体水平
  通过描述统计,了解苏州市初中化学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及教学的认识、行为、态度总体水平,如表3。
  由表3可知,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的认识均值为2.47,处于中等水平。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教学的认识均值为3.09,处于较好水平。关于态度方面,无论是对数字化传感实验还是教学的态度,均值都比较高,皆处于较好水平。在行为方面,整体水平较低,并且教师实验教学的行为均值为2.52,明显小于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教学的认识均值3.09,因此为研究教师自身对数字化实验教学的认识与其在教学中的实践行为是否存在着差异,针对已使用技术教学的教师,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如表4所示。
  结果显示,P=0.000
其他文献
最美航线  美国 纽约    在曼哈顿的摩天大厦上空乌云密布的时候,换个视角会有惊奇的发现。  拍摄特写通常会用到100mm以上的焦距,拿稳相机才能拍出清晰的大片。  其他拍摄地推荐:迪拜。    实战技巧    中焦段最便捷   选择体积小巧的摄影器材,会让你在狭小的机舱里活动自如。   24-70mm或者24-105mm这类小巧便捷的单反镜头或者微单都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位
史称“天府之国”的成都,不出御厨,却盛产名厨;不出皇后,却遍地美女。成都的各处美味宛若不同风情的女子,有的能让你高唱“爱不释手你的美”,有的给你的却是“爱恨交织的十字伤”,此间,有醉意朦胧的欲罢不能、芳心别寄的若即若离……那些情感上的酸甜苦辣,在百变川菜的活色生香中,都能找到贴切的记忆。    宽窄巷子,听听摩登少女的足音  宽巷子、窄巷子原是清朝八旗子弟的豪宅,如今是八方游客的天下。破败陈旧的老
如果将一座城市比做一部书,那么博物馆就是这部书的目录。想要认识一座城市,不妨先走进博物馆,一座城市所经历的风雨沧桑、所深藏的风土韵味,都能从中得以窥探。以往,人们关注的多是馆中各式各样的藏品,其实,博物馆本身也是一件浓缩城市悠悠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特殊藏品。  苏州,一座2500年历史的古城,保留有历代私家园林百十余座。粉墙黛瓦传统建筑,让这座城市宛若一幅水墨画,而苏州博物馆正是这幅画卷的一处点睛之笔
摘要:优质课评比是老师在教学生涯中的必修课。文章以参加省化学优质课比赛为例,以赛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几个方面谈如何准备好优质课的评比。  关键词:探究;角色转换;问题解决;教学流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3-006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2年12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在连云港举办了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作为选手,我有幸参
摘要:2016年江苏省初三学生CESL团体赛围绕科学、环境、社会、生活主题,通过社会实践、动手操作、现场竞技三个板块的活动,展示一年来化学启蒙给孩子们带来的成长,活动弘扬了化学的学科价值,传播了化学学科的正能量,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为初三化学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关键词:科技竞赛;初三化学;实践;金钥匙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66-03
摘要:作为科学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总观性认识。它不仅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而且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水的组成再认识”复习课为例,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和学生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学科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效率。  关键词:基本观念;深度学习;中考复习;水的组成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2-
摘要: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得以落实。高三的课堂往往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传授和高考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以“氧化还原反应”一轮复习第一课时为例,探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并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关键词:高锰酸钾;氧化还原反应;学科思维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9-0040-03  中图分类号:G632.
儒勒·凡尔纳的秘密工厂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大演化馆,画面中间是由大象引领的一群动物队列,仿佛奔向诺亚方舟,场景极为壮观。    斗牛士  尼姆古罗马斗兽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建筑之一,修建于公元前1世纪。内部面积为133X101米,高21米,可容纳2万余观众。    冰岛马  从1904年起,冰岛的马车交通被汽车取代,马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幸运的是,爱马者也在同一年建立了冰岛马协会,现在,
摘要:“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选择学生熟悉的“蜡烛实验”作为教学素材,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燃烧的发生,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等,既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直观地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如何进行主题式内容的学习,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蜡烛实验;化学变化的特征;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
摘要: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以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以“氯气的性质”教学为例,通过以“生活情境,引发问题;类比迁移,拓展问题;实验探究,挖掘问题;拓展思维,解决问题”等教学环节,说明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问题解决;氯气;问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